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满分:15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
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
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
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 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 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 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 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 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 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 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 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 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 “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 . 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 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 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 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解析: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报道称,中国政府积极扶持电动汽车产业,正颠覆超过 130 年的汽车产业史,目前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 七席。排名第一位的为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中 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入前十的还包括 LG 化学和三星 SDI 两家韩国企业。电动车电池领域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
在产能方面,中国当仁不让地处于领先。《日本经济新闻》称, 福建宁德时代在 2017 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销量从 2016 年的 6.8 吉瓦时增加到 11.8 吉瓦时。比亚迪亦不甘落后,到 2020 年其动 力电池制造能力将扩大到 60 吉瓦时,这一数字相当于 2017 年中 国总产能的一半。报道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称,到 2021 年中国将生产全球 70%的电动车电池。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 “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 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 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 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 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 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 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 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 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 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 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 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 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
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 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 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 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 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 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 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 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 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
解析:B 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 ‘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 项,“君子 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理解有误;D 项, “中庸之道”不可以消除文化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 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解析:西方的“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推断不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中日韩三国在电动车产业展开“电池战争”,《日本经济新 闻》14 日报道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并向电 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而较早开发电动车电池技术的日本和韩国正 争相增加生产,有分析称,东亚三强正在上演电动车电池的“三 国演义”。
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 新。文章指出,丰田在被认为可接替锂电池的固态电池技术方面 进行了领先的研究,计划到 2030 年将花费 1.5 万亿日元用于下一 代电池的研发项目,包括固态电池。丰田还领导由新能源和工业 技术开发组织发起的 100 亿日元国家项目,以开发固态电池的基 本技术。
分)( A )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 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 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世界 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 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满分:15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
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
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
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 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 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 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 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 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 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 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 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 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 “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 . 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 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 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 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解析: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报道称,中国政府积极扶持电动汽车产业,正颠覆超过 130 年的汽车产业史,目前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 七席。排名第一位的为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中 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入前十的还包括 LG 化学和三星 SDI 两家韩国企业。电动车电池领域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
在产能方面,中国当仁不让地处于领先。《日本经济新闻》称, 福建宁德时代在 2017 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销量从 2016 年的 6.8 吉瓦时增加到 11.8 吉瓦时。比亚迪亦不甘落后,到 2020 年其动 力电池制造能力将扩大到 60 吉瓦时,这一数字相当于 2017 年中 国总产能的一半。报道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称,到 2021 年中国将生产全球 70%的电动车电池。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 “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 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 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 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 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 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 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 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 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 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 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 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 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
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 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 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 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 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 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 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 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 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
解析:B 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 ‘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 项,“君子 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理解有误;D 项, “中庸之道”不可以消除文化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 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解析:西方的“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推断不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中日韩三国在电动车产业展开“电池战争”,《日本经济新 闻》14 日报道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并向电 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而较早开发电动车电池技术的日本和韩国正 争相增加生产,有分析称,东亚三强正在上演电动车电池的“三 国演义”。
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 新。文章指出,丰田在被认为可接替锂电池的固态电池技术方面 进行了领先的研究,计划到 2030 年将花费 1.5 万亿日元用于下一 代电池的研发项目,包括固态电池。丰田还领导由新能源和工业 技术开发组织发起的 100 亿日元国家项目,以开发固态电池的基 本技术。
分)( A )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 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 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世界 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 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