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矿山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北京矿山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措施
北京市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主要采用创面修复措施、绿化措施和水利配套措施等。
一、创面修复措施
(一)开采创面修复。
开采创面是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一个技术难点和重点。
开采创面由于质地不同,坡度、坡长不一,稳定性差,在生态修复前首先要采用工程措施进行坡面稳定性处理然后进行植被恢复。
主要技术包括生态植被袋技术、基材喷附技术、岩面垂直绿化技术等。
(二)弃渣控制及修复。
弃渣的植被恢复是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煤矸石山、金属矿的排土场和尾矿库的弃渣坡面,通过工程措施实现渣体的稳定控制后再实施植被恢复。
主要技术包括铺设生态植被毯、生态植被袋、基材喷附技术、生态灌浆技术等。
(三)客土整理。
废弃矿区土层极薄甚至无土层,地面平整度也较差,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必须进行客土整理。
根据作业需要,随坡就势,适当平整,对较长的坡面可以分级实施;一般矿山由于缺少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需要采用全面客土和局部客土铺垫,以适应植物的生长。
(四)边坡稳定处理。
对废弃矿山不稳定部位优先考虑采用放坡、清坡卸渣等整理措施使坡体达到稳定。
对于通过整理,仍不能实现稳定的坡体,结合受力情况,布设浆砌石坡脚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杆、混凝土框格、扶唇垒堰等工程措施解决坡体稳定问题。
二、绿化措施
造林绿化是关停废弃矿山生态恢复中的主要内容(范英宠,2003)。
北京大部分矿区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缺乏,且水源污染严重,导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