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教材分析
课前可以先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如:48×36,要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特别要强调两点:(1)用36十位上的3和48乘时,所得结果末位的4要和十位上的3对齐,即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乘时每一位都有进位的情况,不要忘记进上来的数。

然后再出示例l。

例1的教学可以分为三步:
首先,要求学生估算,把215看成200,28看成30,200×30=6000。

其次,把新知识转化成原来学习过的知识,把28拆成4×7,215×28就变为215×4×7= 6020。

最后,提出问题:“你能应用原来学过的知识用竖式计算215×28吗?”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

然后让学生观察例题与复习题的联系与区别,找到知识的生长点:从两位数乘两位数变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的过程中,用因数的哪一位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

在“算后先检查一遍”的基础上提出用计算器验算。

若发现与笔算结果不相同,一定要找出错误原因,并进行改正。

最后要把估算、笔算和验算的结果相比较。

“练一练”:
第1题,是形成性练习。

应强调算后一定要检查一遍。

第2题,先估算,把198看成200,14看成15,200×15=3000;然后进行竖式计算;最后将竖式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3题,因为数比较特殊,可以用拆数的方法进行计算,275×16=275×2×8=550×8=44OO(厘米),4400厘米=44米。

例2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中两个因数末尾都是O的乘法。

首先,要求学生估算,把390看成400,400×80=32000,所以这个公园的占地面积接近32000米²。

其次,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是O的竖式乘法。

例如79×60=4740。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叙述乘的过程。

教师要强调乘完后要补上末尾的O。

再次,要复习中间有O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如508×3)的竖式计算,然后叙述乘的过程。

教师要强调因数中间的O一定要乘。

最后,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例题,教师强调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O,乘完后就要在末尾补几个O。

“练一练”:
第1题,是形成性练习。

305×93一题中的一个因数中间有O,计算时要乘;后两道题中的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末尾有O,这个O可以先不乘,用O前边的数先乘,加完后再补O。

对于因数末尾有O的乘法,要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自觉地进行简算。

第2、3题,是用一步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竖式计算前都要求学生先进行估算,计算后要检查,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第1题,要求是“直接写出得数”,若把每道题中因数末位的O都去掉,就属于口算题的范畴了。

第2题,是一组用竖式计算的题目,要求学生一次算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一次正确率。

用计算器验算前要求学生先自行检查或互相检查。

第3、4、5题,是用一步乘法解决的实际竖式计算前都要求先进行估算,计算检查,并与估算结行比较。

第6题,是一道用与计算相结合的方决的实际问题。

先分别计算3种计算器各买16台所需要钱数。

135×20=2700,2700<3000;157×16:把157看成160,160×16=2560,2560<3000;208×16:把208看成200,200×16=3200,3200>3000.所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购买方法,即可以买单价是135元或157元的计算器。

第7、8、9这三道题是用一步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竖式计算前都要求学生先进行估算,计算后要检查,并与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第10题,是用两步解决的实际问题。

可以用综合法分析。

根据“下半月的15天,平均每天卖出420千克”,可以求出下半月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再加上上半月的就可以求出全月卖出蔬菜多少千克。

思考题,现在优惠“买四送一”,也就是说用买4盆的钱可以得到5盆。

思路一:买4盆的钱是20×4=80(元)(得到5盆),150盆中包含有多少个5盆:150÷5=30,所以买150盆的钱是80×30=2400(元)。

思路二:买4盆的钱是20×4=80(元)(得到5盆),那么每盆的实际价格是80÷5=16(元),买150
盆就需要150×16=24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