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考试

江西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为何说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特征是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

1、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1)银行业受重创, (

(2)发达国家财政赤字,

(3)新兴国家通货膨胀

2、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

(2)日本、欧盟困难重重,

(3)新兴国家经济崛起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5)新兴国家存在问题

3、国际体系深刻调整,各国政治、经济、金融等纷纷作出调整。

4、各大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

(1)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2)其他大国相继调整

5、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1)气候问题,全球气候变暖,

(2)核武器安全问题日益明显

(3)恐怖主义威胁社会和谐发展

(4)公共人生安全受到挑战

6、各国都在深刻反思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完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1)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受到质疑,

(2)中国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重视。

7、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8、中国外交越来越活跃:

(1)大力开展高峰会议外交,

(2)推动国家与其他大国发展关系,

(3)外交理念创新取得重要成果。

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二.

放眼世情,准确把握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1.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化曲折前行

(1)全球生产力快速扩张,贸易量迅速扩大。

(2)区域、次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大发展。

(3)科技大发展推动经济与社会大发展。

(4)各国间的人文交往日益频繁

2.新兴大国群体崛起,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深深地改变了整个世界。 (1)世界经济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2)世界政治经济多“板块”化趋势加快,国际关系重心东移。 3.世界经济趋于企稳回升,但基础仍较脆弱,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4.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1)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2)非传统安全威胁异常严峻。

5.世界发展模式竞争呈现新态势,国际社会深入反思金融危机 (1)西方与非西方模式此消彼长。

(2)国际社会加紧寻求发展新路。

6.中国已站到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外互动更趋复杂敏感 (1)金融危机之下中国表现卓越,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2)中国的和平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更多肯定,但“大国责任”压力与外界的复杂反应也将日益增加。

立足国情,理性看待我国发展的现实基础

1.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2.民生不断得到改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3.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

4.“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城乡差距依旧突出

5.就业问题压力巨大

6.人口老龄化成为潜在的巨大挑战

7.资源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着眼党情,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党情的变与不变

)从党所处的地位来看。 (1

(2)从党面临的环境来看。

(3)从党的队伍来看

2.党的建设状况的适应与不适应

(1)从综合国力看。

(2)从人民生活看。

(3)从国际地位看。

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关键

(1)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

)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2

(3)以改革创新保证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科学性。

(4)以改革创新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性。

)以改革创新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5

总之,党的建设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来进行。

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对于中国而言,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达到的小康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很难从国际上找到现成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来解决自身的特殊发展问题,我们只能充分了解、深刻认识,并牢牢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看待和解决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面对当前世界格局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始终注意借鉴其他发展模式的经验,始终注意吸取其他发展模式的教训。“创新”,这是中国进一步成功的重要保障。

三.如何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处理好速度与效率,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强调提高经济质量和人文环境效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2、下定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能。

3、加快完善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发展经济,推进经济发展。

4、完善政绩考核机制,不紧要看发展速度,更要看综合结构调整,创新水平,收入分配方式和人民生活和谐稳定,环境保护要可持续发展等综合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