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缪.贤(miào)肉袒.(tǎn)瑕.疵(xiā)
B.佯.为(yáng) 传.舍(zhuàn) 渑.池(miǎn)
C.汤镬.(huò) 驽.马(nù) 盆缶.(fǒu)
D.琴瑟.(sè) 不怿.(yì) 间.道(jiān)
【答案】B(A.瑕xiá;C.驽nú;D.间jiàn)
2.下列各项中,全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⑤臣等不肖,请辞去
⑥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A.①④⑤⑦⑧B.①②③⑥⑧
C.②⑤⑥⑦⑧D.①③⑥⑦⑧
【答案】A(①指示;④左右;⑤不肖;⑦宾客;⑧约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赵之.良将也②何陋之.有③何以知之.④均之.二策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①③B.②⑤
C.③④D.⑤⑥
【答案】C(C均为代词。

①结构助词“的”,②宾语前置的标
志,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定语后置的标志。

) 4.下列句子中的“以”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何以.知燕王?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以.此知之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答案】B(例句和B都当“根据”讲。

A和D当“用”讲,C 当“因为”讲。

)
5.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④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⑧毕礼而归之
A.①②④/⑤⑦/⑥⑧/③
B.①⑧/②③⑦/④/⑤⑥
C.①④/②⑥⑦/③/⑤⑧
D.①⑧/②⑥⑦/③⑤/④
【答案】B(①⑧使动用法,②③⑦名词用作动词,④动词用作名词,⑤⑥名词作状语)
6.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D(D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出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本文在表现人物时,不仅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借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还极力铺张,渲染烘托人物,使人物性格鲜明而又生动。

【答案】D(“极力铺张,渲染烘托”不对)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8~11题。

从“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到“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原文见课本。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为:演奏
B.秦王不怿.,为一击缶怿:高兴
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窃:偷偷地
D.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回头
【答案】C(窃:谦词,私下里)
9.下列句中的“顾”与“顾吾念之”的“顾”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顾.自民国肇造
B.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D.顾.计不知所出耳
【答案】B(B.为副词,反而;A、C、D三项均为连词,但是) 10.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与例句的省略成分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为一击缶
A.大王见臣列观
B.请奉盆缶秦王
C.欲以击柱
D.与燕王会境上
【答案】C(介词宾语“之”省略。

A、B、D均为介词“于”省略)
11.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亲戚”的意思是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其成员,“相与”的意思是“一起”。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况/于将相乎”,“/”表朗读时要停顿。

C.“不肯与会”“每朝时,常称病”“引车避匿”“固止之”是相如不计私怨的具体描写。

D.选文的人物对话表现了廉颇居功自傲、心胸狭窄的性格特点,舍人“请辞去”的坚决态度,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高大形象。

【答案】A(“亲戚”古义是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直系亲属)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5题。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

旦幼沉默,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

迁殿中丞、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

淳化初,王禹偁荐其才。

任转运使,二年,拜右正言,知制诰。

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

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

”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契丹犯边,从幸澶州。

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

命旦驰还,权留守事。

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

”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

”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

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三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宫禁火灾,旦驰入。

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

一朝殆尽,诚可惜也。

”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

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

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
谴耶?”当坐者皆免。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

”帝以是愈贤旦。

旦为相,宾客满堂,无敢以私请。

察可与言及素知名者,数月后,召与语,询访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献之,观才之所长,密籍其名,其人复来,不见也。

每有差除,先密疏四三人姓名以请,所用者帝以笔点之。

旦凡所荐,皆人未尝知。

旦没后。

史官修《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荐云。

(节选自《宋史·王旦传》) 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请天下建常平仓表:上表。

B.朕不妄费
..妄费:随意使用。

C.此臣所以重.准也重:倚重。

D.每有差除
..差除:差遣任命。

【答案】 C (敬重)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旦为政能着眼长远的一组是()
①契丹犯边,从幸澶州。

②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③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④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⑤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⑥观才之所长,密籍其名。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②④⑥D.①⑤⑥
【答案】 B (①、⑤、⑥均不能表明王旦为政能着眼长远)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来犯,王旦受命留守京城,专心政事而无暇回家,直到战
事结束才与家人团聚。

B.在皇宫失火事件中,王旦主动承担责任,主张为政要立信于民,使百余人免于死罪。

C.王旦为官常能着眼长远,他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得真宗赏识
D.王旦为相,公正无私,他细心发现人才,并为朝廷举荐了很多人才,而人们并不知道。

【答案】 A (“王旦受命留守京城,专心政事而无暇回家”错。

)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皇帝一向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经上奏后退下,皇帝目送着他说:“帮我得到天下太平的,一定是这个人啊。


(2)现在反而又要归罪于他人,还拿什么来显示信用?况且火灾发生即使有人为的过失,但又怎么知道不是上天的惩罚呢?
四、高考热点
1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团团族”。

(不超过40个字)
时下白领们最喜欢玩的是团购。

团购,就是团购网站在推出了一种商品后,网友们一起购买这种商品的话,会得到很优惠的价格。

与个人网购相比,“团团族”的购物可就轻松多了,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花较少的钱买到品质不打折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团团族”是指为享受优惠价格、从团购网站一起购买某种商品的白领群体。

17.高考将至,高三·三班拟请去年考上大学的王菲同学回校作报告,下面是班长给王菲写的一封邀请函,有四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邀请函
王菲同学:
为帮助高三同学顺利度过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高三·三班同学想叫你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来校聊一聊,以分享你的点滴经验,不得推辞。

××学校高三·三班全体同学
2013年4月25日
①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④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叫——请聊—聊——作报告(指导)点滴——宝贵不得推辞——请你不要推辞(希望你能接受邀请)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幼苗,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大树;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条细流,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只雏鹰,只要心存高远,终会飞向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颗花种,只要耐得住寂寞,终会绽放花丛;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滴露水,只要追求不懈,终会融入白云;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只幼虫,只要自强不息,终会破茧成蝶。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中国的家长教育孩子,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听话’,你觉得这种“听话’教育有什么样的利弊呢?请以“听话”为思考基点,写一篇文章。

【佳作赏读】
“听话”教育——一种无言的悲哀
面对摇篮里的孩子,妈妈总是说:“听话”……这真是“听话”教育从娃娃抓起,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听妈妈的话,还会有错吗?(事实一,包含事实和简单归纳。

归纳部分正话反说,下同。

) 孩子上了幼儿园,妈妈又说:“宝宝,听阿姨的话”,孩子只好规规矩矩,更有甚者,要听阿姨的话上课时双手要背过去,更不能交头接耳……这真是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有了幼儿园早期的“听话”熏陶,还愁孩子以后不循规蹈矩吗?(事实二,包含事实和简单归纳。

)
到了中学,当然得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就是真理,就是权威,就是撼不动的大树……在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及时有效的“听话”教育,早早地为孩子定下“听话”的人生准则,还用担心孩子以后会弄出什么“乱子”吗?(事实三,同样包含事实和简单归纳。

)
参加工作了,那更得听话,听领导的话,惟领导的马首是瞻,领导说鸭子,得赶紧说扁扁嘴,要不然,目无领导,恐怕没什么好果子
吃……既有少年时“听话”教育的雄厚基础,又有现实的成败利弊关系,能不“听话”吗?能不唯唯诺诺吗?(事实四,也是列举事实然后简单归纳。

)
最后自己当了领导,那就只能听上级的话了,上级说照常征收各种税费,即使本地颗粒无收,也得听话呀!……这样“听话”教育就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上了一层新台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事实五,语含愤激,既有事实列举,又有简单归纳。

)
“听话”教育在咱们中国可谓根深蒂固,自然使得每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真可能是民族的悲哀……(对以上五个事实做总结归纳,同时也是以上五个归纳句子的总括。

至此,形成了大中套小的归纳叠架。

)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原文展示】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名句背景】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曾代表齐国出使到强大的楚国,楚王想方设法要侮辱他,在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晏子面前,楚王均以失败而告终。

《晏子春秋》记载了晏婴的言行故事。

【名句译释】
对国家有利的就喜爱它,对国家有害的就厌恶它,所以明确了喜爱的对象,贤良的人就多了;明确了厌恶的对象,邪恶的人就会灭亡。

【名句评析】
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民族英雄岳飞墓前,塑有
四个被捆绑的跪姿铁人,那就是千百年来遭人唾骂、出卖国家利益的权奸秦桧夫妇及其同伙。

一位当代雕塑家出于人道的目的,将四个跪姿铁人改为站立捆绑姿势展出,遭到了观众的强烈反对,不得不撤出展览。

人们为什么反对呢?因为大家有一致的立场和观点:对做了有利国家利益事情的人,敬之,重之;对做了有损国家利益事情的人,鄙之,恨之。

国家利益至上,这是基本准则,晏子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