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的相生与相融
浅析《荷花淀》景物描写的诗意及其作用
(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彭雪梅)
战争,一个延续了千年的话题。

从古时的狼烟起,烽火燃,金戈铁马,累累白骨到现代的滚滚硝烟,颓壁残垣,无一不让人不寒而栗。

作家们把这些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我们眼前,激起我们对战争、对侵略者的仇恨。

而孙犁却反弹琵琶,将在抗日战争风起云涌背景下的荷花淀描写的如诗如画,他的《荷花淀》因此被誉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绝唱”。

孙犁笔下的景物,美得诗情画意,似乎出自仙境。

但这种美是源于情、景、人的相生相融,相得益彰。

在这种诗意化的自然风光中熔铸了孙犁独特的“家国”意识,巧妙而自然地呼应了“抗战”的时代主题。

小说一开篇,就将我们引入了世外桃源般的唯美境界。

清风拂面,皓月当空。

薄雾笼罩的水面、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粉荷。

技艺纯熟的勤劳女人,深夜侯夫的痴情女子。

无一物不美,无一情不真。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是多么柔和、恬静的诗意画卷,但如此美好的山河却正在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在孙犁的抗日小说中,诗意的环境描写与战争的血雨腥风相伴而生,由战争的丑恶反衬和平的可贵,诗意的环境被作者写得愈美,对破坏这“美”的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则愈甚。

这是孙犁小说中的诗化叙述与“抗战”主题结合最显明的艺术效果之一,这也是孙犁切入抗战政治主旋律的独特视角。

小说中还有对淀上风光的描写。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
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

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

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这一段似乎除了向我们展示晴朗的天气、辽阔的水面,别无深意。

然而,当我们结合情节,我们就明白了,看到此景的妇女们,冒着生命危险去看望随时都可能为国捐躯的爱人,却未能如愿。

此时她们的情绪有多低落,或许只有辽阔寂静的水面能寄托她们的情思。

而这群淳朴善良的女子又是多么地乐观,那份明朗、辽阔很快就驱散了她们心中的阴霾,才有了欢快地交谈琐事。

用景来写人,让情与景相生,这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动人之美。

对于伏击战前的荷花淀描写,更是匠心独运。

粉色荷花不似朱老先生笔下的明珠、星星、纤尘不染的出浴美人,而是铜墙铁壁,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柔情荷花已然成了钢筋铁骨,誓死捍卫祖国大好河山。

这与粉妆妇女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伏击战即将于此发生多么契合。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为什么硝烟下的荷花淀却美得的令人心醉?源于他们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对美丽富饶、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家乡的挚爱。

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果说鲜血、毁灭会激起人们对战争的仇恨,那么美却会人从灵魂深处来守候。

所以他们要拿起刀枪,保卫家乡,赶走鬼子,为家乡为亲人为祖国而战。

这就是孙犁的小说,用最朴实的文字,书写出感人至深的文字。

孙犁笔下的美景、真情远远超过硝烟炮火的威慑力,无愧于战争小说的纯美“绝唱”。

孙犁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生涯时曾反复强调:“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因为它们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

由此可见,“抗战”这一在当时最重大的政治主题,已然成为孙犁多数诗化小说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题旨,他以自己特有的腔调加入到民族抗战的大合唱之中,完成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时代使命。

世界上美丽的地方有很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凉塞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黄鹤楼,美得各有千秋。

孙犁笔下的景,朴实无华却无与伦比,不可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