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郑东焕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单独治疗,观察组添加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08
【总页数】2页(P131-132)
【关键词】依达拉奉;奥拉西坦;脑梗死;临床效果
【作者】郑东焕
【作者单位】450000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引发患者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并直至变性、坏死的一种疾病,其可以分为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以及脑栓塞等多种类型[1]。
本次研究将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2例,随
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8.2±6.5)岁,病发至入院时间10~72 h,平均时间(25.6±15.6)h,合并糖尿病15例、高血压1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8.4±6.4)岁,病发至入院时间10~70 h,平均时间(24.8±15.8)h,合并糖尿病15例、高血压1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发至入院时间以及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规格: 20 ml∶30 mg)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生理盐水100 ml 静脉滴注,2次/d,持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奥拉西坦(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70,规格: 5 ml∶1 g)治疗,奥拉西坦注射液4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14 d。
1.3疗效判定标准[2,3]显效: 患者NIHSS评分相较治疗前下降低≥90%;有效: 患者NIHSS评分相较治疗前下降程度≥20%、<90%,肌肉能力恢复至2~4级,遗留有轻度残疾;无效: 患者NIHSS评分相较治疗前下降程度<20%,肌肉能力无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脑梗死疾病具有突发性,患者在治疗后也常遗留有半身不遂、言语障碍以及智力障
碍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患者家庭造成严重负担。
脑梗死患者涵盖多个年龄阶段,不同患者也由于其自身血栓部位、大小的不同而具
有不同的治疗难度,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
伴随脑疝、癫痫等,必须及早治疗才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4]。
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与其脑损害的具体部位、缺血血管大小、缺血严重程度以及病发前合并疾病等紧密相关,部分病情较轻者甚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大部分患者则表现出反复性的肢体瘫痪、眩晕、浑身无力等症状,而病情较重者
甚至存在急性昏迷以及死亡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
当前临床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病情类型进行具体治疗,本次研究
中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以控制病情,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
坦治疗。
依达拉奉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自由基,抑制患者体内神经细胞的过氧化
反应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神经细胞、血管损伤的目的,为患者血管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
同时依达拉奉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性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脑水肿程度以恢复患
者脑补血、氧供给。
而奥拉西坦则属于γ-氨基丁酸衍生物,能直接穿透患者血脑屏障并直接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以及海马组织,有效改善患者大脑微循环,激活腺苷激
酶以及促进胆碱代谢,以恢复患者认知能力,同时对于患者葡萄糖吸收能力以及氧吸
收能力有着非常充分的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
明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献】
[1]吴俊杰.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研究.当代医药论
丛,2015,13(3):154-155.
[2]刘军武.大面积脑梗死予以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分析.黑龙江医
学,2015,39(11):1274-1275.
[3]张庆伟,叶作龙.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0):1528-1529.
[4]马汝平,韩丽,高海英,等.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职业与健康,2015,31(13):1871-1872.
[5]黄锦凤.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
疗,2015,26(3):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