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牛顿第一定律1(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 简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和运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相关的概念。
2.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及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经典表述为:“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可以通过以下解释来理解:- 物体的静止状态: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意味着它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以匀速直线运动时,意味着它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干扰。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的主要思想是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外力作用才干改变,否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这一定律适合于所有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不受物体的质量和大小的影响。
3. 惯性参考系的概念在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需要了解惯性参考系的概念。
惯性参考系是指一个参考系,在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成立。
也就是说,一个处于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惯性参考系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状态不受参考系本身的运动影响。
- 在惯性参考系中,自由粒子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
对于非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一定律不成立。
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会受到参考系的运动影响。
4. 举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为了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例子1:一个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球,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惟独当有外力作用,如推动球或者桌面上有施加的磨擦力时,玻璃球才会改变静止状态。
- 例子2:一个车辆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车辆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8篇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8篇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8篇牛顿第必须律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们:大家早上好!我是4号选手。
我今日说课的资料是《牛顿第必须律》。
下头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等八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一)教学资料牛顿第必须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资料。
包括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必须律和惯性三方面的资料。
本节课为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顿第必须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
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把牛顿第必须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本章乃至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资料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白牛顿第必须律,并理解其意义。
2、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必须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必须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是经过实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难点是建立牛顿第必须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教学中应采用实验探究与科学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经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合理推测、总结规律,以此培养观察实验、科学推理的本事。
二、说学情学习者是八年级学生。
有利的方面是:经过半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必须的实验探究本事,并且在八年上学期学习了第一章机械运动、八年下学期第一章第一节力的作用效果,明白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
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在学习中有一些学生误认为物体在坚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
它提供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并且成为了研究物体力学行为和预测物体运动的重要工具。
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是:“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自身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于它。
换句话说,物体会保持其状态,不会自行改变。
这个规律启示我们,惯性是物体运动的根本特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来源于牛顿对运动观察和实验的总结。
在牛顿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物体运动需要持续施加力以保持运动状态。
然而,牛顿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发现并提出了这一定律。
他的思考是建立在实验室和现实世界观测的基础上,这使得牛顿第一定律具有普适性和可验证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物体运动和预测物理系统行为的基础。
从日常生活到宇宙的宏观尺度,都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来描述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为什么摩擦力会使得我们乘坐汽车停下来,以及为什么我们打开窗户时会感受到风的力量。
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惯性”,它指的是物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倾向程度。
具有较大惯性的物体更难被改变其状态,而具有较小惯性的物体则更容易改变其状态。
例如,一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而一辆自行车则相对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
这是因为汽车具有较大的质量,所以具有较大的惯性。
除了提供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还有实际应用和拓展。
工程领域常常利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设计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
例如,在汽车工程中,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设计出更安全、更稳定的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牛顿第一定律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计算飞机的飞行轨迹和控制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
此外,牛顿第一定律还与其他物理定律和概念相互作用。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共同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基本原则。
牛顿第一定律

3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物体将保持其现有的状态: 除非受到外部力的作用
当一个物体不受外力时: 它将继续保持其现有的状
态
任何改变物体状态的尝试 都将被物体的惯性所抵抗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这个定律可以用数学公 式表述为:F=ma,其
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 a代表加速度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三个字来概括:"
2
3 惯性
"。即,物体总保持它们现有的状态,除非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如果一个 物体原来是静止的,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保持静止。如果一个
4
物体原来是运动的,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保持运动
2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这个定律最早由伊壁鸠鲁在 公元前3世纪提出,随后被 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
牛顿第一定 律
-
1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述 3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5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 7 结论
2 历史背景 4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6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和影响 8 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广
9 牛顿第一定律的局限性
10 总结
1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述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述
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 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外,牛顿第一定律也无法解释物体的微观行为,如原子和分
子等
02
因此,我们需要更高级的物理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和行为。
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两个更高级的物理理论,它们可
以解释许多微观和宏观现象,并且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结合,
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0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对于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简而言之是:一个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将保持静止,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们。
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对于物体的运动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多现象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而牛顿的第一定律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两种基本情况:静止和匀速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它所受的外力总和为零。
这是因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当加速度a为零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也为零。
因此,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不会主动改变。
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则说明它所受的合力仍然为零,所以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这两种情况都遵循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其次,牛顿第一定律中提到了惯性这一概念。
惯性是物体自身保持原来状态不受外界力影响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只有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这种惯性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世界中的粒子和分子。
惯性的存在使得科学家能够预测和解释物体运动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现象,还是天体运动的规律,都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解释。
例如,当我们乘坐地铁或汽车加速时,我们身体会感到向后被推的力,这是因为地铁或汽车的加速度对我们施加了作用。
而当地铁或汽车匀速行驶时,我们感觉不到外力的存在,因为我们与车厢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所以我们会保持匀速运动的状态。
总结一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解释物体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状态,以及惯性的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该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应用以及意义。
1. 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的正式表述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或受到的外力平衡相互抵消,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可以解释为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会维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将保持静止;如果一个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广泛,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2.1 汽车行驶当我们开车行驶时,当我们松开油门时,汽车并不会立即停下来。
这是因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因此,汽车会继续以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受到摩擦力、风阻等外力的作用而减速停下。
2.2 球类运动球类运动中的运动状态也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当我们踢足球或者打篮球时,当球离开我们的力量作用后,球将继续沿着原来的轨迹运动,直到碰到其他物体或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2.3 火箭发射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火箭在离开发射台时需要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
一旦火箭克服了重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继续沿着指定轨道运动,直到接近目标或受到其他外界力的影响。
3. 意义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对于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运动方程具有重要意义。
3.1 引申其他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之一。
它为我们理解和推导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提供了基础。
3.2 解释自然现象牛顿第一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
例如,为什么在车辆急刹车时乘坐的乘客会向前倾斜?这是因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车辆突然停下,而乘客的身体继续保持前进的惯性,所以会有向前倾斜的感觉。
3.3 设计物体与工程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物体和工程。
【实用】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实用】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实用】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高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一节的知识。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学目标。
3、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况、推理)(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2)通过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4、教学重点及依据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作为重点理由是: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急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5、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利于运动的关系。
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
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

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稿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 地位及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所讲述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础问题。
这节课学好了,学生建立了对运动和力关系的正确认识,就不容易从日常经验出发产生同历史前人产生过的相同的错误,也为学习动力学奠定了知识基础。
2.教材特点:①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理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3. 教材的重点、难点①重点:运用实验手段探索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着重培养学生探索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②难点:如何用科学的观点来代替部分学生头脑中对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四、教学设计通过实验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力去推,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一段时间后撤掉该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进一步提出问题:思考"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通过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引导:相同条件下空中飞行的足球比地滚球运动的距离要长很多,地滚球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止呢?学生有的能回答出受阻力。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精确地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应用和相关实验。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牛顿第一定律的一般表述是:“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恒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揭示了物体惯性的概念,即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向性。
例如,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它将始终保持静止;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它将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汽车行驶当汽车行驶时,人们常常感受到车辆急刹车或者突然加速时的惯性效应。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车辆受到制动或加速时,乘坐车内的人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感到向前或向后的压力。
2.2 打开高速飞行中的车门在飞机飞行时打开车门是不可能的,因为飞机内外的气压差会导致车门被外部空气流压紧,使其无法打开。
这是因为飞机飞行时的高速运动会使飞机内外形成一个相对静止的系统,遵循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原理。
2.3 多车道公路转弯在多车道公路上,转弯时我们需要调整车速。
如果车辆以较高速度进入转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车辆会继续直线前进的趋势,这可能导致失控。
因此,我们需要减速,使车辆跟随道路弯曲。
3. 相关实验为了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有效性,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与物体运动和惯性相关的实验。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实验:3.1 水平面上的滑动小车实验在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小车,使其能够无阻力滑动,然后用手推动小车一段距离。
当你停止推动后,小车将以恒定的速度滑行,直到受到外力干扰或撞击其他物体。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精选11篇)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精选11篇)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说课稿篇1一、对教材的分析1、作用与地位本节内容是物理必修1第6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和平衡力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正确认识物体运动跟力的关系,在物体有受力的情况下,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加深对惯性概念的内涵的理解;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惯性是所有物体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论证能力和表述能力;(2)通过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5章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结合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来归纳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中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总结规律并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情况,其只是根据实验推理的、合乎逻辑的定律。
五、教学程序分析(一)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思考运动与力的关系,引出动力学,说明动力学的奠基人是牛顿,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整个力学知识的关键,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
20xx年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一等奖

20xx年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一等奖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一等奖篇1从这次活动中所有教师收获颇多,大家都认为听这堂课完全是一种享受;不仅人美、语言美、“教态”美,教学过程更美,我认为是一堂近乎完美的初中物理课。
教学情景的创设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聆听亚里士多德的故事配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展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把学生分成红、蓝两方看谁赞成,谁反对。
从而展开物体的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的争论,并举出事例来加以说明。
探究问题的提出渐进收缩、清晰自然,利于学生探究。
先让学生观看身边的现象(视频展示)学生骑自行车,让学生思考人对车不施加动力后,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学生找原因后,由老师提出问题:要想让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得更远,你有哪些办法?让学生思考发现初速度和阻力都会影响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埋下伏笔。
最后再一步收缩问题: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样把复杂的探究问题简略化了。
实验探究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方案设计,在自主合作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交流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推理,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推理。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再现物理规律的发现历程,感受正确规律得出的曲折性。
这部分教学设计既充分挖掘了过程与方法,又有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flash课件动画展示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初步体会物理学科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
通过物理学史的教育让学生感受牛顿是站在两位巨人的肩上才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课堂练习精彩而有梯度,小结反思画龙点睛而耐人寻味。
最独到的总结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错误的根本在于:只认识到了力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没有认识是力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并得出了力和运动的正确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同时对亚里士多德做出辨证而科学的评价。
最后,从历史长河中进行总结科学家的科学品质,为学生明天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的第一个。
它的核心观点是:物体在没有作用力作用的情况下,将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天文学家加利略早在16世纪就发现了这一规律,但正是牛顿将其系统化并推广至整个物理学领域。
牛顿在描述这一定律时,最初是用拉丁语“omnia mertiae lege praeterunt”,意为“一切物体都沿匀速直线或相对静止的状态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在车辆行驶前就学会这个定律。
当行车时,如果驾驶员突然松开刹车,车辆就会继续以原来的速度行驶。
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驾驶员自然会踩刹车,以便让车辆停下来。
在科学实验中,牛顿第一定律也很重要。
例如,科学家们用这个定律来证明无重量状态的物体仍然有质量。
他们把物体放在跑道上,然后推物体以近乎恒定的速度移动。
如果物体是无重量的,它就会因为缺乏重力而飞出跑道。
但是,物体仍然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在空气中飘移、失去能量并最终停止。
总的来说,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必须受到作用力,才能发生状态改变。
如静止状态的物体需要外界施加力才能开始运动,而运动状态的物体需要外界反作用力才能停下来。
因此,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本质,更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牛顿第一定律_演示文稿1

我认为:如果运 我认为 如果运 动的物体不受阻力, 动的物体不受阻力, 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地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
伽利略
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 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近代实 验科学的创始人。 验科学的创始人。他发现了 摆的等时性,建立了落体定 摆的等时性, 奠定了惯性定律的基础, 律,奠定了惯性定律的基础, 提出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提出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 制造了天文望远镜, 础。制造了天文望远镜,捍 卫并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卫并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被称为近代物理之父 被称为近代物理之父.
( ╳ )
一个竖直下落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如果 一个竖直下落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如果 ), 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 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 况是 (C ) A 悬浮在空中不动 B 速度逐渐减小 C 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匀速直线运动 D 继续下落,速度越来越大 继续下落,
2011年03月
教室天花板上吊着的电灯,如果所受 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电灯将会(C ) A 、掉下来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保持原状,静止在空中 D、无法判断
知识拓展: 一个光滑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上,受到200N的重力和200N的支持 力,如果用30N的力去推动它,小球 做加速直线运动 将会——————————————,如果撤 做匀速直线运动 去推力,小球将会———————————— ————。(选填:做匀速直线运动或 做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物体 如果不受外 力,将会停 止运动。 止运动。
运动的物 体如果不受 阻力, 阻力,将会 永远运动下 去。
谁对呢
提出问题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的作用, 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猜想与假设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通用17篇)牛顿第一定律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伽利略理想实验;(2)惯性概念;(3)掌握的内容;(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能用解释惯性现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情感目标对任何现象的发生不能够想当然,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分两块内容介绍的,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教法建议1、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2、适当介绍一些学史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它们的学习也是这样.3、重点讲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思维方法.4、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难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示例:一、历史的回顾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见扩展资料)2、伽利略理想实验:(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2)分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来的,而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科学推理,理想化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3)介绍伽利略.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3、注意:(通过实例分析)(1)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时候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3)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4、实例参考(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分析刹车时人往前倾;启动时人往后仰.做小实验:惯性实验器演示惯性现象,并分析.让学生举例分析,并指出哪些惯性现象有利,哪些惯性现象有害.探究活动题目:可以观察的惯性现象组织:小组或个人方案:自己设计小实验并展示、讲解,由同学互相评判.评价: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伽利略理想实验;(2)惯性概念;(3)掌握的内容;(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能用解释惯性现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情感目标对任何现象的发生不能够想当然,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分两块内容介绍的,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教法建议1、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2、适当介绍一些学史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它们的学习也是这样.3、重点讲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思维方法.4、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难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示例:一、历史的回顾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见扩展资料)2、伽利略理想实验:(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2)分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来的,而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科学推理,理想化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3)介绍伽利略.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3、注意:(通过实例分析)(1)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时候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3)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4、实例参考(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分析刹车时人往前倾;启动时人往后仰.做小实验:惯性实验器演示惯性现象,并分析.让学生举例分析,并指出哪些惯性现象有利,哪些惯性现象有害.探究活动题目:可以观察的惯性现象组织:小组或个人方案:自己设计小实验并展示、讲解,由同学互相评判.评价: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篇3第1节[课前预习]1.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雅里斯多德伽利略笛卡儿注意: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建立在________基础之上,经过________,抓住________,忽略________,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等奖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等奖《《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解释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斜面、木板、小车、棉布、毛巾、象棋、直尺、惯性小球装置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收集与教材P44图12.5—1中内容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同学们看书12.5—2内容,先了解古人的思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光靠思辨不能回答,同学们可以自己探究,通过实验来求证、二、进行新课(一)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
2、演示实验:(1)毛巾表面(2)棉布表面(3)木板表面现象:(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
3、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
(二)物体的惯性1、惯性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物理组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来看老师沿水平方向推这个桌子,桌子沿水平方向运动。
我撤去推力,有什么现象?桌子停止运动了,那桌子为什么停止呢?同学们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
这位同学,请坐。
他觉得是因为没了弹力。
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同意这个观点的同学举手,这些同学跟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点一致。
还有其他观点吗?这位同学,请坐。
他分析到桌子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也就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同意这个观点的举手,这些同学跟伽利略的观点一致。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
(第1节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来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车,斜面,毛巾,棉布,木板等实验器材。
同学们思考一下小车从斜面滑下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位同学,想的很全面请坐。
与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有关。
而我们只探究阻力的影响,所以应该怎么设计实验?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让其他的因素相同,只改变阻力的大小,这是一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如何改变阻力大小呢?这位同学,设计的很巧妙,请坐。
让小车在同一斜面上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上进行多次实验。
大家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同学们注意操作规范,开始实验。
(巡视)看同学们已经完成实验了,这些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大?毛巾。
哪个阻力最小?木板,那小车在这些表面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呢?边上靠窗的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请坐。
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在棉布上运动的比较远,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根据实验数据再来思考,阻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前排的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请坐。
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
那我们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它的运动情况会怎样?给大家三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开始讨论。
(阻力减小→s增大,速度减小的慢)声音渐渐小了,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结论?一组代表,分析推理的很好请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牛顿第一定律
撰稿人耿立国审核人高一物理组领导签字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
(一)引入新课
长期以来,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或者拉它,即必须给物体一个力。
因此人的知觉认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是最伟大的人物──亚里士多德(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他的研究涉及生物、天文、气象、数学、物理等,成果非常丰富)也出现了错误,他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个错误竟然维持了近两千年。
(二)进行新课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没有加速和减速的原因,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
这里所指的减速的原因就是摩擦力的存在。
为了证实结论的正确,他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
1、教师活动: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模仿这个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
学生活动做实验:让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沿斜面下滑
A、使斜槽和桌面吻合,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标出滚动距离
B、使斜槽和桌面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标出滚动距离。
C、在桌面上放玻璃板,使斜槽和玻璃板吻合,让小球从同样的高度滚下,标出滚动的距离。
对比发现,接触面越光滑,滚动距离。
[总结得出]小球运动停下来的原因是。
2、在对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
边介绍边用多媒体播放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要动态出以下效果:
(1)对称斜面,没有摩擦小球滚到等高。
(2)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要滚到等高,滚动距离就会越远。
(3)把另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就会一直滚下去。
根据这一现象伽利略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3、让学生阅读课文第68—69页回答下面问题:
l、伽利略对运动和力关系的观点。
2、笛卡儿对运动和力关系的补充和完善。
3、牛顿第一定律。
对比三个人的观点,他们都是叙述力和运动关系,进一步总结:力的原因,力是的原因。
思考:运动状态是指什么?
4、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不受力时,物体总保持状态;
(2)受力时,力迫使它运动状态。
5、惯性
惯性定义:
衡量惯性大小的量度:
注意:(1)惯性是性质而不是力,它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2)惯性大小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二、课堂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惯性大小的量度
三、随堂练习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是一种力.
B.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C. 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D.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质量大小决定,所以惯性就是质量.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必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C.物体向东运动,必定受到向东的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越来越慢,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3.在沿水平路面行驶的火车车厢中的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小球,当车厢里的人看到小球突然在桌面上向右运动,说明 ( )
A.火车在向左拐弯. B.火车在向右拐弯.
C.火车速率一定在变化. D.火车可能在做匀速运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恒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惯性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5.下列属于惯性表现的现象是:()
A.快速跑步的人很容易被绊倒.
B.在真空中铁片和羽毛下落得一样快.
C.飞机要在到达目标上空之前投弹才能击中目标.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
6.对惯性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抛到空中后,物体就没有惯性了.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就变小了.
C.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及是否受力,惯性大小一定相同.
D.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合外力作用下,惯性大小不同.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从运动的汽车上不断卸下货物,汽车的惯性不变.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8.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
表面呈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个小球B,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
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
9.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笛卡儿
10.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1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如图所示的斜面:
①减小另一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只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属于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第8题图
v
第11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