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互替商品需求影响的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表示2019年2月某城市居民优质大米的需求曲线变动情况。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你认为出现由D向D1平移的现象,可能是由于
①该城市的居民收入有所增加
②优质大米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③优质大米的供应量正在减少
④优质大米的互补品价格下降需求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食品价格牵动百姓的神经。

如果大米的价格和蔬菜的价格上涨以后,可能会带来如下变化,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①小明家大米和蔬菜需求量急剧下降
②农民李大伯的生产成本一定会增加
③小明家面粉和肉类需求会有所增加
④农民李大伯家的收入会有所提高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小明运用所学知识,为下列四个现象对相关商品供求或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分别描绘了四个图形(均不考虑其他因素),其中描绘正确的有()
①我国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②人民币纳入SDR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总体呈上升趋势
③我国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④2016年7月,A市牛肉价格不断上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下图为2013年1月至7月某商品甲的价格走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千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供给量会减少
③从B点到D点,甲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持续下降
④从B点到C点,甲商品的购买者可能会持币待购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5.国家统计局2015年11月10日发布数据:2015年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6.0%。

PPI、IPI“双降”,表明中国经济仍未完全走出低迷局面。

从长远来看,PPI、IPI的不断下滑对生产的影响传导合理的是:
①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③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④企业营利能力减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一①
C.②—③一①—④D.①—④—③一②
6.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必然的潮流,网店的价格比实体店低了很多,实体店经济注定要被淘汰,就像狮子注定会吃掉绵羊一样”,“我们双十一要做100年,还有93年要做,这才刚刚开始”。

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用E表示,互联网需求用I表示、价格用P1表示,实体店需求用R表示、价格用P2表示。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支撑马云“狮羊论”的是
A.①→③→②B.④→①→②C.②→③→①D.②→④→③
7.每年春节前后,我国食品价格都会出现持续攀升状态,特别是蔬菜价格上升幅度较大,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冲击远远大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冲击。

这说明
①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
②商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③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水平是同步变化的
④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性因素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8.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
分点、同比上涨0.48个百分点。

对于猪肉价格上涨正确的理解是
①猪肉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违背价值规律
②猪肉价格上涨,牛肉的需求量一般会增加
③猪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生猪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通常会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9.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韩国化妆品、电器、汽车、服装奶粉等产品关税大幅下降甚至是零关税。

韩国的产品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下列图示最符合其变化的是(D1为协定生效前,D2为协定生效后)
A.
B.
C.
D.
10.随着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采用网络聊天软件等新式通信方式替代传统的通信方式,传统电信业务显出颓势,2013年一季度短信发送量同比下降了10.9%。

(D1表示冲击前,D2表示冲击后)下列图形能比较准确描述传统电信业务遭受这一冲击的是
A.
B.
C.
D.
11.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统计与预测如表所示。

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判断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Q)与石油对外依存度(P)之间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年份20132014201520172030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
4.521.6458.321538000
辆)
石油对外依存度(%)58.1059.6060.6067.4将超70
注: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17亿辆。

预计2030年将达到3.5亿辆以上。

A.D曲线B.B曲线C.A曲线D.C曲线
12.由图中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走势,可以推断( )
A.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B.甲乙两种商品可能都处于卖方市场
C.乙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呈正相关变动
D.甲商品为生活必需品的可能性更大
13.商品甲与商品乙互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的变动一般会引起乙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后,下列能正确反映乙商品市场变化的图示是
A.
B.
C.
D.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即把燃料乙醇作为燃油品质改善剂、增氧剂,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汽油中),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方案的实施()
①将使普通汽油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②汽油生产企业将大幅压缩生产
③将使普通汽油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④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面选项中的经济现象与图像反映的信息一致的有
①煤炭限产能,关闭不合格小煤窑,对煤炭需求量的影响
②提高关税对相关进口商品需求量造成的影响
③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调对游客需求量的影响
④造纸行业的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对纸张供给量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下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由线,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变化,下列说法与图示一致的有
①物流业的发展减少了中间坏节,传统服饰价格下降
②国家给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燃油汽车价格下降
③中秋节期间因月饼需求增加,其价格有所上涨
④因养殖成本提高导致产量减少,龙虾价格不断上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2019年4月1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全面下调。

油价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柴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油价下调的变动可能对汽车需求量带来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汽、柴油与汽车是互为替代品,油价下调会引起汽车的需求量减少
B.汽、柴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下调会引起汽车的需求量减少
C.汽、柴油与汽车是互为替代品,油价下调会引起汽车的需求量增加
D.汽、柴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下调会引起汽车的需求量增加
18.假定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12%时,M商品的需求变化量为15单位;当M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12%时,M商品的需求变化量为2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12%、替代品价格上升12%同时也出现,M商品的需求数量
A.减少5单位B.增加5单位C.减少35单位D.增加35单位19.城乡居民收入(I)对商品需求量(Q)具有重要影响(如下图)。

I0向I1移动所引起的变化说明
①收入变动引起甲、乙商品需求量等量变动
②若甲、乙商品中只有一种为生存资料,则乙商品属于发展资料或享受资料
③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性因素
④互为替代品的甲、乙商品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如果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甲、乙两商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由此可见:()
①甲、乙互为替代品②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呈正相关
③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呈负相关④甲、乙互为互补品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1.如图表示某品牌汽车的供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求量,纵轴为价格。

D1为变动前曲线,D2、D3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
②央视3•15晚会曝光某品牌汽车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某品牌汽车的均衡价格会从E1向E2移动
③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
④汽油的价格降低,汽车的均衡价格会从E1向E2移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2.2018年8月的鸡蛋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箭蛋”,从7月初的每500克3元左右,到8月的每500克4.9元,上涨幅度惊人。

这可能导致
①消费者大幅减少鸡蛋消费②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
③消费者买鸡蛋少花钱④消费者寻找其他替代营养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019年猪肉价格如乘了火箭般“一飞冲天”,尤其在下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不少人感叹吃不起猪肉了,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猪肉价格上涨对其他同类产品需求的影响的是
A.
B.
C.
D.
24.下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关联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中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L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C.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M1会向下移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
25.2018年汽车销量约2820万辆,同比下降2%,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出现28年来首次年度销量下降。

下列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A.大城市的摇号限购政策——政府运用法律手段调节资源配置
B.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快——物价水平决定消费的对象和质量
C.国内油价处于高位震荡——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呈负相关
D.居民消费呈理性化趋向——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该城市的居民收入有所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需求会增加,与题中图表相符,入选。

④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与另一种需求之间是反比关系,优质大米的互补品价格下降,则优质大米的需求量会增加,与题中图表相符,入选。

②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优质大米的替代品价格下降,优质大米的需求量会减少,而不是增加,与题中图表不符,排除。

③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优质大米的供应量正在减少,并不会必然导致其需求量的增加,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

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

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需求量
商品关系价格
本商品相关商品
2.D
解析:D
【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大米和蔬菜为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提高不会带来需求量的急剧下降,①表述错误;两商品价格的提高可能是供求关系导致的,不一定是成本推动的,②表述错误;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人们会积极寻找其替代商品,导致替代商品需求增加,③符合题意;两商品价格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④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解析:B
【详解】
我国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网路提速降费,会导致网费的下降和网络需求的增多,①正确;②不选,因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总体呈上升趋势,即人民币贬值,②代表了人民币升值;③不选,因为我国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会导致大排量汽车的均衡价格的下降;④正确,A市牛肉价格不断上涨会导致对该商品的进口量的增加。

故答案选B。

【点睛】
4.B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①:从A点到B点,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走高,会促使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增加对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故甲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正确,①正确。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不能够说明供给量会减少,②排除。

③:从B点到C点时,甲商品的价格下降,对甲的需求量会增加,对甲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从C点到D点,说明甲商品的价格走高,对甲的需求量减少,对甲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③错误。

④:从B点到C点,甲商品处于价格走低状态,居民容易产生持币待购的状态,等待近一步的降价,④正确。

答案选择D。

5.D
解析:D
【解析】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该指数下降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因为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会导致企业营利能力减弱,从而使企业生产规模缩小,最终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以传道路径为①-④-③-②,选D。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方法技巧】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

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

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

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

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

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和做题经验。

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善于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

6.C
解析:C
【解析】
马云的“狮羊论”,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需求的发展;网店商品价格的优惠,促进了网店的发展;网店挖走了实体店的部分消费者,使得实体店逐渐减少,故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②③①,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7.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④: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材料中蔬菜、食品属于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冲击远远大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冲击,就是因为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性因素,①④正确。

②:“必然”表述过于绝对化,②错误。

③:商品的价格和居民的消费水平成反方向变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A。

【知识再现】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规律/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8.B
解析:B
【详解】
①错误,猪肉是生活必需品,但其价格上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②正确,牛肉与猪肉是互为替代品,因此猪肉价格上涨,牛肉的需求量一般会增加。

③错误,价值决定的价格,猪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生产生猪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是成本上升,价值变大。

④正确,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通常会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故选B。

9.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韩国化妆品、电器、汽车、服装奶粉等产品关税大幅下降甚至是零关税。

韩国的产品价格下降,中国消费者对韩国的产品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故B选项正确入选。

韩国的产品价格下降而不是上升,A选项错误;C、 D两项都是指韩国的产品价格不变,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10.C
解析:C
【详解】
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采用网络聊天软件等新式通信方式替代传统的通信方式,传统电信业务显出颓势,这说明网络聊天软件与传统通信方式互为替代品,当网络聊天软件需求量增加,传统通信方式减少,传统电信业务需求水平整体下降,D符合题意;A项图像表示传统电信业务资费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B表示电信业务价格上涨,导致电信业务需求量降低,不符合题意;C项表示传统电信业务价格下降,导致电信业务需求量上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供求曲线题目,必须通过阅读题干材料,深入分析给定的“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弄清楚到底是“供给”变化,还是“需求”发生变化。

而且还要搞清楚,是发生什么变化,是“增
加”还是“减少”。

同时还应弄明白是“点动”还是“线动”。

然后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化到图像中,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11.C
解析:C
【详解】
ABCD: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由图表可知,从2013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呈大幅度增加态势,而同期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呈增长趋势,说明二者之间成正相关,C曲线和D曲线不合题意,而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幅要大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增幅,B曲线不合题意,A曲线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A观点错误,从图来看,甲乙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是同方向的,说明二者是互补商品,而不是替代品,B观点错误,图中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不断下降,即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C观点错误,商品的价格与需求是反方向变动的,D观点正确,因为从图可以看出甲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小,乙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大,所以甲商品为生活必需品的可能性更大,故答案应选D。

考点: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商品甲与商品乙互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的变动一般会引起乙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后,甲商品的需求减少,甲的替代品乙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适合题意,排除D;
A、B均是供给曲线的变化,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
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14.D
解析:D
【详解】
①: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二者互为替代品,如果大范围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会导致普通汽
油的市场需求下降,①错误。

②:汽油生产企业不会大幅压缩生产,②错误。

③④: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二者互为替代品,如果大范围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普通汽油的市场需求下降,该做法有利于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图表表示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

①不合题意,煤炭限产能,关闭不合格小煤窑,煤炭供给减少,不能体现需求量的变化;②符合题意,提高关税,会造成相关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符合图表信息;③符合题意,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调,游客对其需求量的减少,符合图表信息;④不合题意,造纸行业的环保要求更加严格,造成纸张供给量减少,没有涉及需求量变化。

故选C。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图表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变化,供应量减少,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

物流业的发展减少了中间坏节,会导致传统服饰价格下降,①与题意不符;国家给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会影响燃油汽车的需求量,使燃油汽车价格下降,②不符合题意;中秋节期间因月饼需求增加,会导致其价格有所上涨,③符合题意;因养殖成本提高导致产量减少,供不应求,龙虾价格不断上涨,④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点睛】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首先是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实体,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成为支配或影响市场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因素。

因此,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7.D
解析:D
【详解】
AC:汽、柴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 AC错误。

B:汽、柴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下调会引起汽车的需求量增加,B错误。

D:汽、柴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油价下调会引起汽车的需求量增加,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需求,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