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物高中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课件1最新PPT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60 + 2×10 =80 A的基因频率:120÷个200=60% a的基因频率:80÷200=40%
或1-60%=40%
方法2:抽样调查。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 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 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就A和a这对等位基因而言,每个等位基因的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几种地雀
原 地理 种 隔离
变异1
自然 选择1
变异类型1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2
自然 选择2
变异类型2
新种1
生殖 隔离
新种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 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 方向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基因突变能够产生等位基因,是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正是因为有了 等位 基因的存在,生物才能通过有性 生殖实现基因的重组,形成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2、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 突变
染色体变异
等位 基因
基因 重组
)
A 害D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C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 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色盲基 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为
XB+Xb=200×2+200×1=600
色盲基因Xb=15×1+5×2+11×1=36
色盲基因频率=36÷600×100%=6%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所有蒲公英
相互交配, 交流基因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方向
一定自 同种生物 群体共有全 1、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
解析: M型者含有两个LM基因,MN型者含有一个 LM,一个LN基因,N型者含有两个LN基因
2×397+861 LM%=
×100%=46.3%
2×1788
2×530+861 LN%=
×100%=53.7%
2×1788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 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 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多大? 解析: 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
生殖隔离
求偶方式不同 A的基因频率:120÷200=60%
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动物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为
生殖 繁殖期不同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多种基因型
原因
可遗传变异(不定向)
1、对于某个基因突变率 很低,但群体突变率高。
2、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取 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进化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图片
不定向环境改变 的变异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 不断淘汰
有利变异 积累加强
种群基因 频率定向 改变
生物定 向进化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图片
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 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 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 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物种区分的主要依据:有无生殖隔离 图片 物种隔离的原因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 课件1
事实1:生 物都有过度 繁殖的倾向
事实2:物 种内的个体 数能保持稳 定
事实3:资 源是有限的
推论1:个 体间存在着 生存斗争
事实4:个 体间普遍存 在差异(变 异)
事实5:许 多变异是可 以遗传的
推论2:具 有有利变异 的个体,生 存并留下后 代的机会多
推论3:有 利变异逐代 积累,生物 不断进化出 新类型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 一块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一块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种群
时空条件 组成和数量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生殖和遗传组成
或1-60%=40%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个池塘 全部的鲤鱼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就A和a这对等位基因而言,每个个体可看作含有两个基因。
频率应为所有基因型中该基因的频率总和。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A的基因频率:18%+78% ÷ 2=57% a的基因频率: 78% ÷2 + 4% =43%
或1-57%=43%
1997年,上海中心血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者,其中 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 ) ,530人 是N型(LNLN)。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隔离 A:2×30+60=120个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植物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开花季节不同 花的形态不同
1997年,上海中心血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者,其中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 ) ,530人是N型(LNLN)。
生殖实现基因的重组,形成多种多样
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
基因的频种率多大群? 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
产生出可育后代
以下哪些是种群?
然区域
个体总和
部基因
种群
基因库
基因频率的计算
方法1:抽样调查。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 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求基因A 和a 的基因频率。 解析 就A和a这对等位基因而言,每个个体可看作
含有两个基因。AA或Aa或aa。 100个个体含有200个基因 A:2×30+60=120个
1、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
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
大提高了。这说明了(
)C
A 突变是不定向的
B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2、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
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
或1-60%=40%
方法2:抽样调查。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 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 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就A和a这对等位基因而言,每个等位基因的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几种地雀
原 地理 种 隔离
变异1
自然 选择1
变异类型1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2
自然 选择2
变异类型2
新种1
生殖 隔离
新种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 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 方向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基因突变能够产生等位基因,是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正是因为有了 等位 基因的存在,生物才能通过有性 生殖实现基因的重组,形成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2、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 突变
染色体变异
等位 基因
基因 重组
)
A 害D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C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 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色盲基 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为
XB+Xb=200×2+200×1=600
色盲基因Xb=15×1+5×2+11×1=36
色盲基因频率=36÷600×100%=6%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所有蒲公英
相互交配, 交流基因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方向
一定自 同种生物 群体共有全 1、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
解析: M型者含有两个LM基因,MN型者含有一个 LM,一个LN基因,N型者含有两个LN基因
2×397+861 LM%=
×100%=46.3%
2×1788
2×530+861 LN%=
×100%=53.7%
2×1788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 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 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多大? 解析: 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
生殖隔离
求偶方式不同 A的基因频率:120÷200=60%
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动物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为
生殖 繁殖期不同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多种基因型
原因
可遗传变异(不定向)
1、对于某个基因突变率 很低,但群体突变率高。
2、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取 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进化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图片
不定向环境改变 的变异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 不断淘汰
有利变异 积累加强
种群基因 频率定向 改变
生物定 向进化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图片
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 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 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 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物种区分的主要依据:有无生殖隔离 图片 物种隔离的原因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 课件1
事实1:生 物都有过度 繁殖的倾向
事实2:物 种内的个体 数能保持稳 定
事实3:资 源是有限的
推论1:个 体间存在着 生存斗争
事实4:个 体间普遍存 在差异(变 异)
事实5:许 多变异是可 以遗传的
推论2:具 有有利变异 的个体,生 存并留下后 代的机会多
推论3:有 利变异逐代 积累,生物 不断进化出 新类型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 一块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一块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种群
时空条件 组成和数量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生殖和遗传组成
或1-60%=40%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个池塘 全部的鲤鱼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就A和a这对等位基因而言,每个个体可看作含有两个基因。
频率应为所有基因型中该基因的频率总和。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A的基因频率:18%+78% ÷ 2=57% a的基因频率: 78% ÷2 + 4% =43%
或1-57%=43%
1997年,上海中心血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者,其中 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 ) ,530人 是N型(LNLN)。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隔离 A:2×30+60=120个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植物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开花季节不同 花的形态不同
1997年,上海中心血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者,其中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型(LMLN ) ,530人是N型(LNLN)。
生殖实现基因的重组,形成多种多样
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
所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
基因的频种率多大群? 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
产生出可育后代
以下哪些是种群?
然区域
个体总和
部基因
种群
基因库
基因频率的计算
方法1:抽样调查。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 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求基因A 和a 的基因频率。 解析 就A和a这对等位基因而言,每个个体可看作
含有两个基因。AA或Aa或aa。 100个个体含有200个基因 A:2×30+60=120个
1、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
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
大提高了。这说明了(
)C
A 突变是不定向的
B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2、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
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