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自读教材第15课P70-75页,试着独立完成以下题目,并将有疑问的题目作出标记,在组内讨论完成,。如组内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题目,请以组为单位上交教师。
探究内容由各小组长由易到难分配给小组的组员完成,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由其他小组或老师帮助解决。
【课时检测】
1.(2018陕西西工大附中期末)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其中“局部抗战”的力量主要有(D)
①抗日义勇军②抗日游击队③抗日联军④中国工农红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 (2017淄博)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A)
【合作探究】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妄图灭亡中国。
(2)如果处死蒋介石,可能会导致国家陷入四分五裂、割据混战的局面.
(3)如果保留蒋介石,可以最大可能的争取亲英美势力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6.“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以上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B)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举行D.重庆谈判的成功
【课堂小结】
【教后反思】
【课后作业】
《问题解决与导学方案》“自主测评”和“深化拓展”。
易错提醒
(1)柳条湖事件属于九一八事变的借口,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4.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意义。
任务与问题
方法与要求
暴露区
【自主学习】
一、九一八事变(要求自学课本,说出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借口、结果和影响。)
1.概况: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2.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3)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第二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4)材料一、三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击日本的侵略,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了旨在逼迫蒋介石抗日的西安事变。
(3)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要求自学课本,说出西安事变的时间、领导人、目的,了解中国共产党对待西安事变的出发点和态度,了解西安事变的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1.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不甘作亡国奴、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各阶层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民主运动,从东北、华北到华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
材料三: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对如何处置被捉的蒋介石,存在不同的主张: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报仇雪恨,杀了他”;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可以放了他”。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C.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方针政策的调整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5.“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爆发前,广大学生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B)
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3.抗战力量: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4.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要求自学课本,掌握华北危机的概况并找出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时间、口号和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国民政府对日军的侵略行为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不抵抗政策。日军不到半年就完全侵占整个东北,并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九一八事变后,全民族的中心议题是什么?请你举一例,感受当时的抗日烽火。
抗日救亡。如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2.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
3.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正式形成,只是初步形成。
记忆点睛本课可概括为一、二、三、四。
一次运动————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二个事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三个时间———— 1931年9月18日,1935年12月9日,1936年12月12日。四个人物————杨靖宇、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导学案
课题: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总课时___1_____第_1__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2.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和华北危机的表现;认识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3.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局,感悟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主义壮举与情怀。
1.华北危机: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
(1)背景: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概况: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
A.东北地区B.平津地区C.淞沪地区D.西北地区
3. (2017绵阳)何香凝裙上写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对此诗的正确理解是(C)
①写于九一八事变后②倭奴指的是美帝国主义
③中国推行抵抗政策④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一二.九运动是中国民族革命高潮到来的标志,主要是指其(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