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
1.选择题
第1题.
孔子在表达自己的志向的时候,说道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
这一志向主要反映了孔子的()
A: 仁者爱人思想
B: 克己复礼思想
C: 中庸之道思想
D: 长幼有序思想
【答案】A
【解答】从材料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可以看出社会各个阶层的都能得到关怀,必然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这体现了孔子的爱人思想,故A 正确;
B项错误,克己复礼是指的恢复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排除;
C项是不冒进、不落后的不偏不倚的思想,排除;
D项指的是等级秩序,排除。
第2题.
由于西汉的丞相多选德业雍容者充任,又常居相府办公,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皇帝不便甚至不愿让丞相久居省禁。
这反映出当时()
A: 机构布局不合理
B: 丞相文化素质的低下
C: 皇权加强的要求
D: 官员选拔机制的局限
【答案】C
【解答】由材料中的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皇帝不便甚至不愿让丞相久居省禁信息分析,皇帝对于丞相位高权重产生了不满,故C项正确。
A、B、D三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故选C。
第3题.
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 机构改革必须增大财政开支
B: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C: 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D: 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答案】C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很多官吏,使官员互相牵制,形成了冗官冗兵的局面,造成财政巨大开支,据此可知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排除。
故选C。
第4题.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严厉的限关政策,更定章程,千方百计将洋船限制在广州;雍正年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虎门和福建厦门两处;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政策,宣布西洋商船只能在广东虎门一处停泊。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当时清朝倭患严重
B: 中外贸易被完全禁止
C: 抵御了外国侵略
D: 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
【答案】D
【解答】清朝康熙年间,实行严厉的限关政策,更定章程,千方百计将洋船限制在广州;雍正年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虎门和福建厦门两处;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政策,宣布西洋商船只能在广东虎门一处停泊表明海禁政策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故D正确;
AC材料未体现,排除;
B太过绝对,排除。
第5题.
洪秀全在永安突围前,发布这样的诏告激励将士:同心放胆同杀妖,金宝包袱在所缓。
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
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
男着龙袍女插花,各作忠臣劳马汗。
东王杨秀清也言:待到小天堂,出则服御显扬,侍从罗列,乃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后拥,威风排场,可谓盖世。
从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失败在于()
A: 农民阶级思想意识的局限性
B: 农民阶级所具有的高度革命性
C: 领导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D: 绝对平均的方案不切合实际
【答案】A
【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领导人有浓厚的等级思想和封建意识,反映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B.材料没有反映出农民阶级的高度革命性。
C.材料没有体现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D.材料没有看出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第6题.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针对康德所说的问题而力求解决的历史事件应为()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答案】C
【解答】根据材料新旧思想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故C 正确。
ABD均与材料不符,排除。
故选C。
第7题.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列宁和共产国际关于苏维埃政权的理论。
但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并不赞成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认为应该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而不是苏维埃:在这一阶段上,试图‘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
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
A: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果
B: 推动国共两党夺权斗争的展开
C: 推动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
D: 成为党内右倾错误的理论依据
【答案】A
【解答】
第8题.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这主要表明了
()
A: 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B: 中俄传统的联盟关系得以延续
C: 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
D: 中俄关系实现正常化
【答案】A
【解答】依据建设性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可知,我国实行的是不结盟的政策,故A正确,B 错误;
一边倒的外交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方针,故C排除;
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故选A。
苏格拉底经历过雅典民主政体两次被推翻的过程。
但他在这两次政治动乱中既没有站在篡夺政权的贵族一边,也没有站在被这些贵族所杀戮和放逐出城邦的民主派一边。
这表明()
A: 苏格拉底的政治理念不同于雅典民主制度
B: 苏格拉底只研究哲学而不参政
C: 苏格拉底缺乏明确的政治立场
D: 雅典民主制度已经不得人心
【答案】A
【解答】材料中苏格拉底没有支持任何一方,说明对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即民主制不认同,故正确答案为A项;
苏格拉底作为雅典公民,不参政的说法是错误的,可排除B项;
材料中苏格拉底的做法明显有自己的立场,C项表述错误;
D项中的说法材料中没有体现,可排除。
故选A。
第10题.
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
C: 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
D: 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
【答案】A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6~18世纪欧洲主要进口的商品是生活用品和奢侈品,而19世纪主要进口的是工业原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机器生产导致工业原料需求增大,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到世界市场的规模和殖民强囯的变化,故BC项排除;
工业革命开展导致亚非拉美地区更加衰落,故D项排除。
故选A。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间接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 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 美国各州不能与他州或外国自行缔结盟约
D: 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答案】A
【解答】从宪法的条文当中可以看出,各州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原则。
中央集权的原则即是联邦制的原则。
是为了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故A项符合题意;
B项表述错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
C项符合史实,但不能反映实质问题;
D项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
第12题.
20世纪末,全世界仍有12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一些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还在上升。
为此,世界银行改变了援助方向,主要关注识字率、健康、妇女儿童等问题,以改善受援地区人民的生活。
这表明世界银行()
A: 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机构
B: 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C: 消除了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
D: 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良性发展
【答案】D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末在经济全球趋势加强的情况下,世界存在贫富悬殊的现象,世界银行援助方向转变为对贫困地区的生活、文化等问题的援助,这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良性发展,故D项正确;
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机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非世界银行,故A项错误;
材料与全球贸易自由化无关,故B项错误;
C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化,排除。
故选D。
2.材料分析题
第13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答案】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解答】根据材料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可得出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根据材料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可得出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第1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
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
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该派别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思想?结合材料二与此派别的主张,分析材料一派别认识的不足在哪里?并分析此派别认识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两位先生是指什么?陈独秀等先进的中国人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展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答案】
(1)西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实践: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不足:维新派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建立对在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上才能发挥作用,而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
因此,维新派认为应该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原因:①洋务运动扩大了西学的转播;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3)民主和科学。
影响:①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③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④为五四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⑤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和繁荣。
(4)趋势:①态度上:由被动到主动;②内容上: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③阶级上:由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④对象的性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⑤始终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根本任务。
【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3.论述题
第15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们第一个走进的是铸工车间,这个车间一共分三个工部,即灰铸铁工部,砂芯工部,配砂工部,除了配砂还得苏联专家予以指导外,其余都可以自己掌握。
这个车间的机器和各种设备,除了从苏联买来的以外,全部构架都是上海工厂制造的。
为了工人的健康,全厂都有冷暖气的设备,对于那些在高温作业的工人,还特别为他们装有喷气风扇、空气淋浴。
工人们正在吃午饭。
我看到一男三女的一组工人,听口音都是上海人。
原来这些人都是建厂之初从上海调来的熟练技工。
这种技工,在这厂里有二千名以上,其中也是青年人特别多。
厂里把希望寄托在这批人身上。
正如一块标语牌上写保证出汽车,保证出人才。
我马上想到,我们当然不只是建设这一个工厂,我们的第二、第三汽车制造厂不是也在筹备了吗?
再往前走,看到了许多成品。
其中有车头上用的钢板,这是汽车厂目前最感缺乏的。
我国的钢铁工业——特别是轧钢工业还需要努力急起直追,不然,我们就还需要从外国进口,这当然就会影响我们大量出车。
汽车厂的负责人之一告诉我,冶金工业部门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切实的准备。
这也正是他们前面提到的:汽车工业发达,可以带动其他工业。
通过一个小门才能看到装好的汽车,这几辆车中还有三个零件并非自制的,要到七月五日,完全用自己的零件装配。
那时,就名副其实,国产解放开创我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也许因为我们这一行都是解放军的缘故,他们还特别赞扬了在他们这里工作的解放军转业部队。
他们的战斗作风,大大地推进了工厂的建设进程。
我也给他们说:军民协作,协作,协作,保证他们原料和零件。
保证和平环境。
——摘编自陈沂《访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答案】示例:
论题:新中国一五时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
阐述:新中国成立之初,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一五计划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苏联的援助下确立了一批重点骨干重工业企业,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等。
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批骨干重工业企业相继建成,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离不开全国的支援,尤其是上海的支援,这些骨干重工业企业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论题:新中国一五时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
阐述方面则根据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所取得的成就来分析即可,
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