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气浮设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加压溶气流程
全部原水由泵 压入溶气罐;
用空压机或射 流器向溶气罐 压入空气进行 溶气;
然后经减压释 放装置进入气 浮池进行固液 分离。
0.3~ 0.5MPa
部分加压溶气流程
特点:部分入流废水 进行加压溶气,其余 部分直接进入气浮池。 优点:节省电能,溶 气水量与溶气罐的容 积比全溶气方式小。 缺点:如提供同样的 空气量,就必须在较 高的压力下运行。
平流式气浮池的优点是池深浅、造价低、构造简单、运行 方便。
缺点是分离部分的容积利用率不高等。
竖流式气浮池
池高可取4-5m,长宽或 直径一般在9-10m以内。 中央进水室、刮渣板和 刮泥耙都安装在中心转 轴上,依靠电机驱动匀 速旋转。
反应池
接触室在中央,水流向 四周扩散,水力条件比 平流式单侧出流好,但 容积利用率低。
O2微细气泡。 特点: • 气泡微细,适用于脆弱的絮状悬浮物; • 电耗较高、电极板易结垢,操作管理复杂。 • 目前主要用于小规模(10-20m3/h)的工业废水处理。
分散空气气浮法
特点: •适用于矿物浮选及含油脂、羊毛表面活性剂的废水 初级处理。 分类: •微孔曝气气浮法 •剪切气泡气浮法(叶轮气浮法)
微孔曝气气浮法
原理: • 压缩空气通过具有细孔隙的扩散板或微孔管,使空气
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水中。 优点: • 简单易行 缺点: • 微孔板(管)容易堵塞,气泡较大,效果不高。
剪切气泡气浮法
原理: • 将空气引入一个高速旋转的叶轮附近,通过叶轮的高速
剪切运动,将空气吸入并切割粉碎为细小气泡。 特点: 剪切气泡气浮法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但污染物质浓度
设计内容: 气浮所需空气量 加压溶气水量 溶气罐尺寸 气浮池主要尺寸
加压溶气气浮的设计计算 基本参数
回流比: • 5%-25%。 平流式: • 池深一般为1.5-2.5m,池长L≤15米,单格宽b≤10 米,
L/b≥(1~2):1 ,池深与池宽之比大于0.3。 竖流式: • 池高可取4-5m,长宽或直径一般在9-10m以内。 接触室: • 上升流速10-20mm/s,停留时间>60s。 分离室: • 表面负荷通常取5-10m3/m2·h。 • 停留时间为10-40min。
各种无机或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它们不仅 可以改变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而 且还能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 状体以吸附、截留气泡,加速颗粒上浮。
助凝剂
抑制剂 调节剂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 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 药剂分为下述几类:
一 气浮类型
电解气浮法 (electrolyzed flotation)
分散空气气浮法 (diffused air flotation)
溶解空气气浮法 (dissolved air flotation)
电解气浮法
原理: • 正负电极侵入水中,向水中通入直流电,废水电解产生H2、
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
入流废水 直接进入 气浮池, 将部分澄 清液进行 回流加压
二 加压溶气气浮的基本原理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力及温度的关系
•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压力越大,溶解度越大。一定温 度下,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 。
• 空气从水中析出:气泡核的形成过程与气泡的增长过程 。 • 同样的溶解空气,形成的气泡核数量越多,则形成的气泡直
第三节 气浮设备 Air Flotation
教学内容
一 气浮类型
电解气浮法:原理和设备 分散空气气浮法:原理和设备 溶解空气气浮法:原理和设备
二 加压溶气浮上法的基本原理
重点
难点
三 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的组成和设计 难点
概述
气浮的定义
• 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使水中的悬浮物与微小气泡粘 附在一起形成密度小于水漂浮絮体,絮体上浮至水面 形成浮渣被刮除,实现固液分离。
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 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 药剂分为下述几类:
混凝剂
浮选剂
助凝剂 抑制剂
作用是提高悬浮颗粒表面的水密性,以 提高颗粒的可浮性,如聚丙烯酰胺。
调节剂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 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 药剂分为下述几类:
A a
b
d c
e1
e2 f
溶气罐供气方式: •水泵吸水管吸入空气; •水泵出水管射流溶气; •采用空气压缩机供气。
水泵吸水管吸入空气
优点: •设备简单; 缺点: •吸入的空气量不能过 多,一般不大于吸水 体积的10%;气泡在水 泵内破碎的不够完全, 粒径大,气浮效果不 好。
水泵出水管射流溶气:
实现气浮分离的必要条件
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数量的细微气泡。 • (气泡理想尺寸为15~30μm) 必须使悬浮物呈悬浮状态。 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物产生粘附作用。 • (悬浮物具有疏水性质)
气浮法的应用
固液或液液分离: • 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 • 回收有用物质:如纸浆、细小纤维等; • 代替二沉池:不易沉淀或易膨胀的活性污泥; • 密度接近于1的工业废水的预处理; • 剩余污泥浓缩
混凝剂
浮选剂
助凝剂
抑制剂 调节剂
作用是暂时或永久性地抑制某些物质的 浮上性能,而又不妨碍需要去除的悬浮颗粒 的上浮,如石灰、硫化钠等。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 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 药剂分为下述几类: 混凝剂
浮选剂
射流器构造示意图
•由喷嘴射出的高速废水使吸入室形成负压,并从气管吸入空
气,在水气混合体进入扩压段动能转化为势能,增大了空气 在水中的溶解度。
采用空气压缩机供气 使用广泛,能耗较低
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的组成和工艺参数
压
力 压力溶 溶 气系统
气
气
浮 法 空气释 系 放系统
统
的 气浮池 组 成
加压水泵 压力溶气灌
总结: • 气浮法只适宜于去除水中的疏水性颗粒,如乳化油; • 对于亲水性颗粒,就必须投加合适的药剂,改变颗粒的
表面性质,可用气浮法分离。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 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 药剂分为下述几类:
混凝剂 浮选剂
助凝剂
抑制剂 调节剂
主要是调节污水的pH,改进和提高气泡 在水中的分散度以及提高悬浮颗粒与气泡的 粘附能力,如各种酸、碱等。
三 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的组成和设计
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的组成和工艺参数 加压溶气气浮的设计计算
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的组成和工艺参数
压 力
压力溶 气系统
溶
气
气 空气释 浮 放系统 法
气浮所需空气量
有试验资料时
Q g
= QR c
回流比取5%-30%
式中:Q——气浮池设计水量,m3/h; R′——试验条件下的回流比,%;
α c——试验条件下的释气量,L/m3; Φ ——水温校正系数,取1.1-1.3。 (主要考虑水的粘滞度影响,试验时水温与冬季水温相差
大者取高值)。
无试验资料时,可根据气固比(A/S)进行估算
径越小,气浮处理效果越好。 • 颗粒—气泡”复合体的上浮速度
u
=
g( rL - rS)d 2 18m
接触吸附原理
在三相接触点上,三个界面 的张力总是处于平衡状态:
LS+LGcos=GS
界面能 E=σ ·S
σ :界面张力,N/cm2; S :界面面积,cm2。
在气泡与颗粒附着前,单位界面面积上的界面能之和为:
系
统 气浮池ຫໍສະໝຸດ 的组成加压水泵 压力溶气灌
提升污水,将水、气送至压力溶气灌
在一定的压力(一般0.2–0.5MPa) 下,保证空气能充分地溶于废水 中,并使水、气良好混合
空气供给设备 空压机和射流器
溶气罐形式
耐压密封钢罐。 为了提高溶气 量和速度,增 大容积利用系 率,罐内常设 若干隔板或填 料。
填料溶气罐的主要工艺参数: •过流密度:2500-5000 m3/m2.d ; •填料高度:0.8-1.3m ; •液位高度:0.6-1.0m(从罐底计); •承压能力:大于0.6MPa ; •工作压力:0.3~0.5MPa 。
气浮接触池
气浮分离室
竖流式气浮池
竖流式气浮池的基本工艺参数与平流式气浮池相同。 其优点是接触室在池中央,水流向四周扩散,水力条件较
好。 缺点是与反应池较难衔接,容积利用率较低。 有经验表明,当处理水量大于150-200m3/h、废水中的可沉
物质较多时,宜采用竖流式气浮池。
加压溶气气浮的设计计算
讨论: ① 当θ→0°,cosθ→1,△E→0,颗粒不能与气泡相粘附,
颗粒完全被水润湿,不能用气浮法分离; ② 当θ→180°,cosθ→-1,△E→2σLG,颗粒不被水润湿时,
与气泡粘附紧密,最易于用气浮法去除; ③ 当θ<90°时,颗粒表面仍是亲水性占优势,不容易气浮
分离; ④ 当θ>90°时,颗粒表面疏水性占优势,容易气浮分离。
混凝剂
浮选剂 助凝剂 抑制剂
浮选剂大多数由极性-非极性分子组成。 当浮选剂的极性基被吸附在亲水性悬浮 颗粒的表面后,非极性基则朝向水中,这样 就可以使亲水性物质转化为疏水性物质,从 而能使其与微细气泡相粘附。 浮选剂的种类有松香油、石油、表面活 性剂、硬脂酸盐等。
调节剂
化学药剂的投加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较高的废水; 用于除油时除油效果达80%左右。
叶轮高速旋转时,在 盖板下形成负压,从 空气管吸入空气
在叶轮的搅动下,空气被粉 碎成细小的气泡,并与水充 分混合成为水气混合体,甩 出导向叶片之外,在池体内 平稳地垂直上升,进行浮选
溶解空气气浮法
原理: • 使空气在一定压力下溶于水中呈过饱和状态,然后减压条
平流式气浮池
气浮接触池:絮 体与气泡接触 1-2min
气浮分离室:10 -20min
反应池:废 水和混凝剂 混合,形成 絮体。 5-15min
入流速度小于0.1m/s
池身浅,构造简单,运行方便; 分离室容积利用率不高。
平流式气浮池
目前最常用,其反应池与气浮池合建。废水进入反应池完 全混合后,经挡板底部进入气浮接触室以延长絮体与气泡 的接触时间,然后由接触室上部进入分离室进行固液分离。 池面浮渣由刮渣机刮入集渣槽,清水由底部集水槽排出。
W1=σ LS+σ LG
附着后,单位面积上的界面能:W2=σ GS
其界面能降低的数值为: W=W1-W2=σLS+σLG-GS
挤开气泡与颗粒之间 水膜所做的功
将LS+LGcos=GS代入上式得:
W= LG(1-cos)
△W越大,颗粒与气泡粘附得越牢固
W= LG(1 - cos)
提升污水,将水、气送至压力溶气灌
在一定的压力(一般0.2–0.5MPa) 下,保证空气能充分地溶于废水 中,并使水、气良好混合
空气供给设备 空压机和射流器
减压阀、溶 气释放器等
将压力溶气水减压,使溶气水中 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平流式气浮池 竖流式气浮池
提供一定的容积和池表面积, 使微气泡与水中悬浮颗粒充分 混合、接触、黏附,并使带气 絮体与水分离。
ca ——某一温度下的空气溶解度; f ——压力为p时,水中的空气溶解系数,0.5-0.8,通常
A S
1.3c (fp
=
a
0
14.7f
-
14.7)q vR
14.7q v r Si
式中:
A/S ——气固比,g (释放的气体)/g(悬浮固体),0.005-
0.060,一般为0.005-0.006,当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时取上 限,如剩余污泥气浮浓缩时,气固比采用0.03-0.04; 1.3——1mL空气的质量,mg;
件下析出溶解空气,形成微气泡。 分类: • 溶气真空气浮 • 加压溶气气浮
真空气浮 原理: • 空气在常压下溶于水中,在负压下析出 特点: •常压下溶解,溶解度小,气泡的释放量小; •设备密闭,运行维护都较困难,生产中应用不多。
加压溶气气浮
原理: • 加压下溶于水中,在常压下析出 主要设备: • 空气饱和设备,空气释放设备,气浮池等。 流程: • 全加压溶气流程 • 部分加压溶气流程 • 回流加压溶气流程,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