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蔓延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蔓延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胡婷
来源:《商情》2016年第29期
【摘要】新经济环境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城市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城市蔓延”现象的发生。

早在二十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在面临城市蔓延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近些年来也面临城市蔓延问题。

城市蔓延制约了经济稳定发展,形成了经济泡沫,引起了资源浪费和生态过环境破坏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蔓延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在针对城市蔓延机制和后果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本文将针对城市蔓延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蔓延;城市经济;经济学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许多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

但城市化发展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出现急剧变化现象,造成城市发展并没有表面上的发达程度,而是过度依赖城市增长的速度,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局面来看,很多城市都在面临着城市蔓延问题。

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应针对城市蔓延问题采取相关治理措施。

一、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蔓延问题
(一)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是经济学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城市生产、发展、建设、规划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以城市内外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和城市发展问题,探究城市经济活动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十世纪末世界各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而这些变化有利有弊,给很多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制约了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希望通过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探索问题根源,寻求解决方法,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

八十年代,城市经济学在中国兴起和传播,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导向。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求,对于很多城市发展问题的分析还不全面、不透彻、不深入,造成我国城市发展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是城市经济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毫无疑问城市蔓延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城市无序发展的结果,其具体表示是:城市规模增长过快,发展规划中以粗放式和外延式土地利用模式为主,造成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土地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人均服务设施成本增加,同时导致了耕地和湿地减少,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城市蔓延现象,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

在七十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郊迁现象,造成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张。

二十年代后,甚至美国政府税收都在外迁,城市化出现失控扩展与蔓延现象。

由于城市形态密度低,呈现分散发展趋势,城市发展对汽车交通依赖性较大,城市交通拥堵,过度开发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城市发展中应提高对城市蔓延的重视,加强城市蔓延防治。

二、城市蔓延现象的经济危害
造成城市蔓延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来自:经济、政治、社会等三个方面。

从经济角度来看,城市蔓延都与市场经济离不开可分,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

从政治角度来看,在经济为先导的影响下,政府政策也追随经济,对城市蔓延推波助澜。

且相关规划与开发政策的不合理、不科学,也是导致城市蔓延现象的主要原因。

例如:交通外迁、远郊开发等等。

从社会原因来看,城市已逐渐成为人类、工业、交通、建筑的集中地,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城市污染排放量是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渴望自然,向往郊区的社会文化氛围。

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拥有汽车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使得中产阶级追求市郊舒适的生活环境的想法变为可能,导致城市蔓延现象被再次加剧。

这一系列原因造成城市密度低,对汽车依赖性强,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造成农田面积和绿化空间减少,水与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恶化,当地特色人文风貌逐渐消失,郊区转变为城市化生活,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面积过大,形态分散,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不断下降,闲置率提高,而建设成本却出现增加,基础设施未能充分被利用,产生了大量社会资源浪费。

显然这加剧了城市中心区衰败,造成了工作岗位和产业的扩散迁徙,中心区税收出现降低,就业机会减少,出现人口分布与就业岗位分布不匹配,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扩大了贫富差距,公共活动空间减少,出现阶层隔离性,社交机会减少。

城市蔓延导致城市发展出现无序形态,城市发展政策与实际情况不配套,违反了城市发展规律,难以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三、城市蔓延的对策研究分析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城市蔓延现象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并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应提高对城市蔓延现象的重视,深入分析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治理城市蔓延问题。

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城市蔓延的对策:
(一)建立城市发展约束机制
想要治理城市蔓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经济良性循环,应尽快建立城市发展约束机制。

通过城市发展约束机制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大,防止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对接管理。

另外,应强化城市发展的环保条款,通过法律法规约束开发行为,明确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向,考虑到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自然资源利用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减少城市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只有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城市经济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调整城市发展方针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发展方针的不科学是造成城市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很多城市发展定位存在问题,发展方针缺乏科学性,导致城市规模盲目扩大。

城市发展方针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标杆,合理设计和挑战城市发展方针,使城市能够有序发展是治理城市蔓延现象的关键。

在发展方针制定中,应基于城市经济,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使城市发展方针趋于合理。

另外,为确保城市发展方针的落实,要加强城市发展建设监督和发展方针实施监控,从而规范和督促城市发展实,利用发展方针,促进城市有序发展。

(三)科学调整城市规模标准
就目前来看,我国城市规模标准尚不严谨,这也是造成城市无序扩大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国应积极制定相关标准,根据城市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模标准调整,为城市发展提供导向,使城市发展建设更符合国情,符合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

在城市规模标准调整中,应立足于资源环境承受范围内,以城市公共设施和人口比重作为基本划分条件,适当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防止城市蔓延,对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进行适当制约。

另一方面,要控制城市蔓延框架,从而为城市规模标准和城市蔓延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手段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供给”层面入手,消除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通过提高限定开发权限,收取开发费用的方式将外部问题内化。

而从内部控制城市蔓延,难度则会大大降低,城市蔓延治理效果也会更好,更快。

四、结束语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但我国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对城市蔓延现象考虑却非常不充分,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房屋建筑成本高,资源浪费问题突出,环境破坏严重,非常不利于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应积极调整城市发展战略,规范城市发展方针,促进城市有序发展,治理城市蔓延现象,保障城市经济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城市蔓延过程中的村庄演变规律及其改造探讨——以玉溪市城区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4,13(11):119-124
[2]李志搏.城市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城市——卡斯特《城市问题》研究[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5,19(14):132-136
[3]王慧丽.基于国内外比较视角下城市蔓延概念与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海南科学技术学院,2014,16(07):119-123
[4]田丽芳.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以我国一线城市为例[J].江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1,15(03):116-151
[5]赵黄伟.广州城市边缘区规划管理研究——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手段[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01):113-121
[6]王栎鑫.房价上涨是否推动了城市蔓延——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4,12(11):124-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