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3课《生命的化妆》word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化妆》课堂实录
牡丹江市第一中学李慧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牡一中高中语文新教材实验是推动课改和教改深入的大胆尝试,是解决教师实践操作层面困惑的一剂清凉的药。

本节课饯行了大语文教育观,创造性地使用了由“问导”到“导问”的教学设计。

美国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导问阶段着力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结合实际发现、探究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提高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自觉性,使学生的思维成为深刻、主动的思维。

培养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这种探究和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将为学生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文学世界的窗口。

]
[序曲](学生背诵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这是一首描写人间天堂西湖的绝句。

风和景明,她是美好的,气雨迷蒙,她仍风姿绰约,大自然这个化妆师给以淡妆也罢,给其以浓抹也罢,她总向美女一样亭亭玉立在你的面前。

自然景需要化妆,向我们展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不同的风姿,那么人需不需要化妆呢?(生讨论)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清玄的一篇散文《生命的化妆》。

[课件](林清玄简介)
师:大家先不要急于看课文,请同学们以“化妆”为话题构思一篇文章。

你将写些什么呢?将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人造美女的化妆是一种永久妆,前不久中央台话题节目谈论了人造美女参赛资格引起争鸣的事件,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到底人应该追求和推崇什么样的美?
生:中央台主任化妆师徐晶的化妆呈现的是一种体现个性和气质的装束。

她谈到敬一丹的两眼距离较近,故而在眼外侧做重点化妆将是关键,体现其自然、亲切、富有亲和力的特征。

生:教师为学生的心灵化妆,园艺师为世界的美好化妆,我们应该为生命化妆,脸上的化妆离我们很远,但心灵的化妆却需要挪前。

[清人唐彪对读书有个比喻“如人饥而后食,渴而后饮方有味,不饥不渴而强食之,甚无味也。

”通过讨论让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然后就势一收,引入文章所写的生命的化妆,探索作者构思的精妙。

揣摩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思和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也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
师: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也是一篇谈化妆的文章,比较自己和作者构思的异同,作者为什么会那样构思?
第 1 页共4 页
(生阅读课文)
师:大家就看到这,进入课文的研读阶段。

作者通过化妆师谈化妆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改变表象,内里改革(板书)
师:这篇散文也可以称是一次访问记:作者为什么要造访一个与自己完全不相同领域的人?请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生:好奇,鄙夷。

师:造访中,化妆师就化妆提出了怎样的见解?
生:化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

师:听到化妆师就化妆颇有见的的见解,作者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刮目相看。

师:化妆师为了让作者信服自己对化妆的见解,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类比法。

师:作者为化妆师关于化妆的见解所折服而赞叹,为什么又感叹呢?
生: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文章。

属于层进的论证方式。

师:作者的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致敬、惭愧。

师:(归纳)台湾作家的文字,总善于于小处动人。

林清玄也好,刘墉也好,张晓风也好,莫不如是。

读时容易让人心泛涟漪,却无从荡气回肠。

但这篇《生命的化妆》却清新隽永,慧心如兰,充满哲理。

这篇散文线索清晰、选材精当、手法独到、道理深邃。

不失为一篇因事悟理的好散文。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维程序和思维成果的再现,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关键,是结构文章的枢纽,是发展个体思维的途径。

我们要转变观念,突出思路教学,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的能力,分析文章结构及作者的观点,发展学生个体思维。

]
师: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后,我们进一步对课文进行鉴赏阅读。

你认为本文有哪些可取之处,
第 2 页共4 页
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商榷,请再次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课文的标题有什么深意呢?
生:极致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生命的化妆是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生:文章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又说“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矛盾吗?
生:不矛盾。

化妆的最高境界与个性与气质相一致,要与主人的身份匹配,它回答的是什么的问题。

丰盈生命的内涵可以较好地展示个性,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生:由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进而想到“一流的友谊是一生的知己;一流的关怀是雪中送炭;一流的主持是轻松诙谐和睿智;一流的胜利是女排奥运会上的夺冠;一流的荣誉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师:大家谈的都很好。

由这篇文章可以感悟因事悟理的写法吗?
生:“事”应该是浅近的、熟悉的、含义隽永的、积极向上的。

选用那些能包含观点、含蕴道理,便于叙议感悟的生活事情、逸闻、典故、寓言、童话等。

“理”的阐述道理做到类比生发,延展内涵。

归纳议论,概括提炼。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生:比如谈到社会上的崇拜偶像时,道理方面就可以这样说“捕鹿的猎手,眼中是只有鹿的;捕鱼的渔夫手中,眼中是只有鱼的;眼中只有鹿和鱼的人,是看不见山水的;眼中只有偶像的人,永远找不到自我真实的性灵。

生:作品的观点给我很大触动。

网络媒体时代,拷贝的东西太多,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的个性。

应该多积累,厚积薄发,让生命呈现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生:如果我们为自己戴上脸谱,心中就不会有“蓝天碧水月白风清”。

追求自然的人生,塑造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群体形象。

师:文章的“改变表象,需从内里改革。

我有很深的体会,一切为了升学和考试,作文教学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我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在皮相上下工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何尝有“精神的化妆”、“生命的化妆”!我们应该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

或盟于无字书的切身感受,或源于有字书的阅读灵感。

生:改变浮躁、道德迷失的表象应从内里改革,面对贪污腐败,仅仅只抓住几个腐败的人是不够的。

应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监督、制约机制。

从制度建设上下工夫。

生:面对道德滑坡的现状,培养好的审美情趣和建立科学的是非评判标准,培养人文情怀和
第 3 页共4 页
素养,甚至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

[引导学生做课文的咨询者,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启发他们在匠心独运之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
师:这节课我们深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学习了因事悟理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也深入揣摩了文章的观点。

为了使大家练就生花妙笔,达到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更为了使同学们的思想翅膀鼓翼翱翔,留一道迁移作业。

请同学们以“生活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话题作文。

(课件:春天是绿色的,绿草如茵,杨柳飘拂;夏天是火红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秋天是金黄的,麦浪滚滚,硕果累累;冬天是白色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

请以“生活的色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师: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哲理思考,进而激发你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也就够了。

洗尽铅华的我,愿意用自信、睿智和真诚为青春和生命做精彩的化妆,为学生的心灵化妆,为学生的未来化妆,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我们共同拥有美丽的人生。

[点评: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和科技高度发达的需要,领会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课改精神,发展一中语文组的教改经验并有所创新。

揣读课文,提供学生思维活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析教学中留有空白,学生大胆“导问”,深层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

把语文课作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采用引导法创造氛围铺垫心理,激情法架设桥梁巧入情境,点拨法比较鉴别初悟精妙,鉴赏法精研细想探求新知,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立足于学生个体成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第 4 页共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