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分院-工程概况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Ⅰ标消防工作方案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Ⅰ标消防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c94f70b84ae45c3b358cfb.p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Ⅰ标段消防工作方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医大工程项目部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工作目标 (1)四、组织机构 (1)五、消防工作要点 (1)六、具体工作措施 (2)一、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合肥市消防条例》和其他国家、地区建筑施工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北京建工集团有关文件精神,为强化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消灭违章,避免发生火灾事故,保证施工生产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程概况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建设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计单位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合肥市南巽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其中Ⅰ标段由我北京建工集团负责施工总承包,即门诊楼和医技楼,Ⅱ标段由中建三局施工总承包,即北侧住院楼。
Ⅰ标段与Ⅱ标段同时施工。
本工程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侧为文曲路,南侧为皖水路,西侧为创新大道,北侧为规划路。
建筑东西长233.5m,南北宽128.75m,占地面积24052m2,总建筑面积154576.94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9685m2,地上建筑面积94891.94m2。
基础类型为桩承台+筏板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23.9m,地下2层,地上5层。
计划工期自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历时720日历天。
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合格标准,确保安徽省“黄山杯”,争创“鲁班奖”。
三、工作目标不发生各类火灾事故。
四、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施工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主要由工程、技术、材料、质量、安全等人员组成。
组长:原波副组长:尹中国、吴今强、杜毅、潘发有、张晓戍组员:姚远、刘坤、陈兆翠、王先龙、李彦龙、程旭堃、刘思彪、李金金、段雷、隋松瑞、胡红超、韦小龙、马宪德、辛德峰、马骏、唐石兵、张燕,以及各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五、消防工作要点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61号令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认真落实《合肥市消防条例》,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将防火工作纳入施工组织全过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门诊医技)楼料台方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门诊医技)楼料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1993daaea998fcc220ef9.png)
料台搭设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门诊医技)楼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包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包单位:安徽基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本工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门诊医技)楼,该工程建筑面积为154576.94㎡,建筑高度为23.4m,檐口高度为14.4m,构架高度为18.5m,地下二层(分别为4.5 m和5.6 m),地上四层,(底层高度为5.4m,标准层高度为4.8m)为了考虑施工进度,该工程料台搭设为五层,从-5.4m开始搭设落地式料台架体到屋顶,落地式料台架体搭设高度为24.2m。
二、接料平台的搭设方法1、料台搭设必须是钢管制作,同时做好料台支撑预埋。
其强度(预埋件)必须确保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料台的钢管、扣件材料必须符合JGJ130-2011规范中的规定,钢管应选用Ø48×3.5mm;有弯曲、锈蚀、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
3、料台基础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回填,宜采用机械分层回填碾压平整、密实(人工辅助夯实),夯实度不得低于94%密实度。
浇筑C15砼垫层保持在150mm厚以上,立杆底部应垫200mm×50mm木板,向外有不小于1:0.05的排水坡度,建筑物的基础周围自然地面应做好护坡,在拐角外设有600mm ×600mm×1000mm的积水坑,备好排水机械做到有组织排水。
(基础处理相关回填资料须施工单位提前提供给架业公司以备检查验收。
)4、料台搭设与架体必须分开,立杆应垂直,必须设臵刚性连接,不得把吊盘设臵在紧靠墙面的位臵,确保视线清楚。
料台立杆的横向间距不大于架体的横向间距,如料台大于架体间距,两立杆之间应增设立杆。
5、料台层高与建筑层高相一致,纵向水平杆与填芯杆应搭在横向水平杆上面。
横向水平杆间距与立杆纵向间距相同,并在其间设臵1~2根填芯,但不得大于250mm。
安医大综合楼 模板方案(最终定稿)
![安医大综合楼 模板方案(最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fad32c16fc700abb68fcea.p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Ⅰ标段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医大工程项目部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梁、板规格及做法表 (4)四、施工准备 (6)五、模板设计要求: (8)六、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与安装: (8)七、操作工艺 (12)八、模板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3)九、施工注意事项 (15)十、模板拆除、成品保护 (16)十一、安全管理 (17)十二、监测监控 (18)十三、环保与文明施工 (19)十四、设计验算 (20)附录一:900mm×1500mm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 (20)附录二:900×1500梁侧模板计算书 (27)附录三:500mm×800mm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34)附录四:400mm×800mm梁模板斜杆扣件高支撑架计算书 (41)附录五:150mm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50)附录六:悬挑部位120mm扣件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58)附录七:900×1500钢骨梁安装碗扣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68)一、编制依据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综合楼施工图2、国家有关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和地方有关规定3、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9、《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4、《合肥市建委【2008】08号文》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Ⅰ标段),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54576.94m2,该工程高支模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2.1 12-17轴交B-F轴部位,顶标高14.710m,模板立柱支设在-5.450m标高处地下室顶板,最大高度为20.160m,板厚150mm,梁规格有900×1500、500×800、400×700;2.2 14-15轴交K-Q轴部位,顶标高9.550m,模板立柱支设在-5.450m标高处地下室顶板,最大高度为15m,板厚110mm,梁规格有400×800、400×600、250×500、200×400;2.3 A轴外侧悬挑阳台部位,标高4.750m处外挑1700mm、标高9.550m处外挑2700mm、标高14.350m处外挑3700mm,模板采用斜杆支设,顶标高分别为标高4.750m、9.550m及14.350m处,模板立柱分别支设在0.000m、4.750m标高处及9.550m标高处下层阳台上,最大高度为4.800m,板厚120mm、110mm,梁规格有400×800、400×750、250×800、250×750、250×600;以上部位符合建设部【2009】87号文和合肥市相关文件要求的高大模板范围,为确保安全,特将以上部位模板施工方案按高支模要求单独编制:三、梁、板规格及做法表梁、板规格及做法表四、施工准备4.1 材料准备:4.1.1 立柱采用φ48×3.5钢管(考虑市场材料因素,按φ48×3.0钢管带入计算),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钢管;钢管扣件符合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90×40mm松木,15厚多层板,铁钉及钢筋、配件等材料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中的有关规定,上碗扣均应能锁紧,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局部采用扣件时对所用扣件采用扭矩扳手进行抽检,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达到合格后方准承力使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https://img.taocdn.com/s3/m/c146bc1ed1f34693dbef3e59.png)
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
项目整体需求定位
面向医疗业务高效运行 ——信息化建设
面向医院建筑建设、运营 ——绿色医院建设
数字化医疗软件
节水
运维
满足医院长期建设与行业发展的需求
数字化医疗设备
节材
环境
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
设计细节及部分优化建议
设计统计点位如下:
类型 内网点 外网点 语音点 光纤到桌面点 无线AP点 智能化网 单层备用点 双层备用点 总信息点 楼层配线间
数量 5225 506 2599
7 439 314 124 124 9338 11
品牌推荐 作为所有智能化系统、数字化系统的基础,建议使用稳定、可靠、
机房双路电源三级防雷系统 信号防雷的设计, 机房抗静电接地、逻辑接地系统的设计
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无管网气体灭火)
数据中心布线
主机房精密空调(2台40KW)、新风、送排风机
视频监控、门禁、入侵报警、精密空调监测、UPS监测、 漏水监测、机房温湿度监测等
八 KVM管理系统
服务器、串口设备在统一平台上全面维护管理
品牌推荐:建议使用国产品牌,选型达到国标标准即可。
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
2、无线网络系统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医院逐步地实现无 线化、无胶片、无纸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医疗业务需求:招标文件 要求的,实现无线查房、床边护理等 人性化服务需求:为患者、家属提供有偿的无线网络服务 长期发展需求:医院全面的物联网建设
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基础设计方案比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基础设计方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ee607c126fff705cc170ad1.p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基础设计方案比较摘要: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在岩层埋深起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大底盘结构不同基础的方案选择的优缺点,设计基于理论,更要联系施工便利、施工周期来综合考量。
选择了即经济、又安全可靠的基础方案进行设计。
关键词:天然地基; 扩底墩; 人工挖孔桩; 沉降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some exampl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uried depth change in rock and much bigger, big chassis structure is the basis of diff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cheme selec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theory, to contact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eriod to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Choose namely the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cheme design.Keywords: natural foundation; Enlarge the pier;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settlement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总建筑面积294777.74平方米。
按建筑的平面功能和使用功能,结合结构抗震缝的位置,地上划分为十一个抗震单元。
住院楼为第一~五抗震单元;门诊医技为第六~十一抗震单元。
第四、五抗震单元为二十四层,总高近100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余抗震单元为多层框架结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https://img.taocdn.com/s3/m/c146bc1ed1f34693dbef3e59.png)
无线网络系统作为医疗数字化后无线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及物 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议使用可靠的国际一线品牌,推荐:美国梅 鲁meru、美国卓纪思Trapeze、美国优科Ruckus
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
1、综合布线系统(含管道、桥架)
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四大部分:内 网、外网、智能化网、语音网。
①工作区:六类标准,PACS、数字 化手术室等预留万兆光纤到桌面预留;
②水平区:六类低烟无卤线缆; ③楼层管理间:智能电子配线管理系 统;内网于单数楼层管理,语音、外网 及智能化网于双数楼层管理。 ④垂直干线:室内8芯万兆多模光缆、 六类双绞线+3类25对大对数电缆; ⑤设备间设计:详见计算机机房工程; ⑥建筑群子系统:室外单模12芯铠装 光缆。
标准的国际一线品牌,推荐:美国康普、美国安普、瑞士德特威勒
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
设计细节及部分优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应完全服从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架构:内网通常采用双核心热备份, 因此内网需考虑双链路备份(主干的双光纤设计),各单体功能区(门急诊、医技、住院 *2)宜独立设置汇聚层,也将决定系统的主干路由设计。
、ICU监护中心等,不作为安保用途的监控建设。
让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与科技同进步
设计细节及部分优化建议
系统结构:TCP/IP架构,二期可直接扩展。 画面显示:15台46寸拼接单元。 信息存储:IPSAN存储、30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 点位设置:一般区域标清网络摄像机,重点区域720P/1080P高清。
与各建筑建筑单体功面能积 相适应:系统建设的实用性、高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Ⅰ标机械施工管理方案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Ⅰ标机械施工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cf24190029bd64783e2cdd.p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Ⅰ标段机械施工管理方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医大工程项目部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2)三、工作目标 (5)四、组织机构 (5)五、一般工作原则 (5)六、土方机械 (6)七、起重和垂直运输机械 (8)八、混凝土、钢筋、木工机械 (12)九、其他中小型机械 (19)一、编制依据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施工总承包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图纸序号专业名称编号1 建筑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地下室建筑平面图地上建筑平面图相关建筑节点详图2 结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地下室结构平面图地上结构平面图相关结构节点详图3.1国家及地方规范序号名称编号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范GB50216-2001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2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4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T10055-2007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0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91号2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4 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二、工程概况1、项目总体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施工总承包Ⅰ标段2 工程地址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3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54576.94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9685m2,地上建筑面积94891.94m2)4 基础类型桩承台+筏板基础5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6 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4层7 建筑高度檐高19.2m,最高点23.9m8 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 勘察单位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10 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11 监理单位安徽南巽工程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12 质量监督单位合肥市高新区质量监督站13 施工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 工程工期开工日期2013年3月1日,竣工日期2015年2月18日,总工期720日历天15 合同质量目标合格、确保“黄山杯”,争创“鲁班奖”2、建筑设计概况项目内容建筑功能总述医疗建筑建筑分区功能地下二层战时为放空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库;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5.400米标高层为门诊、挂号、收费科室;F1-F3层为诊疗用房、手术室等;F4层为机房层,局部F5层为电梯机房等。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标绿色施工方案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标绿色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f0217a32d7375a4178065.p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Ⅰ标段绿色施工方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医大工程项目部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2)三、工作目标 (5)四、工作部署 (5)五、环境保护 (6)六、资源节约 (10)七、职业健康 (12)一、编制依据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施工总承包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图纸3.1国家及地方规范二、工程概况1、项目总体概况2、建筑设计概况三、工作目标1、创建安徽省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2、无环境保护事故3、无职业健康事故四、工作部署1、绿色施工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贯彻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施工企业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对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2、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由各分包单位领导及项目部工程、技术、材料、质量、安全等人员组成。
组长:原波副组长:尹中国、吴今强、杜毅、潘发有、张晓戍组员:姚远、陈兆翠、刘坤、王先龙、李彦龙、程旭堃、刘思彪、段雷、隋松瑞、李金金、胡红超、韦小龙、马宪德、辛德峰、马骏、张燕、以及各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3、工作原则3.1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项目部由劳资部门组织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自有员工、工程承包单位的领导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它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大(如产生强噪声、产生扬尘、产生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二期工程(屋面脚手架施工方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二期工程(屋面脚手架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6b6f96cc22bcd126ff0c9f.png)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A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二期工程
编号:
致: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二期工
程钢管脚手架及外架应急预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工程名称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二期工程
施工单位 脚手架搭设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审核意见:
施工
单位 审批意见:
四川华西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腾鹏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方保玲
联系电话
15395031760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审核人: 日 期:
审批人: 日 期:
审批意见:
监理 单位
审批人: 日 期:
○1 立杆: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 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 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 开的距离应大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小于 600mm。架体离墙不大于 200mm。开 口架处要连续设置横向斜撑至架体顶部。
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二期工程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二期工程外架应急预案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安医附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冬施方案
![安医附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冬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8d457581b6bd97e19ea14.png)
安医附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Ⅰ标段)冬季施工方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医大工程项目部目录1、编制依据 (2)1.1安医附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Ⅰ标段)施工图 (2)1.2工程应用主要规范、规程 (2)1.3工程应用主要标准 (2)2、工程概况 (2)2.1工程总体概况 (2)3、冬期施工部署 (3)3.1冬期主要施工内容 (3)3.2冬期施工日期 (3)3.3 冬期施工组织 (4)4、冬期施工准备 (4)4.1冬期施工技术准备 (4)4.2冬施测温 (5)4.3人员培训 (5)4.4冬期施工物资准备 (5)4.5冬期施工现场准备 (6)4.6后勤准备工作 (6)5、冬期施工方法 (6)5.1钢筋工程冬期施工 (6)5.2模板工程冬期施工 (7)5.2.1模板的冬期施工措施 (7)5.2.2模板的保温措施 (7)5.2.3、模板的拆除 (7)5.3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 (7)5.3.1冬施混凝土的控制 (8)5.3.2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8)5.3.3混凝土拆模 (9)5.3.4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 (9)5.3.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10)5.4砌体工程冬期施工 (10)5.5屋面工程冬期施工 (10)6、冬期施工管理措施 (11)6.1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6.2冬期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1)6.3冬期施工消防管理措施 (11)6.4冬期施工机械管理措施 (12)7、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的成熟度 (12)8、附图:圈梁、构造柱测温图 (14)11、编制依据1.1安医附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Ⅰ标段)施工图1.2工程应用主要规范、规程1.3工程应用主要标准2、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概况3、冬期施工部署3.1冬期主要施工内容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2014年12月上旬~2015年3月中旬期间(预计冬期施工期间),在此期间本工程将进行砌体工程(四层15-26轴交R-J轴)、屋面工程找平层等内容。
安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医技楼、门诊部连廊防火涂料工程施工方案
![安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医技楼、门诊部连廊防火涂料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d873212e3f5727a4e9625e.png)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I标段钢连廊防火涂料工程施工方案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工单位: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4 年 9 月 10 日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I标段钢连廊防火涂料工程;1.2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工程地址:皖水路与创新大道交口1.4建筑面积:154576.96平方1.5防火类别:耐火等级:一级;耐火时间:钢梁2小时,防火涂料采用室内厚型(SST-2)和超薄型涂料(NCB-969A)二、编制依据2.1、业主提供本项目的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等2.2、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2.3、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14907-2002三、施工组织机构该工程的工期紧,施工质量要求高,我公司承诺在该工程总施工网络计划中不占用主工期。
为树立企业形象,为创造“用户满意工程”、“样板工程”,实现工程建设优质快速的质量进度目标,根据该项目特点,采用直线制管理机构(详见附图一:项目部组织机构图),这样的管理结构操作灵活,责任明确,管理效率高。
项目经理负责该项目的领导工作,对该项目的质量及进度全面负责。
3.1 项目经理职责(1)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消防工程所颁布的条例、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及公司管理制度、施工工艺。
(2)做好与甲方、消防质检部门、监理单位、兄弟施工单位以及本项目各管理人员之间协作关系的协调工作。
(3)严格按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合理组织人员、机具、材料的投入和调配。
在部署生产任务的同时,要明确提出质量标准要求和安全要求。
(4)组织施工班自检、互检。
检查施工小组按规范、技术标准执行的正确性。
检查是否及时填写施工日记、原始记录和表格。
配合做好工程的专检,虚心接受当地公安消防检察机构对施工的监督、检查。
(5)经常检查、分析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质量事故,参加质量事故分析,提出返修弥补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属性(1)工程名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2)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3)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使用功能:综合医院(5)所属气候分区类型:夏热冬冷(6)防水等级:防水等级:(7)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2、建筑规模与技术指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机电安装工程是由门诊医技楼及住院楼组成。
其中医疗综合楼是门诊、医技、手术部于一体,主要包括主楼与裙房两部分,建设用地面积80010㎡,绿地面积16747.19㎡。
建筑架构分为地下2层,地上主楼部分24层,裙房部分4层,总建筑面积约307381平方米,其中地上216049.94㎡,地下92727.4㎡,建筑基底31972㎡。
设计容积率2.7,覆盖率39.96%,绿地率20.93%。
建筑总高度:99.60m,总床位数为2000床,停车位2000个。
本工程系一类公共建筑、新建工程。
3、区域性功能(1)地下二层:战时柴油发电机房、车库、人防;(2)地下一层:车库、冷冻机房、消防水泵房、风机房等;(3)门诊医技楼 -5.4米~四层:门诊医技;(4)住院楼 -5.4米~24层:产房、病房、办公室等。
4、机电工程(1)电气工程1)变配电系统①供电电源:采用两路10KV电源引入,分别引自35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②应急电源:门诊医技楼与住院部共用一台 1280KW 柴油发电机组作应急电源,当市电停电时,从变电所市电开关辅助接点取发电机启动信号至发电机。
2)负荷等级一级负荷:消防动力、应急照明、急诊部、重症监护、手术部、分娩室、一级负荷: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和应急照明等; ICU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急救、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监护病房、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介入治疗用CT和治疗室及配血室等的电力照明用电; 药房冷库用电; 走道照明.障碍照明用电;网络机房;安防系统用电;主要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用电;医梯和客梯,生活水泵、排污泵等为一级负荷。
其中手术室、ICU 等重症监护涉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设备及照明、消防控制室等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二级负荷:除百级洁净度手术室外的其他手术室空调系统用电,电子显微镜,一般诊断用CT和X光机用电,生殖科等的洁净空调等用电。
三级负荷:其它电力负荷及一般照明等。
3)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供电。
4)照明配电系统照明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
消防中心、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防排烟机房及火灾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场所的照明100%为备用照明。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疏散走道内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
疏散走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设置疏散照明灯。
灯具:卫生间(带淋浴间)采用防溅型灯具或采用有防水灯头的开敞式灯具。
楼梯间内采用吸顶灯。
走道采用吸顶灯或嵌入式筒灯。
其他一般场所采用荧光灯、金卤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
5)线路敷设所有线路采用铜芯导线、电缆、智能型母线。
消防负荷干线采用柔性矿物防火电缆,重要医疗负荷(发电机供电的负荷) 采用辐照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缆,其它负荷干线采用辐照低烟无卤阻燃电缆。
大容量干线采用智能型封闭母线,其中消防干线选用防火型。
医疗设备采用配套专用线缆。
6)防雷接地系统本建筑按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在屋面,裙房屋面沿女儿墙、屋面机房及水池天面四周明敷接闪带(∅12 热镀锌圆钢),利用屋面混凝土楼板内≥∅10 的主筋做不大于 10m×10m 或 12m×8m 的接闪网格。
利用结构主筋做防雷引下线,建筑物引下线总数小于10根时,利用结构的所有钢筋混凝土柱或钢结构柱作为自然引下线。
优先利用室外地坪0.5米以下全部柱子基础内的钢筋网作为接地装置,利用基础圈梁将接地装置围绕建筑形成环形。
防雷、重复接地、PE及弱电系统等共用时,接地电阻≤1 欧。
全系统采用TN-S系统。
从变电所低压配电柜经竖井至屋面机房沿电缆桥架外侧用-40X4镀锌扁钢带敷设一专用PE干线,PE干线在竖井内应每三层与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
从电所、发电机房的接地包括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各种接地均共一个接地网。
7)人防工程配电本工程防空地下室位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医疗综合楼地下二层,平时作地下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和物资库。
人防建筑面积为26825平方米,共设8个二等人员掩蔽所,3个物资库和一个人防固定电站。
本工程人防物资库的抗力等级为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的抗力等级为核六级,防化等级为丙级,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
第一电源为平战结合常用电源,从本建筑物变电所的系统电源引来。
第二电源为战时备用电源,由外部区域战时发电站提供,经本建筑的防爆波电缆井引入。
第二电源为在本地下人防区内设置战时柴油发电机站,设2台柴油发电机组。
(2)给排水工程1)水源水源为市政供水,生活水泵均设于住院楼地下一层。
2)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三层以下市政供水,门诊楼四层变频供水,住院楼四层及四层以上屋顶水箱下行供水。
空调补水由屋顶消防水箱补给。
绿化、冲洗、浇洒用水由市政给水管和雨水收集池雨水联合供给。
3)热水系统热水为集中供应系统,全日供应。
系统分区同给水系统,采用机械循环方式。
4)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生活污废水设专用透气立管或伸顶通气管,重力流排至室外污水管网。
地下室集水坑水压力排放。
主楼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裙房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
三、机电各专业系统概况。
(3)通风空调工程1)冷热源冷源:制冷机房及蓄冰槽分别设置在医疗综合楼的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
3台12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负担住院楼,全区净化区域、ICU、CCU全天冷负荷;3台1200RT双工况离心式冷水机组和19300RTH蓄冰槽负担医疗综合楼普通区域及二期科教综合楼冷负荷;进出水温度为13/6℃。
热源:3台10.5MW燃气热水锅炉,最大出水压力为1.6MPa,进出水温度为70/90℃,作为一期、二期的空调热源和生活热水热源,另设置3台7000KW板式换热器作为本项目空调供热系统的配套设备,板式换热机组的进出水温度为50/60℃,热水锅炉及换热机组设置在单独的锅炉房内。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的设置区域:CT、MR、DSA、网络机房。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设置区域:影像科 X光,B超中心、腔镜中心、核医学等。
2)蒸汽源2台3.0T/h燃气蒸汽锅炉,蒸汽压力为1.0MPa,作为本项目新风系统加湿、厨房及中心供应消毒的蒸汽源。
3)空调水系统制冷机组制备之冷水在经一次泵加压后汇至积水总管,分多路经二次泵加压后送至各空调区域。
垂直供回水管异程设计,水平供回水管同程设计。
冷水系统采用密闭式机械循环,采用定压罐定压,定压罐制冷机房;普通区域采用分区两管制,净化区域及产科、NICU,ICU为四管制。
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机械循环,超低噪音横流冷却塔设于一层地面,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7/32℃。
4)空调风系统大厅等大空间区域采用的全空气系统。
风管回风,过度季节新风阀全开。
诊室、办公、病房、门厅、候诊、药房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排风系统。
门诊医技楼的公共区域、太平间、解剖室、观察室、一般手术室、无菌室及病理科,住院楼的公共区域、治疗室、处置室、配药室、抢救室的空调设备设置复合式空调净化器;公共区域的座地式风管在送风管上设置光氢离子空气消毒器对空气消毒净化。
新风系统的设置:全区的新风系统分为分散式设置,在每个空调区域的新风支管设一个机械式定风量阀向室内定风量供给新风。
排风系统的设置:全区的排风系统为分区集中高空排放,为保证各个排风区域的定量排风,在每个排风点设置排风扇,且再每个排风支管上设一个机械式定风量阀。
4)通风及排烟系统地下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可利用直接对外的车道的区域可利用车道进行自然补风,其它区域设机械补风系统。
电气用房:地下室变配电室以及发电机房均设置气体灭火系统,全部灭火完毕后,再手动开启排风系统的防烟防火阀和相应的风机排除室内废气。
地下室变配电室同时设置通风及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或夜晚等室外气温较低时仅开启通风系统。
发电机房设置工艺通风及机房通风换气系统。
弱电井均设置排风扇通风降温。
制冷主机房、换热机房、水泵房等水暖设备机房由于可燃物较少、人员不会经常停留,故只设通风系统,不设排烟系统。
地下室其它凡是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房间和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均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补风系统。
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5)净化空调系统①净化空调范围含32间手术室,包含12间Ⅰ级手术室、1间Ⅱ级手术室、19间Ⅲ级手术室,其中一间Ⅲ级手术室为正负压手术室,一间Ⅰ级手术室为防辐射复合杂交手术室,包含Ⅱ级洁净走廊及辅房,Ⅲ级洁净走廊及辅房,Ⅳ级污物走廊及辅房,办公区域及辅房。
四层设备层:含部分手术部办公区辅房、设备净化机房。
②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③指标控制a.I、Ⅱ、III级手术室新风为20m3/h.m2,其它区域按3次换气次数计算。
b.房间正压值的保证:通过控制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对密闭房间新排风量之差来实现。
c.洁净度的保证:通过三级过滤,新风机组初级(粗效+中效+亚高效),净化空调机组中效过滤,送风末端高效过滤。
d.房间换气次数(风量)的保证:房间的风量严格按照<<规范>>(GB50333-2013)的标准来计算.通过合理设置机械式定风量阀,保证了各房间的风量指标。
e.房间温度保证:通过在新风机组的一级表冷(加热),及空调处理机组的二级表冷(加热),这一过程通过DDC控制器控制三通调节阀调节水量来保证房间温度指标。
f.房间湿度的保证:由医用洁净型新风机组负责,保证房间湿度要求。
g.房间噪声指标保证:在空调处理机组送回风管上都设置消声器来保证房间噪声指标。
h.细菌浓度的保证:a、机组段为顺序科学设置,段位:新回风混合段、风机段、均流段、粗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出风段(顺风方向)。
④自动控制a.本套系统共分38个控制柜控制;其中31台净化空气处理机组各由一个控制柜控制;7台新风机组各由一个控制柜控制。
b.本套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三通调节阀及执行机构,压差开关,风道式温湿度探测器均选用优质产品。
c.每一台空气处理机组均设三通调节阀,一套优质温.湿度探头,三通调节阀设置于机组回水管上,温.湿度探头设置于手术室回风总管上,温.湿度探头采集到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再通过所设定的温度来控制三通调节阀的开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