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知识点总结+练习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共37张PPT)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所受合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力 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 力的方向相同;
不一定具有同种性质 不一定具有同时性 能求合力(能抵消)
1、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后改
为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加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 拉马的力
B.匀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 拉马的力
强化训练:
2、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 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强化训练: 3、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 D
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越大 C.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
2、数学表达式:F = - F′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一条直线上; 2).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具有同种性质;
4).具有同时性。 总结:等大、反向、共线、异物、 同生、同灭、同变化、同性质
三、与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具有同种性质 具有同时性 不能求合力(不能抵消)
加速度 位 m/s2 、 cm/s2 ……
力: 制 N kg·m/s2
密度: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PPT课件
)
返回
已知力求运动
意义: 根据物体的受力 预计物体的运动 例题 受力分析 方法、 求合力F合
应用牛顿 定律解题
步骤
求加速度a(牛二)
物体的运动(运动公式)
已知运动求力
意义:根据物体的运动 分析物体的受力 例题 物体运动分析
方法、 步骤
求加速度a(运动公式)
求合力F合(牛二) 求力(受力分析)
本章强化训练
分析:本题是一道已知力求运动的题目。 思路: 解题的关键求出加速度a 运动公式 受力分析 求合力F合 加速度a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运动
解题
解题思路:
运动公式 加速度a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运动
受力分析
求合力F合
N
解: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 800—300=500N F合=F- f F=800N
f =300N
物体原来定来是静止的, 那么它就将会保持静止。
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什么情况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原来定来是运动的, 那么它就将会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
回返
即时练习一
1、看录像,回答问题。
2、如图所示:当火车由静止开动后一小段时间 内,光滑的小球相对于车厢是静止还是运动?
光滑小球
返回
即时练习二
A、 F1=F2
B、 F2=3F1
C、 F2=1/3 F1
D、 F2=3/2 F1
4、(2000-9)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运动,下面各 对力中哪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发射火箭前进行计算, 预计火箭的运动轨道, 才能发射成功。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①__②__④__⑤__⑥__。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③惯性是一种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受到了惯性作用” “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完美版 )
第5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完美版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_维__持__物体运动的原因。认 为有力的作用,物体才会_运__动__,没有力的作用,物体 就会_停__下__来__。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母题追问】 1. 【典例示范】中理想斜面实验的意义是 ( ) (科学探究) A.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证明小球总能滚到另一斜面上同一高度 D.证明小球总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三、惯性与质量 1.惯性:物体具有的_保__持__静__止__或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__态__不__变__ 的属性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一 伽利略理想实验 1.理想实验: (1)操作过程:让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 。 (2)实验现象: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 上升到与出发点几乎等高的地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完美版 )
第5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完美版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_维__持__物体运动的原因。认 为有力的作用,物体才会_运__动__,没有力的作用,物体 就会_停__下__来__。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母题追问】 1. 【典例示范】中理想斜面实验的意义是 ( ) (科学探究) A.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证明小球总能滚到另一斜面上同一高度 D.证明小球总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三、惯性与质量 1.惯性:物体具有的_保__持__静__止__或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__态__不__变__ 的属性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 P T 教学课件
一 伽利略理想实验 1.理想实验: (1)操作过程:让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 。 (2)实验现象: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 上升到与出发点几乎等高的地方。
牛顿运动定律PPT教学课件
另一类问题
加速度a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如图所示.地面上放一m=40kg的木箱, 用大小为 10 N与水平方向夹角300的力 推木箱,木箱恰好匀速运动,若用此力 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拉木箱,30s 可使木箱前进多少米?(g取10m/s2)
μ=Fcos300/(mg+ Fsin300)=0。02
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 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与物体速 度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物体可能的运动状态: 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做减速运动
产生失重现象的原因: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支持物对 物体的支持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 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ma,
所以 F=m(g-a)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支持物的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F ′<mg.
答案:2.4N
a
六、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以知力求运动 已知物体的全部受力,求出加速度;再运 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2)以知运动求力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再运 用牛顿定律推断或求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a 运动学公式
受力情况
第一类问题 运动情况
C.竖直向下的直线 D.无规则曲线
三、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概括了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间的“四同两异”: “四同”:大小相同;力的性
质相同;作用时间相同;作用线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异”;方向相反;作用对 象不同,互以别方为作用对象.
例1: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 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装水的杯 子,杯底粘连一细线,细线上端系 一木球浮在水上,若细线突然断开, 试分析在木球上浮的过程中,台秤 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加速度a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如图所示.地面上放一m=40kg的木箱, 用大小为 10 N与水平方向夹角300的力 推木箱,木箱恰好匀速运动,若用此力 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拉木箱,30s 可使木箱前进多少米?(g取10m/s2)
μ=Fcos300/(mg+ Fsin300)=0。02
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 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与物体速 度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物体可能的运动状态: 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做减速运动
产生失重现象的原因: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支持物对 物体的支持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 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ma,
所以 F=m(g-a)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支持物的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F ′<mg.
答案:2.4N
a
六、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以知力求运动 已知物体的全部受力,求出加速度;再运 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2)以知运动求力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再运 用牛顿定律推断或求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a 运动学公式
受力情况
第一类问题 运动情况
C.竖直向下的直线 D.无规则曲线
三、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概括了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间的“四同两异”: “四同”:大小相同;力的性
质相同;作用时间相同;作用线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异”;方向相反;作用对 象不同,互以别方为作用对象.
例1: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 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装水的杯 子,杯底粘连一细线,细线上端系 一木球浮在水上,若细线突然断开, 试分析在木球上浮的过程中,台秤 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共38张PPT)
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超重和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 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 到的重力的情 况称为超重现 象。
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乘电梯下楼。
快到此人要去的楼层时,电梯以
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求这时 a
F
他对电梯地板的压力。(g=10m/s2)
解
人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
__质__量___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实验结论: a Fa 1
m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a F 或F kma m
等式: F=kma
F=ma
当各物理量均选国际单位时,k=1
(3)1N定义: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 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理解:
a.物体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有力的作用
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4.4 力学单位制
1、下列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 BCD )
A、小时 B 、牛
C、焦
D、瓦
2、下列单位全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D
)
A、N ,kg ,m
B、m,s, g
C、kg ,m ,w
D、kg,m,s
3、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
A:密度 B: kg C: N
牛顿运动定律小结 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 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 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②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不平行的力作 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③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时,图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构成闭合三角 形 (2)超重和失重:
①超重: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分加速
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 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 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 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 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 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严格相等。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②失重: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分
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小于自身重力的现象,称为失 重。
完全失重: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 速度等于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 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 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②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不平行的力作 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③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时,图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构成闭合三角 形 (2)超重和失重:
①超重: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分加速
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 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 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 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 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 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严格相等。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②失重: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分
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小于自身重力的现象,称为失 重。
完全失重: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 速度等于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 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整理用PPT课件
A.破掷出去后,在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零 C.离开运动员手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被掷出去后,由于惯性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
.
练习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 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所以物体速 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 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等高
.
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 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
等高
.
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 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水平面以不变的速度持续 运动下去.
.
伽利略通过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经过抽象思维的理想实验,从而推翻 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
练习
8、如图所示,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
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
(m1>m2)。当车从静止突然水平向右起动时,
则两个小球(
C)
A.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较大; B.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较大; C.一起向左运动,且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相对地面仍保持静止
.
伽利略的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 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 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
练习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 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所以物体速 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 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等高
.
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 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
等高
.
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 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水平面以不变的速度持续 运动下去.
.
伽利略通过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经过抽象思维的理想实验,从而推翻 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
练习
8、如图所示,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
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
(m1>m2)。当车从静止突然水平向右起动时,
则两个小球(
C)
A.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较大; B.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较大; C.一起向左运动,且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相对地面仍保持静止
.
伽利略的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 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 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高一级物理培优班牛顿运动定律总结ppt课件.ppt
求下列情况下,两绳的拉力:(1)加速度
a1=g/3 (2)加速度a2=2g/3
B
解析:平衡态(a=0)受力
θ
分析如图1 。
T1
A
O
θ
T2 图1 mg
(2)a由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开始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
段,因m 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0,θ T1
图3
当物体具有斜向上的运动趋势时,受力分析
如图3所示,N2sin300+ f2 cos300=ma0
N2 cos300=mg + f2 sin300
f 2 =μN2 a 02=8.232m/s2 故3.528m/s2≤a≤8.232m/s2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角不变,T1不变,那么,加速度增大
F0
(即合外力增大),OA绳承受的拉
图2
mg
力T2必减小。当T2=0时,m存在一个
加速度a0,如图2所示,物体所受的合
外力是T1的水平分力。当a>a0时,a增 大,T2=0(OA绳处于松弛状态), T1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而其水平
α T1
图3
mg
方向的分量必增加(因 合外力增大),
tan mg g
ma a
arctang
a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④独立性 :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将 独立的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合外力的加速度 即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例4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 加速度a向上作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0
5
三角函数知识补充
2020/12/10
6
例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千克, 以10米每秒的初速度从地面竖 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 计,求抛出1秒、2秒后物体的 位置。(g=10米每二次方秒)
2020/12/10
7
例2、某物体由静止从空中释放,离地面 足够高,忽略空气阻力,求释放2秒后物 体的速度和2秒内物体的位移。(g=10米 每二次方秒)
例3、某物体由静止从空中释放,离地面 足够高,忽略空气阻力,求释放2秒后物 体的速度和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g=10 米每二次方秒)
2020/12/10
8
例4、某2kg的物体在竖直面内由静止下 落,下落过程中受一个不变的阻力。已知 物体前2秒内的位移为16m。求物体下落 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例5、某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20牛的 力,在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 体前2秒内的位移为16m。求物体运动过 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
用小球的重力和θ表示Ta 、Tb
2020/12/10
12
例10、拔河比赛中的甲乙两队,乙队胜, 但是在比赛过程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 队对甲队的拉力大小是一样的,甲队输的 原因是甲队所受的拉力大于甲队所受的阻 力。
例1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
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
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所受的重力(即视重小于重力)的现象,称为失
重现象.物体的实际重力没变!
10、完全失重: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a=g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
零的状态,即视重等于零时,称为完全失重状
态.物体的实际重力没变!
2020/12/10
3
5、IS制基本物理量及基本Fra bibliotek位2020/12/10
4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解题思路总结
2020/12/10
1
4、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
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
表示F=ma。
注意:F指合外力 m指质量 a指加速度。
F以牛顿为单位,m以千克为单位,
a以米每二次方秒为单位。
6、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2020/12/10
9
例6、如图6所示,盘和重物的总质量是 2kg,整个装置做匀减速上升运动,两秒 内系统的速度变化大小为2m/s。g取10,
求:弹簧秤的示数? (注意正方向的选取)
2020/12/10
图6
10
例7、物体放在静止的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 斜面倾斜角为37度,物体的质量为10kg,物体 与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等于0.5,斜面长4m。 物体的大小可以忽略。(g取10...)
2020/12/10
14
PPT精品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15
1、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 性叫惯性。 3、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 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 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物体 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速度、物 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惯性本身无大小, 但是可以比较大小。
求:(1)物体运动到底端所需要的时间?
(2)物体到达底端时的速度?
例8、一个100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倾斜角 为37度,求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的 的静摩擦力?
2020/12/10
11
例9、如下图所示,小车内两根不可伸长的细 线AO、BO拴住一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其 中BO水平。A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车球静止 ,AO与BO的拉力分别为Ta 、Tb 。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公式表示F=-F′
7、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
2020/12/10
2
8、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
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
所受的重力(即视重大于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
现象.物体的实际重力没变!
9、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
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
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
移。 2020/12/10
13
例12、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 无轨电车,在关闭电动机后,经过10s停 了下来。电车的质量是4000kg,求电车所 受的阻力。
例13、一个滑雪者,质量是75kg,以初速 度2m/s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为 30度,在5s内滑下的路程是60m,求滑雪 者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空气阻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