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式”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1. 游戏化教学过度在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可能会存在过度的问题。
一些老师为了追求新颖性和趣味性,过度依赖游戏来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不足。
这样可能会影响幼儿的认知和能力培养,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失去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 游戏规则不清晰一些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可能存在对游戏规则不清晰的问题。
游戏规则不明确会导致游戏进行过程中出现混乱和矛盾,使得教学无法顺利进行,影响教学效果。
3. 游戏教学无法与知识内容结合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可能将游戏教学与知识内容脱节,使得游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活动,而非对知识内容的有机融合。
这样会导致教学目的的模糊化,使得幼儿无法从游戏中得到对知识的有效学习。
1. 落实游戏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平衡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平衡游戏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不能过于偏向于游戏。
在实施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将游戏与知识内容相结合,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对知识的有效学习。
2. 设计游戏规则的严谨性和清晰性在游戏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设计游戏规则时注重严谨性和清晰性,确保游戏规则能够被幼儿轻松理解和接受,并使得游戏活动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4.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学习习惯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学习习惯。
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使得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的也能够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通过以上对策的探究,可以使得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三动”中培养“玩美”儿童

报 纸 印花 ” 的 活 动 ,幼 儿 尝 试 用 报 纸 拓 印 出 的重要价值 ,进一步强调 “ 游戏是对幼 儿进行全 面发展教育 的 团 人 手 ,开 展 了 “
热情 ,又能作为教师 的检查手段. 教师为达到 自己所预设 的教学
目标 ,运用游戏化 的互 动评 价 ,激起幼儿继续参 与画画的兴趣.
生 活 中的许 多材料都 能被 我们所用 ,我们在 选择的 时候 可 或者以与平行孩子 的互动评价激发 幼儿作画兴趣和 自信心. 针对 以不妨从 多方位考 虑它的用途 ,看似简单 的材料却 能促进孩 子 小 班幼儿 的特点 ,我们采取 富有童趣 的评 价方法 ,收 到了意想
在 印画过程 中能有效激 发他们对美 术创作 活动的兴趣 ,而 在教师语言 的暗示下 ,不仅 学会 了用 高高低低 、大大小 小的 圆
拓印的效果是孩子们始料不及的.如,在开展小班美术活动 竦 来表示飞机 飞过的路线 的形状 ,而且 还积累 了创作 中整体画面
椒 炒藕》 中 ,老师就 准备 了一些蔬 菜 ,教师 出示青椒 、莲 藕 、 构图的初步经验 .
性 、以美术创 新”作为一 直强调和追求 的特色教 育理念 ,注 重 活动的始终 ,以游 戏为 活动 的主线 ,以快 乐体验为幼儿情 感发
参观七 星瓢虫乐园—— 观察七星瓢虫外形特 于创设 “ 美 ”的环境 、培 育 “ 美 ”的团 队 、追求 “ 美” 使 游戏与美术 活动紧 密结 合 ,激发 幼儿 征—— 绘画七星瓢 虫并 送人七 星瓢虫乐 园”为情景路线 ,孩子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游戏是幼儿天性的表现,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
幼儿对于游戏有着天生的喜爱和需求,因为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游戏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模仿、体验、探索,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将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团体游戏中,幼儿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积木搭建游戏中,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游戏化教学方式也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得到自由、愉快的体验,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使他们更加乐观、自信、积极向上。
游戏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困难,这也是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一种锻炼。
通过这样的游戏体验,幼儿可以建立起健康的情感态度,为自己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它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学习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育者也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游戏化教学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
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一定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造生动、灵动、互动的“三动”课堂-2019年文档资料

打造生动、灵动、互动的“三动”课堂-2019年文档资料(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打造生动、灵动、互动的“三动”课堂一、激发兴趣,打造生动的课堂新课改呼唤灵动的课堂教学。
创设灵动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让课堂生动起来。
曾有一堂数学课的开场让笔者眼前一亮:“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位比较仁慈的地主,为了回报三个长工多年来的辛勤劳动,把三个伙计叫到面前,每人给他们一根长短不一的绳子,让他们用这根绳子任意去围地,绳子里的地就是属于长工的了。
请你给这些长工出一个主意,让他们的绳子圈出的土地达到最大”。
作为数学门外汉的笔者,顿时来了兴趣,学生也一下子活跃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是要靠兴趣的,在兴趣驱使下的学习才是快乐的。
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新的知识点,一开始就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倘若老师能一以贯之地以激发兴趣为抓手,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任何一种教学如果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脱离,必然是枯燥无味、孤立无效的,也必然是失败的。
让课堂充满人文性、实用性,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起来。
二、积极探究,营造灵动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普遍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需要思考的不仅是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而且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甚至还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以学科为平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组织学生积极探究,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灵动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灵动的教学应变策略。
课堂不是车间,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在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方案实施,这便是课堂的生成性原则。
三动教学模式

学习“三动”课堂教学模式有感我们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
“接受式学习”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主导的甚至是惟一的学习方式。
它的精髓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是教师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加以传授,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
对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受纳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过于单一的使用,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上,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削减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孩子们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改变教育观念,变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探究性教育方式。
下站小学“三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三动”课堂教学模式以主动、全动、互动为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
在课堂上,他们都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出现。
它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三动”课堂教学模式,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虽然在西方国家早就提出,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的很少。
教学活动游戏化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游戏化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进游戏化教学,本文将探讨教学活动游戏化教研的策略和方法。
二、游戏化教学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实践、反思,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游戏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4. 提高教学效果。
游戏化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活动游戏化教研的策略1. 明确游戏化教学目标在进行游戏化教学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游戏化教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
2. 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游戏化教学应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类型,如角色扮演、竞赛、合作等。
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类型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3. 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情境是游戏化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实践、反思。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买卖商品”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加减法。
4. 设计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5. 注重评价与反思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同时,教师应反思游戏化教学的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活动。
6. 培训教师,提高游戏化教学能力游戏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游戏化教学能力。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三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Sport年 月总第 期201710172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三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沈技峰(宁波市实验小学,浙江 宁波 315010)摘 要: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引领着我们教学的方向。
作为“主动、互动和灵动”的三动体育课堂建构要求,本文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互动探究时空的构建及灵动思维目标的追求等角度阐述了研究者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与方法,探索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三动”体育课堂的建构,思考体育课堂转型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三动课堂;体育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7)20-108-02投稿日期:2017-08-18作者简介:沈技峰(1981—),小学一级,本科。
研究方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校德育教育。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
对于体育学科而言,实现学生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的培养,实现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实现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则是体育课堂所应追求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笔者立足构建“三动课堂”的理念,即通过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课堂模式,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1 唤醒主动学习的意识,是构建“三动”体育课堂的起跑体育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因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但体育课并不是人人皆爱,运动能力弱的学生会惧怕技巧类项目,耐力差的学生会惧怕长跑类项目,力量差的学生会惧怕投掷类项目等。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具有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意识,教师应在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实施和作业的设计上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1.1 内容选择具有情境性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项目,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特性。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中关注“目标统领内容”,针对某一个目标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对体育教师而言这是一种自由度的提升,也是教学思考的新挑战。
论主动、互动、能动三式行为设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学 方法 过 于枯 燥 单 一 , 很难 提 高学 习兴趣 , 也不 利 于 学 生 团 队意 识 的培 养 。 因此 , 可 以 采取 互 动游 戏 方式 强 化 动 作技 能 . 促 进 动 力 定型 , 并增 强 体育 教 学 的趣味 性 。例 如在 篮 球教 学 中可 以采 用 投 篮竞 赛 的方 式 来将 篮 球 基本 技 术 游戏 化 ,并 培 养学 生 的竞 争 能力 , 在 竞 赛 中老 师 观察 学 生 投 篮 技 巧 的运 用 , 并 加 以改 正 . 不 仅 灵 活运 用 教学 方 法 ,增 强练 习 的趣 味 性 ,还 让 学生 全 身 心 投 入, 这 样 更 有 利 于 掌握 动 作 技 能 。此 外 , 在 中长 跑 教学 中 . 如 果 味 地 采用 中长 跑 竞 赛 的 要 求 逼 迫学 生 绕 着 体 育 场 跑步 , 使 学 生 感 到 厌倦 与恐 惧 , 在很 大 程 度 上 阻 碍 学生 的身 心 健 康 。但 是 换一种形式就会大不相 同 , 例 如 可 以采 用 一 些 追 逐 游 戏 、 越 野 跑等 , 或 者 设 计 课 程情 景 , 以“ 二 十 一 世 纪 的奔 跑 者 ” 或“ 环 球 旅 行” 等 为 主题 教 授学 生 , 不 仅会 使 学 生在 快乐 的气 氛 中感 受 巾长 跑带 来 的乐 趣 , 同 时又 在丰 富 的想象 中达到 教学 目的 。
2 0 1 5 # g 5 1 , 1  ̄ 1 考试 周 刊
论 主 动 、 互 动 、能 动 式 彳 亍 为 设 计 在 初 中 体 育 教 中 的 运 用
范 佰 华
( 新 沂 市 合 沟 中学 , 江苏 新 沂 2育教学是九年素质教育的必备课程之一 , 体 育教 学 方 法是 体 育教 学 活动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因 素 , 更 是 当前 新 课 改 教 学 的 突破 口 , 在 体 育 活 动 中采 用 主 动 、 互动 、 能动 三 式行 为设 计 , 可 以有 效 提 高 学 生 学 习体 育 的 积 极 性 。
试论“三动”式音乐课堂的构建

试论“三动”式音乐课堂的构建作者:王芳来源:《成才之路》 2019年第11期王芳(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江苏海安226600)摘要:所谓“三动课堂”,就是构建问题驱动、探究活动、交流互动的课堂,变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为交流互动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问题驱动、探究活动、交流互动的“三动”原则,教学过程要做到教得生动、学得主动、氛围灵动。
关键词:音乐教学;“三动”式课堂;构建;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1-0098-0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用好音乐课堂,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本文结合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对音乐教学“三动课堂”的构建进行论述。
一、课堂教学设计上要体现问题驱动、探究活动、交流互动的“三动”原则其一,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着想,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环境,精心设计问题。
要把一个个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教学目标具体化、问题化、系列化。
要把教学任务也通过具体问题体现出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激发学生探索音乐世界的热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音乐知识。
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其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教材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聚焦在对音乐概念理解的疑难点上,聚焦在学生认知理解的模糊点上,聚焦在对音乐学科本质理解的思维点上。
教育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探讨

教育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探讨在教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方法被广泛探讨和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将教育与游戏融合在一起,通过游戏的元素和机制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本文将探讨游戏化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实施策略。
一、游戏化教学方法的优势游戏化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首先,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
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而游戏化教学将学习变成了一种有趣、挑战性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其次,游戏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游戏的竞争性和奖励机制,学生会产生一种争先进取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激励能力。
他们会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或者解锁更高级的关卡而努力学习。
此外,游戏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许多游戏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
最后,游戏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效果。
游戏中往往伴随着各种视觉和声音效果,这些多样化的刺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游戏化教学工具和平台。
市场上有许多专门为教育设计的游戏化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平台。
其次,教师需要合理设置游戏化教学的目标和规则。
每个游戏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同样,在游戏化教学中也需要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则,让学生清楚知道他们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以及如何完成任务。
此外,教师需要设计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任务。
游戏中的任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来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奖励。
在游戏中,及时的反馈和奖励是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重要因素。
教育中的游戏化学习与动教学

教育中的游戏化学习与动教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游戏化学习和动教学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和培训领域,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中的游戏化学习与动教学。
一、游戏化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游戏化学习是指将游戏的元素和机制应用到教育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通过设置游戏目标、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化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游戏化学习可以应用于多个学科和教学环节。
例如,在语言学习中,可以设计互动式的语言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中的对话、翻译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设计数学题目的游戏化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兴趣。
二、动教学在教育中的实践动教学是指通过模拟、实验和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与传统的纸上教学相比,动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动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理科、工科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反应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学习化学原理。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可以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游戏化学习与动教学的优势和挑战游戏化学习和动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再次,游戏化学习和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游戏化学习和动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设计好的游戏化学习和动教学场景是一个关键问题。
教育者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学习游戏和实践活动。
其次,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支持游戏化学习和动教学的实施。
游戏化教学的奇思妙想

游戏化教学的奇思妙想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方式,正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游戏化教学通过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本文将探讨游戏化教学的奇思妙想,以期为教学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二、奇思妙想一: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游戏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设定不同的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化身为特定角色,在游戏中体验真实情景,通过扮演人物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例如,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经历历史事件,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历史认知能力。
三、奇思妙想二:游戏竞赛游戏竞赛是另一种常见的游戏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游戏关卡或题目,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例如,在学习数学课程时,可以设立数学竞赛游戏,让学生通过解题赛获取分数和奖励,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奇思妙想三:游戏任务游戏任务是一种创新的游戏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任务,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例如,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可以设计一个探索实验的游戏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一系列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奇思妙想四:游戏评级游戏评级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设立游戏评级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给予不同的游戏评级。
例如,在学习英语课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和口语表达能力,给予不同的游戏评级,从“初级玩家”到“高级玩家”。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技能。
六、结语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方式。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竞赛、游戏任务和游戏评级等奇思妙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一、游戏化教学的定义游戏化教学是一种结合游戏元素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
它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愉快和有效。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形式,如角色扮演、游戏活动、游戏竞赛等,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二、游戏化教学的特点1. 趣味性:游戏化教学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元素,如音乐、画面、角色设定等,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2. 互动性:游戏化教学注重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游戏环节和团队合作,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3. 主动性:游戏化教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自主思考、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学习。
4. 全面性:游戏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三、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的应用1. 语言表达:幼儿园通过语言游戏、唱游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2. 数学逻辑:通过数学游戏、拼图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字概念。
3. 艺术创造:通过绘画游戏、手工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4. 社交交往:通过团队协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游戏化教学的优势1. 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2. 培养综合能力:游戏化教学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师生关系:游戏化教学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4. 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游戏化教学能够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五、游戏化教学的挑战与对策1. 教师培训不足: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够丰富,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研究。
试论“三动”式音乐课堂的构建

试论“三动”式音乐课堂的构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也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而传统的音乐课堂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构建“三动”式音乐课堂成为了目前音乐教育领域的热门探讨话题。
“三动”式音乐课堂是指以“情境动、实践动、思维动”为核心构建的教学模式。
情境动是指将音乐教育与生活、社会相关联,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实践动是指将学习音乐的过程转化为实际操作,学生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掌握音乐技能,提升音乐实践水平。
思维动是指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掘音乐的内涵和意义。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情感投入。
构建音乐课堂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某个音乐作品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或讲述作曲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
二、注重实践,提高学生音乐实践水平。
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音乐技巧,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因此,构建“三动”式音乐课堂,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例如,在教授钢琴技巧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手指的灵活性和速度,直到能够顺利演奏出曲目。
三、引导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因此,要想真正理解音乐,就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
在“三动”式音乐课堂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从中发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构建“三动”式音乐课堂不仅要注重音乐技能的传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发展。
只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妙,通过实践掌握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用游戏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用游戏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游戏化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一直是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生们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游戏化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探讨游戏化教学法的定义、原理以及如何运用游戏化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游戏化教学法的定义和原理游戏化教学法是指将游戏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游戏化教学法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创造情境:通过创造虚拟的情境或角色,使学生在游戏中能够融入其中,提高学习的参与感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2. 设定目标:游戏通常会设定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追求胜利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3. 提供反馈:游戏会即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的学习进程,激发他们不断尝试和改进的动力。
4. 考虑学习差异:游戏化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挑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运用游戏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1. 设计挑战性游戏任务:将学习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心理。
例如,通过解谜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通过模拟经营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等。
2. 提供即时反馈和奖励机制:在游戏化教学中,给予学生即时的反馈和奖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可以设置积分系统、成就徽章等形式的奖励机制,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进步并获得成就感。
3. 建立游戏化竞争氛围:通过设立竞赛、团队对抗等形式,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的程度。
4. 创造情境化学习环境:利用虚拟实境、在线平台等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例如,通过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模拟,通过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来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等。
有效利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学习动力

有效利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学习动力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游戏的元素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提供游戏化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游戏化教学正逐渐成为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化教学来提高学习动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实现目标,这种具有明确目标和奖励机制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游戏化教学还可以通过设置关卡、加入排行榜等竞争机制,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竞争心理,进一步提高学习动力。
二、提供个性化学习游戏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然后根据个体差异性,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个性化支持,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三、增强学习效果游戏化教学能够通过模拟情境、提供案例等方式来增强学习效果。
学生在游戏中可以亲自体验和探索知识,通过实践和反思来巩固学习成果。
此外,游戏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培养合作精神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或对抗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协作游戏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这种合作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此外,在对抗游戏中,学生通过与他人竞争和比拼,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个人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注意游戏与学习平衡尽管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动力,但也需要注意游戏与学习的平衡。
游戏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奇妙手段

游戏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奇妙手段现代教育领域正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奇妙手段。
通过将学习过程设计成游戏化形式,学生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并且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下将着重探讨游戏化教学的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一手段。
一、游戏化教学的优势1. 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游戏化教学能够通过创造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习过程中的游戏元素,例如关卡挑战、奖励机制和排行榜等,能够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2. 提高学习效果以游戏化形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增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
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反馈和思考,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3. 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引发他们的竞争欲望。
在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中,学生需要共同协作解决问题,提升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排行榜和竞争机制,游戏化教学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欲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有效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1.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游戏化教学中,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和关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
任务应该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任务来推动学习的深入。
2. 添加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是游戏化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制定奖励规则,例如获得积分、解锁特殊道具或升级等,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
奖励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设计。
3. 引入实时反馈游戏化教学中的实时反馈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的关键。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或者系统应该提供即时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样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4. 创造社交互动在游戏化教学中引入社交互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师心得:提高“三动”教学方法的策略

教师心得:提高“三动”教学方法的策略提高“三动”教学方法的策略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这使幼儿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具有了较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为生成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教师可摆脱以往课程设计的预成型模式,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随时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幼儿主动每个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发生变化都极为感兴趣,都想及时发现、及时探索。
教师也就应支持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例如: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快,因此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幼儿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而是主动的学习者。
幼儿也正是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
而作为教师的你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采取各种方式支持幼儿的活动,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二、幼幼互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与幼儿之间时时在进行着互动,一起学习,一起锻炼,一起游戏。
教师也很关注他们的活动变化,由此也生成了许多活动课程。
幼儿彼此间地位平等,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
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幼儿既放松又保持了独立性,这也是教师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幼儿区角的活动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还拓展了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协调和帮助。
教师在指导时应捕捉良好时机,积极推动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促进幼儿互动。
三、师幼互动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和幼儿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
作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重视幼儿之间进行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要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瞬间产生的思想予以肯定、支持和诱导,并作出决策、生成课程。
对“三动”教学的探讨

对“三动”教学的探讨陶行知曾提出:“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因此,小语阅读教学以“动口、动手、动脑”为主线,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发挥其聪明才智,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1动口动口是指学生认真阅读,积极回答。
主动提问。
它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选择时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口。
1.1书要让学生去读。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的确,同样是朗读,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有的口干舌燥,干巴乏味,从而让学生失去了朗读的兴趣和勇气;有的情趣盎然、津津有味,从而使学生越读越会读,越读越爱读。
说到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高低,无非就看他的语言文字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大小。
阅读能力的大小只有在平时朗读训练中积累所得。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文章是读懂的,而不是教懂的。
”因此,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朗读的欲望,提高朗读的兴趣,发展学生阅读潜能是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纵观小学语文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材,每课后的思考练习第一题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者古人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读书就是要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
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
读的形式有: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朗读、默读、背读等。
在我整堂课的设计中,设法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朗诵训练,在激励和关爱中喜欢朗读,并创设了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率先范读,才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朗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当我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我紧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读一读。
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
”顿时,学生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关于中职“三维动画”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职“三维动画”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的研究报告摘要:三维动漫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不管是电影、广告,还是游戏制作,三维动漫都表现出了特殊优势,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各个学校都在争先恐后地开设三维动漫Maya 课程,但又遇到了许多问题。
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三维动画教学教学改革现存问题一、中职Maya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问题。
上好课程最重要的是教材,好的教材既可以作为教师的好帮手,又可以让学生尽快熟悉软件。
中职学校开设Maya课程,对应的好教材很少,大多数教材只讲四、五个实例,且全是关于建模的,maya软件中还有动画、材质、动力学、nCloth布料等多方面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如果讲课本以外的拓展知识,上课没有及时学会,教材上没有,课后不易复习,那么学习效果将很不理想。
2.软件要求英文环境。
Maya软件是纯英文版的,2013版的虽说有汉化工具,但渲染时容易出错,maya要求纯英文的语言环境,但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差,英语尤其差,这门课程的学习让他们很吃力。
如何在学习软件的同时掌握常用英文命令,是教学中面临的难题。
3.绘画功底差。
Maya课程一般在计算机专业开设,作为理科专业的学生,其绘画功底十分差,没有立体感,要想成为好的“建模师”,就要求绘画功底强、立体感强。
如何加强学生的绘画功底是一大难题。
4.软件功能多,很难精通。
Maya作为三维动画功能最强大的工具,除了三大基础建模外,还包含了动画、材质、动力学、nCloth布料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每个部分还包含了大量纷繁芜杂的工具、按钮和命令等,如果只是粗略地学习,很容易就忘记了,更不要说深入掌握。
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毕业后样样通、样样稀松,杂而不精的水平使得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想要找到较高水平的职位更困难。
二、Maya课程学习中常见问题的改革思路中职Maya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现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改进教学的思路,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和提高。
・
游 戏的自适应 , 带 给我们进 入神迷的状态 。
游 戏的 “ 胜利” 状态 , 让 我 们 获 得 自我 满 足 感 。
效 背后 , 学生 独立 思考 能力、 实际解 决问题 能力的发 展空 间和
・
游戏 中的反馈 和阶 段性 成果的 获得 , 让我 们能 够不断 地 权力都被 剥夺 了。 这 种强拉硬 拽的教学方 式完全把 学生的主 动 性给 抹杀了, 学 生处处跟 着教 师转 。 所 以说 , 当今 的课 堂教学 重 要的 一条是 教 师要改 变 自己的 教学 方式 , 让学 生主 动地 去 “ 探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E D U C A T I O N教 育创新
创 新 探 索
“ 三动式”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_ 江 苏省 怀仁 中学 陈洪 伯 /文
摘要 : 信息技术 课程 由以学 习软件 的使 用与操 作为主变为提升 素养 、 培养信息时 代的合格公民、 打 造终身学习的平 台, 这要求
四、 三 动式 游戏化教学模 式的实践流 程
1 . 教师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应 充分思考并分 析所 有教 学内容是否符合三动式 游 戏化教学, 使用三动模式和使用传统模式哪个能有理想的教学 效果, 哪个更能提高学生兴趣 。 三动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 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 且能达到预期理想效果时, 我们可选择之。 2 .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三动式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 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核心。 确定教学 目 标的意义在于它是确 定 内容、 选择 游戏 、 评价 教学效 果的依据。 教 师确定教学 目标 时, 首先 应该考虑教学 内容涉及 的学科领 域、 预备 知识等 , 其
第一, 课前 精 心准 备。 我 们能做 到的 是认 真备 课 、 吃 透教
・
可 见, 游 戏带 给我 们的体 验 与最佳学 习状 态是 相通 的 , 即 材 , 以 自信的状 态面 对学 生 , 但 我们 大 多数 教 师不能够 超越 教
“
一
种 全 神贯 注的 状态 , 是 全身心 沉浸 的一 种奇 妙感 觉 , 即你 材 , 无法处 理 课堂 突发事 件 , 不能 保持 镇定 、 随 机应 变 。 因此 ,
-
・
游 戏的竞争性 、 挑战性 , 给 我们带来刺激 感。 游 戏中的问题解决 , 激 发了我们 的创造性 。 游 戏中的交流机 制, 组成 了社会共 同体 。 游 戏的故事情 节, 带来了游 戏者情 感的投入。
・
教学行 为的改变, 也最能 反映教师的教 学水平的高低 。
・
( 3 ) 课堂 教学缺少精心设 计和系统反思
( 2 ) 课堂教学 缺乏正确 “ 弓 I 导” 高 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虽然 不再像过 去那样 直接把 答案、 结果 、 结论 告诉学 生, 而 多以启发的 方式 提出问题 , 但 由于种种 原因教 师往往 缺少耐 心 , 三秒 不见 回答 , 就 会 以各种预 先 设计 好的标准 化思路暗 示或者 强拉 学生迅速 指向标 准答案 , 一个教 学过 程就这 样完 成了。 也 许在知 识传 授上是 高效 的, 但是 在高
在一 定的教 学理论 或教 学思想 基础之上 , 为实现 特 定的教学 目 的, 将教 学的诸 要素 以特定 的方式 组合成 相对 稳定 、 具 有可 操
作 性 程 序 的教 学 结 构 框 架 。 顺课改潮流 , 应学生需求 , 求 教 学 发
2 . 基 于信息技术课 堂教 学中的缺 失 ( 1 ) 课堂的多环节无效
现 实 课 堂 中有 两 个 问 题 很 难 解 决 一 是 教 师 很 难 控 制 讲 的
展, 突素养提升 , 于 是我们提出 “ 三动式 游戏化教学模 式” 。
一
时间, 讲得 多, 学 生被 动听 , 学生 不能进 入学 习的主动 状态 , 课
、
三动式 游戏化教学模 式产生的背 景
堂效 率低 。 二是 学 生注 意力不 集 中。 经调 查 , 学生 在课 堂上 思
想分散 的时 间占一 节课的3 0 % ̄5 0 %; 还有 由听 到懂 的有效性 问 题, 由懂 到应用 的有效性 问题 , 即教学 的每 一个 环节都 存 在无
1 . 基于 游戏的神奇奥秘
游 戏是 什么? 游 戏为何会 深深 吸引着我们 , 令 我 们 进 入 如 效劳动 , 综 合起来课 堂的效率就 会很低 。 此 奇妙 的状态 呢 ? 对游 戏 进行 剖析 , 挖 掘 探 索 其 内质 , 我 们 将
I N N 0 l l 盯I O N O F E D U C 硼 O N
创 新 探 索
精 心设计课 堂教 学是从 容应对突 发事件的必备 环节, 教 师也应 具 有耐心 、 恒心 、 细心和执 着精神 。 第二, 课堂教学过程需精心设计。 知识呈现的方法、 逻辑思维的 过程、 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都需精心设计。 教师是教 育教学活动中 的参与者 ,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 主、 合作、 探究, 还要随时参与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加强教学交互活动, 加深师生l 青感交流。 第 三, 课后要 系统 全面 反思 。 课 堂中的感受 、 得失 及学生的 动 态应 及时记录下来 , 对教学实践要 进行系统 反思 。 反思新课程
发现 其中的奥秘 :
・
游 戏是一种娱 乐形式 , 它能带 给我们快 乐感。 游 戏是一种 比赛形 式, 它能带给 我们强烈的参 与感。 游 戏具有规 则, 提供一种 结构化的组 织形式 。
游 戏 具 有 一 定 的 目标 , 能激发我们的动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游 戏是一种交 互活动, 让我 们投入其中。
教师转 变教学 模式 , 适 应新课 程的要求 , 真正能 落实贯穿新 课程 理念的标 准 , 真 正能让 学生在 信息技 术课中, 不仅要 学会对 软件 的使用, 更要提 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 关键 词: 问题 驱动; 主体活动 ; 立体互动 ; 教学模式 ; 游戏化
模式 是客观事物 的常规 存在方式 。 课堂教学 模式是指建 立 能控制 当前的状况 , 你在充分发挥 自 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