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录音新闻》每课一练苏教版七年级下册(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音新闻·课后练习
基础题
1. 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停泊()ào________翔锚()
shuò________大参数()瞬间()
2.选词填空。

(1)它是全船所有测量设备的控制中心,带动着各种电子、光学测量设备,严密________(寻找、搜寻、搜索)着目标。

(2)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________(情况、情景、场景)的实况。

(3)这一个个兴奋的报告,打破了机房内的________(沉寂、沉默、寂静)。

3.问答题。

本文是一篇录音广播稿,录音广播稿和一般广播稿有何不同?
能力题
4.阅读理解。

学科
当指挥所下达“一小时准备”命令的时候,在一阵阵轮机声中,一支威武的船队来到了试验海区。

________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艘艘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它们所过之处,留下了一道道泛着浪花的航迹;________气象船、防护救生船驶来了,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________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________,一架直升机来到了海区上空,不停地在那里盘旋,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已经临近。

突然,一个标志着火箭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在海面上出现,这说明离发射时间还有两分钟。

这时候,分布在陆地、舰船和直升机上的许许多多跟踪测量设备,都一齐开机了,准备接收火箭出水以后,在飞向预定溅落点的过程中,每一瞬间所发来的各种信息。

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潜艇的发射舱里充满着一片战斗气氛。

操作手陆跃忠沉着冷静地站在操作台前,等待着发射命令。

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

这时候,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
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1)选文第一段中应填的表示时间的连接词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扶摇直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多处运用比喻,看下面两句,完成有关填空。

A.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B.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

A句将________比作“慢慢潜入水下”的________。

B句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认真阅读下面三个句子,完成后面问题。

A.气象船、防护救生船驶来了,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B.操作手陆跃忠沉着冷静地站在操作台前,等待着发射命令。

C.陆跃忠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船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

请将上述三句中的“从容不迫”、“沉着冷静”、“果断”联系起来考虑,谈谈你对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的理解。

创新题
5.阅读理解。

我国考古发掘获重大突破
又一南猿头骨化石重见天日
贾兰坡建议命名为“郧县人”。

认为其价值不亚于“北京人”。

本报十堰专讯:去年5月抵达湖北省郧县弥陀寺村的国宝“南猿”原生层考古发掘队,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又发掘出一具古人类头骨化石。

前不久经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贾兰坡教授等专家鉴定,认为它与在同一地带出土的填补中国乃至亚洲人类起源缺环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属同一类型。

贾兰坡并建议命名为“郧县人”。

同时出土的还有丰富的犀、猪、鹿、熊等伴生动物化石,共装94箱。

(1)
1989年5月18日,湖北郧县出土了一具轰动世界的被列入“十大科技新闻”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蓝田人”和“三峡人”的发现者黄万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凤麟等专家接踵来到出土地踏勘,从拾到的文物认定,出土“南猿”头骨化石的原生层就是弥陀寺村学堂梁子。

去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组织国宝“南猿”原生层考古队发掘。

发掘中,在745号探方壁中发现一具人类头骨化石。

经过专家较长时间的室内标本修整、研究,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宣布了这项重大突破性发现。

(2)
这具头骨化石与1989年发现的第一具头骨化石距离为3.3米,垂直高差仅0.35米。

两具头骨化石特征相同,类似“南方古猿”精壮种。

(3)
同时出土的一具古熊骨化石重量达二百多公斤。

这为研究早期直立人的生活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珍贵的佐证资料。

有关专家认为,“南猿”原生层的化石藏量远远超出北京周口店。

贾兰坡认为,“郧县人”的发现的科学价值不亚于周口店的“北京人”。

(4)(1)本文标题分为三部分,上面为________,中间为________,下面为________。

(2)加粗的“又”是针对什么而讲的?
(3)“古人类头骨化石”文中又称________。

(4)给“接踵”、“踏勘”两词注音并解释。

(5)第三段列举了两个数据,其目的是________。

(6)这则“消息”共四段,它的组成部分是:导语是________段,主体是________段,背景是________段________句,结语是________段________句。

(7)简述这则“消息”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bó翱 máo 硕 cān shùn
2.(1)搜索(2)情景(3)沉寂
3.不同的是录音广播稿是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比一般的广播稿能更全面,更具体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能力题
4.(1)首先接着最后不一会
(2)火箭急剧上升
(3)A发射潜艇大鲸鱼
B雪白的浪花硕大的莲花
(4)要紧扣所提供的三个词语来谈。

创新题
5.(1)引题正题副题
(2)1989年发现的第一具“南方古猿”头骨化石。

(3)“南方古猿”头骨化石
(4)接踵jiē zhǒng 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

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踏勘tàkān 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进行设计之前到实地勘察地形。

(5)是为了用事实否定不少学者提出的“是否为携带至此”和“是否从他处漂移至此”的疑问。

(6)第(1)段第(2)(3)(4)段第(2)段开头到“是否从他处漂移至此”第(4)段最后两
(7)篇幅短小,内容具体、充实,既讲清了“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发掘的背景和过程,又指明了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