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课件-耳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马拉色菌有7个菌种。近年来国内兽医研究报 道在犬的外耳道中常常能分离出马拉色菌,但主要集中在厚皮马 拉色菌上,而目前对其他马拉色菌菌种在犬耳道中的分布和发病 情况尚无报道,因此调查犬外耳道马拉色菌的菌种分布及发病趋 势对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的有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的目的
中耳炎初期:耳分泌物多,低烧(39.5°C左右); 中耳炎严重:全身症状,有时卧地不起,甚至抽搐。
炎症蔓延到内耳:耳聋,身体平衡受到影响。
预后:化脓性的一般引起内耳炎甚至败血症!
中耳炎的治疗
原则:耳用药+全身用药。
耳道冲洗:洗耳+“耳漂”、新霉素滴耳液等; 注意治疗马拉色菌:口服氟康唑,
耳廓疾患
耳背部脱毛: 耳螨:瘙痒,引起搔抓,常继发真菌感染。 真菌:幼犬、幼猫原发性较多。 疥螨:引起耳部、肘后等部位瘙痒性脱毛,
皮肤增厚。 耳血肿; 猫耳淋巴外渗:必须治疗中耳炎、耳螨。
考利犬耳螨性耳尖脱毛
犬、猫的耳道口
犬耳耵聍腺癌
发生部位:耵聍腺; 蔓延至:外耳道; 手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品种:罗威纳、斗牛犬等
• 表皮过度角质化、皮脂腺分泌异常; • 耳垢异常 (脂肪酸含量升高、腊质化)。
外耳炎原发病因
异物:
• 植物. • 毛发过长. • 易引起脱水的药物治疗
e.g. 油性药膏 • 不洁的沙土颗粒.
诱因
这些因素不会直接导致外耳炎, 但是会阻碍外耳炎的治疗;
它们是细菌和真菌。 在接近 50% 健康耳道里, 致病菌和其它细菌处于共生状态。
外耳炎
发炎
表皮过度角质化/皮脂腺分泌异常
表皮剥落增加 & 皮质分泌增加
感染
耳垢 & 碎片增多
外耳炎病原(国外资料)
病原体
1. 马拉色菌 2. 葡萄球菌 3. 假单胞菌 4. 变形杆菌 5. 链球菌 6. 革兰氏阴性菌
发生率
30% 30% 20% 10% < 5% < 5%
消除炎症 消除外耳炎
大宠爱滴剂 过敏性耳炎:耳分泌物不多,但是搔抓耳下部(垂直
耳道的皮肤投影处);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有效!
病例1—耳血肿
耳血肿—耳变形
耳血肿
耳血肿
貓耳病
猫耳螨病
耳螨病:耳螨处于耳道中,引起细菌继发感染 直接将伊维菌素滴入耳道内,一次即可。 耳道抗细菌: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者恩诺沙星注射液 预防耳螨: 大宠爱滴剂,1次/月
成功治疗外耳治疗成功 治疗炎
成功治疗
治疗:消炎
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法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
选择高效抗炎药物能够迅速发挥消炎作用, 也可减少犬主的抱怨;
较长的半衰期可以确保消炎作用延长, 并且减少使用剂量避免副作用。
皮质类固醇药物
皮质类固醇类
氢化可的松 氢化波尼松 去炎松 地塞米松 贝他米松
消炎作用
1 4 5 25 30
就犬自身而言, 耳道环境改变并不一定会 导致外耳炎的发生;
一般不需要治疗,仅作预防处理即可。
外耳炎的诱因: 异常的解剖学结构 过分潮湿 错误治疗 异常组织增生
犬外耳炎的原发病因
耳螨虫:
• 高度的传染性 • 只需很少数量的耳螨就可通过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外耳炎的发生 • 在一些反复发作的病例中,其环境中可能存在有耳螨的宿主。
只,雌性犬393只,雄雌之比为1.61:1。 对309只外耳炎患犬进行观察,发现主要临床症状为耳内异味、
耳局部发热、耳道分泌物异常和搔痒。
细菌检查结果
变形杆菌属 假单胞菌属
3%
3%
棒状杆菌属 19%
链球菌属 9%
葡萄球菌属 52%
微球菌属
3%
葡萄球菌属 未鉴定G-球菌 芽孢杆菌属 金黄杆菌属
链球菌属 棒状杆菌属
通过对患有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的患犬外耳道分 泌物进行培养,依据马拉色菌各菌种的生理生 化特征,鉴定犬耳道中马拉色菌的菌种分布, 了解犬耳道中的常在马拉色菌的菌群情况;
对马拉色菌的培养条件、染色方法及菌种鉴定 进行试验讨论;
了解不同马拉色菌种在犬外耳炎中的发病情况 及马拉色菌的发病趋势。
研究方法
耶尔森军属 弧菌属
口腔链球菌属 乳杆菌属
埃希氏菌属 巴氏杆菌属
微球菌属 龋齿罗氏菌
变形杆菌属 未鉴定G-杆菌
奈瑟菌属 溶血隐秘杆菌 假单胞菌属
莫拉菌属 红球菌属 窄食单胞菌属
微生物培养结果——真菌
88例真菌培养阳性,分离出90株真菌; 厚皮马拉色菌68株, 念珠菌9株, 隐球菌3株, 小孢子菌、皮肤毛孢子菌和曲霉菌属各1
主要致病菌
分离到的主要细菌是葡萄球菌, 其次是棒状杆菌; 从慢性外耳炎病例分离到的细菌
以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为主; 厚皮马拉色菌是分离到的主要真
菌,其次是念珠菌。
犬马拉色菌性外耳炎耳道中马拉色菌的分型及临床发病调查
马拉色菌是人类及温血动物皮肤表面的常驻菌群,但当内外环境 发生改变时,也可致病。
犬马拉色菌性外耳炎是犬临床发病率很高的一种耳道疾病,国外 对马拉色菌的研究比较早,国内的人医近年来对于皮肤马拉色菌 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可卡犬的 微生素A反应性皮炎-耳炎
治疗: 食物中补充VA,625-800IU/Kg,口服,
1次/天。 3-8周后见效。 需要终生治疗!
中耳炎
鼓室及耳咽管的炎症。 病因: 1,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炎症
↓ 耳咽管
↓ 中耳
中耳炎病因
2,外耳炎蔓延而引发中耳炎;
3,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耳部外用霉菌净(伊曲康唑+洗必泰) 耳内用药:耳净(首选),耳特净,耳康,耳
漂,耳爽等。 治疗败血症:输液+抗生素。
临床药敏试验表明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 物抑菌效果较好; 洛美沙星效果更好!
伊曲康唑、克霉唑、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抗真菌 效果较好
特比萘酚和制霉菌素的抑菌效果不确定。
雪纳瑞耳病
耳道中毛发多 耳垢不能排除 引起细菌+马拉色菌感染 耳净治疗。
耳内廓可以外用“霉菌净” (伊曲康唑+洗必泰)或者
特比萘芬霜。每天2次
食物过敏性耳炎
耳道中有(或无)分泌物, 耳道肿而红
曲安奈德止痒 耳净抗炎抗细菌真菌消肿 更换食物!
耳病的思考题
犬耳炎主要致病微生物是什么? 耳炎时,使用刺激剂是否合理? 抗犬中耳炎,哪个药物效果最好? 食物过敏性皮炎在耳部的表现? 可卡犬和雪纳瑞犬发生耳炎的主要原因? 遗传过敏性皮炎犬的耳部有什么变化?
耳用药
药物:杀灭细菌、马拉色菌和消肿
耳特净 (克霉唑+倍他米松戊酸酯+庆大霉素)
耳净 耳康
(伊曲康唑+倍他米松戊酸酯+庆大霉素)
耳漂
耳爽
氧氟沙星滴耳液
建议采用预防性清洗
在绝大多数病例中,引起外耳炎发生自身遗传和原发因 素是不能够改变的:
• 异常的解剖学结构 • 过度潮湿 • 遗传性过敏症 • 角质化异常
小动物耳病
林德贵
耳分泌物检查
临床主要的耳病
耳壳:耳螨、疥螨、真菌、 耳血肿、耳淋巴外渗、耳壳变形;
耳道:外耳道狭窄、外耳炎、
耳马拉色菌病(可卡犬常见)
耵聍腺癌 内耳炎。
耳解剖图
L型耳道,鼓膜
耳内红疹,皮屑
耳炎
各种因素的相乘作用
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
原发病因
耳血肿
耳部较大的血管(皮下)破裂,血液流至皮肤和耳软 骨之间,形成血肿。
调查宠物基本信息,比如发病时间、品 种、性别、耳道特点、耳道分泌物性状 等,对镜检马拉色菌阳性病例的耳分泌 物样本进行培养、菌种分离鉴定和染色 观察。
对菌种分类和生长情况等项目进行记录。 最后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
图表。
研究结论
通过本试验对犬外耳道马拉色菌的分离培养,并 鉴定菌种,了解到马拉色菌型外耳炎犬外耳道中 马拉色菌主要是厚皮马拉色菌和合轴马拉色菌, 其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厚皮马拉色菌在含有 油脂的Leeming和Notman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
预防是关键!
采取预防性清洗外耳道的措施可以大 大减少犬猫的发病率。
耳病用药注意事项
不能使用刺激性的药物: 酒精制剂,双氧水等(刺激性过大!)
耳部炎症的症状消失后,临床上继续用 药7天左右。
治疗时,耳部通风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我们的研究(张迪,林德贵)
具有下垂耳廓及耳毛多特征的犬种发病率最高。 在染色对比中,派克墨水在马拉色菌鉴定上更具
优势。
耳成分比较
耳特净
耳净
庆大霉素 倍他米松戊酸酯 克霉唑
庆大霉素 倍他米松戊酸酯 伊曲康唑
可卡犬的耳病问题
维生素A反应性皮炎-耳炎 垂直耳道深 耳道内毛发多 耳道通风差
可卡犬的 微生物A反应性皮炎-耳炎
葡萄球菌
S/R S S S R S S S
消除致病菌
应当采用广谱抗生素 (对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单假胞菌等都有作用)
庆大霉素
杀灭耳部外寄生虫
杀灭:马拉色菌、耳螨等:
噻苯米唑 伊维菌素类,阿维菌素类
大宠爱 福来恩喷剂
常用外用制剂
制剂 凝胶
油剂
优点 • 接触时间长. • 扩散性能好. • 保湿.
外耳道上皮组织急性或慢性炎症,有时可以侵染到 耳廓。
临床表现包括耳部皮肤出现红斑、脱皮、疼痛或瘙 痒。
犬外耳炎发病率在5%-20%之间。
所有种类和年龄的犬猫都有可能会感染外耳炎,有 一些种类的发病率比较高。
病因分为原发性因素、易感性因素、持久性因素。
可卡犬耳炎
外耳炎的诱因
外耳道环境的改变会引起耳道对细菌及 真菌变得敏感;
• 接触时间长.
水剂
• 容易灌注
触变胶 Thixotrope
• 容易灌注. • 接触时间长. • 扩散性能好. • 保湿.
缺点 • 不容易灌注
• 不容易灌注. • 容易堵塞 • 覆盖性差.
• 接触时间短. • 容易挥发.
清洗耳道的注意事项
坚决不能使用棉签或其它物品探入耳道内!
• 耳垢或脏物被推到耳道深部. • 对耳道造成损伤
常有少量的淋巴外渗并发; 瘙痒引起动物自己抓挠是主要原因。 治疗:小的血肿可以自愈;
血肿发生后,第一天冷敷+压迫绷带; 大血肿可在数日后做“S”形切开取出血凝块; 缝合; 外用+全身抗生素。
耳血肿示意图
耳血肿(手术图)
耳血肿手术示意图
猫耳血肿
外耳炎(Otitis Externa,OE)
耳耵聍腺癌(图)
耳耵聍腺癌手术示意图
耳引流
耳部皮肤缺损修补手术
颈部皮瓣移植手术后
耳引流技术
耳病小结
主要致病菌:细菌混合感染+马拉色菌过度增生 耳分泌物:与耳螨、耳垢过多等有关 分泌物不多但瘙痒:过敏! 耳病+体温高:中耳炎等,需要全身用抗生素 耳道局部用药:首选耳净,耳特净等 耳螨治疗:耳道用伊维菌素,或者福来恩喷剂,或者
主要致病微生物: (教科书): 链球菌, 葡萄球菌; 国外临床资料:马拉色菌,葡萄球菌, 假单胞
菌,变形杆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等。
马拉色性耳炎
厚皮马拉色菌为主; 资料显示:7种。
需要确定: 不同品种的犬耳中 马拉色菌的发生与存在情况。
中耳炎的症状
单侧中耳炎:头偏向患侧,患侧耳下垂,向患侧转圈。 双侧中耳炎:头颈伸长,以鼻触地。
株; 未鉴定酵母菌7株。
实验研究结论
北京地区犬外耳炎具有全年发病特点,且病例多集中 在炎热、潮湿的季节。
病例数最多的是可卡犬,其次是北京犬和雪纳瑞犬; 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 雄性犬发病率明显高于雌性犬;
临床症状以耳内异味、耳局部皮肤发热和耳道分泌物 异常为主;
显微镜检查结果以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为主。
在调查的两年期间,共计病例数1532例:2005年697例,2006年 835例。
经临床病例统计,有品种记录的患犬共714只,分属61个品种。 本次调查有年龄记录的病例共999只,最小为1月龄,最大为15岁,
平均年龄2.63岁。 在实验期间,可确定性别的外耳炎患犬1028只,其中雄性犬635
遗传性耳过敏
• 30% 的过敏病例中, 外耳炎是最初 仅能够检测到的临床症状;
• 83% 的动物伴有遗传过敏引起 的外耳炎
• 80% 的动物伴有因食物过敏反应 引起的外耳炎
• 差不多 90% 的动物是由于 FAD 引起的外耳炎。
原发病因
角质形成异常:
• 某些品种遗传性因素:如 拳师犬、京叭、英卡、 笃宾, 德国牧羊 犬
生物半衰期
8 – 12 hrs 12 – 36 hrs 24 – 48 hrs 36 – 54 hrs 36 – 54 hrs
抗生素(国外资料)
抗生素
氨苄西林 氯霉素 庆大霉素 新霉素 青霉素 粘杆菌素 链霉素 四环素
变形杆菌
R R S S/r R S/r s/R s/R
假单胞菌
R S/R
S S/r R R s/R s/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