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考试组织⾏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1⽉⾼等教育⾃学考试组织⾏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938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销部门经理同财务部门经理的沟通、销售代表同销售会计之间的沟通都属于()
A.纵向沟通
B.横向沟通
C.外部沟通
D.⾮正式沟通
2.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
B.⼯作本⾝
C.⼯作业绩
D.上进⼼
3.垂直的、遵循权⼒的系统,并只进⾏与⼯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络是()
A.正式沟通⽹络
B.⾮正式沟通⽹络
C.⼩道消息沟通⽹络
D.⼩群体沟通⽹络
4.为了防⽌变⾰的失败,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三步变⾰模式,即()
A.改造、变⾰和重新解冻
B.解冻、变⾰和创新
C.解冻、创新和重新解冻
D.解冻、变⾰和重新冻结
5.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长期性决策是(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宏观决策
6.斯隆⾸创的组织结构是( )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参谋型组织结构
C.直线型组织结构
7.提出“超Y理论”的学者是( )
A.麦格雷⼽
B.劳伦斯和洛希
C.莫尔斯和洛希
D.玛丽·福莱特
8.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被称为参谋部门的是( )
A.⽣产车间
B.市场营销部门
C.海外分公司
D.财务部门
9.按照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效率⾼的组织⽅式是( )
A.专权命令式
B.参与式
C.协商式
D.温和命令式
10.按照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任务取向的领导⼲得更好的情境是( )
A.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弱
B.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职位权⼒强
C.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职位权⼒弱
D.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职位权⼒强
l1.提出强化理论的学者是( )
A.F.斯⾦纳
B.维克多·弗鲁姆
C.⼒曼·泊特
D.爱德华·劳勒
12.媒体借助于闭路电视、计算机、静电复印机、传真机等⼀系列电⼦设备,将这些设备与⾔语和纸张结合起来所产⽣的沟通⽅式是( )
A.⾮语⾔沟通
B.⼝头沟通
C.电⼦媒介沟通
D.书⾯沟通
13.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采⽤相应决策⽅法的⼀种决策思路是( )
A.满意模型
B.理性模型
C.权变模型
D.优化模型
14.对于⼀份固定利益谁应分得多少进⾏协商,其中双⽅都追求利益最⼤化并希望对⽅损失最⼤的谈判是( )
A.综合性谈判
B.分配性谈判
C.冲突谈判
D.和平谈判
15.在选择决策⽅案过程中,认为决策者的⾏为要符合国家法律对⼈的基本的⾃由和权利规定的决策道德标准是 ( )
A.功利主义标准
B.⼈权标准
C.公正标准
D.理性标准
16.按照宝尔斯对群体成员⾏为类型及其发⽣概率的研究成果,出现概率最⼤的⾏为类型是( )
A.社会情感⽅⾯的积极⾏为
B.与任务相关的⾏为
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为
D.社会情感⽅⾯的消极⾏为
17.权⼒基础来源于领导者具备好的思想品质、好的作风、好的个⼈魅⼒,这种权⼒被称为( )
A.奖赏权
B.仿效权
C.专长权
D.法定权
18.梅奥在霍桑试验分析中认为,影响⽣产效率提⾼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作条件
C.休息时间
D.⼯资报酬
l9.只发展⼏种核⼼业务,如只负责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让外部的协作⼚家负责制造等,从⽽形成⼀个个独⽴的业务单元,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随时添加或去除,⽽不必背上众多⼯⼚、车间和其他机构的包袱的管理模式是( )
A.扁平化管理
B.模块化管理
C.集中式管理
D.强化式管理
20.以“思想、信息和智⼒”为基础的组织被称为( )
A.“三叶草”组织
B.“三I”组织
D.“蜂窝”状结构组织
⼆、简答题(本⼤题共7⼩题,选答基中6⼩题,每⼩题5分,共30分,多选答者,按前6⼩题评分)
21.简述⼈的⾏为的特点。

22.管理者在进⾏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23.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24.简述选择沟通⽅法应遵循的原则。

25.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26.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27.简述“领导”概念包含的四种重要含义。

三、论述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8.试述ERG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同点。

29.试述为什么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化环境、技术环境会影响到企业的变⾰?30.试述为什么⼀项好的决策不能仅利⽤⼀项道德标准就做出决断?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
某家IT企业⼀直以发展迅速、竞争⼒强⽽著称,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近来却⼀直
为企业内部的⼈事问题⽽忧虑,因为⼈员流失率很⾼,不少员⼯既抱怨没有得到公司的
关怀,⼜不知道公司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同事之间勾⼼⽃⾓也很厉害,⼈际关系
紧张。

为了能在IT产业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这个企业采⽤了能者就上、快速晋升的⽤
⼈机制,但因⼯作职责划分不明晰,员⼯⽆法及时了解⾃⼰的绩效,加上管理⼈员常常
分配很多的任务并要求员⼯按时完成,因此虽然能及时圆满完成任务的员⼯晋升很快,
得到的奖⾦也⾼,但不少⼈也因经常⽆法完成⼯作任务受罚,选择了离职或被解雇。


均来说,每个⼈在⼀个职位上仅仅⼯作20个⽉。

因此这家公司快速晋升的机制虽然吸
引了不少有抱负的IT⼈才,但能留下的⼈却很少,既导致公司培训成本⾼,也影响了
公司的发展。

为了改变员⼯难以留住的状况,公司总经理要求各级主管认真评估员⼯的绩效并及
时反馈给员⼯,并详细解释奖⾦分配的依据,⽽且管理⼈员的晋升与⼯资也将部分取决
于他们指导、培训下属的情况。

问题:
(1)你认为该企业员⼯⼯作压⼒主要来⾃哪些⽅⾯?
(2)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减轻员⼯⼯作压⼒的措施是否到位?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你将会怎么做?
全国2007年1⽉⾼等教育⾃学考试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了解某⼀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的所进⾏的调查研究,称为()A.描述性研究
B.预测性研究
C.归纳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2.理想的⾏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是()
A.亨利·⽢特
B.马科思·韦伯
C.玛丽·福莱特
D.亨利·法约尔
3.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原则⽽产⽣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种分层管理,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这项设计被称为()
A.管理⽅格图
B.韦伯⾏政管理图
C.质量圈
D.法约尔跳板
4.在⽣产管理中,创造了线条图来对产品⽣产活动进⾏计划调度和控制的⼈是()A.弗兰克·吉尔布雷思
B.亨利·⽢特
C.泰罗
D.亨利·福特
5.在现代管理中,以终⾝雇佣制、年功序列晋升、年功序列⼯资制为特点的管理体系被称为()
A.美国式管理
B.德国式管理
C.⽇本式管理
D.英国式管理
6.在组织设计实践中,由各类⼩组形成的混合体所组成,这些⼩组分别负责特殊的职能领域,这种灵活性组织结构是()A.⽹络结构
B.蜂窝状结构
C.母性结构
D.矩阵结构
7.根据沟通理论,属于正式沟通渠道的是()
A.⼩道消息
B.社交场合
C.⾷堂的午餐
D.员⼯会议
8.⾏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中被称为“认知理论”的是()
9.在围绕“⼈的本性”来论述⼈类⾏为规律的学派中,把⼈的本性假设为懒惰、缺乏进取⼼、不愿负责任、缺乏理性的理论是()
A.X理论
B.Y理论
C.M理论
D.Z理论
10.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的需要是由三个层次组成,这三个层次是()
A.成就、权⼒和情谊
B.⽣存、关系和谐与成长
C.⽣理、安全和⾃尊
D.成就、成长和⽣存
1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情感属于()
A.安全需要
B.社会需要
C.尊重需要
D.⾃我实现需要
12.在激励理论中,被称作“社会⽐较理论”的是()
A.综合激励理论
B.期望理论
C.认知评价理论
D.公平理论
13.根据归因理论,通常被看作内因的原因是()
A.努⼒程度
B.任务难度
C.运⽓
D.机遇
14.被称作⽇常管理决策的决策类型是()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策略决策
D.业务决策
15.西蒙提出的决策标准是()
16.在⼈格类型中,总是不断地驱动⾃⼰要在最短的时间⾥⼲最多的事情,并对阻碍⾃⼰努⼒的其他⼈或者其他事情进⾏攻击,这种⼈格类型是()
A.内向性格的⼈
B.外向性格的⼈
C.A型⼈
D.B型⼈
17.下列冲突中,属于群体冲突的是()
A.⼚长同科长之间的冲突
B.直线管理⼈员同职能专家之间的冲突
C.⼯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
D.科长同科员之间的冲突
18.在冲突处理过程中,采取的不合作和⾃我肯定的⾏为意向是()
A.竞争
B.回避
C.协作
D.迁就
19.在阻⽌和减少冲突的⽅法中,采取求同存异,避免把意见分歧公开化的做法属于()A.拖延
B.回避
C.转移⽬标
D.和平共处
20.在变⾰的⽅式中,改良式变⾰⼜被称为()
A.激进式变⾰
B.“风平浪静”式变⾰
C.“激流险滩”式变⾰
D.计划式变⾰
⼆、简答题(本⼤题共7⼩题,选答其中6⼩题,每⼩题5分,共30分。

多选答者,按前6⼩题评分)
21.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
22.正式信息沟通⽹络的类型有哪⼏种?
23.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有哪⼏种?
24.决策的特征包括哪⼏⽅⾯?
25.影响⼈们对压⼒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26.处理冲突的步骤有哪些?
三、论述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8.试述途径—⽬标理论所划分的领导⽅式的类型及其适⽤范围。

29.试述信息过滤的危害及产⽣的原因。

30.试述公平理论中参照对象的选择。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
东风服装公司的前⾝是⼀家乡镇企业,主要⽣产童装,也为⼤型企业承揽⼀些加⼯业务。

当时有员⼯不⾜百⼈,采⽤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经过多年努⼒,产品已经发展到童装、西装、⽪⾐、衬⾐等⼗⼏个系列,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员⼯达到了16000⼈,成为⼀家⼤型企业。

近⼏年来,公司总经理王先⽣感到企业发展中的某些问题越来越突出:销售额增长缓慢,产品开发不⼒,⽣产组织混乱,各部门推委现象严重,协调⼗分困难。

⽐如,营销部门认为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是产品设计落后,质量不稳定,并且不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供货,错过了商机;⽣产部门认为问题在于设计部门不重视⽣产技术的特点,⽽营销部门⼜随意改变供货计划,导致⽣产组织困难,产品质量下滑;设计部门抱怨营销部门不能及时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产部门⼜不能贯彻设计思路,导致产品样式落后。

王总经理数次召开部门负责⼈协调会,试图化解⽭盾,明确责权,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各部门之间的纠纷都要到王总经理那⾥“讨个说法”。

从⽽使王总经理陷⼊了调解、仲裁等烦
琐的事务中,⽆暇顾及公司的战略决策。

为此,王总经理准备将原来的直线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以形成不同的利润中⼼,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根据这样⼀种设想,准备按产品系列成⽴6个事业部。

不同部门的领导对组织结构的变⾰反应不⼀。

营销部张经理认为,这种变⾰并不能解决问题,明确反对变⾰;⽣产部李经理认为应当进⾏变⾰,⽀持变⾰;技术部马经理认为变⾰是必要的,该变⾰⽅案应当进⼀步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可⾏性。

该公司是进⾏变⾰,还是不进⾏变⾰,正在酝酿中……
问题:
(1)根据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的适⽤范围,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你认为该公司由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变成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是否必要,并说明理由。

(2)根据宝尔斯的⼈类⾏为分类系统理论,指出营销部张经理、⽣产部李经理、技术部马经理对组织结构变⾰的反应分别属于哪种⾏为⼤类,并分别说明理由。

(3)根据库尔特·卢因的变⾰步骤理论,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组织变⾰达到预期的效果,指出实施组织变⾰的步骤。

A B D B C B D A A B B D A D A C C A D B
21、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
答:权变理论是西⽅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种企业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的结构模式选择,把企业看成⼀个开放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

(2)管理⽅式的选择,在⼈事管理⽅⾯必须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式。

(3)领导⽅式的选择,不存在普遍适⽤的领导⽅式,⼀切以企业的⼈物、个⼈和⼩组的⾏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的关系⽽定。

22、正式信息沟通⽹络的类型有哪⼏种?
答:正式信息沟通⽹络是指基于组织中的正式沟通渠道所形成的沟通⽹络。

有5种形式:(1)链式信息沟通⽹络。

(2)轮式信息沟通⽹络。

(3)Y式信息沟通⽹络。

(4)圆圈式信息沟通⽹络。

(5)全渠道式信息沟通⽹络。

23、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有哪⼏种?
答:(1)独裁型(集权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集中在最⾼领导者的⼀种领导类型。

(2)民主型领导,指除了少数重⼤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般决策由下属做出的⼀种领导类型。

(3)参与式领导是民主型领导的⼀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把⼈际关系协调放在⾸位,属于⾼关系、低⼯作。

(4)放任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授予下属,领导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和激励职能的⼀种领导类型。

答:(1)⽬标性,指决策应当有明确的⽬标,即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选择性,指决策必须具有两种以上的备选⽅案,可以通过⽐较评定进⾏选择。

(3)可⾏性,指决策所选⽤的若⼲备选⽅案都应是可⾏的。

(4)动态性,指决策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及时调整。

25、影响⼈们对压⼒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压⼒反应的因素有:(1)个⼈认知:是潜在压⼒的产⽣条件。

(2)⼯作经验:与压⼒呈反⽐。

(3)社会⽀持:可以减轻压⼒。

(4)控制点观念:内控者认为⾃⼰可以对后果产⽣影响,外控者屈从于压⼒的存在。

(5)⼈格类型:A型⼈不断驱使⾃⼰在最短时间内⼲最多的事情,并对阻碍⾃⼰努⼒的⼈或事进⾏攻击。

B型⼈从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或其他不适感,充分放松和休闲。

26、处理冲突的步骤有哪些?
答:处理冲突的步骤:(1)了解管理者⾃⾝的冲突处理风格。

(2)审慎地选择所要处理的冲突。

(3)评价冲突当事⼈。

(4)找出冲突的原因。

(5)选择解决的策略,包括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27、未来组织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答:未来组织发展趋势即分权管理趋势,包括:(1)组织的扁平化趋势;(2)“模块”化(哑铃式)组织模式;(3)“瞪羚式”组织管理;(4)减少管理层次趋势;(5)团队组织;(6)企业再造。

论述:
28、试述途径-⽬标理论所划分的领导⽅式的类型及其适⽤范围。

答:(1)指⽰型。

由领导者发布指⽰,下属不参加决策。

指⽰型领导让下属知道期望他们做什么,以
及完成⼯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

当员⼯能⼒较低,愿意接受命令式的领导,并认为事务不属于他们的控制范围时,已采⽤指⽰型的领导⽅式为好。

对知觉能⼒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型的领导可能被是为累赘多余。

(2)⽀持型。

领导者对下属很友好,更多地考虑考虑员⼯的要求。

⽀持型领导⼗分友善,并表现出对下属需求的关怀。

当下属执⾏结构化任务时,⽀持型领导导致了员⼯的⾼绩效和满意度。

组织中的正式权⼒关系越明确、越官僚化,领导者越应该表现出⽀持型⾏为,降低指⽰型⾏为。

(3)参与型。

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由员⼯参与决策和管理。

(4)成就指向型。

领导者为员⼯书⾥挑战性的⽬标,并表⽰相信员⼯能够实现这些⽬标。

这种领导⽅式可以激励员⼯奋发进取,有望使下属发挥出⾃⼰的最佳⽔平。

当任务结构不清时,成就导向型领导将会提⾼下属的努⼒⽔平,从⽽达到⾼绩效的预期。

29、试述信息过滤的危害及产⽣原因
答:信息过滤指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以使信息显得对接收者更为有利。

⽐如,⼀名管理者告诉上级的信息都是上级想听到的东西,这名管理者就是在过滤信息。

当信息向上传递给⾼层管理⼈员时,下属常常压缩或整合这些信息以使上级不会因此⽽负担过重。

在进⾏整合时,个⼈的兴趣和⾃⼰对重要内容的认识也加⼊进去,并因⽽导致了过滤。

由于公司每个层级都对信息进⾏过滤,使得⾼层管理者不可能获得客观信息,于是出现了信息失真。

过滤的程度与组织结构的层级和组织⽂化两个因素有关。

在组织等级中,纵向层次越多,过滤的机会也越多。

组织⽂化则通过奖励系统或⿎励或⼀直这类过滤⾏为。

如果在奖励上越注重形式和外表,管理者便越有意识按照对⽅的品位调整和改变信息。

30、试述公平理论中参照对象的选择
答:在公平理论中,员⼯选择进⾏⽐较的对象有三种:(1)他⼈,指组织中从事相似⼯作的其他个体,诸如朋友、邻居和同⾏等;(2)制度,指制度规定的薪酬标准,诸如员⼯通过⼝头、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得的⼯资标准和劳⼯合同中对薪酬的规定等;(3)⾃我,就是同⾃⼰曾获得的报酬作⽐较。

将这三种类型进⼀步归纳,可以将与参照对象的⽐较分为两种:(1)纵向⽐较。

即⾃⼰现在的报酬与⾃⼰过去得到的报酬相⽐。

(2)横向⽐较,即⾃⼰与⼯作资历、⼯作状况等⽅⾯基本类似的其他⼈⽐较,通常⽤⾃⼰的报酬投⼊⽐率与他⼈的报酬投⼊⽐率作⽐较。

过⾼和过低都是不公平的只有相等才公平。

案例:
31、答:
(1)直线职能制结构是指通过建⽴独⽴的参谋型部门来对直线型管理者提供⽀持所形成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既可以体现直线制统⼀指挥的有点,⼜可发挥参谋部门在有关⽅⾯的指导作⽤,以弥补业务⾏政领导者在专业知识、经验和能⼒⽅⾯之
巨⼤的企业所采⽤。

事业部型是适应公司规模扩⼤、产品品种增加、经营多样化、管理层次和部门增多、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产⽣的。

该公司组织结构变⾰是必要的。

(2)根据宝尔斯的⼈类⾏为分类系统理论,⼈类⾏为分为4⼤类:(1)社会情感⽅⾯的积极⾏为,包括表现出团结,消除紧张⽓氛和表现出同意;(2)与任务相关的⾏为,包括给出建议、提出观点和给出信息;(3)与任务相关的咨询⾏为,包括询问信息、询问观点和询问建议;(4)社会情感⽅⾯的消极⾏为,包括表现出不同意、制造紧张⽓氛和表现出分裂和退出。

营销部张经理明确反对变⾰,属于社会情感⽅⾯的消极⾏为,⽣产部李经理⽀持变⾰,属于社会情感⽅⾯的积极⾏为,技术部马经理认为变⾰⽅案应当进⼀步细化,属于与任务相关的⾏为。

(3)库尔特。

卢因研究了进⾏有效变⾰的过程,提出了“解冻、变⾰和重新冻结”的三步变⾰模式。

(1)解冻。

是指向有关部门或者个⼈⼴泛宣传变⾰的必要性,让个⼈、团体或组织能够真正感到变⾰的必要性并且接受变⾰。

(2)变⾰。

是指按照所提出的⽅案分布实施变⾰。

在变⾰过程中,要做好思想⼯作,克服种种阻⼒,排除困难,使变⾰得以成功。

(3)重新冻结。

是通过强化、⽀持等⼿段,将新的⾏为⽅式锁定为新的模式和规范,防⽌由于习惯势⼒的影响⽽返回到原来的⽼路上去。

实施组织变⾰要经历⼏个步骤:(1)确认问题;(2)识别原因;(3)形成变⾰动机;(4)进⾏变⾰;(5)管理变⾰过渡阶段;(6)⽀持和评价变⾰。

全国2006年1⽉⾼等教育⾃学考试组织⾏为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根据传统的做法、现成的规章或既定的政策就可以做出的决策称为()
A.确定型决策
B.业务决策
C.程序性决策
D.基层决策
2.⼈们根据⾃⼰的经验和直觉对事情发⽣的可能性⼤⼩所做的猜测,这种概率称为()
A.主观概率
B.先验概率
C.经验概率
D.客观概率
3.风险型决策的选择标准是()
A.满意标准
B.最优标准
C.期望值标准
D.理性标准
4.在决策中,“⼩中取⼤”法⼜被称为()
A.决策表法
B.最⼩后悔值法
C.悲观法
D.乐观法
5.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提出的决策标准是()
A.最优标准
B.能⼒标准
D.理性标准
6.提出“头脑风暴法”的学者是()
A.邓尼特(M.D.Dnnnit)
B.奥斯本(A.F.Osborn)
C.弗鲁姆和耶顿(Vroom和Yetton)
D.西蒙(Herbert A.Simon)
7.在组织变⾰中,假如两家企业合并,从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等,这种组织变⾰属于()
A. 改良式变⾰
B.“风平浪静”式变⾰
C.计划式变⾰
D.“急流险滩”式变⾰
8.在组织变⾰理论中,提出适应循环学说的学者是()
A.卢因(Kurt Lewin)
B.卡斯特(E.Kast)
C.沙恩(H.Sehein)
D.唐纳利(H.Donnelly)
9.麦克利兰(McClelland)提出的理论是()
A.ERG理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认知评价理论
D.⽬标制定理论
10.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为⽬标选择的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11.⼈际关系学说的创⽴者是()
A.福莱特(Follett)
B.法约尔(Fayol)
C.梅奥(Mayo)
D.韦伯(Weber)
12.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原则⽽产⽣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这项设计的提出者是()
A.厄威克(Urwick)
B.法约尔(Fayol)
C.明茨伯格(Mintzberg)
D.韦伯(Weber)
13.凡是能够根据市场状况迅速雇佣和容易解雇的⼈员,包括代理⼈员、⾃谋职业的顾问、临时⼯、兼职者、被转包合同的劳动者等,都可以归结为()
A.合同劳动⼒
B.核⼼劳动⼒
C.稳定劳动⼒
D.外围劳动⼒
14.在组织形式选择中,经营多样化,产品品种多,产量⼤,各种产品有独⽴稳定市场的⼤公司,以及适宜独⽴⾃主经营的部门等,⼀般适宜选择()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矩阵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D.⽹络型组织结构
15.在组织机构的类型中,下列名称中属于业务经营机构的是()
A.财会科
B.技术管理科
C.采购科
D.安全保卫科
16.像耐克、戴尔等世界著名的快速发展的公司,通过建⽴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络⽽形成的⼀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通常称为()
A.⽹络型组织结构
B.矩阵型组织结构
C.多维⽴体型组织结构
D.扁平型组织结构
17.根据沟通理论,属于正式沟通渠道的是()
A.⼩道消息
B.社交场合
C.⾷堂的午餐
D.员⼯会议
18.企业公关部经理代表企业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与社会公众沟通。

这种沟通是()
A.正式沟通
B.⾮正式沟通
C.纵向沟通
D.内部沟通
19.期望理论是研究⼈的期望与⾏为积极性关系的⼀种理论。

提出期望理论的学者是()
A.麦克利兰(McClelland)
B.梅奥(Mayo)
C.马斯洛(Maslow)
D.弗鲁姆(Vroom)
20.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特质理论阶段、⾏为理论阶段、权变理论阶段,其中⾏为理论阶段⼤致在()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简答题(本⼤题共7⼩题,选答其中6⼩题,每⼩题5分,共30分。

多选答者,按前6⼩题评分)
21.群体决策的⽅法有哪⼏种?
22.举例说明什么是连续强化。

2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将⼈类需要分为哪⼏个层次?
24.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种?
25.简述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

26.简述从众⾏为。

27.指出弗伦奇和雷⽂提出的五种权⼒来源。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2
三、论述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8.举例说明冲突发⽣后可能产⽣的五种⾏为意向。

29.联系实际谈谈变⾰阻⼒的表现形式。

30.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 3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张明在⼀家⼤型电脑制造企业⼯作,刚刚被聘任为预算计划部的经理,直接管理8名⼯作⼈员。

这些⼯作⼈员不需要很⾼的学历,主要任务是处理和分析各个营业部门送来的数据记录,并分项⽬编制营业部门的预算计划。

承担的项⽬不同,⼯作⼈员获得的报酬也有明显不同。

张明往往依据不同⼯作⼈员的兴趣和技能分配⼯作任务,⼯作⼈员之间有时会因为由谁来承担这些项⽬⽽发⽣争执。

张明认为⾃⼰对待每⼀个员⼯都是公平的,但抱怨的声⾳越来越⼤,并产⽣了明显的⽭盾。

有⼀次,张明接到⼀个很好的项⽬,并将它安排给⼀位名叫嘉华的员⼯,另⼀位员⼯袁星则表现出特别愤怒,因为她认为该项⽬应当由她来做。

她回到座位上,将她当时⼿中的资料收集在⼀起,扔到办公桌的⼀边,然后从桌⼦上拿起⼀本书⾼声朗读起来。

因为所有的⼯
作⼈员都在⼀间办公室⾥,所以⼤多数⼈都发现了她的⾏动。

她⼤声叫到:“这⾥没有⼈给我安排过⼀份好的⼯作。

”所有⼈都听到了。

张明亲历了所发⽣的事情,⼼情相当不愉快,他没有发⽕,陷⼊了沉思之中……
问题:假如你是张明,请根据职位界定理论和⼯作团队理论分析⽭盾产⽣的主要原因,并联系本案例实际情况,提出建⽴有效⼯作团队的步骤。

2006年1⽉
⼀、单选:(1*20=20)CACCDBDCBCCBDCCADADB
1、C
2、A
3、C
4、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