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I)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5分,共75分。

1、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范畴
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4、承认人类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5、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嫦娥奔月”便演绎了一则美妙神话。

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A.源于人的灵感和想象B.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更逼真地反映了现实D.体现了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网络语言够“雷" 人,也够流行,但是关于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一直争议不断。

据悉,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网络词汇并未收录,原因是“不符合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标准”;而由语言学家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早在xx年就面世了,由阿络落实到纸面,网络新词显示出“正规化”的努力。

关于网络用语的争议表明
①网络语言能否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并无客观依据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③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当前,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它: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
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④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东西方国家对同一问题往往具有相反的认识和评价,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没有确定的标准 B.具有社会历史性
C.在一切社会都具有阶级性 D.往往会因人而异
10. 屈原在其诗篇《天问》中,围绕宇宙、人生、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内容,提出了172个问题,其中有许多是在当时尚未解决而他有所怀疑的。

材料是在强调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C.哲学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D.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
1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存在即被感知” 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3.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和力量。


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上述论断说明
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14.“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作用
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16.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下列说法最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C.“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物是观念的集合”
18.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A.阶级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19.毛泽东说:“马克思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要和我国的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

”这体现了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反对从主观出发
20.艺术的表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达芬奇说“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

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导致失败
B.规则是客观的,艺术创作要完全遵循规则要求
C.限制与自由是绝对对立的,二者不可能实现统一
D.自由在成功的艺术创作中是不存在的
21.人工智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鉴于人工智能的巨大作用,有人因此认为人工智能,如电脑也可以具有思维。

这种观点
A.正确,因为电脑可以进行复杂的运算程序 B.正确,因为电脑具有人没有的功能
C.错误,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错误,因为意识不能脱离客观存在而产生
22.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D.没有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23.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一观点
A.承认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看到了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C.属于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D.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
2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发展生产力来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思想武器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检验实践正确与否的真理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5.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月亮的高远清凉在中国人心中换起的是宇宙的空阔与人心交感的美学意绪,月亮作为柔和和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愿望。

这表明了
A.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认识自然的前提
B.人们将主观感受赋予自在之物,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C.人与月的心灵对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D.物质的独立性与意识的依赖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6.在传统的农历新年来临之际,远在遥远的月球轨道的“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特殊的“语音”,给家乡的亲人“拜年”。

这个穿越38万公里的“语音”是:“我在月球上向大家拜年了。

我要送上一首来自月球的《春节序曲》。

”“嫦娥一号”卫星能从遥远的月球轨道给家乡的亲人“拜年”表明
①人的认识能够直接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
②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积极效果
③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④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A. ②③④
B.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27.xx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又要依据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适度的调整政策的力度和重点。

这体现了
①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8.某地媒体一则关于本地香蕉患巴拿马病的报道,没想到却引发了全国香蕉市场大地震,海南等地的香蕉出现大面积滞销的现象,香蕉的收购价格直线下滑,蕉农每天损失达千万元,许多蕉农面临破产的命运。

从唯物论角度看,这表明A.错误的意识不是物质的反映B.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D.生态安全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新年到,送你鸟巢做新房,送张床叫水立方,生个宝宝叫福娃。

祥云围绕在身上,中国印在心窝里,‘鼠’不尽的祝福送到你身旁。

”这是xx年第三届原创新
春祝福短信大赛中的一条。

回答29~30题
29.该短信用奥运标识串起了一串美好的祝愿,有利于促进全国上下对奥运的关注和支持。

这主要表明
A.物质依赖于意识并对意识具有反作用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奥运标识具有意识,将对社会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30、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31、亚理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个平凡甚至简单的小人物,智商很低,却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视感情。

他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单纯而又执著,不知让多少观众深深感动。

这表明()
A、特殊人物的意志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
B、人的意识无所不能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人工增雨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天空中要有成雨条件。

当天气过程中有适合的
降雨云系时,通过人工干预、催化,可以使原有的降水变得更大。

如果缺乏相应的条
件,人工增雨便无从谈起。

据此回答33~34题:
33、当天气过程中有适合的降雨云系时,人们可以通过干预、催化,使原有的降水变
得更大。

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C、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D、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34、人工增雨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天空中要有成雨条件。

如果缺乏相应的条
件,人工增雨便无从谈起。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B、一定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C、客观条件妨碍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客观规律是千古不变的
35、古时候,人们砍树全靠斧子,一天也砍不了几棵。

一天鲁班爬山的时候,一不小心脚被一棵带齿的小草划破了。

这件事启发了他,他照小草的样子用铁片打了一把有齿的锯,用它锯树比斧子砍树既快双省力。

这个故事说明( )
A、只要大胆地想、大胆地做,就会有所发明创造
B、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瞬间在头脑中产生的
C、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会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甚至惊人
D、鲁班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这样两句话:
“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

”据次回答36~37题:
36、上述材料中的经验,从哲学上看就是要求我们(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7、严教授认为要“敢于好高骛远”,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①解放思想②有创新精神③否定规律④从经验出发⑤把目标定的越高越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
38、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英雄的青藏铁路建设者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这表明 ( )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
B、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C、人和自然可以共存
D、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无限发挥的
39、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这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B.正确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理论对社会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41.10多年前,在马来西亚,尼巴病毒使数百人丧命,这是因为森林火灾使得蝙蝠无处栖身。

它们逃到猪圈,并通过蚊子感染猪。

数百万头猪因此而死,病毒又传给了人类。

这说明
A. 病毒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
C.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D.人在病毒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42.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这主要是强调
A. 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B.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C.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D.人类应当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
43.古希拉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44.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

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
B. 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
C.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重要特点
D. 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
45.漫画中的现象,启示我们
①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②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
③要反对主观主义
④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6.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C.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D.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7.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醉驾②十二五规划③生产力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③48.目前,我们所在的世界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神舟”七号遨游太空、青藏铁路矗立高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人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神奇创造力量。

其实人所创造的这些东西,都是( )
A.人利用自然物,遵循自然物属性与规律的结果
B.人改造物质的具体形态,创造客观世界的结果
C.人们改造自然界,改变自然物及其规律的结果
D.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的结果
49.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刚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

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盖上透明盖,跳蚤仍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

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

上述试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
50.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共3小题,25分)
51.简答题从哲学上看,什么是物质?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
性?(7分)
52.简答题: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年画拍摄的假虎照,涉嫌诈骗犯罪。

周正龙已被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此事件涉及的13名相关公务员受到处理,其中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孙承骞被免职。

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万方、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

该事件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请写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8分)
53.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

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

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

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10分)
21698 54C2 哂U20805 5145 充36433 8E51 蹑jI33307 821B 舛ua 24908 614C 慌32861 805D 聝30628 77A4 瞤31436 7ACC 竌37410 9222 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