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鼻饲安全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为确保新生儿鼻饲操作的安全、规范,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新生儿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
三、职责
1. 护士长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护士负责新生儿鼻饲操作的执行和记录。
3. 医生负责新生儿鼻饲的医嘱下达和病情观察。
四、操作流程
1. 操作前准备
(1)核对医嘱:护士核对医嘱,确认鼻饲的必要性、剂量、时间等。
(2)物品准备:准备鼻饲管、注射器、无菌纱布、治疗巾、听诊器、温开水等。
(3)患儿准备: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如仰卧位或半坐卧位。
2.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进行手卫生。
(2)将鼻饲管插入鼻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3)插入食管,确认胃管在胃内,可通过听诊胃蠕动音或观察胃液反流等方式。
(4)注入鼻饲液,速度宜慢,防止发生呛咳。
(5)注入完毕后,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避免堵塞。
(6)封闭鼻饲管末端,防止空气进入。
3. 操作后观察
(1)观察患儿反应,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操作。
(2)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3)记录鼻饲时间、剂量、患儿反应等。
五、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鼻饲管插入深度应符合要求,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
3. 鼻饲液温度应适宜,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患儿消化吸收。
4. 鼻饲速度宜慢,防止发生呛咳。
5. 观察患儿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鼻饲管。
2. 预防呼吸道阻塞:观察患儿反应,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操作。
3. 预防胃食管反流:抬高床头,减少胃食管反流。
4. 处理方法:如出现并发症,立即停止鼻饲,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七、监督与考核
1. 护士长定期检查本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3. 定期对护士进行鼻饲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医院新生儿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