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对比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疗效,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104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

对照组给予双侧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单侧开颅术予以治疗。

经治疗后,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障碍率以及嗅觉神经损伤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单侧开颅术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快以及术中出血量低等特点,能改善患者精神障碍以及嗅觉损伤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双侧额叶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单侧开颅术;双侧开颅术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类疾病,属于闭合性颅脑损伤,且多发于枕部外伤,通常伴随颅内水肿现象[1]。

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颅内高压,产生脑疝,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临床研究发现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不同。

本研究选择在本院收治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双侧开颅术与单侧开颅术治疗,效果显著不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5.68±10.35)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5.73±10.65)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

对照组给予双侧开颅术治疗,具体如下:采用冠状切口将双侧额部骨瓣进行开颅,并给予病变组织、血肿清除以及彻底止血。

观察组则使用单侧开颅术予以治疗,具体如下:将患者的头颅CT结果作为依据,选择损伤较严重且出血量大的一侧作为手术入路侧,当两侧无显著差异时则以右侧入路为手术入路侧。

清除开瓣侧血肿块以及挫伤组织,在大脑镰上再取约2 cm的切口,将对侧的坏死组织以及血肿进行清除,最后进行止血,在手术过程中应保护患者的嗅觉神经不受损伤。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障碍情况以及嗅觉神经损伤情况,并进行比较;另外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对患者的预后疗效进行评分,疗效判定标准[2]:①良好: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且意识清晰;②中残: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且意识障碍轻微;③重残: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照顾且意识障碍严重;④植物生存:患者无意识且处于长期昏迷状态。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
3.57±2.69)d,对照组为(36.42±1.37)d;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2.74±1.45)h,对照组为(5.47±2.31)h;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25.27±23.15)ml,对照组为(528.56±19.53)ml;观察组的精神障碍率为23.08%(12/52),对照组为57.69%(30/52);观察组的嗅觉神经损伤率为21.15%(11/52),对照组为4
4.23%(23/52)。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障碍率以及嗅觉神经损伤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预后疗效情况比较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84.62%(44/52),其中良好4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0例;对照组的预后良好率6
3.46%(33/52),其中良好33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3例。

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属于颅脑损伤类疾病,且多发于额叶内侧面以及前额底部。

由于发病初期病情具有隐匿性,所以早期通常使用保守治疗。

但是由于其病情进展迅速,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病情恶化,因此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法清除受损组织以及颅内血肿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关键。

临床研究发现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具有不同的疗效。

双侧开颅术有效清除了病灶,但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操作时间长,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而单侧开颅术减少了患者脑组织的损伤,且降低了精神障碍率以及嗅觉神经损伤率,是患者及其家属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障碍率以及嗅觉神经损伤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单侧开颅术降低了患者的精神障碍情况以及嗅觉神经损伤情况,且减少了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另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应用单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情况,疗效显著。

桂世涛[3]的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类似,说明了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单侧开颅术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应用单侧开颅术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快以及术中出血量低等特点,改善了患者精神障碍以及嗅觉损伤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海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疗效观察.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58-60.
[2] 張士中.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81-82.
[3] 桂世涛.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44-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