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助理医师辅导:中草药大典之根类—广防己
中药学_防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防己
性状鉴别:
粉质,皮部极薄,木部几全部木化,可见 放射状狭窄的导管群穿过。气无,味微苦。
产于河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仅草药中 使用,参见"黑皮青木香"条。
④汉中防己为异叶马兜铃的根,呈圆柱形 而弯曲。长8~15厘米,直径2~3厘米。 通常均已除去外皮而呈浅棕黄色,残留的 栓皮呈灰褐色,较平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防己
性状鉴别:
横曲纹或皱纹。横断面平坦,有明显的浅 棕色,呈弯曲的横曲纹或皱纹。质重而坚 脆,易折断。气无,味苦。以去净栓皮, 干燥,粗细均匀,质重,粉性大,纤维少 者为仕。
主产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集散 于汉口,故名汉防已。
②广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体稍弯曲,弯曲处有深横沟,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防己
药理作用:
100毫克/公斤皮下注射(半数致死量为 950毫克/公斤),可抑制小鼠艾氏腹水 癌细胞及大鼠腹水肝癌细胞。
㈦其他作用
汉防己碱对犬呈催眠作用,与阿朴吗啡无 拮抗作用;使家兔中性白细胞显著增加, 淋巴细胞则减少。木防己素甲、乙和汉防 己碱都能使鸽呕吐。汉防己丙素有兴奋中 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防己
药理作用: 酰胆碱的降压作用,抑制或减弱压迫颈总 动脉引起的升压反应。阿托品可部分取消 甲素的降压作用。对停跳心脏,亦能明显 增加冠脉流量。对豚鼠、
㈣对横纹肌的作用
汉防己甲素及其若干同类物有松弛横纹肌 的作用。
㈤对平滑肌的作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防己
药理作用:
实际上,此与剂量有关。对离体兔肠是先 兴奋而后抑制,较大剂量可部分抑制由毛 果芸香碱,氯化钡引起的痉挛性牧缩。对 兔离体及在位子宫作用并不显著。对豚鼠、 猫的支气管平滑肌引起收缩,此乃由于组 织胺的释放所引起。丙素能使离体兔、豚 鼠小肠及在体兔肠平滑肌张力增加,收缩 振幅减小。
防己

防己(《本经》)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
前者药材称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后者称木防己,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原植物生于山坡、旷野和灌木丛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忌旱、忌涝,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最宜生长。
味苦、辛,性寒。
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
临床用名防己。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辛,平。
主治风寒,温症,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名医别录》:味苦,温,无毒。
主治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本草拾遗》:汉主水气,木主风气,宣通。
作藤著木生,吹气通一头如通草。
《药性论》:汉防己,君,味苦,有小毒。
能治湿风,口面喎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
木防己,使,畏女菀,卤咸,味苦,辛。
能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拥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
《开宝本草》:味辛、苦,平、温,无毒。
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药类法象》:汉防己,气寒,味大苦。
疗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
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
《汤液本草》:通行十二经。
《象》云: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
去皮用。
《本草》云: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SX(B-*5〗T7”〗丰KG-*3〗刀〗T7”,6SS〗虫SX)《药性论》云:汉防己,君。
又云:木防己,使。
畏女菀、卤咸。
去血中湿热。
《本草衍义补遗》:气寒,苦辛,阳中之阴。
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及治中风,手脚挛急。
《本草》云:汉防己,君;木防己,使。
汉主水气,木主风气。
又云:木防己不入药,古方亦通用之,治肺痿咯血多痰。
汉防己、葶苈等分为末,糯米饮调一钱,甚效。
《本草发挥》:洁古云:气寒味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010年真题-(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010年真题-(2)A1型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佩兰的功效是______A.止咳B.解暑C.行气D.祛湿E.止呕答案:B[解答] 佩兰可化湿、解暑。
区别于蕾香:化湿、解暑、止呕。
2. 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的药是______A.滑石B.车前子C.地肤子D.木通E.石韦答案:A[解答] 滑石的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3. 下列各药,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月经不调的药物是______A.香附B.木香C.枳实D.橘皮答案:A[解答] 香附的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和中。
李时珍云香附为“妇科之主帅,气病之总司”。
4. 下列药物中,具有杀虫,疗癖功效的药物是______A.槟榔B.雷丸C.使君子D.苦楝皮E.鹤草芽答案:D[解答] 上药均能杀虫,唯苦楝皮兼疗癣之效。
5.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之间的变化属于______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联合运用答案:B[解答]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组成药物相同,但剂量不同。
6. 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辨证要点的方剂是______A.八正散B.济川煎D.温脾汤E.大承气汤答案:C[解答] 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
“大便秘结,小便频数”为其辨证要点。
7. 清营汤主治证的热型是______A.夜热早凉B.身热夜甚C.日晡潮热D.往来寒热E.皮肤蒸热答案:B[解答] 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身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夜热早凉可见于阴虚发热,日晡潮热见于阳明热盛,往来寒热多为半表半里证。
8. 清胃散的功用是______A.清胃泻火B.清胃凉血C.清胃滋阴D.清胃止呕E.清胃生津答案:B[解答] 本方有生地、当归、丹皮、黄连、升麻,均为清热凉血之品。
影响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朱华生药学

蛇床 Cnidium monnieri (L.) Cuss. 种内香豆素成分 的变化与其地理分布具有相关性,可分为 3 个化学 型:
类型I:以蛇床子素和线型呋喃香豆素为主要成分, 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苏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类型 Ⅱ: 以角型呋喃香豆素为主要成分,分布于 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
第一节 品种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了解几个概念: 品种: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
同、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栽培植物\动物群体。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
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 品种是影响生药品质至关重要的因素。生药有效成分多来源
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不一 致时,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时,即为适 宜采收期。
对有多种因素影响生药质量情况,要综 合多种指标确定最佳采收期。
在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时候,要注意有毒 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尽量做到有效成 分含量最高,而有毒成分含量最低的时 候采收。
(2)加工对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颠茄为抗胆碱药。有扩大瞳孔及抑制腺体分泌等作 用.
在荫蔽条件下栽培,阿托品含量为低.
穿心莲:本品为爵床科 植物穿心莲
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Nees 的干 燥地上部分。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 痛等症.
在北京全日照条件下, 蕾期时叶总内酯较遮荫 条件下高 10 %~ 20 %。
2.植物化学成分种内变异,即种内次生代谢 产物的多型性现象,是影响生药质量的一个 重要因素。
如:蛇床子
植物来源 伞形科植物蛇 床 Cnidium monnieri (L.) Cuss.的果实。 其它名称 野胡萝卜子。 介绍: 一年生草本,开细白 的小花,形状如一把把小 花伞,它的果实蛇床子可 以做药。常见于原野、田 间、路旁、溪沟边等潮湿 处。产地 主产河北、浙江、 江苏、四川。
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3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其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以及毒副作用研究和结果的分析,决定加强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其制剂的监督管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取消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u et S.M.Hwang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广防己的中成药品种应于2004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广防己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
二、取消青木香(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青木香的中成药品种应于2004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青木香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土木香(仅限于以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的干燥根替换)。
三、替换后的中成药品种涉及原质量标准需要修订的,应将修订后的质量标准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同时抄送国家药典委员会。
四、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通知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含广防己、青木香的中药制剂必须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凭医师处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如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明确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五、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本辖区内生产的含广防己、青木香的中成药品种的处方替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于2004年10月31日前将检查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
【防已】防已的功效与作用

【防已】防已的功效与作用防已防已的别名很多,如汉防已,木防已,小防己,粉防已,广防己,粉寸已等,最常用的商品名有汉防己和木防己两种。
汉防已:又名粉防己。
为植物粉防己的根。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防已•英文名称•fangyi•拉丁学名•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别名•汉防已、瓜防已、石蟾蜍、长根金少年犯•药品摘录•中华本草•药材来源•为防已科植物粉防已睥块根•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
归膀胱;肺;脾经防已的采收储存秋季采挖,修去芦梢,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剖为2-4瓣,晒干防已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防已的功效与作用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脚气肿痛;疥癣疮肿;高血压病等。
防已的名家论述1.《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癎。
除邪,利大小便。
2.《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3.《药性论》汉防己治湿风口面喎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
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水肿,治膀胱。
4.《医学启源》疗胸中(《本草发挥》引胸中作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去留热。
5.《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燥脾湿,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
6.《本草再新》利湿,除风,解火,破血。
治膀胱水肿,健脾胃,化痰。
7.《本草拾遗》汉防己主水气,木防己主风气,宣通。
8.张元素去下焦湿肿与痛,并泄膀胱火邪,必用汉防己、草龙胆为君,黄柏、知母、甘草佐之。
9.李杲《本草》十剂云,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
夫防己大苦寒,能泄血中湿热,通其滞塞,亦能泻大便,补阴泻阳……。
至于十二经有湿热壅塞不通及下注脚气,除膀胱积热,而庇其基本,非此药不可,真行经之仙药,无可代之者。
若夫饮食劳倦,阴虚生内热,元气谷食已亏,以防己泄大便,则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如人大渴引饮,是热在上焦肺经气分,宜渗泄,而防己乃下焦血分药,此不可用二也;外伤风寒,邪传肺经,气分湿热而小便黄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气病,禁用血药,此不可用三也。
药材详解⊙利水渗湿药——防己

药材详解⊙利水渗湿药——防己防己? 【处方用名】防己、汉防己、木防己。
?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块根。
【药性】味苦、辛,性寒。
归膀胱、肾经。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可泄经络中之湿邪,又具有祛风镇痛之效能,痹痛无论属寒属热均能应用。
属湿热痹证者,可与薏仁、蚕砂等同用,方如《温病条辨》宣痹汤;属寒湿痹痛者,则可与乌头、桂枝、白术等配伍,方如《千金要方》防己汤。
2.用于水湿内停所致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本品苦寒降利,能利水消肿,可促使水湿之邪从下而行,常与黄芪、白术、甘草等同用,方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
若治四肢肿甚之皮水,可与桂枝、黄芪、茯苓、甘草同用,方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若水肿伴有喘咳,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者,常配葶苈子、椒目、大黄等同用,促使水湿从二便而去,方如《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
治脚气足胫肿痛、着重、麻木,可与吴茱萸、槟榔、木瓜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常配伍野菊花、决明子、夏枯草等同用。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脾胃素虚及阴虚、无湿热者均不宜使用。
验方举例1.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防己9g,黄芪9g,桂枝9g,茯苓18g,甘草6g。
上五味,以水500ml,煮取300ml,分3次温服。
2.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防己30g,甘草15g(炒),白术22.5g,黄芪31g(去芦)。
上锉麻豆大,每抄15g,生姜4片,大枣1枚,水500ml,煎至400ml,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喘者加麻黄6g。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9g。
气上冲者加桂枝6g。
下有阵寒者加细辛2g。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差。
3.治中风历节,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金匮要略》防己地黄汤)防己1g,桂枝1g,防风1g,甘草1g。
中药药理-3防己-806

– 体外实验证明,粉防己碱能抑制中性白细胞的 黏附、游走、趋化、吞噬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粉防己碱产生抗炎作用
– 机理:粉防己碱科通过抑制炎症白细胞磷脂酶 A2(PLA2)的活性,从而减少炎症介质(PL、 LT)、血小板活化因子、氧自由基等的产生和 释放。此作用可被钙和钙调素逆转,提示粉防 己碱降低炎症白细胞PLA2活性的作用与其拮抗 钙和钙调素有关。
• (2)免疫抑制和抗过敏
– 粉防己碱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体外实验能显著抑制PHA、ConA等诱导的人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 养呈现很强的抑制作用,也能抑制抗体的生成, 说明粉防己碱有免疫抑制作用。
• (3)镇痛
– 热板法证明防己水煎剂有镇痛作用,汉防己总 碱及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汉防己丙素均有 镇痛作用,总碱作用最强,为吗啡的13%。粉 防己碱的作用强于乙素、丙素。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总量达
2.3%。其中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dtetradrine)达0.4%~1.33%、防己诺 林碱(汉防己乙素,fangchinoline)0.38 %~0.45%、轮环藤酚碱约0. 2%、氧 化防己碱等。
此外尚含黄酮苷、有机酸、糖类等。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防己(调剂P101)
防己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据考证我国最早使用的防己为非 防己科Cocculus属植物。 但明代《品汇精要》 谓防己以根大而有粉者为好。
南北朝时,《雷公炮炙论》曰:“凡使, 勿使木条……要心花文黄色者”,有可能指 防己科粉防已。
历史上使用最早的是汉中防己(原植物是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l小时,放 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 为供试品溶液。
广防己[图]的功效与作用
![广防己[图]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080e31a1c7aa00b42acb73.png)
广防己[图]的功效与作用关于《广防己[图]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材的实质便是治标不治本也标本兼治,相比药物来中药材的功效和作用好些许多。
中药材广防己[图]也是一样这般的,下边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材广防己[图]的作用与功效。
特异英文名字生产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特异来源于生产本产品为马兜铃科绿色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 Chou et S.M. Hwang 的干躁根。
秋、冬二季采收,清洗,切条,粗根纵剖两半,晾干。
特异特性生产本产品呈圆柱型或半圆柱型,略弯折,长6~18cm,直徑1.5~4.5cm。
表层灰棕色,不光滑,有纵沟纹;去除厚皮的呈浅黄色,有刀刮的印痕。
休重,质牢靠,不容易断裂,断小麦面粉性,有灰棕色与类乳白色两色持续排序的放射形纹路。
无臭,味道微苦。
特异辨别生产(1)本产品横剖面:木栓层为10~15列体细胞。
栓里层为3~5列体细胞。
石细胞环带与栓里层联接,其底下两列薄壁细胞。
韧皮部放射线开阔;筛管群发皱;有极少数石细胞散在。
形成层环不是很显著。
韧皮部放射线宽20~30余列体细胞;软管很大,直徑45~220μm;木纤维束坐落于软管旁,化学纤维直径20μm,壁偏厚。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特异中药炮制生产去除残渣及厚皮,稍浸,清洗,润透,切薄片,干躁。
特异茯苓功效生产苦、辛、寒。
特异归经生产归膀光、肺经。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袪风止疼,清热解毒利湿。
用以寒湿身痛,风湿病痹痛,下肢浮肿,小便不畅。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4.5~9g。
特异储藏生产置干躁处,除霉,防虫。
特异摘抄生产《中国药典》根据上边文章内容有关中药材广防己[图]的详解,我们了解广防己[图]的作用与功效许多,对人体极有益处。
因此大伙儿如果有有关的症状就何不试试吧。
红细胞、血浆蛋白及溶酶体对汉防己

◇基础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药理学会主办,-!" (#$+./,011-($$* #2$(34456..77789:95489;<#$##=>9?#@A(#B6("(" ("#"#$## $) (#收稿 #$## $* ("修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EY,(@$"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mEE,j%=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j=R(#$2$!$+)廖培伟,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G <HIJ ::;IO4 JIH;5>I7>IK TI<<8H989O 王温馨,共同第一作者,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G <HIJ ::#$ 7HOV7>OdIO O:K TI<<8H989O 贾伟伟,通信作者,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药代动力学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G <HIJ :7>I7>I:IHK TI<<8H989O 李川,共同通信作者,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药代动力学及相关中药科学研究。
G <HIJ :93JIK TI<<8H989O红细胞、血浆蛋白及溶酶体对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系统暴露的影响廖培伟(P#,王温馨(P#,田楠楠#,曾雪珊#,任玲玲#,朱雅暄#,贾伟伟#,李川(P#(南京中医药大学新中药学院,南京#($$#!,江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摘要 目的:汉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90&%,&*+*$&%-$&18W;;U>)的干燥根。
祛风湿止痛药之防己:配伍经验

防己茯苓
防己善下行,通腠理,利九窍,清热除湿,利水消肿,《别录》谓其“疗水肿风肿。”茯苓淡渗利湿,健脾补中,扶正祛邪。二药参合,相须为用,泻中有补。共奏健脾利湿,消肿除饮之功。治疗水湿或湿热内盛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及痰饮肿满等症有显效。方如防己茯苓汤。
防己白术
防己辛散苦降,外能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内能清利湿热、利水消肿;白术苦甘温操,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兼能除痹,《本经》谓其“主风寒湿痹”',二药相配,补泻同用,标本兼顾,渗湿、行水、除痹的功效显著。凡风湿痹阻所致的关节疼痛以及水湿内盛所致的水肿、痰饮等症,用之皆有良效。方如防己黄芪汤。
防己与白术皆有利尿抗菌作用防己又能抗炎镇痛白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故相配治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水肿及关节肿痛等症每有良效
祛风湿止痛药之防己:配伍经验
防己
【Hale Waihona Puke 用概述】:防己有汉防己和木防己两种。汉防己为防己科多年生膝本植物粉防己的根;木防己为马兜玲科藤本植物广防己的根。二者功用相似。其味苦、辛,性寒。人肺、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因本品苦寒降泄,味辛能散,故其内能清利二便,导湿热下行;外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常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水肿、臌胀、小便不利以及痰饮内阻所致的腹满肠鸣、心下痞坚等症。对风湿或湿热所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脚气肿痛等症亦有良效:凡利水消肿宜用汉防己。祛风止痛宜用木防已。因本品大苦辛寒,易伤胃气及引起腹痛,故体虚及胃纳不佳者,慎用。用法:水煎服;用量;6~10克。
中药学_广防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性味: 苦、辛、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归经: 归膀胱、肺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风 湿痹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中解:广防己
贮存: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弯曲,长 6~18cm,直径1.5~4.5cm。表面灰棕色, 粗糙,有纵沟纹;除去粗皮的呈淡黄色, 有刀刮的痕迹。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 断面粉性,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连续排 列的放射状纹理。无臭,味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炮制: 除去杂质及粗皮,稍浸,洗净,润透,切 厚片,干燥。
广防己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名称:广防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药材基源: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 Chou et S.M. Hwang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 切段,粗根纵切两瓣,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广防己
相关疾病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高血压病、关节 炎、脚气、脚气肿痛、利水、利水消肿、 膀胱炎、清热利水、祛风清热、祛风止痛、 肾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
中药材:广防己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广防己和汉防己区别

常用中药材正品古今变迁-郝近大

蜀人云,都无紫色者,彼方人采得,或用 黑豆同煮,欲其色紫,此殊失气味,尤宜 辨之。一说蜀中又有一种山律根,正似巴 戟,但色白,土人采得,以醋水煮之乃紫, 以杂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 干时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两 种市中皆是。但击破视之,其中紫而鲜洁 者伪也,真者击破,其中虽紫,又有微白, 惨如粉色,理小暗也。
由此可知,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木 防己汤、和治伤寒有增减木防己汤及 防己地黄汤、五物防己汤以及孙思邈 治遗尿小便涩的三物木防己汤,其所 用木防已和防己均应是汉中防己。
现代大量使用的防己科防己,在历代 本草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仍不失 有令人怀疑之点。例如南北朝时梁·陶 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今出 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虚软者好”。
《本草纲目》将巴戟天列入山草类, 李时珍对“三蔓草”解释说:“名 义殊不可晓。”
综上所述,可知古代巴戟天早有异物同名 品存在,但以产于四川者为“道地”药材, 就形态习性而言,从“不凋草”之名,可 理解为常绿植物,从“三蔓草”之名,结 合《图经》、《证类》之归州巴戟天附图 来看,可理解为蔓生藤本,叶互生,具三 小叶。另外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根作连 珠状。从现时国内叫巴戟天的药材商品看 来,还没有任何一种植物与上述图文完全 吻合的。
今两广所产的茜草科广巴戟已在全国 临床使用多年,被被中医药界公认为 巴戟天的道地产品,《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起作为巴戟天 正品而收载之。这是在中药巴戟天品 种变迁史中晚近形成的一个“新兴品 种”。
防己功能泻下焦血分湿热,为疗风水要 药,多用于利水退肿与风湿疼痛。《神农 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列入草 部蔓草类。释名解离、石解。《名医别录》 谓“防己生汉中川谷”。其后诸家本草则 有汉防己与木防己之名。商品防己亦有汉 防己与木防己两大类。
防己与木防己

防己与木防己汤一笑原创仲景书中,防己类方剂在都集中在《金匮》中,今本《伤寒论》中是没有的。
防己黄芪汤、防己地黄汤、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防己茯苓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其中木防己汤类只在《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
《范子计然》曰:“防己出汉中旬阳”,查资料,今旬阳县确实有“汉防己”(粉防己)出产。
陶弘景《本经集注》中,只有防己,没有木防己,所以有些怀疑木防己类汤原本是否仲景方。
《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一有“《吴氏本草经》曰:木防己,一名解离,一名解燕。
神农辛,黄帝、歧伯、桐君苦,无毒,季氏大寒。
如葛,茎蔓延如芄,白根,外黄似桔梗,内黑文,如车辐解。
二月、八月、十月采叶根。
”那么“木防己”之名在三国时代已经出现。
藤本植物叫“木防己”比较奇怪,难道是因为药材的性状近木质以区别“防己”?还是因为“防己”药材一根根如木而叫“木防己”?今已难明了。
从《吴氏本草经》的记载来看,陈藏器说“木、汉二防己,即是根、苗为名。
”显然是错误的。
近代所用“汉防己”实际多是指“粉防己”,是近代“防己”的主流用品。
“马兜铃酸毒性事件”后,《中国药典》收录的“防己”药材只有防己科的“粉防己”,过去那些其他种“防己”(马兜铃科广防己、汉中防己、川防己等)都被删除了。
“木防己”业内也限定为防己科的“木防己”,但其没有进入《药典》品种。
防己 2010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5~10cm.直径1~5cm。
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
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苦。
从谢宗万《中药品种论述》来看,自古防己药材的使用是比较混乱的,各地习用品很多。
甚至连“防己”的名字自古都没搞清楚,古医籍中,已(yi)、巳(si)、己(ji)都有,现在《药典》用字是“己(ji)”——“Fangji”。
汉防己甲素是什么药(汉防己甲素片属于哪一类是消炎药吗)

汉防己甲素是什么药(汉防己甲素片属于哪一类是消炎药吗)偶尔会有患者看到我们的医生开了防己,说这个是不是有毒啊,或者说,听说这个药有肝肾毒性啊,很谨慎地问能不能吃。
其实,有较严重的慢性毒性的叫做广防己,或木防己(木防己有好几种,有同名异物的现象),是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
因广防己中含有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为保证用药安全,**已经在2004年发布文件,停用了广防己。
对含有广防己和木防己的药或者中成药,一律按照假药查处。
而用现在市面上用的防己,也就是粉防己来替代。
用来替代的中药防己,功效与广防己近似,不含马兜铃酸,是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又叫做汉防己,也叫做粉防己,因本草书籍认为,防己以根大而有粉者为好。
防己一、传统功效与应用防己,历来作为祛风湿、利水消肿的中药来使用。
1、风湿关节痛(痹证)防己偏寒性,有一定清热所用,所以在用作风湿关节痛时,更适合于湿热较重的证型,常见症状为骨节疼痛剧烈、红肿、发热、屈伸不利。
如《温病条辨》宣痹汤,以防己配伍薏苡仁、滑石、蚕沙、栀子等同用,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对于偏寒性的风寒湿痹,需要配伍温性的乌头、附子、桂枝等,如《千金要方》防己汤,以防己配伍茯苓、白术、桂心、生姜等。
临床有以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根据湿热痹痛型和寒湿痹痛型辨证加减,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满意[浙江中医杂志,1989,24(2):50]。
关节红肿热痛2、水肿防己能清湿热,利小便,常用于水肿、痰饮证等水液代谢疾病。
且防己善走下行,所以以泄下焦膀胱湿热见长。
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以防己与补气健脾的黄芪、白术配伍,用于风邪侵袭所致的风水水肿,常见症状身体沉重,出汗后怕风,微有水肿,小便不通或淋沥涩痛等。
《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以防己配伍黄茯苓、黄芪、桂枝等,用于脾虚,水溢皮肤所致的皮水,常见症状为全身皮肤肿,小便短少。
临床报道,曾以防己黄芪汤用于多种水肿,如功能性水肿、肾炎水肿、更年期综合征水肿、慢性结肠炎伴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收效满意[陕西中医,1987,8(1):27;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2):30]。
汉防己,咱老百姓用于虚胖、关节疼痛的单方

汉防己,咱老百姓用于虚胖、关节疼痛的单方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生于山野丘陵地、草丛或矮林边缘。
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中医认为,防己苦,寒。
归膀胱、肺经。
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4。
5~9g。
现代研究表明:防己含有生物碱,黄酮苷,酚类,有机酸,挥发油等功能性成分,有保肝护肝,镇静,消炎,解热,利尿,降血压,抗过敏,抗菌,抗肿瘤的作用.防己具体治疗作用介绍如下:1.防风祛湿粥材料:防己15克,防己20克,薏米50克,粳米108克。
做法:将防己,防风水煎取汁,粳米,薏米洗净,与药汁同煮粥即可。
功效:适用于风湿较盛,关节疼痛患者食用。
2.防己黄芪粥材料:防己10克,白术6克,黄芪12克,甘草3克,粳米50克。
做法:将防己,白术,黄芪,甘草洗净,一同水煎取汁,粳米洗净,与药汁同煮粥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养肝,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及肝病患者食用。
3.暑湿分消、吐泻可止一一防己白芷汤防己3g、白芷5g适合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腹泻人饮用4.祛湿瘦身一一防己黄芪汤防己3g、黄芪10g、白术10g、炙甘草9g、生姜6片、大枣4个适合体虚、身重微肿、小便不利的人饮用5.益气通阳、利水消肿一一防己茯苓汤防己5g黄芪10g,桂枝10g、茯苓10g、甘草10g6.祛湿减肥-倪海厦老师推荐的这个防己黄芪汤。
倪海厦推荐不运动不节食,祛湿减肥方《金匮要略》中听了倪海厦老师讲的:防己黄芪汤防己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炙甘草15克个人用法:放入1500毫升水浸泡30分钟,大煮开,转小岛熬20分钟。
分2次服用。
服用感受:第yi晚开始服左手指稍麻(不知是否药,还是睡觉时压迫左手)第二天感觉牙龈稍肿痛,脸部感觉轻松,皮肤紧致,2次大便,小便增多,继续服第三天牙龈肿痛痛减去,小便增多,继续服第四天牙龈没什么不舒服,小便增多,继续服第五天触腰部感觉皮肤没有松松的感觉,皮肤紧,整个人轻松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Fanschi Root
别名滇防己、木防己、百解头。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Wuex L.D. Chow et S.M.Hwang 勺根。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
茎污黄色,幼枝密生竭色茸毛。
叶互生,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2cm,宽3~4cm,下面密被褐色茸毛;叶柄被褐色茸毛。
总状花序有花1~3朵,紫色,花被外被竭色茸毛,下部管状,略弯曲,上部喇叭状,先端3浅裂,有黄色斑点;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
蒴果椭圆形。
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坡疏林中。
主产广东、广西。
采制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粗根纵切两瓣,晒干。
性状根圆柱形,或对半剖成半圆柱形,梢弯曲,长8~20cm,直径3~6cm.表面灰棕色,栓皮厚,粗糙。
多纵皱纹,弯曲处有深横沟,刮去外皮露出灰黄色皮部;剖开面导管束易成刺片剥下。
质坚硬,横切面略粉性,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
味苦。
化学成分含木兰碱(magnoflorine)、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马兜铃酸A、B、C、(aristolochic acid A,B,C)、尿囊素(allantoin)及β-谷甾醇等。
性味性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