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课件1-优质公开课-粤教版-必修二-精品课件PPT(1)

合集下载

语文:3.12《鱼书》课件(1)(粤教版必修2)

语文:3.12《鱼书》课件(1)(粤教版必修2)

首尾呼应
六、分析课文
1、作者认为书信对于人类起到 什么作用?
书信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
情感的载体
• “保留生命的痕迹” • 书信能鲜活记忆,存储“过去”,值得回味
2、复述三个人生小景,并为其加标题
(1)友情聚散 (2)一首歌曲的踪迹 (3)匿名信
3、品味、探究、鉴赏语言
“五四”时期,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 当时文白夹杂的现象很严重,反映了 过渡时期存在的缺陷性,这种形式发 展到后来渐渐被白话文所取代,几乎 已不为人用。但柯灵的散文《鱼书又 将文白相间的形式挖掘出来,且运用 的恰到好处,试就本文这种语言特点 作赏析。
语言:文白间杂多用四字成语或短句
自然、简洁、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六、探究性阅读
关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人认为是作者无 为而作,体现了作者有一种消极避世的 思想;也有人认为这表现了作者当时的 理想;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有很强的现 实针对性,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病态社会 的深刻批判.读了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七、探究、发现、创新
暌违 雁羽 觌面 尺素 参商 鱼书

文白相间
古朴典雅
言简意赅 含蓄丰富
(3)“匿名恐吓,还算是小焉 者也,投书告密,卖友求荣,卖 身投靠,摇尾乞怜,都利用鱼书 雁足,这真是对人类尊严和良心 的最大凌辱!”这句话的含义和 语言特色是什么?

含义是有人利用书信告密,出卖自己的亲人 和朋友,来达到谋取个人私利、投靠新的主 子来苟活的目的,这真是对人类发明的书信 的最大的凌辱,也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
记下别人的重要观点 写下自己的看法
在《鱼书》里,作者写到鱼书对于人们表 达情感的重要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着 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书信逐渐被手机、 电话等通讯工具所取代,请就这一现象谈 谈你的认识及看法。

鱼书PPT课件课件(粤教版必修二第12课)

鱼书PPT课件课件(粤教版必修二第12课)

[知识·梳理] 第 1 步 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咫 尺( zhǐ ) . 信笺 ( jiān ) . 分道扬镳 ( biāo) . 恶札 ( zhá ) . 书箧 ( qiâ ) . 因循 ( xún ) . 鬼蜮 ( yù ) .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juàn隽永 隽 jùn 隽秀 露
[探背景] 《鱼书》是柯灵的一篇随笔,写于 1936 年 4 月 15 日。书信,对于人类的恩 泽,对于友谊的形成与维系、离愁别绪的表达、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都是不 可或缺的。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社会出现了病态的迹象,书信竟成了卖友 求荣的罪证。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作者也受到了影响,疏于写信,朋友 来信也渐渐稀少。有感于此,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巧识文]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礼,“信”指信使。泛指书 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 《左 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在现代汉 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 如下: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的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 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题材 体裁/题材)《红高粱》又在齐鲁频道播出。 戏________(
②《鲁滨逊漂流记》采用当时风靡一时的纪实性航海回忆录的文学
体裁 体裁/题材)。 ________(
2.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引人入胜”指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讲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 ________(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感动得听众当时就流下了眼泪。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2课《鱼书》ppt导学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2课《鱼书》ppt导学课件

(16)分道扬镳: 比__喻__因__目__标__不__同__而__各__奔__各1__的__前__程__或__各__干__各__的__事__情__。___ 13
(17)际遇:
__遭__遇__(_多__指__好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枝之栖:
(2)扣人心弦:
栏 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___形__容__诗__文__、__表__演__等__有__感__染__力__,__使__人__心__情__激__动__。____ 接
(3)意气相投: _________志__趣__和__性__格__彼__此___相__合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见如故: ____初__次__见__面__就__很__相__投_1_,__像__老__朋__友__一__样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9
精读 探究
答案:此句是引用巴金先生的语言。巴金先生在著
名的散文《灯》中,把友情比喻为一盏可以照亮人们“灵

魂的黑暗”的明灯,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此句本身
目 链

就已言明友情的重要性。而作者在此处是恰当自然的引用,
就更是极为简练地突出了友情的作用,为下文突出“鱼书”
目 链
会丑态的愤慨。

1
24
精读 探究
(4)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 《鱼书》 课件(粤教版必修2)

3.12 《鱼书》 课件(粤教版必修2)

辨一 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精致
精制 精致 的做工、超
①惠普ProBook 4411s笔记本凭借其
填一 高性价比的优异表现,在市场上的销售行情一直十分火爆。
填 ②北京孙克勤先生和广州的林桂权先生合作,举行了全 国规模最大的 辨一 辨 普通纪念币展览。
精致:表示精巧细致,是形容词。
精制
精制:指在粗制品上加工或精工制造,是动词。
不中或选拔时落选。
2.辨析正误 现在的“富二代”有很多成了名符其实的纨绔子弟 ,即 .... 使老师整天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他们简直 是不可思议 。 .... 辨析: “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不用于知识。
这里属于对象误用。
[内容提要] 《鱼书》通过描述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 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间真情的探寻,对崇高友谊的向往, 对以书信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对现代人不屑 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及抱憾。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
识。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
(2)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 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3)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故,老朋友。
(4)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光怪,光彩
奇 异。陆离,形容色彩绚丽繁杂。
(5)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
动。 (6)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7)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道,途径。 (8)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 底。淋漓,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畅快。尽 致,达到极点。
(9)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后用来婉言应考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2鱼书课件粤教必修2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2鱼书课件粤教必修2

他精心锤炼语言,以创作态度严谨见称。著有散文集 《望春草》《晦明》《香雪海》《长相思》,杂文集《市楼独 唱》《柯灵杂文集》,剧本《为了和平》《不夜城》等 30 余种。
2.背景剖析
本文是柯灵的一篇随笔,文章从自己懒于动笔写信而 导致亲朋故友来信日渐稀少而引发的寂寞谈起,以“鱼 书”为话题记叙了写信的重要作用,描述了现代社会书信 往返的各种现象,并回忆了自己人生中与书信有关的三件 小事,表达了作者对信的特殊情感及对现代人不屑写信这 一行为的惋惜。
) )
④殷殷殷..勤红((
) )
⑤与与参.(与.(
)人为善 )
⑥泊湖停泊泊..((
) )
答案:(1)①kuí ②dí ③xián ④xuán ⑤gòu ⑥
jiān ⑦sù ⑧yù ⑨biāo ⑩yè (2)①he hé ②hè xià ③shēn cān ④yīn
yān ⑤yǔ yù ⑥ pō bó
(8)光怪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推心置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志同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淋漓尽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名落孙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娓娓而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曾国藩教子书》 【译文】 一个人的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本来难 以改变,只有读书明理才能变化人的气质。 【解读】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使 自己明理知礼,让个人的气度作风得到升华。

语文3.12《鱼书》第2课时课件(1)(粤教版必修2)

语文3.12《鱼书》第2课时课件(1)(粤教版必修2)
隽.永(juàn)
解析 A.“着急”中“着”应读zháo。B.“露骨”
中“露”应读lù。D.“翘首”中“翘”应读qiáo。
2.下列词语中无误的一项是 A.暌违 衷情 翘首云天 B.分岐 踪迹 娓娓而谈
(D ) 天崖海角 名落孙山
C.抱撼
情愫 意气相投 分道扬镳
D.因循
凌辱 淋漓尽致
促膝长谈
解析 A.崖—涯。B.岐—歧。C.撼—憾。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
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
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
会因此而消失。
(有删改)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
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
答案 钟南山的行为,体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 是对人们生命高度负责的正义呼声,是对某些政府官员、某 些政府机构瞒报、漏报、缓报死亡病例行为的切齿指责。在 甲流大肆蔓延、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关键时刻,只有实事 求是,及时汇报,才是加强防控甲流的最好良策。
五、随堂练笔(35 分) 14.随着电话、网络的普及,写信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C ) A.那位年轻的无名音乐家,因为失业,投书应征,信
里就附了这首歌曲。结果是名.落.孙.山.。 B.真是无.巧.不.成.书.!当初你把这首歌曲寄给作者的时
候,你想得到它会几经流浪,兜这么个圈子以后,
又会到你手里吗?
C.友情的元素是复杂的,但彼此志趣不同,只靠单纯 的情感,尽管十分真挚,却难免要南.辕.北.辙.,发生 分裂的悲剧。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鱼书 (共2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鱼书 (共23页)

八行书 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书信 也别称八行书。
鱼书就是书信,如以“书信”为题, 如何?(小组讨论)
1、以“鱼书”为标题富有神秘色彩,更加能
引起阅读的兴趣。 2、以“鱼书”为题更加新颖、别致、含蓄。 3、更加内朗读、交流。
鱼 书
柯 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语言表达上文白相间、 典雅舒展的特色。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从书信的发展、变迁和现状中感悟人生 与社会的演变,让学生珍视书信文化深厚的距离 美、情感美,并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人间真情的探寻和对崇高友谊的向往。


清 宋凌云
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可怜小儿女,夜夜看灯花。
何为鱼书?
古代人将机密信件或情报用油纸封 好塞入鱼腹中加以伪装后秘密传递。后 经历代演绎,信使将密件塞入木制鱼状 桶内,故称鱼书桶。相当于今天的信封。 鱼书就是书信。
书信美称种种
书信还有许多芳名美称: 雁羽、尺素、雁足 笺、素、翰 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张,素是白色生绢,古 人多有在笺、素上写书信的;翰是鸟羽,古 以羽毛为笔。所以,笺、素、翰常被借指为 书信。后来书写材料有了发展变化,人们仍 喜欢用雅笺、素书、华翰等词,作为书信的 美称。
这一句话文白兼及,舍弃了一些通俗的白话 词语。如:用“暌违”而不用分离,舍书信 而取 “雁羽” ,取“觌面”而弃用“见 面” 。更显古朴典雅。
文章的语言特点
1、善于化用古诗词 2、文白相间、古朴典雅、言简意赅
作者认为,书信的作用有哪些? (请找出课文中的话回答)
鱼书雁足正在悄悄远离我们的生活, 那种企盼来信的焦苦,那种接读来信的 喜悦,那种深夜写信的温馨,都在悄悄 远离我们的心头。难道未来的天空将会 只有电波的传递而消失鸿雁的往来?对 此,你怎么看呢?

语文必修2粤教版第12课《鱼书》精品课件(精)

语文必修2粤教版第12课《鱼书》精品课件(精)
15
(2)善于引用典故,增加文章内涵。题目不用“书信”,而 用“鱼书”。“鱼书”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 鲤鱼,中有尺素书。”“雁足”一词出自《汉书· 苏武传》:“天
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又如文
章最后引用清代诗人吴伟业的《梅村》诗“从不谒人贪客过, 惯迟作答爱书来”,恰当简练地表达了自己渴求朋友来信的心
报》工作。1949 年回到上海。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
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 《 大众电影》 主编等职。
9
柯灵一生笔耕七十余年,涉及电影、戏剧、小说、散文等
诸多领域。解放后主要从事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1957 年写的 《不夜城》,描写了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富有浓郁的人 情味。晚年钟情于散文创作,成就卓著。他“以真为骨,以美 为神”的创作宗旨及实践,为其赢得了“散文大师”的美誉, 使他成为散文作家中独特的一个。 代表作品有:《望春草》、《暖流》、《柯灵散文选》等。
18
6
难免 /不免 写错别字。 例:③我的语文学得不好, ________
④他是海南人,普通话________ 难免 不纯正。
【消失 消逝】 这两个词的相同点是都为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 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小以至没有。“消失”侧重结果,强 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 例:⑤经过中药调理,我脸上的痘痘全________ 消失 不见了。 ⑥一抹残霞渐渐________ 消逝 在天边。
恳 垦


敛 殓 诟

4
3.词语积累
①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
散到四面八方。 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③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昧, 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 ④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名师精编--鱼书 课件(粤教版必修2) (1)

名师精编--鱼书 课件(粤教版必修2) (1)
菜 单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教 学 资 源 链 接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YJ ·语文 必修2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3) 温兆伦赴渝演出突然取消,歌迷们聚集在歌剧院门 外,气愤已极,面对记者的采访争相娓娓而谈 。(×) .... 请说明理由:“娓娓而谈”指连续不断地、生动地谈论,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无 . 微不至 ,使观众深受教育。(× ) ... 请说明理由:“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形迹:①人的神色、行为流露的迹象。②指礼貌、规矩。 行迹:比喻行动的踪迹。
教 学 资 源 链 接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YJ ·语文 必修2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正因为我们本是神交,不必拘泥形迹 (形迹 /行迹 )。
教 学 资 源 链 接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YJ ·语文 必修2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 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 ” , 薄薄的信笺是很轻的,但它来自岭南, 记载着朋友的苦难和希望,它的分量 是很难掂量的。这样的一封信,自然 要在诗人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以至泪下涟涟了。 “地说炎 蒸极,人称老病余 ”,这两句是书信内容的概括。短短两句 诗,友人的处境、痛苦、绝望,都已经暴露无遗了。最后两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的妇人》 而步入文坛。 柯灵的作品始终关注现实 人生,以杂文针砭时弊,以散文体察世味,以剧 作缩写世态。他精心锤炼语言,以创作态度严谨见称。著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