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指南(杨凤池)

合集下载

心理专家杨凤池、李子勋论心理健康

心理专家杨凤池、李子勋论心理健康

心理专家杨凤池、李子勋论心理健康心理专家杨凤池、李子勋论心理健康抑郁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外因导致的,这样走出心理障碍,主要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另外一种类型称之为内源性抑郁,这样的抑郁症必须吃药,而且吃药是有效果的。

严重的内源抑郁症还有其他医学治疗方法,也是有效果的。

【杨凤池】其实所谓精神无法集中,这是一种错觉。

因为你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必须集中在一个兴奋点,或者一个对象上,所谓注意力无法集中,是你不能按照你自己的主观意志集中注意力,而有一种无意识的趋向或者无意识的对象拉走了你的注意力,你要搞清楚你当前注意的那些东西和当前不能集中注意的那些东西两者之间有些什么区别,你就应该知道意识你要想注意集中注意力的对象和无意识当中你要注意的内容,应该统一起来。

这样,你就能做到集中注意力了。

比如说,意识层你想集中注意力与学习,那你要想办法让自己对学习发生兴趣,有兴趣的事情你就不会刻意集中注意,这样集中注意才不会那么困难。

你可以再想想。

【杨凤池】失眠是一种结果,往往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我们帮助睡眠障碍的人,通常不直接帮他们入睡,比如吃安眠药或者催眠,而是帮他寻找失眠的原因,分析并加以解决,原因消除了结果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我们帮助失眠者的思路。

【杨凤池】周期性的情绪低落,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事情。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每个人的生理、心理活动都有其周期节律性,而且这种节律性明显的话,正说明这个人健康。

【杨凤池】心理咨询的原则有五六条:比如说保密原则、计划性原则、单向原则、系统性原则;良好的咨访关系、讲究职业道德;综合性原则。

维护身心健康的原则是: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情绪乐观稳定,意志坚强,个性健全,人际关系协调。

解决心理问题的原则主要是:帮助来访者或者当事人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情境,发现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的人格成长。

【杨凤池】人际关系不协调,主要原因是过于自我中心。

因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们喜欢一个人就跟他交朋友,跟他交朋友的时候,就得要深入他的内心,替他着想,如果你是自我中心,你老以自己的想法为重,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别人就没有兴趣继续跟你交往。

杨凤池: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doc

杨凤池: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doc

杨凤池:心理咨询师知识点汇总杨凤池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知识点汇总以下资料共包括(一)个人成长小组知识;(二)个人成长小组技术;(三)理论基础。

(一)个人成长小组知识1. 个人成长小组的注意事项及与督导小组的区别自我成长主要是两个途径一个就是针对着专业成长的方面,就是要做督导,也可以做案例讨论,案例报告和分析,可以多参加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专业的学术活动。

当然,基本的学习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督导就是去找更有经验的咨询师,就自己的专业成长的问题和个案工作当中的问题去求助或者治疗。

另外一个途径就是专门针对解决咨询师个人问题方面的促进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途径。

就是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主要是找更有经验的咨询师给自己做个人问题方面的解决。

进行这样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又有不同的形式,比较常见的是个别的谈话式的,个别自我体验。

也有小组的自我体验,类似的规则也可以用于小组的督导,有一些地区的同志他们在一起,来讨论技术问题知识问题理论问题,而不涉及个人问题。

这种小组可以叫督导小组,或者小组督导。

小组督导也会出现小组体验当中遇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也应该订立一些规则,另外还要指出一点特别切记的就是不要把督导小组和体验小组混为一谈。

如果这两种工作混在一起的话,成员之间特别容易受到伤害,我再总结一下,这两个小组性质不同在于一个是帮助个案为目的的活动,叫做督导小组;一个是帮助个案帮助者的活动过程,叫体验小组。

2. 小组的规则,比如说保密的原则、互相保护的原则、只讨论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的问题而不讨论技术的原则、小组要进的时候,比如说有新成员要进来组长是什么规则呢最好是大家轮流做。

这个小组的组长要轮流做,不要说谁就是组长,他就老是组长,老是组长就有问题,动力就有问题。

3. 选择“你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师”这个主题的原因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什么主题进行个人成长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小组,需要展开活动必须得有一定的主题和框架。

当然这个主题不是特别机械的,框架也不是特别的硬性的结构。

杨凤池心理咨询技术

杨凤池心理咨询技术

潜意识对话和面质
潜意识对话:咨询师透过来访者意识层面,捕捉到驱动来 访者刻板思维与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冲突,通过运用形象体 验和身体感受与来访者的情结做直接的交流,借此来调动 来访者无意识的智慧力量。
面质: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感受、行为、想法中存在明显 差异、矛盾、冲突和含糊的信息,“用不带敌意的坚决,不 带诱惑的深情”委婉地指出其自相矛盾的观点、态度或者言 行。
认识移情:移情就像一种压力,驱使咨询师以来访者过去 的人际关系去对待他。咨询师可以通过移情体察来访者对 自己这份缺乏理性的感情和认识,此过程有时是来访者问 题的重现。
利用移情:咨询师更重要的是引导来访者反思咨访关系与 平时人际关系有何区别和联系,而不只是让来访者盲目地 模仿自己是如何处理复杂的关系。
➢ 这些方法都可以使来访者心理上做好充足结束咨询的准备, 减少或防止分离的不安,已达到逐渐适应现实生活的目标。
➢ 释义:咨询师用更准确和简洁的词语重述一遍来访者要表达的内容 ,用以阐释其意义。有时这样说:“你是不是想说…”。
➢ 情感反应:咨询师捕捉来访者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的信息,理解来 访者的同时,即时反映出来访者当下的情感。
共情
共情:咨询师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体会当下来访者的内心 情感,通过情感反应与来访者交流,并通过情感表达说明 自己对来访者产生的正性情绪情感。
阻抗分析
阻抗: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来访者有意或无意的抵抗。 拒绝改变
来访者 不愿放弃过去行为的获益 对咨询的消极认知和保密性担忧
来源: 咨询师的失误和移情
咨询师 咨询师的个人因素
意义:阻抗出现并不表示咨询的失败,相反应视为接触到 问题核心和症结所在的信号。
利用移情
移情:每个人将过去人际关系中的某种联结,运用到当前 的关系中。

杨凤池《咨询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杨凤池《咨询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11章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11.1 复习笔记一、儿童期心理咨询(一)主要心理特点1.童心儿童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具有一颗童心,其有以下五个特点:(1)灵性的感受儿童是天生的“泛灵论”者,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儿童处在“自我中心期”,完全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去推导世界。

对儿童来说,人、动植物、非生命物体,在有灵性上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2)好奇的探究儿童是天生的“探险家”,他们想探究眼前的一切事物。

好奇这一特点还表现在认知需求上,即对原因进行探索。

(3)沉迷的活动儿童是天生的“行动家”。

他们总是对自己从事的活动沉迷其中,整个心身都和当前的活动连接在一起。

(4)非功利的态度儿童是天生的“非功利主义者”。

他们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的过程,没有功利的因素。

(5)处在当下儿童总是处在当下,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是即时性的,总是和当时的环境与感觉连在一起,而并不考虑过去和未来。

2.成人羡慕大人对儿童来说是无所不能的,因此会产生成人羡慕。

其潜在动力是人希望能掌控环境、获得自由的需要。

(1)模仿成人角色儿童会在各种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角色,并且极其投入,从中满足做成人的愿望,感受自己的力量,获得一种控制感。

(2)成人依赖与服从大人对儿童来说都是权威,是很难逾越的障碍,对他们只有服从;同时又离不开成人的照顾和保护,由此又具有依赖性。

(3)自由成人假设在儿童眼里,成人是绝对自由的,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3.两极性思维与行动性思维(1)两极性儿童时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儿童的思维是两极性的,即认为事物非黑即白、非好即坏。

(2)行动性这是思维的另一个特点。

他们的思维总是和行动联系在一起,行动停止,思维也停止。

4.情境、情绪控制儿童的情绪结构比较简单,情绪的内容多与个体保存本能、安全感的获取和其他生物需要有关。

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受当前知觉及其感受所调控,对情境的感知及其引起的心身反应控制着他们的行为。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

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主持人:很多朋友知道两位老师都是看了中央十二套的《心理访谈》开始,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

杨凤池:《心理访谈》首先是一档电视节目,既是电视节目,又是提供心理学帮助的一个活动。

电视节目我们要好看,是心理学帮助觉得它有用,看到好看的时候,就想至少还有帮助作用。

看有帮助作用的时候,又希望它好看。

-主持人:对于观众来说,看这档节目不光是兴趣、看着好玩,而是希望学到一些东西。

您觉得这档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杨凤池:对大家的帮助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这个节目现在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个功能是强大的。

第二,澄清一个误区,一般公众通常认为求助心理医生的人是精神病得不轻的人,但是《心理访谈》让大家看到日常生活当中的大众都是需要心理学帮助的。

第三,打破了心理学工作者工作的神秘感,有人神化心理医生,觉得他们会算命、相面、预测什么的,另外一个错觉,心理医生的工作不过是思想工作,讲讲大道理,《心理访谈》让观众看到心理学帮助不是思想政治工作。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观众和受众者应该获益,但是也有弊端有问题。

主持人:这档节目一般面向什么样的人来做?您在访谈中遇到过哪些有心理困惑的人?李子勋:各种人都有,有的是因为孩子的问题爸爸妈妈特别着急,全国各地又很缺少有经验的心理医生,觉得杨老师和我还有其他几位老师能够帮助孩子。

也有的是关于关系,不管是夫妻关系、社会关系、跟父母、跟亲人跟老板的关系问题,来我们节目求助。

杨凤池:还有一类是心理创伤性的事件,突发的,对自己刺激特别强大的创伤性事件,希望得到心理学家的帮助。

主持人:节目对当事人肯定会有帮助的,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你们希望他们获得什么样的有效帮助?杨凤池:这恰恰是我们有动力要做这个节目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国家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工作人员比较少,就我们所知一些偏远地区可能一个市相当大一个人口群里面没有一个心理医生。

央视特邀心理访谈专家杨凤池老师谈私人心理顾问

央视特邀心理访谈专家杨凤池老师谈私人心理顾问

央视特邀心理访谈专家-杨凤池:私人心理顾问&心理咨询师2016-06-07 华夏思源公众号私人心理顾问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区别?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疑惑,6月2日,央视《心理访谈》特邀专家杨凤池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关于“私人心理顾问和心理咨询师区别”的微信课。

这次微信课在全国近200个微信群里同步直播,一个半小时的课程里,杨老师首先结合目前心理学行业的发展和心理人开展工作时候的难题,对私人心理顾问和心理咨询师的共性和区别做了分析和讲解。

之后围绕在线学员提出的关于从业的方方面面问题做了现场答疑。

能够如此近距离地听杨凤池老师的课程实属难得,现在,关于此次课程回顾的逐字稿已经就位啦,错过直播和期待再回味一次的同学,你们的福利来喽!——回归课程当时——杨老师:今天的课程主题是,私人心理顾问和心理咨询师的相同和差异性!心理咨询师已经在我国成为一个新的职业,经过多年的培训,有好几十万人获得了证书并且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相关工作,他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在自己职业生涯初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接到了一些个案不知从何做起,专业工作能力的局限性同时面临的职业生涯发展等,也有一部分从业者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当丰富的个案工作经验,也有很多的客户,但是怎么开展有效的工作?同时社会公众对心理咨询行业缺乏了解,他们经常把精神治疗心理咨询混为一谈,那么到底职业发展的高潮在哪里?许多同志感到非常困惑。

国家劳动部,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和华夏思源,推出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私人心理顾问,看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让人眼前一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期待找到合适的人与之倾诉,并且相互了解。

而且个人的婚姻家庭生活都需要有心理学家提供帮助和指导!顾问,就是接受别人询问,回答别人问题!私人心理顾问的工作目标是什么?他的工作目标就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为客户的身心协调发展而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就是朝向解决个案的问题和发展的,以此为目标!心理咨询师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比私人心理顾问要复杂艰难,一般来讲人心里的苦恼可能有从轻到重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可以做的工作一般是从适应不良一直到轻度的心理障碍,求助心理咨询师的人一般都有大的苦恼,私人心理顾问还可以为客户制定以行为模式为导向的心理预测和预警的预案,也可以做客户的危机干预,还可以提供客户提出的其他工作。

杨凤池---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完整版)

杨凤池---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完整版)

杨凤池---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主讲人简介: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内容简介:大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就是说,爱情在谈恋爱的阶段是很甜蜜的,但是一进入婚姻,有一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进入了婚姻以后,爱情就变淡了,或者变味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把他们的爱情引入到婚姻当中?或者把他们的爱情带入到婚姻当中以后,这个爱情都将消失不复存在。

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会看到很多的人,在他们已经结婚了很多年,爱情一点也不变色。

那么一批人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另外一批人终生相伴,白头偕老。

这两者的差别是怎么出现的?我想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块探讨探讨这个问题。

就是我们很需要研究一下,在夫妻关系当中,在婚姻家庭当中,有哪些因素造成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家庭瓦解?有哪些因素使得家庭出现危机最后破裂?我觉得如果要是想过好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或者在早一点说要建立一桩美满的爱情,或者再早一点说要去谈恋爱,我觉得很有必要先很好地自我认识,然后检查检查自己,自我的心理健康状态怎么样?如果一个人心理足够健康,其实他才具备了谈恋爱的资格。

如果你心理不够健康,那么你可能去谈恋爱,但是谈恋爱当中就会有很多困扰和麻烦。

然后建立起家庭来,那就可能会出现新的麻烦。

因为双方都不是以一种很平常、很平和、很正常的心态去对对方,所以婚姻家庭生活当中的那些不和谐和苦恼就接踵而至,有可能最后演变成一场危机。

所以我在结束我今天讲的内容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有健康的婚姻观和健康的心理。

我衷心祝愿各位观众朋友能够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同时我殷切地希望大家在建立起婚姻家庭之前,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然后再去建立一个快乐的家庭,谢谢!大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就是说,爱情在谈恋爱的阶段是很甜蜜的,但是一进入婚姻,有一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进入了婚姻以后,爱情就变淡了,或者变味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把他们的爱情引入到婚姻当中?或者把他们的爱情带入到婚姻当中以后,这个爱情都将消失不复存在。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杨凤池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杨凤池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杨凤池1、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有过相似的阅历,才能做到共情。

地理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都市的人喜欢住大房子,草原上的人喜欢住小房子),去过各个地方才能理解各个地方人的生存环境。

心中能够对各种人产生假设。

2、扎实的专业训练——技术操作层面的。

(来:我的爱人有外遇。

咨:听了您的话,我在内心里感觉了一下,处在您现在这样的处境,心里会是很委屈,,很震惊,很不满,很压抑,很愤怒,有很多不好的感觉,对此我十分理解——内容反映,情感反映,尊重,平等,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真诚。

情感完全交融起来。

不能这样说:你怎么知道他有外遇?他外遇的情况。

似乎更关心外遇,而不是来访者本人。

咨询师关注的是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部世界。

咨询师在正常的咨访关系中帮助来访者,来访者在人际关系方面障碍不是太近就是太远,咨询师帮助人保持相对稳定的人际距离,让这人体会到以往人际关系中从来没有这种模式,才能学习到跟人交往是这样的,才能成长。

逃避、害怕异性来访者的移情,其实是害怕自己会喜欢对方,要做自我体验。

第一步是保护自己。

来访者说:我不太喜欢咨询室,我想与你找个咖啡馆边喝边聊。

咨询师回答:哦,我对您现在的想法特别理解,我知道我现在与你的谈话让你特别愉快,而且假如我们俩到一个更加优雅清静的环境,一边喝咖啡一边谈,您会更开心的,而且您会特别喜欢跟我,就咱俩,在一个私密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您会很愉快。

——内容反映,情感反映,说明已保持住的咨询师的中立立场。

)3、良好的自我觉察,能否看到自己的问题。

善于自我觉察,为何而喜,为何而忧(是否健康)。

成长不仅仅是技术的,逐渐解决个人问题,而是自己的个人问题越来越少地影响临床心理学实践。

4、较强的语言能力——理解别人的言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言语。

言语的使用:对方的话能否听到——意识层;这些话什么含义——什么样的人才这么说这个话;有什么样创伤的人,有什么样早年经历的人,有什么心理症结的人,才会这么说话。

怎样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杨凤池)

怎样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杨凤池)

怎样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杨凤池)(根据杨凤池教授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第2届心理咨询师大会讲课整理)怎样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是每个心理咨询师关心的内容,还是借用老院长吴阶平院士的要求如何成为名医:学习、实践、思考。

认真学习,坚持实践,反复思考。

认真学习。

一是学习专业知识,临床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各学派的诊断和咨询技术和技能(这个比较重视,特别是技术,甚至过分重视);二是学习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其他基础学科知识;三是学习相关知识,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医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宗教、艺术,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需要真才实学,学校学习,书本学习。

现在许多心理咨询师就学习3本书,没有建立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很不扎实。

一首歌不会唱,不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自己在大学教育出名的就是教学生唱歌,自己过去不会唱歌,以后去意大利学习,回来以后就唱歌,唱歌不是简单唱歌而已,而是心理学。

(笔者:读3本心理咨询师考试书,只能是合法,不是合格。

至少需要读100本心理学经典书籍,并且终身学习。

)坚持实践。

一是需要人生阅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最简单的就是把心理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工作。

对自己,对别人,对人与人的关系处理。

昨天晚上协会招待会,大家喝酒,我给别人的印象是喝酒最多,其实自己喝酒最少,别人喝酒很多,这些就是心理学实践。

不能处理和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孩子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就一定不是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

杨凤池从事心理咨询26年,家庭还是那个家庭,老婆还是那个老婆,孩子还是那个孩子。

自己没有勇气去离婚,因为担心,害怕。

不是害怕伤害别人,而是害怕伤害自己。

因为伤害了别人,也是伤害了自己。

心理咨询是影响别人的活动,首先需要用在自己;二是寻找一切机会进行临床心理学实践,能够在老师那里打下手,已经不错了。

三是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以后,始终不脱离临床心理咨询。

做心理咨询师,需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凡是认为自己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人,基本上不合格。

自我成长_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_杨凤池

自我成长_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_杨凤池

22心理与健康2008 4PSYCHOLOGY & HEALTH本期策划自我成长: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教授 杨凤池除了必要的专业理论和从业经验之外,心理咨询师能够做到有效地助人,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心理咨询的质量呢?在与来访者共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咨询师尽可能地理解来访者,全力投入很重要;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带进咨询关系中的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咨询师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咨询师自己也成为助人的“工具”——他(她)人格中的很多东西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身为专业咨询者,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努力全心身地投入到咨询关系当中。

而当我们带领来访者探索的同时,也伴随着我们自身对生活的探索与思考。

心理咨询师也是平凡之人,他们的过去不一定完美无缺,现实生活也未必一帆风顺。

如果咨询师内心世界中还有一些未解开的结,是否会妨碍他们帮助来访者?咨询师生活中也存在一些“未完成事件”,这些“未完成事件”将会对咨询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说:会影响到咨询关系的建立,影响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影响来访者对自身状况的自我觉察。

如果咨询师期望能够促进来访者的成长或改变,他自身也需要开放地检视自己,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未完成事件”,需要进行自我体验,提高自我觉察的能力,促进自己的改变,不断地成长。

如果咨询师自身的心理创伤未能治愈或内心冲突没有得到解决,不仅妨碍对来访者的理解,还会扰乱咨询关系,甚至可能会带给来访者更大的伤害。

心理咨询提倡无条件地关注来访者,在帮助来访者理性分析问题的同时,咨询师为什么也会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呢?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应该同时关注自己的感受,咨询师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必须紧密地和自己的感受联系在一起才能帮助对方。

好的咨询师不仅要关注来访者,也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和来访者的关系。

而初学做咨询师的人往往只关注来访者,或者只关注自己。

心理与健康232008 4PSYCHOLOGY & HEALTH 本期策划咨询师需要学会聚焦在“此时此地”,发现、关注和处理来访者此时此地的事件,关注自身当时的感受,并把这些作为重要的信息使用。

杨凤池老师《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与实践培训课程笔记整理

杨凤池老师《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与实践培训课程笔记整理

杨凤池老师《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与实践培训课程笔记整理(一)开场白学习心理学需要有一颗执著、勇于吃苦的心。

失去了三天的休息时间,换回365天的安宁,是多么值得的一件事情。

(二)我们为什么要学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焦点解决是短程治疗的一个派别。

与时代的脉搏非常贴近。

杨凤池老师接受的培训背景是本体心理学,然后实际咨询中以精神分析为框架,人本、行为主义为具体方式。

后来陆续的接受各种各样的方法——森田、认知等等。

目前,以整合各种疗法来做咨询。

在做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中,焦点解决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因为节目的制作要求:一次咨询,明显见效果。

精神分析取向背景下,咨询师比较被动,不允许表达自己的态度。

所以,杨凤池老师在《心理访谈》节目中基本上以焦点解决作为基本方法的。

20世界6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取得巨大的发展。

后现代的治疗方法涌现,其中包括——焦点解决、叙事疗法、心理剧、建构主义心理治疗框架下的心理治疗。

弗洛伊德以1900年《梦的解析》为标志,创立了精神分析治疗与心理咨询行业。

现代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人本三大流派。

现代心理治疗的特点是:着眼于人的心理的变态。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思考,我们很难回答——许多人遭受创伤,但他没有发病。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精分理论的漏洞。

是人就有要病,除非是神仙。

杨凤池老师有病,也有自杀的可能性,我们每个人都有病,都有自杀的可能。

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会让我们带病活的更加幸福一些。

现代心理治疗可能会将问题扩大化、将一点小问题咨询为大问题。

每个人生下来,就是精神分裂(PS)状态。

新生儿的状态——饿了、渴了、拉了、尿了,渴了,就做一件事情:哭闹。

哭闹是被动的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一种自然的精神分裂状态。

如果成人还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需要就是精神病。

但儿童这种状态则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

所以——所有的人都是从婴儿阶段渡过,都从精神分裂状态中走过来,具备了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潜质。

杨凤池《咨询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心理咨询的设置与阶段)

杨凤池《咨询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心理咨询的设置与阶段)

第4章心理咨询的设置与阶段4.1 复习笔记一、心理咨询的设置设置是心理咨询情境中的重要概念,是观察来访者反应的基本研究框架,并对咨询关系产生影响。

最早对设置进行论述并强调的是弗洛伊德。

心理咨询的设置有着严格的专业要求。

格式塔学派主张咨询师和来访者就诸如咨询时间、地点、频率、收费、咨询取消原则以及保密性原则等行业细节签订合同,帮助双方在咨询方向上取得一致意见,并为确保双方的紧密合作提供指导;伯恩提出TA协议,把协议定义为一种明确的“对行为过程领会好定义的双边承诺”,包括职业性协议、管理性协议、咨询性协议,其中职业性协议涉及了预约的时间、长度、频率和收费以及所能提供的服务条件等主要元素。

(一)预约设置1.预约设置的界定预约设置是指来访者在咨询之前与心理咨询机构进行的有关咨询时间、地点、咨询师等方面的约定。

2.预约设置的目的(1)选择合适的来访者接待人员应当明确心理咨询的适宜对象,来访者需具备一定的接受心理咨询的领悟能力或内省力。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严重抑郁症患者等这部分的来访者,有必要转诊,建议来访者去精神科接受治疗。

(2)为来访者选择合适的咨询师通过预约来访者自己可选择咨询师。

一个合格的咨询师的标志之一便是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咨询师不宜接受那些与自身问题极其相似的来访者;当来访者是亲戚朋友时,咨询师要意识到界限问题,避免双重关系及角色冲突。

(3)签订咨访协议或知情同意书接待人员与来访者确定咨询的具体时间、地点、联系方式、收费标准,并告知将为来访者个人资料保密。

来访者要签署同意书,其中包括咨询期间不作出危及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重大决定,在特殊情况时容许咨询师通知适当人员予以照顾等。

3.预约设置的心理学意义(1)评估来访者的求助动机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应该是主动求助者。

即来访者是有主动意愿来寻求心理帮助的,这样才能与咨询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调整来访者的期望水平来访者最初表达的期望,不一定就是咨询的目标。

拯救情绪放飞心灵杨凤池教授

拯救情绪放飞心灵杨凤池教授

健康的心态
1、内心安宁平和 2、生活的实在感 3、具有无差别感 4、不急于追求结果
心理健康标准
1)思维符合现实; 2)情绪愉快稳定; 3)意志坚强; 4)人格健全; 5) 有的。我们都以为快乐只是一种感觉,来自碰 巧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好事,而那种好事会不会 发生并不是我们所能主宰的。但真相正好相反: 快乐主要是由我们支配的,我们应该主动争取, 而非被动等待。
与别人比较
多数人都拿自己与我们认为人生顺利的 人比较,这些人可能是亲友、也可能是 我们认识得很浅的人。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每 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每一个顺 利人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艰辛的故事。如 果我们不知道,仅仅是我们对这个人生 还不了解而已。
过分注意缺憾
破坏快乐的有效方法莫过于对任何事物 都只注意瑕疵,例如抬头注视天花板时, 只盯着缺了块板的地方,心里总是不快。 一旦你找出自己缺了那块天花板,就要 探讨:若重新补上这块天花板是否真的 可以使你快乐。
——拿破仑
哲人格言
“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就会使你不能 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会带来 无法估量的成功。伟大的人生以你想象中的图 画——你希望取得什么成就,作一个什么样的 人——作为开端。”
——哈利·爱墨生
哲人格言
“生命的意义既不能模仿也不能引进, 它只能由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存在环境 中寻找和发现。人类的目标不是寻求心 理或灵魂的安宁,而是在现实到理想的 健康奋斗中体验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 义来自于个人在与责任相连的自由中运 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人类精神力量。”
结论
人的一生遭遇和他会多快乐并无太大关 联,我们都认识一些人,生活颇为顺利, 但从根本上说不快乐;我们也知道有些 人吃过不少苦头,却能乐天知命处世。

杨凤池—心理咨询对话的精微分析

杨凤池—心理咨询对话的精微分析
心理咨询性对话16@
首都医科大学
对话分析概述
结合实例分析每句对话的表现形 式和背后的心理动力学意义,展现 不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效果的差异 性,使学员掌握更为精准的心理咨 询专业语言。主要形式有三种:
1、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对话逐句分析 2、现场学员模拟对话逐句分析 3、学员咨询性谈话记录逐句分析
7、教导式对话——谆谆教诲、力求掌握 8、讨好式对话——诚惶诚恐、极力逢迎 9、争辩式对话——坚持己见、说服对方 10、交锋式对话——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11、启发式对话——引而不发、暗抒胸臆 12、调侃式对话——嬉笑怒骂、绵里藏针 13、应酬式对话——虚与委蛇、巧妙应对
二、咨询性对话的形态与心理动力学意义

一、日常对话的基本形态和心理动力学意 义
1、分享式对话——各表己感、各为中心 2、讨论式对话——各抒己见、针对焦点 3、质疑式对话——心中困惑、力图澄清 4、探询式对话——试探交谈、为求一致 5、命令式对话——上级发令、要求执行 6、请示式对话——下级对上、力求满意
一、日常对话的基本形态和心理动力学意 义
1、倾听-理解性倾听 2、提问-有目的提问 3、澄清-有助于理解 4、面质-有助于领悟 5、具体化-情境确认 6、一般化-心理减压
二、咨询性对话的形态与心理动力学意义
7、内容反映-理解回馈 8、情感反映-体验回馈 9、阐释-改善自我认识
三、非言语信息的动力学意义
1、眼神 2、表情 3、姿势 4、衣着 5、佩饰 6、化妆
yangfc316163com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咨询性对话的精微分析1分享式对话各表己感各为中心2讨论式对话各抒己见针对焦点3质疑式对话心中困惑力图澄清4探询式对话试探交谈为求一致5命令式对话上级发令要求执行6请示式对话下级对上力求满意一日常对话的基本形态和心理动力学意7教导式对话谆谆教诲力求掌握8讨好式对话诚惶诚恐极力逢迎9争辩式对话坚持己见说服对方10交锋式对话针锋相对寸步不让11启发式对话引而不发暗抒胸臆12调侃式对话嬉笑怒骂绵里藏针13应酬式对话虚与委蛇巧妙应对咨询性对话的形态与心理动力学意义心理减压咨询性对话的形态与心理动力学意义1眼神2表情3姿势4衣着5佩饰6化妆

孩子口吃的心理咨询案例 AA

孩子口吃的心理咨询案例 AA

一)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有一个关于孩子口吃的心理咨询案例:这个孩子来访时,满脸通红,叫了二十多个“杨”才叫出“教授”。

杨教授避开口吃的问题,和他谈国际国内新闻,谈了四十多分钟他都没有口吃。

最后杨教授问他来做什么,他说治口吃。

杨教授问:“你回忆一下,你刚才跟我聊天时口吃了吗?”孩子想了想说确实没有。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孩子的爸爸是播音员,从小要求他必须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一个音发错了就给予严厉的批评。

有一次他学别人口吃,刚好被爸爸发现,被狠狠教训了一顿,然后警告他说:“以后说话想好了再说”,结果每次说话他都要想半天,而且越想越紧张,变成了真正的口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很多时候会有一种无意识的,或者是一种好玩的心态,去随意做一些怪异的行为和动作。

在这种时候,父母不宜以一种如临大敌的态度来对待,用成年人的眼光与思维去进行判断和纠正孩子的问题,可能会使问题扩大化,强化这些事情在孩子心中的印象,造成孩子内心的心理负担,如果形成了心理暗示,最终还可能弄巧成拙、弄假成真。

目前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里关注的目光往往会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

因此,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过失,很容易被父母捕捉到,甚至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表现的特点,都可能会被当成缺点为来对待。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自己,不能用放大镜看孩子的问题,不能以追求完美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对孩子的问题过于苛责,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二)不是问题抓住了家庭,而是家庭抓住了问题。

我们对他人的感受,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反射。

一样的,在对待孩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面对一面镜子。

言语有一种能量,你说孩子是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

更重要的,你觉得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正好是你内心中认同的那部分,最后,孩子他就会真的成为你说的那样。

1、孩子有坏习惯时,如果妈妈的接纳方式得当,坏习惯会自然的消失。

2、言语有一种能量,你说孩子是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

亲子教育培训讲师

亲子教育培训讲师

亲子教育培训讲师亲子教育培训讲师杨凤池副教授长期从事青春期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亲子教育培训讲师杨凤池在长期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杨凤池副教授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的心理咨询融合了东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兼具东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

具体综合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同时采用梦和意象分析、绘画分析、非语言信息的分析、音乐心理分析和电影心理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人的精神活动的内在动力。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来询者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内心的积极动力和心理障碍的深层原因,发掘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的内在力量。

亲子教育培训讲师杨凤池教授心理咨询特色杨凤池教授在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了西方的现代心理学,历经十余年心理学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的心理咨询融合了东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兼具东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他综合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采用梦和意象分析、绘画分析、非语言信息的分析、音乐心理分析和电影心理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人的精神活动的内在动力。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来询者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内心的积极动力和心理障碍的深层原因,发掘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的内在力量。

亲子教育培训讲师杨凤池著作1《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讲师:杨凤池内容介绍:第一讲. 与孩子沟通遵循的原则和态度第二讲. 怎样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效的沟通第三讲. 言语信息交流的沟通技巧第四讲. 非言语信息交流的沟通技巧第五讲. 如何做明理家长第六讲. 如何引导不良行为的孩子2《和孩子做朋友—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沟通》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讲师:杨凤池内容介绍:第一讲:婴儿期心理营养的良方第二讲:了解和掌握幼儿期的心理特点第三讲:学龄前期心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讲:学龄期面临的那些心理问题第五讲:解析青春期孩子的内心矛盾第六讲:怎样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偏激行为读者对象政府官员、学者、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的领导、董事长、总裁、高级管理者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指南(杨凤池)
“在曼哈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连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这是《性与城市》中的一段台词,这是发达国家。

但对于我们来说,去见心理咨询师还是一件新鲜的事,也没有经验。

作为一个来访者,怎样才能更好地得到心理咨询的好处呢?
问: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呢?
答:其实从广义上说,没有谁不需要心理咨询师的。

我们一般在三种情况下应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第一种是有心理困扰、出现心理危机时求助;
第二种是在面临人生重要决定时,比如在选择爱人、选择工作时,因为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这时就需要另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第三种是在有烦恼,而且这种烦恼不断地出现,自己无法排解时;或者是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比如你老是在同样一类问题上深陷泥潭,那就应该求助。

问:我应该期待和咨询师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心理咨询就是靠关系起作用。

关系是如何起作用呢?就是咨询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真人,和来访者,在咨询室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内,建立一种相当真实的、富含情感的、还具有帮助功能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很特殊的。

这种关系既是人和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非常疏远的关系。

它的疏远体现在,其中的一方(咨询师)完全超脱了一般人际关系的是非、利害、好恶。

所以,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是一种人和人之间最真实的关系,但同时它又不同于你以前拥有过的任何关系,它是一种职业的、专业的关系。

所以为了保证这种关系的纯正性,出了咨询室,你和咨询师之间就应当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要寻求和咨询师有任何私下的关系,包括请客、送礼等。

问:咨询一般需要的时间和次数是怎样的?
答:正规的心理咨询一般一次需要50分钟左右的时间。

需要的次数则和问题相关。

一般来说.一个短程咨询50~60分钟就可以解决了。

比如我这里有时会来一些素质也比较高的来访者,他可能就是有一点没有“通”。

那么一般咨询一次,他
就可以领悟了。

如果有些人想追求自身进一步成长,一般3~5次即可。

如果深层的问题.那么短程咨询就不行了,起码得通过20~30次的咨询才能解决。

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答:从来访者的角度来说,当你需要求助时,最好选择声誉好的专业机构。

有些心理机构和咨询师是不合格的,虽然他们也有国家的证书,也会满腔热情地帮助你,但是从专业角度看,这种“满腔热情”其实是新手常见的错误,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所以在就诊前,最好是通过第三方多方打听。

最好是通过已经接受过这个咨询师帮助的来访者来了解。

另外,求助并不意味着你就有精神疾病,也不要把医生当作神,成功地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咨询师的专业技术,也需要来访者的自我努力,积极配合咨询,自我矫正。

问:如何更好地利用咨询时间?
答:从理论上讲,对于来访者来说,你敲开了咨询师的门,你就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了。

但是考虑到咨询师可能并不是特别成熟,而且对于来访者来说,来做一次咨询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来访者如果更有经验一些,效果会更好。

很多来访者可能都会一直倾诉他们的问题,50分钟的时间,他可能倾诉问题就说了45分钟。

有经验的咨询师是不会让来访者滔滔不绝的,比如我可能会巧妙地打断他。

但如果你的咨询师不知如何打断你,他就只有5分钟时间来帮助你。

对来访者来说,最好把自己的问题分三块呈现:
首先,就是困惑、问题是什么,这也是一般人都会倾诉的那一部分。

第二,就是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在这种状况出现之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发生?或者出现了什么状况?
第三,就是你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这样咨询师可以了解到你的成长经历和思维定势。

如果你能够比较好地呈现自己问题的这三个方面,那么对于一个称职的咨询师来说,就能够比较快速地进入和你的深层沟通当中。

没有光环的心理咨询师
在联系采访时,杨凤池说,他愿意让大家了解心理咨询师的现实生活状态,就是作为一个咨询师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

至于他更多的个人经历,还是留到以后退休了再写书吧!
咨询室的门内和门外
所以,我们就着重问他如何应对这个职业必须每天面对的情绪和情感的压力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如何感受咨询的过程,又是如何能够不让工作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呢?
把问题留在咨询室
作为好的心理咨询师,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心理承受强度。

每次帮人咨询时,我都觉得来访者像在发信号,而我自己就像个雷达,是个接收器。

从他进门开始,不用讲话,我就能感受到他发射的能量。

作为心理咨询师不仅是你的头脑来思考,更重要的是用身体来感受,来访者在哪里你就要到哪里。

咨询时,对他的问题要照单全收,有的时候会感觉好像五脏六腑都被扭转到一块,非常痛苦,做完咨询会觉得疲惫不堪。

另一方面,作为咨询师,“收”的快,“放”的也要快。

我会保证把生活和咨询分开。

比如,我有自己的办公室,但我从不在这里做咨询。

我的咨询室平常都是锁着的,不允许一般人进去,进去的只能是我的来访者。

在咨询室里我会接收所有问题,出了咨询室的门我就会把这些问题完全清除。

“第三只眼”的睁与闭
受过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人,好像拥有“第三只眼”,可以说,咨询中的训练,就是要训练这“第三只眼”是否敏锐。

但是在生活中,和一个专业人士相处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会不会把你分析个底儿掉?很多人在和学心理学的人相处时,都有这种疑惑。

且听杨凤池如何说。

和朋友家人相处,闭上“第三只眼”
以前有人问我,你跟朋友或家人在一起时,会用心理学的专业眼光去分析吗?我当时回答:“那我不累死了。

”其实还是那个原则,就是工作和生活要分开。

不是职业关系,我从来不用心理技术。

像和我教研室的同事在一起,我从来不从技术方面来分析他,而是以率真的自己来和他相处。

在家庭中也是这样,我和家人相处,也是一个真实的杨凤池。

并不玄妙的心理咨询
《心理访谈》成就了杨凤池的知名度,也为他引来了不少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来访者。

那种把专家当成能点石成金的魔法师的厚望期待,让他很无奈。

所以,他很希望破除掉大家心目中给心理咨询蒙上的神奇色彩。

《心理访谈》的台前和幕后
相当一些心理咨询业内人士对《心理访谈》这个节目有点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情。

一方面,它增加了大家对心理咨询的了解,但另一方面,电视上呈现的大专家手
起刀落问题搞定的情景,其实也增加了误解。

所以,我们首先请杨凤池说说《心理访谈》。

《心理访谈》不等同于心理咨询
看过央视《心理访谈》节目的观众可能都觉得我们这些心理专家很“神”,寥寥几句就能化解别人心中的苦闷。

其实,这是误解。

一期节目制作,实际有70~80分钟的内容是咨询用的时间,要播出,要再把它剪辑成20分钟左右的节目,并不完整,相当多的期待、思考和点拨都被去掉了,所以会有观众觉得“太神了!”
《心理访谈》首先是个电视节目。

既然是节目,肯定要求要好看。

在正规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可能会沉默,这种沉默对咨询是有意义的,但在片子里肯定会剪掉。

在咨询中,咨询师很少给建议,而《心理访谈》中,专家却必须给予大量的建议。

所以,我要强调的是《心理访谈》并不符合正规心理咨询的过程。

尽管是节目,但我以及其他的专家,还是尽最大的可能来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来帮助来访者。

如果说它是咨询,那它也是一种“短程焦点取向”的咨询。

比如,来访者可能有一堆的问题,那么我就先帮他捋出个头绪,比如说他有5个问题,那只能挑一个他最愿意解决、也有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多的时间里能搞定的问题来做。

所以《心理访谈》先是一个电视节目,然后才是心理咨询,并不是要彻底帮助这个人,而是通过帮他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引导他能把这次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其他的问题上。

如果要有根本改变,还是需要找专业人士继续咨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