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第3节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教案 中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3节光能的捕获和利用教案中图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3节光能的捕获和利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3节光能的捕获和利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二章第三节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一、教材分析
因为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材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并且安排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生实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二、学情分析
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的实验;讲述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初步学习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了解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2.技能性目标:
(1)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2)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四、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手段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
八、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引领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
发现过程、叶绿体的结构和色
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
作用的因素等。

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
知识,体会领悟结构与功能的
统一。

及时总结回顾,可帮助学生
更容易地把握本节课的要点,掌
握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第3节光能的捕获和利用1。

光合作用的概念
(1)场所:叶绿体
(2)能量来源:光能
(3)反应物:水和二氧化碳
(4)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5)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

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
3、叶绿体的结构
(1)分布
(2)形态
(4)功能
(5)色素
4.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
①外部条件:光
②内部条件:色素和酶
③场所:类囊体
④能量变化:
光能
原因: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⑤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
ATP的形成: NADPH的形成:(2)暗反应
①内部条件:
②场所:
③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ATP的水解:
NADPH的水解:
④能量变化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十、课后感悟
本着新课改的精神,本节课借助了多种学习形式,比如:自主学习、投影形象化学习等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鉴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抽象,要求记忆的比较多,而学生又缺乏直观体验,所以加强了课前预习和课堂各种形式活泼的活动来加强学习的效果.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可以科学的安排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