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一、1、D 2、略 3、鹤立鸡群轩昂颔首低眉正襟危坐 4、C 5、
6、好吃,您告诉他们,不好吃,您也告诉他们!
7、○1两所学校的学生两个学校里的学生。
○2、发现了敌人的我方侦察兵我方发现了敌人的侦察兵
8、略
9、D 10、○1错胡适改为牛汉○2对○3、错牛汉改为胡适○4、对
二、(一)
10、收藏挂在仰面发现
11、因为讲义凝聚着藤野先生的心血,寄托着先生对“我”的希望与友情和我对先生的终身怀念。
12、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精神。
13、.尊敬和怀念。
14、提示:能表达出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即可。
(二)、
15、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
16、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每天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
17、在做人方面,母亲对我的管教则近乎严厉了,“每天天刚亮,把我叫醒”,反思头天的错误,认错。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但行罚时,不许“哭出声音来”。
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重重的责罚。
18、此题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
如: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9、这些语句质朴、真切,饱醮感情,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
20、评价可见仁见智,积极面消极面均可。
可正面肯定母亲的教之严,简述理由;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母亲教子过于严厉,尤其是体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21、粲然笑意、黯然失色、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冷酷锐利、意趣盎然、顿生凄凉。
22、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23、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准确恰当地描写在各种情形下托尔斯泰的情感变化: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
24、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略)
第二单元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一、1、B 2、略 3、D 4、3.(1)比喻(2)排比(3)比喻(4)拟人
5、略(能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描写春天为内容,字数可多可少)
6、B
7、(1)√(2)√(3)√(4)×
二、(一)
8、《秋夜》
9、.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喜欢的原因:生动形象地写出朔方的雪的精神实质,它是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在孤单的境遇下,它蕴育着如火的热情,不竭的力量,它在向天宇抗争,它是一个斗士,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10、北方的雪的完全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也就是北方的雪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神。
11、语言优美,能体现雪的精神和自我对雪的情感即可。
(二)
12、抱,摔到,摔成。
这些动词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海浪与狂风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以壮阔的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
13、比喻、拟人、反复。
寓义: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有着坚定不移的必胜的信念。
14、《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5、这是胜利的预言家海燕向人民发出的革命号召。
它表达了无产阶级埋葬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显示了革命战士不畏强暴、顽强战斗的高贵品质。
(三)、16、从“我”的自信中便可以看出在五人当中我自以为是优秀的,如果考知识被聘用的必定是“我”。
这句话为后来的结果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增加了“代价”的份量,教育意义更深刻久远。
17、竞争使人与人之间变得保守和冷漠了,似乎只有“成功和利益”与自己紧密相连,为了“成功和利益”不惜关闭心门,甚至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多么可怕啊!18、我认为,他一定是新出现的竞争对手,为了不给他竞争的机会,减少竞争对手,增加自己的成功率,坚决不会借给他钢笔,尽管我身上带着钢笔,但“眼镜”出乎我们意料之外,钢笔没墨水了,竟然掺了点自来水借给那青年,“眼镜”遭到了另外几个人的无情的“白眼”。
19、表面上是指我们没有借给钢笔,因而自动放弃了面试机会;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没有被聘用完全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冷漠自私所付出的代价。
20、这次特殊的面试引发了我关于竞争的思考,竞争绝不是不择手段,绝不是横伸出
一条腿,更不是自私地断送别人的机会……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和高尚品质去赢得最后的胜利!善良无私的心是我们始终应随身携带的最好的竞争决胜法宝。
三、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略)
第三单元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一、1、C、2.(1)语文老师经常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小说新
作。
(2)把“通过”或“使”任去掉一个。
3.(1)一日三秋秋高气爽春风得意春风满面等。
(2)千军万马八面玲珑五体投地百里挑一等。
4.
平等改道“四盲”三人类不应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否则深受其害喜爱科幻破坏环境一定遭到报复,只不过时间迟早而已
5.(1)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
(2)前赴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
6.D(量:估量, 绌: 笨拙)
7.B
二.(一)8.人类理应敬畏自然9.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10.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1.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12.如“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二)
13.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同样看待
14.这是说: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利益。
句子:①忽然,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
②从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方向飞过来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一掠而过,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15.人们的得意洋洋是为一时利益而庆幸,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而且隐患显露之初,人们还不注意,直到公害危及人们的生存,才会警醒。
世上许许多多事情都是这样,例如,盲目垦荒伐木,人们何尝不为农田面积的扩大,为木材产量的增加而欢天喜地。
但是,过了若干年,洪水滔天,人们才醒悟当初伐木垦荒破坏了生态,造成了水土流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所以不能只顾一时,不考虑将来。
16.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没来之前它们已然存在,愿我们离去时,它们依然存在。
(三)17.(l)老猎人(2)文中的“我”18.老狼带着小狼过河;老狼引开猎人,用生命换取小狼的生存。
19.比喻形象地写出
狼奔跑的速度之快,也符合从沙丘上面向下看的视觉特点。
20.不矛
盾。
是明智之举,一是为了延迟猎人追赶的速度,二是为赢得时间掩藏
儿女。
21.先是用爬坡延迟“我”……挽回孩子的生存。
22.可怜野兽
父母心
三、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略
第四单元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一.1.B2.略3.(1)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2)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4.3.(1)√(2)√
(3)×(4)√5.⑴符⑵籍⑶名⑷抵6. D
7.C
8.折冠名列榜首登上冠军宝座9.《三国演义》10.(1)①“却”改为“并”。
(2)②(3)⑤“不耻下问”改为“虚心请教”。
(4)⑥
11.示例: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二、
(一)12.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
13.A处:浓厚的口语色彩。
B处:淡淡的幽默。
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
14.不可以,“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
15清代家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16.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二)17.提示: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见景生情、即物起兴、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
18.四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表现出云南女子活泼、开朗、善歌的特点。
19.提示:东北的二人转,《西厢记》。
20.提示:只要你喜欢,什么歌曲都可。
(三)21.①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
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②语言质朴,但也不乏幽默风趣。
22.也许当初这一声“哟”在儿童内心确实是一种惊恐,引来一阵颤栗,但事过多年后,作为成年人的作者回忆起来,便只剩下有趣和怀念。
23.(1)冰糖葫芦,嘎嘎脆、嘎嘎甜。
(2)大瓜子,比种子还大的大瓜子。
24.提示:我喜欢的饮料是:非常可乐。
三、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略)
第五单元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一、1.D 2.C(《与朱元思书》的出处是《艺文类聚》。
) 3、C 4.CBAD
6.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山河破碎风飘絮③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一)6.宋濂明 7、走:跑硕:大援:引率:终于8、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
9、勤奋好学、谦虚诚恳。
10、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
11、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二)12..吴均文学
13负:凭借戾:至息:平息经纶:筹划、治理
1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5(1)喜欢富春江的水:水流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
(2)喜欢山: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
16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7略(语句优美,抓住景物特点即可)
(三)18、买,反,返。
19、(1)天下的人一定都认为大王能够出重金买千里马,现在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2)于是从那时起不到一年,(果然)得到了好几匹千里马。
20、用千金来购买千里马的头骨,比喻对贤才的渴望。
214、《马说》,韩愈,讽刺统治者不能识别和任用人才。
22、君人:求贤若渴,不惜重金。
涓人:求人有方,机智聪明。
(四)、23、东坡居士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子由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25.词人“欢饮”时的想象“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26.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三、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略)
第六单元学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一、1.(1)欧阳修 2、陶渊明《桃花源记》3、 4、对偶排比比喻比喻
5、C
6、ADCB
7、○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将登太行雪满山○3悠然见南山○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6.直挂云帆济沧海○7.千树万树犁花开○8.化做春泥更护花8.万无一失.
二.(一)9.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0..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2.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13.可用现代汉语,也可仿文言风格。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17.柳宗元永州八记
18.(1)连接(2)约(3)像蛇一样(4)深
19.以鱼之多,鱼的空游写水清澈,却无一字涉及水。
又将游鱼或动或静的状态通过日光、影子写得极为传神,互相映衬,可说是各尽其妙。
2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1.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哀伤凄凉,文中两次写“乐”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矛盾,这与作者的身世、经历有关。
作者当时被贬永州,他要寄情山水,以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鱼儿的游态时,感到了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但这种欢快是暂时的,从而成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压抑心情的反衬,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21.(略开发意图合理,能够产生效益的创意)
(三).23.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24.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25. B 2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
(四)27.醉翁亭记28.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29.醉能同其乐30.人太守3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三、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略)
期中测试卷
一、1B.、2B 3C 4、有“追求永无止境”之意即可。
5 1、○1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独怆然而涕下○5、自缘身在最高层。
○6、劝君更尽一杯酒。
2○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6、1256374 7、略
二、(一)、①跑②等待③住④穿⑤每天⑥终于2、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
3、---(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时,“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因谦恭有理,“卒获有所闻”。
(3)从求师就学而历严寒的肉体之痛“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和生活艰苦“緼袍敝衣”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来表现的。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为学者,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
4、--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
这里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述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没有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6、作者以自己的刻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来献身说法,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刻苦自
勉。
揭示了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道理。
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8、名言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闻鸡起舞(东晋、祖逖)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9、对比反衬自得其乐。
说明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二)、1.无比愤慨。
2.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3.为中国人不该夹在里边而感到怨责和悲哀。
4.指想不出办法使麻木者清醒过来。
5.(1)在日本仙台学医看了电影后。
(2)学医救国。
(3)弃医从文。
6.第一个、第二个:都是日本青年学生。
第三个:麻木的中国人。
7.指出“我”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
(三)18.内心犹豫,因误以为会丧命,但为了朋友最终决定输血。
19.“他突然发出了一阵颤抖的抽泣。
但很快就用另—只手将脸蒙住。
”“恒摇摇头,并又用手蒙住脸,试图不哭出声来。
”20.意思是“我说的是真的,你不会有事的。
”21.只为“她是我的好朋友”就选择了为朋友献身,这是一种纯洁的感情,看似小但其实在那种环境中令人震撼。
22.围绕着“卒章显志”或结尾的安排体现了故事情节的曲折,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23.《石壕吏》、《春望》、《望月有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丧钟为谁而鸣》等。
(四)、22.不许看故事书、不许看动画片、不许画画、不许看云彩、不许走。
23.父亲:当官和挣钱就是有用的事。
别的都是没用的事。
(学习就是有用的事。
学习好,将来你就能考上好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好工作,工作后就能干得好,干得好就能当领导,当了领导呢——我就不说了)
儿子:看故事书、看动画片、画画、看云彩。
24.可回答“会”,也可回答“不会”,言之有理即可。
25.这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26.这也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
作文参考评分办法
期末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欣晰盏缕
3、①愁云惨淡万里凝。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④蜡烛成灰泪始干。
○5化做春泥更护花。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沉帆侧畔千帆过。
4、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5、在“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后加上“习惯”:(1分)将“每周主动一次找老师当面批改”改为“每周主动找老师当面批改一次”(1分)
6、(略)
7.“心乐之”,心里很高兴。
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结的潭树。
8.自由自在,活泼天真。
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
9.愁苦心情。
萧森的景色,触发了作者内心的隐痛,以致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暂时的解脱而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10(1)映 (2)格外 (3)凄清 (4)大约(每题1分)
11.青翠的树枝,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语句不通顺扣1分)
12.(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侧面衬托小石潭水之清。
(每题1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3、鲁迅野草(1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1分)朔方雪:如粉,如沙(1分)
14、不能。
(1分)“闹”写出了蜜蜂的数量之多和蜜蜂忙碌之状(1分),写出了春天勃勃生机与活力(1分)。
“叫”字表达效果没这么好。
15、①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和富有生命力的状态(1分)。
16孤独是北方雪的特征,同时它也是雨的另一种新的形式。
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也正是它的这种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7、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雪尽管坚定了人们的信念: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毕竟还不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所以说这“青春的消息”是“隐约的”。
(二)18、(1)、儿子高考失利,正愁于要交付高薇款项.父亲正赶上下岗,他“把笑脸带回家”。
(2)父亲下岗后找工作一时找不到“把笑脸带回家”。
(3)父亲丢了手表,自己寻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把笑脸带回家”。
(4)父亲送货时,三轮车留了,摔坏了电冰箱.自己在一边抹眼泪,回家后仍“把笑脸带回家”。
(任选三点概括,每点1分)
19、蔑视嫌弃可亲可敬(意近即可)(每词1分)
20、(1)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冬亲下岗后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又流露了作者对父亲的蔑视。
(2)“唯一”一词既写出家庭的贫困.又写出了父亲对自己妻子的深沉的爱。
(任选一句)
21、(1)文章第一段将母亲的哭与父亲的“傻乎乎地笑个不停”进行对比,写出了
父亲为,不
让家人觉得“雪上加霜”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
(2)文章将父亲下岗后谋生计的艰辛与父亲在家的轻松笑脸进行对比,衬托出父爱的朴
素和伟大。
(3)文章将我对父亲的蔑视乃至仇恨与父亲对我的宽容进行对比,表现出父爱的深沉。
(找出一点得1分,作用分析1分,共4分)
22、本题没有唯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
23、.本题没有唯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苦痛.一肩担起;快乐,全家分享。
一切源于对妻儿伟大的爱,一切源于超然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像一支蜡烛,默默燃烧自己,却把光明留给了别人。
(三)24、珍妮圣诞节前为老人做的一件棉衣和送的一枝玫瑰约翰(珍妮)一家与卖菜老人之间相互关爱(意符即可)
25、自然环境和约翰一家的生活状况 a.点明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渲染文章气氛 b.为下文写约翰一家对老人的关爱作铺垫(意符即可)
26、C 用这句话作为全文的结尾,以“骄艳的玫瑰”喻指人物内心那种纯真的爱心,既给人以美感,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意符即可,按要点计分。
)
27、(1)他看到珍妮围裙上的补丁而想到了她的清贫,对她是否会买菜感到茫然老人意外地收到礼物而惊喜,能为别人送礼物而高兴(意符即可)(2)老人觉得自己向一位女士送玫瑰表示爱心而很不好意思(意符即可)
28、(围绕“当你献出一份爱心时,你也可以拥有一份快乐和幸福”之意来谈理解,并言之有理即可)(不求文字统一,意符即可)
四、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