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1463_很多宝贵的东西你看不到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VISION 2013.NO.19
旅游78
很多宝贵的东西你看不到
—专访导演姚晓峰
假如你被生活欺骗
文 | 黄小邪
提起姚晓峰,他的影视作品《头发乱了》、《幸
福还有多远》、《唐山大地震》、《叶落长安》显然会为更多人所熟知,当年凭《红西服》、《冲天飞豹》两次获得华表奖的壮举也算得上名噪一时。
而眼下刚刚在荧屏上热播的《假如生活欺
骗了你》,则让更多人看到了婚姻生活中某些灰暗的侧面。
《世
界博览》:这似乎是国际上很多导演都要面对的一种规律,同样你的创作生涯初期的许多作品,都因为具有浓厚的时代氛围,被
广泛接受,当时如何练就对题材如此准确的把握能力。
随着近几年影视市场的变化,这种年代剧是否面临着新的
变动?
姚晓峰:我非常喜欢国外一些导演的创作,自从在学校开始,他们的作品就为我提供学习营养。
而我为什么能拍年代剧,是因为4、50年代是我们父母生活的年代,小时候听过很多他们的故事,而7、80年代是我生长的那个年代,是我比较熟悉的生活,还有一个是对历史的关注,因为个人比较喜欢历史,看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对这些历史比较熟悉,对当时的人物状态人物心理有些了解,所以在把握上还是有一定准确性的。
因为拍年代戏就是塑造真实感,如果没有真实,观众就会有间离,会跳戏,对真实的把握是必须的功课,在这方面我恰恰是有充分准备的,所以拍年代戏方面得心应手,但也不能说全掌握,基本上是了解的。
年代剧这种特定的剧为什么会存在?就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怀旧,因为要怀旧,变化性就不大,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年代剧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突破,而真正的突破在于对人性的重新挖掘,对人性的解读上,可能会注入很多新的元素。
但对于人性的解读我们又不能像西方那样,挖的那么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在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是以人为本的,不是以阶级为主的,年代剧到目前为止,改编最多的还是以阶级叙述为主变成以人为主的重新叙事,这也是我们历史研究的一个方向,我们小时候看的历史现在看来有很多不真实的,因为带有强烈的阶级色彩,那么历史是要客观的,事件是要客观Culture 文化·娱乐
的,但是人是要感性的,因为人书写的历史,每个人的不同,对人性的挖掘,对人的重新解构也重新解构了历史,这是我对拍年代剧改变的一个认识,但是电视作品中改变的并不多,文学作品走的比较靠前,电视作品因为各种限制,这种改变不是太多,但最起码现在来说慢慢走出了过去那个阶级观念的禁锢,走向是越来越好,以后肯定会有更加深刻的人性挖掘,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故事可以重新再说,而且说的更加深刻。
《世界博览》:在你这一代导演的生活印记里,对于八十年代有着怎样的情感,你认为那个时代最为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姚晓峰:我生于60年代,成长于80年代,80年代属于我的成长期、青春期,当然对80年代的生活非常有感情,因为毕竟是我成长的年代。
80年代最大的特征,也是最宝贵的,第一个其实是理想,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年代,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受过传统教育的人,当时社会还很单纯,没有那么多的物质冲击,当时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阶段都是在看一些励志的东西,那时候有很多名人传记,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还有《名人传》,包括我那时候的偶像张海迪,当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专辩论赛,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拼命的学习,想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怀揣一个理想,催人奋进。
在这种理想的驱动下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忱,对未来的憧憬,这种东西在现代年轻人身上看不到了,太少了,所以我觉得这种状态是非常宝贵的。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79
大家都不富裕,我们没有什么对物质上过多的需求,更多是在精神层面的追求,那时候人和人之间也是平等的,相差没有那么的悬殊,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简单,大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也不会瞧不起谁,没有因为社会地位的差异,拉开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就显得特别单纯特别的真挚。
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也是目前慢慢消失的,现在门第观、阶级观越来越强,而且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新的农村人口的涌入,造成这种越来越多的差距,人
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非常淡漠,那种美好
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非常可惜。
所以80年代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理想和平等。
《世界博览》:与你合作的演员,很多都是陈小艺、陶红、何冰、王志文,这种有着很深的戏剧功底的演员,在创作的过程中,这几位演员的哪些闪光点会令你最兴奋。
姚晓峰:陈小艺、陶虹、何冰、王志
文都是属于有着很深戏剧功底的演员,特别是前三位,王志文的话剧我没看过,特别是何兵,在话剧舞台是非常有彩儿的,何兵是非常有激情的演员,他的那种爆发力,那种激情,他是有点戏痴的演员,看他的戏很过瘾;陈小艺和陶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能吃苦,演戏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们都能很坦然面对,不叫苦不叫累。
王志文是非常聪明非常感性的演员,他的那种第六感是一般演员望尘莫及的,像他这么有感觉的,有灵性的,他几乎是所有东西都通,他不管演什么都让你感觉是完全想好的,他会给你留给很多很多的点,这些点完全都是你想要的,他全给你做到了。
我做摄影的时候就认识王志文,跟王志文拍戏,不管是做导演还是摄影,你觉得跟他心有灵犀,两人心灵都是相通的,他想要什么你都能感觉到,我想要拍什么他也能感觉到,镜头摇到那里,他给你的表演就到那儿了,跟他拍戏特别舒服,我当导演后跟他又拍了两部戏,每部戏拍完都让人觉得跟他合作太好了。
你和他合作就会特别兴奋,总是有意想不到的东西,总是有意外惊喜。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第六感,现场的任何东西,对手带给他的气息,甚至工作人员带给他的,他都能感觉到,是个精灵式的演员。
历就很丰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恰好也是一部文本基础扎实的作品,你认为他们符合“80年代夫妻”的特质吗?如何很好的将演员与剧本捏合在一起。
姚晓峰:陆毅和秦海璐,你要说他们是80年代的夫妻是不准确的,但是他们,特别是陆毅,本身散发的气质,是符合老一代人的审美的,他很好很乖,长的也很帅,大家都很喜欢,把他当孩子似的,他符合年代气质可能就是在这里。
在《假如》里,陆毅还带有书卷气,黎阳是个知识分子,首先要找有书卷气的男演员,另外这个角色做了很多的错事,被当成80年代的陈世美,要背负很多的骂名,要经历很多的内心煎熬,要得罪很多很多的人,所以这个角色除了有书卷气,在气质上不能让观众讨厌,如果被讨厌,那么这个角色就是失败的,我们要展示这个角色的内心挣扎和心路历程,虽然他做了很多错事,但他一直在反省自己,而且他怀有理想、信念,为这份理想他不断追求,他断改变自己,最后也改正了自己,所以这是一个内心非常复杂的人,我当时觉得陆毅特别合适,他让人觉得很乖,做错事是能够得到原谅的,我是希望观众能够同情这个人,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通过我们的把握,通过对他内心复杂的挣扎纠结的刻画,让陆毅的这个角色不再那么单纯,内心更丰富了,观众觉得这个人更可爱了。
所以在选择陆毅的时候,是找到的这种反差,他和剧本中所描述的人物是不太一样的,剧中的人物内心是比较阴沉的,内心比较纠结,比较阴郁,陆毅是比较阳光,我正好是通过气质上的反差来确定的人选,重新塑造了一个我内心中认定的黎阳的一个形象。
秦海璐确实演了很多东西,她之前演过的角色三六九等都有,身上有这种另类的劲儿,这是我想要的。
其实她也不是很符合剧中人物设定的高干子女的这种形象,但因为秦海璐身上有烟火气,这种烟火气跟干部子女的大大咧咧简单执着的追求,只要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对事业对名誉对金钱都不看重的气质非常符合,秦海璐本身就是这种大大咧咧的气质,让她来演,只要突破这种“二”劲儿,就能让人物变的可爱起来。
在这两个人物选择上,其实都是利用他们的人物气质和剧本中人物的差异来塑造人物的,让剧中人物显得更加的丰富丰满,更加的接地气,更加的有烟火气,更加的让观众去接受和同情,也更加的去喜爱两人。
所以这部剧成为一个正能量的剧,是因为剧中三对夫妻都有各自的善良美好之处,是充满希望的,把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困难变得有滋有味。
■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