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梅止渴教案
【教案一】
教案名称:望梅止渴
教案类型:语文教学
教案目标:
1. 了解“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意义和来源;
2. 学习运用成语“望梅止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情感体验。

教案重点:
1. 理解成语“望梅止渴”的典故和意义;
2. 运用“望梅止渴”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案难点:
1. 掌握成语“望梅止渴”的正确使用;
2. 能够在适当的场合应用“望梅止渴”成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张插图,上面有一个人在沙漠中看着遥远的绿洲图景。

2.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提出问题:“如果你在沙漠中口渴得要命,
你会怎么办?你能想到什么方法来解渴?”
3.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鼓励积极参与讨论。

二、导入阅读(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段文字,读者需要根据文字内容回答问题。

2. 文字内容:“绿洲的景象真美啊!在干涸的沙漠里,远远望见的
绿洲,无论是绿色的植物还是水波荡漾的湖泊,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有一位行旅的人,因为旅途地长时间没有喝到水,口渴得受不了了,
他透过沙尘望见远处绿洲的景象,他心里的痛苦减轻了许多。

虽然他
还是很渴,但他望着那绿洲,感觉自己已经喝到了水,心里也舒服多了。


3. 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三、学习成语“望梅止渴”(15分钟)
1. 教师出示成语“望梅止渴”的拼音和部首,引导学生猜测意义。

2. 教师解释成语的含义:“对于渴望的事物,心理上通过想象达到
减轻痛苦的效果。


3. 提问:“你有没有类似“望梅止渴”的经历?请简单描述一下。

”学
生回答后,教师适当引导和点评。

四、拓展阅读(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短文,短文题目为《漫漫长路,我望着家的炊烟》。

2. 学生阅读完短文后,教师提问:“你能从中找到“望梅止渴”的例子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运用成语(10分钟)
1. 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以“望梅止渴”为中心,写一个故事、诗歌或文章。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并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总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成语‘望梅止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吗?”
2. 鼓励学生将成语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案二】
教案名称:望梅止渴
教案类型:地理教学
教案目标:
1. 了解望梅止渴的含义及其在地理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案重点:
1. 理解望梅止渴在地理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教案难点:
1. 运用望梅止渴的思维方式解决地理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一个干旱的地形。

2. 提问:“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水资源的问题?”
3.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引导思考。

二、引导探究(1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张地图,上面标有多个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2.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问:“你能想象在这些地方生活的人是什么样的感受?”
3.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引导进一步讨论。

三、学习望梅止渴(15分钟)
1. 教师出示望梅止渴的解释和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地理中的应用。

2. 学生个别阅读解释和示例,教师进行解答和点评。

3. 提问:“你有没有类似望梅止渴的经历?请简单描述一下。

”学生
回答后,教师适当引导和点评。

四、拓展实践(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独立的地理问题进行探究。

2. 学生根据所选择的地理问题,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收集数据和信息。

3. 小组互相交流和合作,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

4. 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评价与总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望梅止
渴及其在地理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其他的学科和领域中。

3. 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