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控制血压,可选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使
患者血压尽可能缓慢降至<140/90mmHg
3、降压治疗应于卒中急性期过后病情稳定时 (一般为卒中后2~4周)开始。
第七页,共10页。
干预血小板聚集
第八页,共10页。
• 单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50~150mg/日; • 联合用药: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及潘生丁缓
应限于有监测INR条件的医院。 注意:INR值应控制在2.0~3.0之间。
第九页,共10页。
干 预 TIA
• 积极寻找病因,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
格雷,或小剂量阿司匹林+潘生丁缓释剂 • 必要时抗凝治疗 • 不建议用抵克力得,如用应注意监测血细胞
第十页,共10页。
释剂(200mg)的复方制剂,每日二次。(无此复 合制剂时,可用阿司匹林50mg,一次/日,潘生丁 200mg, 二次/日;
• 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选
用氯吡格雷,75mg/日。
抗凝治疗
• 卒中急性期不宜抗凝治疗,一般可在2周后开始; • 非瓣膜性房颤可用华法令(2~4mg/日)治疗,并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10页。
(优选)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第二页,共10页。
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心脏病 高半胱氨酸血症
l 吸烟 l 酗酒
l 肥胖
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抑郁 l 不良生活方式
第三页,共10页。
• 首次卒中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 • 卒中后血压管理 • 干预血小板聚集 • 抗凝治疗 • 干预治疗TIA • 颈动脉狭窄治疗、高半胱氨酸血症、
血脂异常、高血糖管理(同一级预防)
第四页,共10页。
首次脑梗死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
1、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梗死 2、心源性栓塞 3、腔隙性梗死 4、原因不明
第五页,共10页。
第六页,共10页。
出血性卒中发病原因的正确评估
1、高血压性脑出血 2、颅内动脉瘤 3、血管畸形 4、其它
卒中后的血压管理
建 议:
患者血压尽可能缓慢降至<140/90mmHg
3、降压治疗应于卒中急性期过后病情稳定时 (一般为卒中后2~4周)开始。
第七页,共10页。
干预血小板聚集
第八页,共10页。
• 单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50~150mg/日; • 联合用药: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及潘生丁缓
应限于有监测INR条件的医院。 注意:INR值应控制在2.0~3.0之间。
第九页,共10页。
干 预 TIA
• 积极寻找病因,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
格雷,或小剂量阿司匹林+潘生丁缓释剂 • 必要时抗凝治疗 • 不建议用抵克力得,如用应注意监测血细胞
第十页,共10页。
释剂(200mg)的复方制剂,每日二次。(无此复 合制剂时,可用阿司匹林50mg,一次/日,潘生丁 200mg, 二次/日;
• 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选
用氯吡格雷,75mg/日。
抗凝治疗
• 卒中急性期不宜抗凝治疗,一般可在2周后开始; • 非瓣膜性房颤可用华法令(2~4mg/日)治疗,并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10页。
(优选)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第二页,共10页。
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心脏病 高半胱氨酸血症
l 吸烟 l 酗酒
l 肥胖
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抑郁 l 不良生活方式
第三页,共10页。
• 首次卒中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 • 卒中后血压管理 • 干预血小板聚集 • 抗凝治疗 • 干预治疗TIA • 颈动脉狭窄治疗、高半胱氨酸血症、
血脂异常、高血糖管理(同一级预防)
第四页,共10页。
首次脑梗死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
1、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梗死 2、心源性栓塞 3、腔隙性梗死 4、原因不明
第五页,共10页。
第六页,共10页。
出血性卒中发病原因的正确评估
1、高血压性脑出血 2、颅内动脉瘤 3、血管畸形 4、其它
卒中后的血压管理
建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