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学校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0119219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学校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
01192194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褴褛.(lǒu)拘泥.(nì)精髓.(suǐ)拾.级而上(shí)
B.雄踞.(jù)吝.啬(lìn)俊逸.(yì)分道扬镳. (biāo)
C.皱缬.(xié)寥.廓(liáo)怅惘.(wǎng)薄.暮冥冥(báo)
D.缥.碧(piǎo)簌簌.(sù) 惬.意(xiè)明眸.善睐(mó)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十七大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
....的记者。

B、我们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幼鲸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的场面。

C、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
....,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D、每逢税务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
....,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各级机关要厉行节约,严格执行空调温度的控制标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B、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各地政府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

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

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B.“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

”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

C.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一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④③。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全文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为线索,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B、《一双手》原是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的一部分,这篇散文透过人物的手的描写看他的精神追求,从他的劳动成果——创造绿色宝库来看一位工人的爱绿之情。

C、《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的历史作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首,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主要内容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合称“六义”。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
..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碧波荡yàng的古运河沿岸胜景林立:有闻名xiá迩的瓜洲古渡,饱经cāng 桑的扬子桥,7.默写。

(每空1分,共9
①,白露为霜。

(《诗经》)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③,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美国竭力寻求租借泰国乌塔堡军用机场,这与美国意图制衡中国崛起,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有关,可谓“。

”(用《醉翁亭记》中的名句)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景传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其悠悠不尽之情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8.名著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1)《格列佛游记》中,在飞岛国的“拉格多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两个来。

(2分)
(2)阅读材料,联系人物身份恰当表达。

(6分)
26岁的王保保被尿毒症折磨了五年多后,终于要换肾了,父亲借了二十万的债,母亲决心捐出自己的一颗肾。

2014年元月当王保保手术成功,顺利出院时,却面临法院的审判。

为了筹集换肾费用,王保保曾三次贩毒被抓。

令人没想到的是,9月26日,一审法官宣判王保保死刑。

《南方周末》记者就判决结果采访了王保保、法官及王保保父亲。

请你联系人物身份,代人物向记者表达观点:
王保保: (2分)
法官: (2分)
王保保父亲: (2分)
二、阅读理解(共54分)
三、(一)阅读诗歌,完成9—10题。

(6分)
闻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
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9.本诗前两句诗人运用哪些意象
.....?(3分)
....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孤客几回愁里听”中一个“愁”字道尽了诗人心中的悲苦,细读诗歌请你说一说诗人因何而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7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①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②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③、苌弘④、师襄⑤、老聃⑥。

郯子之徒⑦,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节选)【注】①所以,用来……的②庸,发语词,难道。

③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④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⑤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⑥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

⑦之徒:这类。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⑵吾从而师.之()
⑶其贤不及.孔子()⑷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尝疑乎.是
B.余嘉其.能行古道欲穷其.林
C.学于.余余将告于.莅事者
D.吾从而师之.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
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回答15—18题。

(14分)
从拴象说开去
①印度的养象人有个习俗:在象幼年时期,用绳子将它拴在柱子上,象年幼体弱,无法挣脱。

待象成年,有能力挣脱木柱时,它的脑海中却早已烙印下了“木柱不可能挣断”的想法,养象人便能轻而易举地对象群进行管理。

②束缚住象的不是木柱,而是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

我们在感叹养象人聪明智慧之时,也不免为大象唏嘘:环顾身旁,有多少人深深陷在思维定势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人们一提到空谷便想到悬崖峭壁,一提到春天就想到百花争艳……
③因此,唯有摆脱思维定势,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

④思维定势,是经过岁月淘洗、沉淀的产物,是人们世代相传的“金科玉律”,人们往往因循守旧,不曾探寻过这些“不假思索”背后那片广阔的天地。

⑤看到苹果,你往往会想到其甜美的肉质。

而牛顿却用苹果作为钥匙,打开了思维殿堂的大门,触碰到数千年来无人“染指”的真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地基。

同样一个苹果,乔布斯以它的模板设计出简约大气的新一代“苹果”产品,渡边淳一以它为引子创作出了《失乐园》。

每天有无数人吃苹果,但只有少数挣脱思维定势束缚的人能看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并以此为桥梁。

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人生价值。

⑥数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人祖祖辈辈在天地中耕耘,“任劳任怨”,有多少人想到如何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又有多少人持之以恒地去钻研呢?袁隆平着手水稻研究后不久,一位高级教授曾鄙夷地说:“水稻极难优化杂交,放弃吧!”袁隆平却毫不气馁,数十年如一日地埋头于实验田中,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东方魔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

只需勇敢地撕开一直穿着的“紧身上衣”,就会轻松向前奔跑。

一路脚踏实地,不顾流言蜚语,即使最后山穷水尽,也不过是无害的尝试,大可拍拍身上的尘土,从头再来。

如果柳暗花明,那么历史就会记住你的名字。

⑦不要以为摆脱思维定势离我们太过遥远,我们身娇体弱无法闯出新路。

李德斯,一名普通工人,见妻子长期被厨房油烟所困扰,便决心打破“煮菜必油烟”的定势,苦心钻研,发明了冷花生油,不但大大改善了自家厨房环境,还受到鲁花集团青睐,开启了财富源泉。

只要留心生活,勇于创新,摆脱思维定势并非难事。

⑧大象拴在柱上不能挣脱,而人却能斩断捆绑思维的绳索,开拓新的领域,走向成功。

15.文章阐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3分)
16.开头写印度人拴象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17.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8.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怎样才能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至少答两点)(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17分)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

每年夏天,爷爷都在那儿割草。

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

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

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

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
..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

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

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

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

“看我怎么割。

”爷爷示范给我看。

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

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

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

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

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

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

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

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

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

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

庄稼慢慢地直起腰。

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19.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20.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3分)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1.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4分)
(1)“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
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22.比较本文划线句和链接材料,在写作手法和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6分)
【链接材料】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三、作文(60+3分)
逝去的光阴,如歌的过往,我们总以为他日远离便不再觅寻。

其实,点点滴滴充盈着记忆的角落,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总有一些人或事,或是成长,或是快乐,或是奋斗……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让我们在喧嚣里凝神静气,在往事里浮想联翩,生活,也因此丰润了许多。

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说真话,抒真情,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初三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1-5B C A C B
6.漾遐沧锦
8.(1)收集黄瓜中的阳光(2)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3)建房,先从屋顶造,然后依次往下,最后再筑地基(4)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5)一套利用猪耕地的方法可以节省用牛耕地的费用。

(6)用蜘蛛丝织布。

(写出任意两个得两分)
表达点:对过往的后悔,对不能尽孝的愧疚,对改过自新的决心。

(2) 表达点:对犯罪行为的谴责,依法判决的理性。

(3) 表达点:对判决的不满,对减刑的希望。

(每点2分)
9.用朔风、秋雁、月白、霜清等意象表现气候之寒,渲染出一种凄冷、悲凉、孤寂的氛围。

10.长久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经历战乱、亲人分别的离乱之悲。

11.本来以……为师比得上(如)赠送
12.C
13.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1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15.唯有摆脱思维定势,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

(3分)(答“我们要摆脱思维定势”得2分)16、印度人拴象的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中心论点作了反面论据。

(3分)17.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

把传统观念和权威思想比喻成“紧身上衣”(1分),形象地阐述了打破传统观念和权威思想对人束缚的重要性,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

18.首先我们要摒弃常规思维,常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其次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挑战专家权威(大胆质疑);第三要留心身边的生活,勇于打破常规。

(大意正确即可,正确一点给2分,任意对两点给满分。


19.(1)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全文,(2)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3)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4)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

(每点1分)
20.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21.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2分),刚毅坚强(2分)的人。

(意思对即可)
22.(1)都是环境描写,(2)都是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3)都为下文做铺垫(《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下文祥子艰难拉车做铺垫,《大风》为下文大风来临、我和爷爷与风搏斗做铺垫)。

(每点2分。

若答其它相同点,言之成理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