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育种计划要点共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种猪场育种计划书

种猪场育种计划书

种猪场育种计划书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条:项目概述a. 项目背景① 当前养猪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挑战。

② 优质种猪的培育是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③ 甲乙双方联合开展种猪场育种项目,以满足市场需求。

b. 项目目标① 在一定时间内实现高品质种猪的培育。

② 通过科学的育种技术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

③ 推动种猪品质的持续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

c. 项目范围① 包括种猪的选择、配种、繁殖及后期管理。

② 涉及种猪的健康检查与疫病预防。

③ 设定详细的育种计划和管理制度。

第二条:双方责任a. 甲方责任① 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

② 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监控。

③ 保障项目所需资金的按时到位。

b. 乙方责任① 负责种猪的日常管理与护理。

② 提供相关的育种技术培训与指导。

③ 协助甲方进行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c. 双方共同责任① 定期召开项目进展会议,及时沟通信息。

② 共同研究制定育种标准及评价指标。

③ 确保信息共享,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良性发展。

第三条:保密条款a. 保密义务① 双方承诺对在本协议中获取的所有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②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相关信息。

③ 本保密义务在本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

b. 保密信息的定义① 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资料、育种方案、市场数据等。

② 所有与本项目相关的书面及口头信息均视为保密信息。

③ 双方在实施协议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新信息也应保密。

c. 保密责任的界定① 任何一方如违反保密条款,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供应的要求日益提高,猪肉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之一,其养殖与育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种猪育种方案是为了提高猪的育种效果和改良猪种质量而制定的计划。

本文将介绍一种科学且可行的种猪育种方案。

一、背景介绍猪是人类重要的食源性动物之一,对猪的育种需求主要体现在提高肉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和生殖性能等方面。

种猪育种方案旨在通过选择优良的猪种、合理的配种和科学的管理来提高猪的遗传品质,满足不同需求的市场。

二、优良品种选择在种猪育种方案中,选择优良的品种是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养殖目标和市场需求,可以选择生长速度较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的猪种作为种猪。

目前国内常用的优良猪种有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等。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应力强的品种进行育种。

三、合理的配种方案为了提高种猪的遗传优势,合理的配种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进行品种间的杂交,可以提高猪种的雜交优势,如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的杂交,往往会有更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其次,根据遗传学原理,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质的种猪进行繁殖,可以帮助提高下一代猪只的品质。

这需要准确测定种猪的遗传背景和遗传特质,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繁殖。

四、科学管理和环境控制在种猪育种方案中,科学的管理和环境控制是确保育种效果的重要因素。

包括饲养管理、用药和疫病防控等方面。

合理的饮食、饲料配方和饲养密度等,可以帮助猪只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生长空间。

同时,科学的用药和疫病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保证种猪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五、精细化管理和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跟踪和监测种猪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精细化管理和数据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对种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肉质指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种猪的遗传特征和性能,并提供科学的育种建议和决策支持。

六、市场营销和推广种猪育种方案不仅要关注育种效果,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猪的育种方案

猪的育种方案

品系选育方法
1
2
3
4
5
基础群的组建方案
遗传评估和测定
1.1评估和测定的主要性状 达100kg体重日龄和30――100kg日增重 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 总产仔数(TNB) 21日龄窝重(LW21) 1.2评估和测定辅助性状 肥育性状:饲料转化率,活体眼肌面积 繁殖性状:产活仔数,繁殖间隔,初产日龄,产仔间隔 胴体性状: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肉pH值,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 体型性状有:体长,体高,体型评分
1
异。
2
从体型来看HN201杂交种猪较为清秀,体躯较长。同时从肢蹄来
3
看,HN151系种猪不于HN161系种猪结实,考虑种猪的利用率等,
4
宜选择HN161系作为母系母本。
5
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
A
B
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
1
在配套系组合上,选择了以HN111和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为母本的三系配套;以及以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和HN202为母本的四系配套开展杂交试验。
遗传评估数据记录系统
个体记录
ID
BREED
SEX
BDATE
SIRE
DAM
NOTE
字符
字符
字符
日期
字符
字符
备注
16
2
1
8
16
16








见附件
遗传评估模型
03
02
01
父系HN111和HN121以生产肥育性状为主选性状;HN111注重应激和体型的选择,HN121则注重体型选择;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随着人们对高品质肉类需求的不断增加,种猪保育繁殖技术也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要保障种猪的生长健康,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益,需要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保育繁殖技术的要点和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1. 选用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种猪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优质的种猪可以带来更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选用种猪时,应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家养殖需要的猪种。

一般来说,选用母猪时要注意母猪的产仔数、哺乳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选用公猪时要注重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遗传背景等方面的品质。

2. 精心管理精心的管理是保障种猪健康成长的关键。

对于种猪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方面都需要保持高标准。

特别是在种猪配种、怀孕期、产仔期和断奶等特殊时期,需要更加细致的管理和照顾。

在种猪饲养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能够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健康繁殖率。

3. 营养饲料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对于种猪的生长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生长阶段,种猪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

猪的生长阶段可以分为断奶仔猪、保育仔猪、育肥仔猪和产育母猪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饲料需求也不同。

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4. 环境舒适良好的环境条件是种猪生长繁殖的重要保障。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对于种猪的生长影响甚大。

合理的养殖建筑设计以及科学的通风、排泄制度,能够为种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猪只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压力,提高繁殖效果。

5. 疫病防治疫病防治是保障种猪生长健康的重要环节。

猪只的疫病防治主要包括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疾病监测等方面。

对于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可以通过定期的疫苗接种和消毒操作来有效预防。

定期的检疫和排查也是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处置,防止疾病传播。

1. 猪只管理猪只管理是养殖的重中之重。

猪的育种方案..

猪的育种方案..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11 系:
(1) 体型外貌:前后躯特发达,头型小,腰背平阔、腹平,四肢有力 ,毛色花白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00g,母猪750g以上。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4.0mm,母猪15.0mm。胴体瘦肉率 大于68% 。
(4) 群体氟烷应激基因频率控制在0.15以内。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21 系
(1) 体型外貌:前后躯发达,头中等大,腰背平阔,腹平,四肢 粗壮有力,毛色以棕红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20g,母猪780g 。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0mm,母猪16.0mm。 胴体瘦肉率大于63%。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是由市场和消费需求而决定的,它强调了三点:
育种的最终目标在生产群实现 ●目标的制定是以未来可预见的生产条 件和市场需求为基础 ●目标的着眼点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值

猪的育种目标—过去与现在
1 98 0 ±Ö · ³ Ð Ô × ´ ú × ² Ð Ê ý ¸ Ö Ä í É ú ² ú Á ¦ ä Ë Æ ü £ ¨Ê ¹ Ó Ã Ä ê Ï Þ µ È £ © ú ² É ú Ð Ô × ´ ú ³ É ¤Ë Ù ¶ È Ç Á Ë Ï × ª » ¯ Â Ê Ý È Ê â Â Ê â Ö È Ê ¬ · Ö ¾ Ö Ê Á ¿ ¨ £ O lliv ier È µ ,1 99 0 © £ + 0 0 ++ + ++ + ++ + 0 1 99 0 ++ + 0 ++ ++ ++ ++ 0 2 00 0 + ++ ++ ++ ++ ++ + + ++ +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种猪保育繁殖是畜牧业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提高猪肉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种猪保育繁殖的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一、环境要求1. 温度:在保育舍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0℃-25℃。

2. 通风: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3. 光照:对种猪来说,适当的光照可以提高其性欲和食欲,有利于繁殖。

4. 饲喂区域:保育舍内设置饲喂区域,避免种猪争抢饲料,保证每只种猪获得充足的饲料。

二、饲养管理要点1.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种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

2. 饲料管理:提供营养均衡、适宜的饲料,保证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求。

3. 喂食时间:定时定量喂食,避免种猪吃饱太快或吃饥太久。

4. 饮水管理:保证种猪有充足的清洁饮水,避免水源污染。

5. 疾病防控:定期做好种猪的疫病防控工作,及时接种疫苗,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

6. 适当运动:种猪需要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加食欲和促进生殖功能。

三、种猪选种要点1. 体型:选择体型适中、结构良好的种猪,避免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

2. 生产性能:选择生产性能良好的种猪,包括出生重、日增重、断奶重等指标。

3. 遗传背景:选择遗传背景好、血统纯正的种猪,避免遗传病害的传播。

4. 生殖能力:选择具有良好生殖能力的种猪,包括配种率、受胎率和产仔率等指标。

5. 疾病抗性:选择具有较好的疾病抗性的种猪,减少疫病风险。

四、种猪繁殖技术要点1. 配种管理:掌握好配种的时机,选择配种窗口期内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

2. 配种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人工配种或自然配种,确保种猪能够顺利交配。

3. 配种数量:控制每头母猪的配种数量,避免过度疲劳和交配效果不佳。

4. 妊娠检测:在配种后适时进行妊娠检测,确保种猪成功受胎。

5. 妊娠管理:妊娠期内要保持种猪的充分饲养和适量运动,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6. 分娩管理: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保持产房的干净和温暖,及时协助母猪完成产仔。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是畜牧业中重要的资源,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会直接影响到繁殖效
率和种猪品质。

以下是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的介绍。

一、种猪饲料
种猪成活率、生产效率和生存期长短都与饲料质量直接相关。

饲喂种猪应具有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纤维的特点。

种猪内脏器官累加率与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密切相关,
应根据饲养环境、季节和产生的猪的品种特征进行合理搭配。

建议饲喂发酵饲料,这样可
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强饲料利用率。

二、种猪环境
良好的种猪环境可以增强其生产性能和身体素质。

对于室内饲养的种猪,干燥、温暖、清洁、通风、充足的日光和适宜的空气湿度十分重要。

要定期清理畜舍,消毒和通风,可
以安装自动喷雾设备或散热风机来进行环境调节。

三、选育优质的猪种
选育高品质的猪种,可以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

选育优质的猪种应该根据
适应性、生长速度、繁殖能力、肉猪品质、病害耐受力等因素建立综合鉴定指标,并根据
这些维度进行适当的选育。

四、定期的健康检查
对种猪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种猪健康方面的问题。

检查的主要
项目包括:体温、皮肤、毛发、鼻子、眼睛、耳朵、口腔、泌尿输出和肛门等。

定期检查
种猪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素质。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一、选材1.选取优质种公猪和母猪作为繁殖材料。

选择体型匀称、外貌健康、毛色光亮、耳朵挺立、繁殖力强、肉质细嫩的种公猪。

母猪要选取体型健壮、泌乳量高、抗病能力强、繁殖力强、饲养管理好的种母猪。

2.进行鉴定和评估。

通过鉴定和评估,筛选出优质的种公猪和母猪。

鉴定项目包括体型指标、繁殖力指标、疾病抗性指标等。

3.注意血缘关系。

在选材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避免因基因血缘关系过于接近导致的遗传缺陷。

二、育种管理1.健康管理。

猪群的健康状况对育种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做好疫苗接种、定期验血、隔离防疫等工作,控制猪群健康状态。

2.饲养管理。

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猪群的营养供给。

合理的饲养密度、饲水管理、环境温度控制等也是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

3.繁殖管理。

采用合理的繁殖措施,包括发情检测、人工授精等,提高繁殖效率。

对于不育猪、无效交配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4.标记和记录。

为每只种猪进行个体标记,并建立完整的血统记录。

记录种猪的生长情况、繁殖情况、疾病情况等,为后期的育种选择提供依据。

三、育种目标1.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是育种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肉质优良、泌乳量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指标。

2.抗病能力。

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猪种,提高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3.外观特征。

外观特征包括体型大、肌肉发达、背膘良好等,以满足市场对于肉品外观的要求。

4.饲料利用率。

提高猪群的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猪肉产量。

四、基因改良1.基因筛选。

通过基因检测和筛选,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猪种,提高繁殖效率和肉质品质。

2.基因编辑。

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对特定基因进行修饰,促进有益基因的表达,提高猪群的育种效果。

3.基因信息管理。

建立完善的基因信息管理系统,对猪群的基因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育种评估和选择1.综合评价。

通过对种猪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饲料利用率、抗病能力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确定哪些猪适合继续繁殖。

猪的育种方案(可编辑)

猪的育种方案(可编辑)

猪的育种方案猪的育种目标过去与现在猪的育种目标未来具体如何制定育种目标育种的技术方法和步骤如何实施育种主要过程猪的配套系培育---华农温氏配套系I号猪培育●总体目标●是培育各具优秀特点的杂交配合力好的4个专门化品系充分重视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同时注重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改良肉质和提高适应性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51 1 体型外貌头清秀后躯较丰满体型中等高体长四肢健壮呈流线型体型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均匀皮毛全白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40g母猪790g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0mm母猪165mm胴体瘦肉率大于62 4 繁殖性状初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45kg以上经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5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53kg 以上 HN161 1 体型外貌前后躯结实丰满头中等大双背明显四肢健壮中等高肢蹄粗壮结实毛色全白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匀称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50g母猪800g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5mm 母猪165mm胴体瘦肉率大于62 4 繁殖性状初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45kg以上经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5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52kg以上终端公猪育种目标 HN212 1 体型外貌头中等大前后躯肌肉发达背宽皮毛浅棕色带黑斑额部中央有白斑腹平四肢粗壮群体均匀一致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达880g饲料转化率250以下达100 kg日龄150天以下 3 胴体性状胴体瘦肉率大于66 无纯合氟烷应激基因 4 繁殖性状公猪精神活泼性欲强精液品质好终端母猪育种目标 HN201 1 体型外貌头中等大皮毛全白前后躯结实肌肉紧凑四肢健壮有效乳头数不少于6 对排列均匀群体均匀一致 2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850 g饲料转化率255以下达100 kg日龄155天以下 3 胴体性状胴体瘦肉率62以上 4 繁殖性状初产母猪平均产总仔数10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45kg 经产母猪平均产总仔数1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52kg 肉猪育成目标体型外貌头中等大体较长前后躯发达丰满腹微收四肢结实皮毛大多为白色少数带花斑群体均匀生长发育商品仔猪达16kg的日龄平均为49d以下商品肉猪达100 kg体重的日龄小于155d达100kg体重时的活体背膘155mm以下饲料转化率255以下胴体品质100 kg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4以上眼肌面积35cm2以上瘦肉率64以上后腿占32以上 PSE肉或DFD肉发生率01%以下配套系杂交生产模式曾祖代母系母本母系父本父系母本父系父本↓↓↓↓祖代 A B C D ♀HN161 ×♂HN151 ♀HN121×♂HN111 ↓↓父母代 AB ×CD ♀HN201 ♂HN212 ↓商品代ABCD 品系选育方法选育的技术路线是采用开放式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通过BLUP评估和现场综合评估来选育核心群然后进行合理的选配应用常规育种技术采用新设备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性能测定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母系ESR基因和父系HAL基因的检测和应用选育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快速推广优秀种猪基因逐步建立起瘦肉猪持续改良的良种繁育体系基础群的组建方案 1 首先普查全场各纯种猪的来源并逐个登记 2 HN111以法国皮特兰为主HN121以台湾省和美国杜洛克为主 HN151以丹麦美国长白猪及后裔测定选留者为主HN161以丹麦美国大白猪及后裔测定选留者为主各品种要求符合各自特征 3 入选公猪查清系谱并调查所配母猪的产仔情况及后代的生产性能如果后代有遗传缺陷则该公猪不能入选重视肢蹄和睾丸发育情况 4 调查入选母猪的繁殖记录成绩作为重要参考入选母猪应乳头发育良好无内陷乳头有效乳头6对以上无明显外形缺陷配种受胎正常 5 核心群的种公猪保证独立的血统血统可多至15个以上种母猪也应尽量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血缘关系入选的公母猪之间要求最好无血缘关系遗传评估和测定 11评估和测定的主要性状达100kg 体重日龄和30――100kg日增重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总产仔数TNB 21日龄窝重LW21 12评估和测定辅助性状肥育性状饲料转化率活体眼肌面积繁殖性状产活仔数繁殖间隔初产日龄产仔间隔胴体性状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肉pH值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体型性状有体长体高体型评分遗传评估数据记录系统见附件遗传评估模型生长性能育种值估计模型为 yijklm μihyssij likgilaijklm eijklm 其中i指第i个性状背膘厚和日增重yijklm为个体生长性能的观察值μi为总平均数hyssij为出生时场年季性别固定效应lik为窝随机效应gil为虚拟遗传组固定效应aijklm为个体的随机遗传效应eijklm为随机剩余效应母猪繁殖性能育种值估计模型为yijkl μihyspijljkaijklpijkleijkl 其中yijkl 为第i个性状的观察值总产仔数和21日龄窝重μi为总平均数hyspij为母猪产仔时场年季胎次固定效应ljk为母猪出生的窝效应aijkl为个体的随机遗传效应 pijkl为母猪永久环境效应eijkl 为随机剩余效应种猪选留和选配父系HN111和HN121以生产肥育性状为主选性状HN111注重应激和体型的选择HN121则注重体型选择母系HN151和HN161除主选日增重和瘦肉率外特别重视繁殖性状适当收腹和肢蹄结实度的选择根据专门化品系选育目标制定综合选择指数后备种猪依据综合选择指数选留种猪选留和选配综合选择指数为I Y1×I1 Y2×I2 式中I1 I2和Y1Y2分别为生产性能指数繁殖性能指数和其经济加权值其中生产性能指数 I1 100 SD ×[ W1×EBVadg SDadg W2 × EBVfat SDfat] 繁殖性能指数 I2 100 SD×[ W1×EBVtnb SDtnb W2 × EBVlw21 SDlw21] 上式中SDSDadgSDfatSDtnb SDlw21 分别为总体日增重背膘产总仔数和21日龄窝重的]标准差W1W2W3W4分别为日增重背膘产总仔数和21日龄窝重的经济加权值EBVadgEBVfatEBVtnbEBVlw21 分别为日增重背膘产总仔数和21日龄窝重的育种值种猪选留和选配对于有遗传缺陷和不符合品系特征的独立淘汰对于肌肉品质的选择主要监测猪群氟烷基因情况剔除群体中有害的氟烷基因对于体型明显缺陷的种猪严禁留作种用选配上在育种初期采用避免近交的随机配种各血缘公猪保障与配母猪在5头以上育种过程中以同质选配为主异质选配为辅采用电脑选配和人工跟踪结合监控家系的动态及时调整各家系的纯繁比例种猪留种时要求注意公母家系或血缘结构之间的平衡核心群成年公猪淘汰更新标准疾病问题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公猪因肢蹄病而影响配种或采精的公猪发生严重传染病的公猪发生普通疾病治疗两个疗程未康复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性情暴躁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配种问题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后备公猪性欲低配种能力差的公猪精液品质不合格五周四次精检法的公猪种用问题采用动态淘汰生长性能落后综合指数低于后备公猪体型评定为不合格的公猪核心群配种超过80胎的公猪或使用超过20年的成年公猪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或畸形率高的公猪不符品种特征外形偏离育种目标的公猪体况极差的公猪例如过肥超过4分膘或过瘦低于2分膘因其它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核心群成年母猪淘汰更新标准疾病问题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母猪因肢蹄病久治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发生严重传染病的母猪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未恢复的母猪先天性骨盆狭窄经常难产的母猪好斗有伤人倾向的母猪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配种问题超过8月龄不发情的后备母猪断奶后49天不发情的母猪配种后连续两次返情屡配不孕的母猪种用问题生长性能落后综合指数低于后备公猪的采用动态淘汰14连续两胎活产仔数窝均5头以下的青年母猪连续两胎或累计三次产活仔数窝均6头以下的经产母猪有效乳头少于10个哺乳能力差母性不良的母猪连续两次累计三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的经产母猪核心群超过5胎的种母猪繁殖群超过7胎的种母猪体况极差的母猪例如过肥超过4分膘或过瘦低于2分膘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专门化品系选配方案 1 在控制近交的随机选配的前提下做好每个家系公猪的年度配种数量计划对优秀公猪要多配种育种技术员随时跟踪计划的实施情况 2 家系内适当筛选优秀的公母猪进行少量近交提纯 3 公猪站存栏公猪的家系及数量要足够每个家系至少2头可用公猪满足选配需要 4 在电脑选配的基础上做好各阶段的家系跟踪监控家系的动态及时调整各家系的纯繁比例如果某头公猪后代表现都很优秀有足够母猪供选配的情况下尽量多配种专门化品系选配方案 5 公猪方面做好核心群种猪特别是公猪的选择确定进入核心群及时跟踪公猪精检情况及时选好核心群后备公猪保证优秀后代能及时用上来分析母猪的血缘结构往往繁殖性能好生产性能优肢蹄粗壮体型佳的占优势比例与之相匹配的亲缘系数小的独立家系公猪需求也大选留后备公猪根据存栏公猪的血缘情况和选配需要以及各项指标比较综合考虑 6 母猪方面选留核心群后备母猪时不要过多选留某头公猪的后代注意母猪家系或血缘结构平衡及时更新核心群母猪性能评比状态保证母猪能被及时选上差的及时被更新确定纯繁母猪使用胎次被更新母猪或高胎龄母猪转扩繁扩繁母猪依据繁殖指数或者综合指数高低并结合纯繁量确定是否转纯繁专门化品系的选育进展 1家系选择演变和近交情况各品系选留淘态情况如下 HN121系原有44个家系相继淘汰36个家系还剩8个家系HN111系原有11个家系淘汰2个家系还剩余9个家系 HN151系原有31个家系淘汰了19个家系还剩12个家系 HN161系原有43个家系淘汰了33个家系剩10个家系各专门化品系的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HN111为0068HN121为0107%HN151系的近交系数为0676%HN161为0274%生产性能变化趋势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母系的筛选与培育以现场观察为主选用育种素材指不同来源的纯种猪对照育种目标和后备种猪的表现来选择亲本是否合适作为核心群在确定纯系的基础上对作为母系的两个专门化品系HN151和HN 161 系进行正反杂交比较以确定杂交母本的最佳组合方式杂交母本HN201 为以HN151为父本HN161为母本而杂交母本HN202则反之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经测定比较分析HN201和 HN202组合二者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差异从体型来看HN201杂交种猪较为清秀体躯较长同时从肢蹄来看HN151系种猪不于HN161系种猪结实考虑种猪的利用率等宜选择HN161系作为母系母本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父系的筛选与培育本配套的父本资源为HN121系HN111系终端父本可考虑用纯系也可考虑用杂交公猪在试验杂交公猪时经过测定比较以HN111为父系父本HN121为父系母本的杂交HN212种公猪比其反交的杂交公猪体型较长收腹较好肌肉发达瘦肉率高后备猪选留率更高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配合力测定和配套系组装在配套系组合上选择了以HN111和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为母本的三系配套以及以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和HN202为母本的四系配套开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三系配套组合HN301表现出很高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但是肉猪较易发生应激猪肉颜色偏白有4%左右的PSE猪肉同时料肉比相对较高而传统的HN302配套生长速度较慢瘦肉率偏低四系配套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同时HN401和HN402组合的肉猪在生长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差异表1 不同组合肉猪生长育肥性能测定结果平均数±标准误表2两种四系配套肉猪的胴体性能及肉质情况不同组合种猪的杂种优势率H%表 4 各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肉猪主要生产性能几个问题讨论 1关于育种目标专门化品系的优点是可以将育种目标分散以利于取得较快的遗传进展和培育各具特点的品系对于父系的重点是生长性状对于母系则要兼顾生长和繁殖性状育种目标重点是针对近期的市场需求兼顾长远单一品系主选的经济性状不宜在总目标中定得太多就广东省而言商品肉猪单位成本下的瘦肉产量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育种方案育种目标需要相对稳定品系特征也需要相对稳定对于品系的改造需要谨慎不应因为市场需要高瘦肉型猪而把所有品系的育种目标都转向高瘦肉率几个问题讨论2基础群的组建对于品系选育犹为关键较多的血统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产生优良后代的机会优秀性能的个体可以对提高群体水平做出更多的贡献单一品系基础群的个体选择以特征相似性能优良归类为宜也就是可以无需过多注重品系来源而强调优秀个体的利用如果作为一个新的育种场组建基础群也并非一定要直接到国外引种国内不少种猪场的部分种猪质量完全达到了目前我国去国外引种源的多数种猪场水平几个问题讨论 3关于多系配套和留种率养猪生产中主要有三系四系和五系杂交配套方式在我国还多采用三系配套三系配套操作简单而四系和五系配套相对制种成本高后者有更多的专门化品系易于分散育种目标取得更好的遗传进展能更多地综合专门化品系的优点即充分利用基因的加性效应互补效应和杂种优势人们担心较多品系配套的肉猪整齐度会降低实际上在生产是不存在问题的除肉猪毛色与三系配套有类似的分离比例外四系配套肉猪生长和体型的一致性更好杂交公猪完全可以用作终端父本几个问题讨论在配套系中利用基因的加性效应选育提高纯系的生产性能水平是最主要的提高品系的纯度可以获得较好的杂种优势和后代的整齐度本研究发现四系比三系配套的肉猪背膘厚和料肉有更高的杂种优势平均为59%和75 vs 19%和16保持较高选择压缩小核心群种猪的选留率是取得较快遗传进展的重要手段猪的育种费用大技术要求高没有大的群体是无法取得好的遗传进展根据笔者经验考虑到现场育种的实际情况核心群规模至少保持在300-400头以上才能较好开展选育尽量扩大测定规模核心群母猪年更新率在80-100%后备母猪留种率30%以下根据指数选择公猪留种率6%以下能取得了较大的遗传改进量几个问题讨论4关于选择方法以BLUP法为基础的遗传评估技术是现代种猪育种的基础它可以较准确地评估个体的遗传值为种猪选留提供依据从本专门化品系选育的遗传趋势与阶段性选择重点非常一致可以看到其选择的准确性现场选种环节非常重要往往能进入核心群的公猪不一定是指数最好的同时体型的选择一样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特别在父本品系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如趾蹄母性特征遗传缺陷等更是现场选种不可缺少的在多性状的选择上根据群体特点对主选性状有必要进行阶段性调整如在本配套系培育过程中由于HN151和HN161系在组建基础群之初繁殖性能较好而生长性能明显不足培育的重点是解决生长性能问题而到培育后期则做出调整几个问题讨论强调个体选择的同时重视家系选择的作用对于优秀个体如果结合家系分析则更便于掌握它在群体中的利用新的育种技术为猪的许多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了的机遇国外一些大的育种公司如PICMONSANTO等开发和利用的标记已多达10多种本项目中繁殖性状和抗性主基因的检测和利用正在群体的改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分子技术在育种中的利用并未普及经过多年研究期盼和质疑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成为当代遗传育种工作的现实需求几个问题讨论 5关于群体继代选育法世代重叠核心群闭锁和配合力测定等是群体继代选育法中大家关心较多的问题本项目中我们采用的是不强调继代不关心世代重叠核心群种猪采用动态淘汰以个体和家系的性能表现和种用价值确定个体在核心群的利用核心群的种猪谨慎开放辨证地使用开放和闭锁根据群体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引入外血育种过程是群体不整齐与整齐之间不断稳定和变化的过程一般而言在品系特征形成的初期需要闭锁给予基因固定的时间以充分了解品系特性然后再根据群体性状表现适度导入外血以增加群体的变异提高整体水平几个问题讨论配合力测定是筛选最优的杂交组合这一育种过程是必要的其所需费用高时间长从基础群的组建开始就要注意品系配合的问题配合力测定可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品种内品系间到品种间再到配套系的杂交效果并非所有的配合力测定需要作杂交组合试验实际上根据对品系特点的了解其大部分是在日常育种工作的观察中补充少量的验证过程就足够了对于肉猪组合效果的试验研究可以尽量做到目的性强减少配套组合的数量来降低试验成本选育进展 238 1318±010 1456±07 250 HN212-HN202 HN402 236 1319±010 1451±08 389 HN212-HN201 HN401 245 1452±009 1504±09 234 HN121-HN201 HN302 260 1392±011 1438±08 163 HN111-HN201 HN301 饲料转化率校正100kg背膘达100kg日龄样本量种猪组合配套 777 902 669 912 23 32 673 5367 322 176 751 HN402 798 911 684 103 24 34 670 5201 330 176 762 HN401 斜长直长 PH值失水率大理石纹肉色瘦肉率眼肌面积腿臀比例膘厚屠宰率配套组 -648 -765 -099 231 四系配套 HN402 -537 -739 -294 241 四系配套 HN401 -391 -287 -611 184 三系配套 HN302 058 -095 -1162 139 三系配套 HN301 39 -040 -331 -189 250 终端母本 HN202 47 -079 -464 -234 389 终端母本 HN201 -289 -570 -279 56 终端父本 HN212 总产仔数料肉比 100kg体重背膘 100kg体重日龄样本量类别系别 92852±354 134±012 - HN401 622±02 1110±003 88523±521 1440±004 母 HN201 91591±521 1308±014 公 HN212 91272±414 1329±006 公 5741±055 1087±008 84154±190 1488±003 母 HN161 89889±421 1371±006 公 5968±045 1075±007 83193±200 1531±003 母 HN151 91143±758 1345±011 公 82793±422 1501±007 母 HN121 85994±390 1244±005 公 81437±336 1345±005 母 HN111 21日龄窝重总仔数日增重 100kg背膘厚胎别品系几个问题讨论如何开展猪育种工作如何开展猪育种工作我国的猪肉产量FAO 猪的育种目标猪的育种目标猪的育种目标是改良猪种实现养猪生产与加工的最大经济效益是由市场和消费需求而决定的它强调了三点●育种的最终目标在生产群实现●目标的制定是以未来可预见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为基础●目标的着眼点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值制定目标组建基础群测定分析选留选配遗传评估调整育种方案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11 系体型外貌前后躯特发达头型小腰背平阔腹平四肢有力毛色花白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00g母猪750g以上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40mm母猪150mm胴体瘦肉率大于68 4 群体氟烷应激基因频率控制在015以内 HN121 系体型外貌前后躯发达头中等大腰背平阔腹平四肢粗壮有力毛色以棕红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20g 母猪780g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0mm母猪160mm胴体瘦肉率大于63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品系选育个体记录小数位 16 16 8 1 2 16 长度备注字符字符日期字符字符字符类型 NOTE DAM SIRE BDATE SEX BREED ID 名称备注母亲号父亲号出生日期性别品种个体号字段 Sheet3Sheet2Sheet1图表1猪肉总产量人均消费猪肉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Page猪肉总产量人均消费猪肉猪肉总产量万吨人均猪肉消费千克0000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0 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1. 引言1.1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的重要性种猪保育繁殖技术是畜牧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优质的种猪是养殖业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而种猪保育繁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种猪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以及繁殖能力,进而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的选种、配种和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和生产性能,为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种猪是畜禽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种,其生产性能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

通过科学的种猪保育繁殖技术,可以提高种猪的种质质量,增加出栏猪的体重和肉品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种猪保育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43】2. 正文2.1 选择优良品种种猪选择优良品种种猪是种猪保育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优良的种猪品种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肉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能够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选择优良品种种猪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饲养环境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种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饲养环境选择适合的品种,以保证种猪能够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

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优良生产性能的种猪品种。

优良的遗传背景可以保证种猪后代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包括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性强等。

种猪品种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生产性能,如母猪的繁殖力和育肥猪的生长速度等。

在选择优良品种种猪时还需要考虑品种的价格和供应渠道。

一方面,种猪的价格要合理,不能过高影响养殖成本;要选择有正规渠道供货、品种纯正的种猪,以确保种猪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优良品种种猪,可以为种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良好保障。

2.2 饲养环境的建立饲养环境的建立对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果至关重要。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猪,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种猪育种方案,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养殖业的探索之旅。

一、育种目标我们要明确育种目标。

种猪育种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增强抗病力,改善肉质,提高繁殖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育出长得快、吃得少、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能力强的种猪。

二、育种材料1.种猪选择选择优质的种猪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种猪,对其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同时,要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2.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

我们要选用优秀的公猪和母猪进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还要关注繁殖技术的研究,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以提高繁殖效率。

三、育种方法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最基本的育种方法。

我们要根据种猪的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个体作为种猪。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品种。

我们要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3.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是提高育种效果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种猪的性能。

四、育种流程1.种猪引进引进优质种猪,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繁殖管理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同时,开展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研究。

3.选择育种根据种猪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4.杂交育种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5.育种技术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提高育种效果。

6.后代测定对后代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7.品种推广将培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到生产实践中,提高整个养殖业的水平。

五、育种成果1.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种猪新品系。

2.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
猪育种方案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后备母猪的选育:后备母猪的体形和乳房要发育良好,奶头数应在14个以上。

同时,还应考虑其亲本繁殖力的遗传基础,兼顾其父系和母系的指数。

严格控制初配日龄和体重,实施重复配种,加强饲养管理,以最大限度发挥母猪的遗传力。

后备母猪一般采取小群饲养,饲喂蛋白质全价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有条件的场(户)可加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空怀期母猪的膘情直接影响到排卵的质量。

一是要保证供给空怀母猪全面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若供应不足或品质不完善,则卵细胞的正常发育会受到限制,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

严格选留程序:猪的性状是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显现的,因此要求按“周上产节律”安排工作,对各阶段进行严格选留,以求适时选择生产性能高的种猪。

记录管理:所有记录由育种录入员存档管理,并将收集的数据核对无误后在1周内录入计算机保存。

负责向公司引种客户提供详细准确的原种档案,将一些与育种相关的数据录入专业育种软件。

去势处理:祖代、父母代猪场,每次选种不合格的公猪及时去势。

有效乳头少于7对(杜洛克少于6对)不进入核心群,乳头数少于6且产仔数少于7头(大约克、长白)全窝公仔猪去势,体型特别优秀者可根据市场要求进行选留1-2头做销售;有遗传缺陷的全窝公仔猪
全部去势,公母猪剔除核心群或直接淘汰。

疫病防控: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定期消毒,及时免疫接种疫苗,做好抗体检测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减少应激反应。

以上就是猪育种方案的主要内容,供您参考。

具体育种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猪育种手册

猪育种手册

猪育种手册一、育种目标与计划育种目标是指通过育种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性状。

根据生产需求,育种目标可分为肉质、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

为实现育种目标,需要制定详细的育种计划,包括选种、杂交、世代间隔、记录管理等。

二、种猪选择与评估选择种猪是育种工作的基础,选择标准包括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遗传稳定性等。

种猪评估是对选定的种猪进行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育种要求。

评估结果可作为种猪选配和繁殖的依据。

三、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遗传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包括地方品种、野生近缘种等。

保护遗传资源,防止品种退化,同时发掘其优良基因,为品种改良提供素材。

合理利用遗传资源,可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四、杂交与品种改良杂交是实现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交流,创造新的基因型。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通过世代选育,逐步提高品种性能。

同时,注意保持品种的遗传稳定性,防止近交衰退。

五、繁殖技术与繁育体系繁殖技术是提高繁殖效率和种猪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可扩大优秀基因的传播范围,提高遗传进展。

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包括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是实现规模化育种的基础。

六、饲养管理与营养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供给是保证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必要条件。

根据种猪生长阶段和生理特点,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

同时,注意保持猪舍环境卫生,预防疾病发生。

七、健康与疾病防控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种猪的生产性能和育种价值。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免疫接种。

发生疾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控制,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八、环境控制与设施建设环境条件对种猪的生长、繁殖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猪舍设计和环境控制措施,创造适宜的温湿度、通风、光照等条件。

同时,合理布局生产区和生活区,降低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风险。

九、数据记录与分析数据记录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健康监测等。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

种猪保育繁殖技术要点及具体措施种猪是猪场生产的核心,保护好种猪的生命和健康,对于保证猪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种猪的保育和繁殖技术入手,介绍保护种猪生命和健康的具体措施。

1. 环境条件种猪繁殖的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猪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以及繁殖成效。

在猪舍污染、气温、湿度、通风、日照、噪声等因素下,要保持适宜的环境状态,确保猪只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2. 饲料管理种猪饲料的质量不仅影响猪的健康状况,还会影响繁殖能力和繁殖成效。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料管理可提高种猪生理能力,增强其繁殖性能。

同时,饲料的摄入量和营养成分的摄入量还可以直接影响种猪的繁殖期和种母猪的产仔能力。

3. 猪只检疫在种猪保育过程中,做好猪只检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确保猪只健康,才能保证种猪繁殖的正常进行。

在做好猪只检疫的同时,还要加强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冬春季节严格防控猪瘟、蓝耳病等病害。

4. 做好疾病防治和卫生管理猪场环境卫生和病害防治是种猪保育的重要方面。

繁殖作业中应注意对舍房进行清洁消毒以及及时清理粪便等垃圾,防止疫情发生。

在防疫过程中还应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隔离、消毒、断绝交通等,以保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1. 种猪的选择在种猪的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种猪数量、品种、品质、性能、遗传基础、饲料供应等多种因素,选择科学、实用的种猪。

其中,优质种猪的选择是猪场在繁殖工作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才能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保证猪场良性发展。

2. 繁殖制度选择不同种猪有不同的繁殖制度,种猪繁殖的主要有人工授精、自然交配等方式。

选择合适的繁殖制度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和仔猪的质量,避免经济性损失。

3. 测定耳标号在种猪繁殖中,还需要测定猪只的耳标号,并进行正确记录,以便统计猪只的生长发育、繁殖状态和疾病防治等信息,科学管理猪只。

4. 种猪妊娠和分娩的繁殖管理在种猪的妊娠和分娩管理工作中,应在精益求精的原则下,做到严格的分娩登记、监督分娩以及分娩过程中的卫生保护。

猪育种年度工作计划

猪育种年度工作计划

猪育种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猪是人类主要的畜禽之一,因其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肉质好等优点,一直被人类所重视。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育种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改进猪的品种,猪育种年度工作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1. 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通过精选饲养的种猪,提高种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提高繁殖效率和繁殖率。

2. 提高猪的抗病能力:选择抗病性好的种猪,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对猪的影响。

3. 提高猪的经济效益:通过改进品种,提高猪肉的品质,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三、具体工作1. 选配种猪:通过对猪的性状和遗传背景的分析,选配优良种猪。

通过测定体重、体高、体长、毛色、背膘厚度、背膘面积等指标,以及畜群性状的评价,综合选配优良种猪。

2. 优选后代:通过对后代的选配评估,挑选符合优良性状的后代猪,进一步改进品种。

3. 疾病防控:加强疾病防制工作,控制肠炎、猪瘟、猪鼻疽等传染病的传播。

采用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4. 猪场管理:加强猪场管理,提高饲养水平,提高饲料利用率。

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提高种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四、实施计划1. 选配种猪:每年根据猪的性状和遗传背景进行选配,留种的种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确保品种的优良性状。

2. 优选后代:根据种猪的后代进行挑选,每年挑选出一批优良后代猪,作为种猪的后备。

3. 疾病防控:定期对猪场进行疾病检测,加强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在发现疾病时,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

4. 猪场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的饲养质量。

定期对猪进行体重测定和肉质评价,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五、经费预算1. 选配种猪:每年投入选配费用5000元。

2. 优选后代:每年投入优选费用3000元。

3. 疾病防控:每年投入疫苗接种和疾病治疗费用10000元。

4. 猪场管理:每年投入管理费用20000元。

六、预期成效通过猪育种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提高猪肉的品质,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种猪企业育种工作计划

种猪企业育种工作计划

种猪企业育种⼯作计划猪育种公司育种⼯作计划⼀、育种⽬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养猪⽣产正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型过渡,特别是近年来,福建已由⽣猪缺⼝转为调出省份,因此,⽣猪品质的改良及种猪⽣产性能的提⾼已成为消费者及养猪业者的⾸要追求⽬标。

种猪选育是⼀项长期、复杂的系统⼯程。

遗传素质的好坏虽是种猪质量⾼低的基础。

在满⾜猪只营养需求、规范猪群饲养管理、保障猪场⽣物安全的前提下,应⽤现代育种技术和先进的测定评估⽅法,缩短选育周期,加快选育进展,培育体型外貌好、⽣产性能⾼、猪群整齐、遗传稳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种猪,是种猪⽣产企业的⾸要任务。

根据福建省的⽓候条件、地理环境等特点,在福建省⽣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席专家牵头,制定出统⼀的种猪场内性能测定、遗传评估、选留的计划和技术规程,统⼀场内测定的设施、性状、程序、⼯具与⽅法,统⼀遗传评估软件,统⼀建⽴种猪育种与管理信息系统;讨论实施资源共享办法;共同安排专门化品系培育等,通过省内各市、县以及规模种猪场实施严格测定、系统的数据汇集、分析、准确评估、强度选择,培育出优秀的专门化品系以及配套系的种猪。

搜集福建省的种猪情况,明确长⽩、⼤⽩以哪个为⽗系、哪个母系,确定完后,我们可以进⾏杂交组合试验,培育配套系。

例如我公司先培育专门化品系:在保持⼤⽩猪基本体型、外貌的基础上,以⽣产性能为改进重点,结合氟烷基因检测的选育,探索培育适应本区域条件、性能优良的⼤⽩新品系。

同时,保持和改良长⽩与杜洛克猪⽣长速度快、瘦⾁率⾼的优良性状,巩固长⽩猪繁殖性能好的优点,进⼀步加强两品种后躯腿臀⽐例、四肢粗壮结实性的选育,满⾜客户对本猪种的⽗系利⽤。

⑴体型外貌⼤约克猪:被⽑全⽩(允许额头眉间有⼩暗斑);头型清秀,颈细脖长,⽆下垂腮⾁;体型长,背腰平直,腹线具有母系猪特点,乳头数7对以上,排列整齐,前躯宽,腿臀较丰满;四肢健壮结实。

长⽩与杜洛克猪体型外貌均符合本品种特征,要求体长背宽、腿臀丰满、四肢粗壮结实,具有⽗系猪明显特点。

种 猪 育 种 方 案

种 猪 育 种 方 案

种猪育种方案目录第一章、育种目标第二章、核心群组建的遗传基础第三章、种猪育种计划第四章、种猪性能测定第五章、遗传进展评估第六章、育种进度安排第七章、环境保护附件一、养猪管理软件开发方案二、种猪性状测定技术规程三、种猪数据测定记录标准四、种猪遗传测定评估模型五、人工授精技术标准六、种猪质量测定管理章程种猪育种方案第一章种猪育种目标优质猪肉的确定一是凭消费者的口感判断猪肉好吃,好吃的猪肉是口感细嫩多汁,鲜香味浓。

我国的地方猪种具有这种特点,其不足之处是生长慢,耗料多,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我国新培育的猪种其猪肉具有上述特点。

但口感有众口难调、各有所好的不足之处。

二是根据多数学者意见总结,影响猪肉风味的主要因素是猪肉单位面积内肌纤维的根数与直径、大理石纹状(雪花肉)和肌肉脂肪含量(好吃的主要条件)。

外种猪单位面积中肌纤维根数少、肌纤维粗,大理石纹状少,其中结缔组织比例大,脂肪比例小,肌内含脂肪量低,长白与大白都在2%以下,口感风味当然不佳。

我国地方猪种肌内脂肪含量在3.7%~5.42%,新培育的猪种均达到3.6%~4.6%,其瘦肉率达到57%以上。

以加系优质种猪作为育种核心基础群,种猪性能测定和选择方法等方面采用世界先进育种技术手段,建立1800头GGP基础母猪、9200头GP基础母猪、年出栏父母代种猪100,000头的育种基地,每年保持5‟—10‟遗传进展。

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速度前提下,以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育种目标,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宝种猪育种体系。

根据国内外育种现状和中宝种猪生产实际,确定中宝种猪育种目标是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率基础之上重点提高:(1)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主选日增重);(2)胴体瘦肉量和肌肉品质;(3)母猪的繁殖力和育成率(主选母猪年育成幼猪数)。

(4)乳头数、腿的结实度和抗逆性(或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