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
中国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Oncosearch,Beijing 100142,China,Email:zlxyt2@巧m乩e也c,l
【Abstract】
breast
Objective
young Chinese women with breast
To analyze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e the prognosis in cancer.Methods A total of 1538 female patients with operable primary
at
our
cancer(stage I一]II)treated
hospital from December 1994
to
December 2003
were
analyzed
patients(≤60 yrs)with the complete follow-up dat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age:young breast cancer group(≤40 yrs。,l=208)and control group(41—60 yrs,n=867)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cn
长期以来,对发病年龄是否影响乳腺癌患者的 预后一直存在争议【l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的统计:2008年中国<40岁乳腺癌患者比 例占乳腺癌发病总数的12.56%,远高于欧洲和美 国;中国乳腺癌发病高峰在40~60岁”J。但目前尚 缺少关于中国年轻乳腺癌预后的分析。鉴于60岁
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4周岁以下,包含34周岁,分析诊断情况及和癌症类型等信息。
结果 64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51例、比例 79.7%,原位癌5例、比例7.8%,浸润性小叶癌5例、比例7.8%,其他乳腺癌症3例、比例4.7%,其中被误诊为其他乳腺疾病有23例、比例35.9%。
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主要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临床诊断容易误诊。
关键词: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预后前言:我院收治的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近几年,我国乳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呈上升趋势,患病群体平均年龄逐渐下降。
当前,对青年女性乳腺癌年龄划分尚未统一定论,但大多数研究表明,34岁以下的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和预后具有明显特点。
为此,对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展开研究分析,进而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寿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资料,展开探讨,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近两年诊治的64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排除 35周岁以上患者(含 35 周岁),以及经过其他医院诊断确诊后转入我院的患者。
患者年龄16-34岁,平均年龄(29.7-2.4),已婚人数60例,未婚人数4例,有乳腺癌家族史3例,哺乳期3例,妊娠期1例。
入院症状主要有乳腺疼痛、乳头内陷、乳头溢液和橘皮样变,所有患者都伴有乳腺肿块。
病程0.5-36个月,平均病程(7.4±1.1)个月。
64例患者中,彩超检查患者43例,钼靶 X 线检查患者21例。
1.2方法对这64例乳腺癌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4例患者进行根治术,46例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术,4 例患者进行区段切除术,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前,有8例患者经过2次新辅助化疗,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 AT,或者CAF 化疗。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史 军(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科,山西大同 037000)【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
方法 对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并实施回顾性分析。
结果 从预后角度分析,两组患者对比复发率、生存时间存在差异性(P>0.05),同时两组患者对比分子分型、临床分期、HER-2阳性率、复发或转移率、ER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性,而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因素包括 ER阳性率、分子分型、肿瘤大小(>5 cm)、复发或转移率。
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较为复杂,且预后差,为了改善预后,还需尽早治疗。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型;预后【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7.34.02本文旨在探索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乳腺癌患者,共有200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即低龄组(观察组;100例)、高龄组(对照组;100例),均在2016年5月21日~2017年5月21日期间收治。
观察组均为女性,平均体质量(51.25±2.65)kg,病变类型:3例为浸润性小叶癌,12例为黏液癌。
8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对照组均为女性,平均体质量(51.63±2.19)kg,病变类型:4例为浸润性小叶癌,13例为黏液癌。
8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组织分型:根据乳腺癌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判定孕激素受体状态、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可见棕黄色颗粒沉淀;PR、ER阳性:肿瘤细胞数量>10%。
同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判定:浸润性肿瘤细胞膜数量>30%。
病理特征评估: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辅助治疗方法、手术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发病年龄等。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乳腺癌可分为多种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的不同对于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几种常见病理类型进行解读,并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以及治疗策略。
一、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80%。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侵袭性并具有转移倾向。
IDC通常呈现为肿块或乳头溢液,常伴有乳房肿胀、乳房变形和乳头瘙痒等症状。
病理特征上,IDC的肿瘤细胞形态呈现不规则,细胞排列紧密,核分裂活跃。
治疗上,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辅以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二、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浸润性小叶癌是乳腺癌的第二常见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0%至15%。
ILC起源于乳腺小叶上皮细胞,通常在乳房内呈现为多灶性或双侧性的病变。
与IDC不同,ILC的病理特征是细胞排列呈现单行或环形,存在浸润性生长性质。
ILC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可能出现乳头溢液、胸闷等非特异性表现。
治疗上,与IDC类似,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三、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至2%。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以乳头样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
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态呈现分叶状,并形成纤维血管核心。
它通常生长缓慢,预后较好。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辅以放化疗。
四、黏液性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性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至3%。
它的特征是肿瘤细胞的分泌物呈现黏液状。
黏液性癌的病理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态规则,黏液分泌物多,肿瘤生长较慢。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触及乳房内质地柔软、灵活的肿块。
治疗上,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五、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个亚型,其特点是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乳腺癌的术后病理评估与预后分析
乳腺癌的术后病理评估与预后分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病理评估和预后分析对于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病理分级、分子分型以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评估的意义和方法,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一、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分子特征。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大小、病变类型、侵袭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乳腺癌的大小通常用最大肿瘤直径来表示,较小的乳腺癌常称为微小乳腺癌,大于2厘米的肿瘤则属于大肿瘤。
病变类型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根据不同的类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乳腺癌的侵袭性是指肿瘤细胞侵入周围正常组织的能力,通常通过观察肿瘤的浸润深度、侵袭方式以及侵袭范围等因素来评估。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检查切除乳腺癌的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二、乳腺癌的病理分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细胞核形态以及核分裂指数等指标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常用的病理分级系统包括Elston和Ellis系统以及Scarff-Bloom-Richardson(SBR)系统。
Elston和Ellis系统主要通过观察肿瘤的核大小、核形态学特征以及核分裂指数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将分为I、II和III级。
SBR系统则通过观察肿瘤的核分裂指数、导管形态和核几何形状来进行评估,也将分为I、II和III级。
三、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是根据肿瘤细胞中不同的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来进行分类,可以帮助预测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
根据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情况,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分型,分别是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性。
Luminal A型乳腺癌具有较好的预后,常见于ER和P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
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t y p e , c 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y o u n g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b e l o w 3 0
l o w 3 0 y e a r s o l d
Z HANG Z h u o n i C HEN We n l i n LI U De q u a n C HENG S o ' u n Br e a s t Di s e a s e Ce n t e r ,t h e Th i r d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Ku n m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Y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Ku n mi n g 6 5 01 1 8 ,C h i n a
p a t h o l o g i c f e a t u r e s a n d t h e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R,P R,C —e r b B一 2 we r e a n a l y z e d ,c l i n i c l a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l l t h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f o l l o we d - u p f o r 2 y e a r s .Re s u l t s 5 3 c a s e s o f i n v a s i v e d u c t a l c a r c i n o ma we r e f o u n d 。 wh i c h a c c o u n t e d or f 8 2 . 8 % :5 c a s e s o f d u c t l a c a r c i n o ma we r e f o u n d ,wh i c h a c c o u n t e d or f 7 . 8 1 % ;2 c a s e s o f mu c i n o u s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 we r e f o u n d 。wh i c h a c c o u n t e d or f 3 . 1 2 % ;2 c a s e s o f a p o c r i n e c a r c i n o ma we r e f o u n d ,wh i c h a c c o u n t e d or f 3 . 1 2 % :1 c a s e o f i n t r a d u c t a l p a p i l l a r y c a r c i n o ma wa s f o u n d , wh i c h a c c o u n t e d or f 1 . 5 6 % ;1 c a s e o f i n v a -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与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与预后评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学分级和预后评估是指根据乳腺癌组织的形态学特点、分子学标志物和临床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生存期及治疗反应。
通过病理学分级和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1. 病理学分级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是指根据肿瘤组织的组织学特点和分化程度来对肿瘤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系统是以史蒂文斯-贝尔曼(Scarff-Bloom-Richardson,SBR)分级系统为代表。
该分级系统主要依据乳腺癌组织的核染色质形态学、核仁的大小和数目、管腔的形成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将乳腺癌分为I级、II级和III级。
1.1 I级乳腺癌I级乳腺癌是指肿瘤细胞呈现出较小、均匀的核、规整的核仁和较好的管腔形成,这些特征表明这种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较高。
I级乳腺癌通常预后较好,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长。
1.2 II级乳腺癌II级乳腺癌是指肿瘤细胞的核染色质形态学、核仁的大小和数目、管腔的形成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常,分化程度相对较低。
II级乳腺癌的预后较I级乳腺癌差,但仍有一定的治疗机会。
1.3 III级乳腺癌III级乳腺癌是指肿瘤细胞的核染色质形态学、核仁的大小和数目、管腔的形成均异常,分化程度很低。
III级乳腺癌的预后较差,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
2. 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指标、病理学分级和分子学标志物来评估患者的生存期及治疗反应。
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包括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以及Ki-67等标志物水平。
2.1 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大小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肿瘤越大,预后越差。
2.2 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评估预后的重要因素。
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
2.3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是预测乳腺癌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许多女性来说,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以及对其预后的了解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以及与预后的相关因素。
一、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乳腺癌根据病理学特征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粘液癌、腺泡状癌等。
这些类型有着不同的形态、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1. 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乳腺癌患者的大部分比例。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变异,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浸润性导管癌通常以形状不规则的单个肿块出现,并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2. 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起源于乳腺小叶的上皮细胞,相比于浸润性导管癌,其生长速度较慢。
浸润性小叶癌通常以一个或多个结节的形式出现,可以通过乳腺癌筛查程序进行早期发现。
3. 乳头状癌乳头状癌表现为乳头状或呈乳头状的病变,通常位于乳头区域。
它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有时也可能发展成为浸润性乳腺癌。
乳头状癌具有纤维母细胞瘤样的生长模式,这是一种少见但容易被误诊的病理类型。
4. 粘液癌粘液癌是乳腺癌中一种罕见的亚型,其特点是瘤内有丰富的黏液分泌物。
粘液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对较温和,预后相对良好。
5. 腺泡状癌腺泡状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亚型,以腺泡状、乳头状或实质形态多样性见长。
腺泡状癌可能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的倾向,预后相对较差。
二、乳腺癌的预后因素乳腺癌的预后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后因素:1. 癌肿大小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较小的肿瘤通常有更好的预后。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可以使肿瘤保持较小的状态,从而提高预后。
2.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癌细胞扩散到淋巴结时,预后较差,因为它们有更大的机会进一步扩散到其他部位。
3. 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如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状态,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评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有助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主要介绍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乳腺癌的病理分型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的分类。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乳腺癌可分为非特殊类型(NST)和特殊类型两大类。
1.1 非特殊类型(NST)非特殊类型(NST)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70%~80%。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呈现不规则的形状,核较大,胞浆丰富。
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可将NST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1.2 特殊类型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相对较为罕见,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
其中,乳腺癌的特殊类型包括黏液性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炎性乳腺癌等。
二、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可通过多种指标进行,并根据这些指标来预测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2.1 TNM分期TNM分期是乳腺癌预后评估中常用的指标。
该指标包括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
根据这些指标的不同组合,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分期,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
2.2 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是指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的分级。
乳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通常分为三级: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分级越高,预后越好。
2.3 分子生物学指标除了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还有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也可用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
例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以及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
三、乳腺癌的预后与治疗乳腺癌的预后与治疗密切相关。
通过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3.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据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进行保乳手术或乳房全切除。
乳腺癌的病理分级与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病理分级与预后评估乳腺癌是在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分级和预后评估是指根据病理学特征和其他相关因素来判断患者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
准确的病理分级和预后评估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理分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是根据肿瘤组织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来进行判断的。
常用的病理分级体系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核分裂象的数量以及肿瘤的组织结构等进行评估。
1. 核分裂数量(Nuclear Grade):核分製数量是指肿瘤细胞核内的分裂像的数量。
分裂像的增多代表肿瘤细胞的活跃程度和增殖能力的加强,也意味着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通常将核分裂数量分为3级,分别为Ⅰ级(低分裂率)、Ⅱ级(中度分裂率)和Ⅲ级(高分裂率)。
2. 分化程度(Differentiation):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组织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的相似性程度,也常称为肿瘤细胞的“好坏程度”。
一般分为3级,分别为Ⅰ级(高分化)、Ⅱ级(中分化)和Ⅲ级(低分化)。
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与正常细胞越相似,预后越好。
3. 腺体形态(Tubule Formation):腺体形态是指肿瘤组织中腺体的形成程度。
腺体是乳腺组织中正常的组织结构,储存和排泄乳汁。
正常的腺体形态代表肿瘤较为亲近正常组织,表明预后较好。
以上三个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中,常用的病理分级方法有Nottingham分级系统和Elston-Ellis分级方法。
通过对肿瘤标本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核分裂数量和腺体形态等特征的分级,可以评估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从而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风险。
二、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是根据病理分级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判断患者的存活率和复发率。
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包括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等。
1. 年龄:年龄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龄较小的患者通常有较好的预后,而年龄较大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c l i n i c 叩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y o u n g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w i t h d i f f e —
WA N G We i , C H E N S h a o h u a , Q I A N J u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S u r g e r y O n c o l o g y , S e c o n d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B o e n g b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B e n g b u 2 3 3 0 0 0 , C h i n a ; D e p a r t m e n t fP o a t h o l o g y , B e n g b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De p a r t me n t fS o u r g e r y O n t o l o g y , F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o  ̄i t a l D / ’
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
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目的分析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
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30岁以下经病理确诊并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4例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进行2年随访。
结果浸润性导管癌53例,占82.8%;导管内癌5例,占7.81%;黏液腺癌2例,占3.12%;大汗腺癌2例,占3.12%;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占1.56%;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占1.56%。
患者发病年龄与ER、PR、C-erbB-2、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 > 0.05);ER与身高有负相关性(P 75%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多元相关分析及生存分析计算指标间相关系数以及预后。
以P 0.05);ER与身高有负相关性(P < 0.05);淋巴结转移数与ER及C-erbB-2正相关,与体重负相关(均P < 0.05);ER、PR、C-erbB-2互为正相关性(均P < 0.05)。
见表1。
2.7 生存曲线结果随访2年,64例患者均存活。
其中,4例复发及重要器官发生转移。
3 讨论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
ER即雌激素受体,PR即孕激素受体。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
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C-erbB-2:C-erbB-2定位于染色体17q21,编码分子量为185 Kda的跨膜蛋白,亦称HER2/neu或p185,其结构类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過度表达与乳腺癌预后有关,即阳性者复发率高而生存期短。
低龄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control group were 66.7% and 78.7%.the 10 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47.1% and 56.O% .KalpaI1一M elei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surv ival of the tw o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ly different.Conclusion The low—age young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re with inferior biological behavior,such as larger lump,higher lymph node metastasis,and poor prognosis.Therefore,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 reatment should be advocated in clinical practice,and more a ̄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very young patients to improve the prog n osis.
Corresponding author."Zhou Zhengyu,E—mail:zhouzhengyu@hnszlyy.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low-age young breast
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 2 ] 王秋影, 田玉楼 前牙龈下牙折修复前正畸 牵引治疗的临床体会 [ J ] . 中国 医疗美
容, 2 0 1 5 , 1 ( 1 ) : 8 6—8 8 .
[ 3 ] 汪映泉. 牙体 牙髓 一 正畸 一 修复 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的} 临床效果分析[ J ] . 当代
医学 . 2 0 1 1 2. 1 0 ( 5 ): 5 3 9—5 4 0 .
前牙缺损对牙齿美观度影响较大 , 患者 对修复效果 要求较 高。常规 的修复效 果并
不是 十分理想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 治疗保 留龈下残 根, 通 过根管治 疗 、 牵 引正畸 、 牙冠延长 、 修整牙龈 、 冠桩修复等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E 4 』 。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应重视增 强桩冠 固位力 、 牙根抗 折力 , 预防牙 周炎 、 牙 龈 炎等炎症反应 。牵引过程 中确保牵引力与患牙长轴方向一致 , 施加的牵 引力 以持续 、 轻力 为宜 , 一般 为 2 0~ 3 0 g , 以达到快速牵 引 目的 , 并减少牙周组 织增生附着 【 。及时 调整 咬合关系 , 防止咬合创伤。龈缘组织 的生物学宽度平均值约为 2 a r m, 是保证 牙周组 织健康的生理屏障 l 6 J 。牵引治疗完成后对患牙进行 牙冠延长术 , 以恢复正 常的牙龈 位
l 5年第 5期
采用磷酸锌水 门汀粘 固于根管 内。以患牙两侧 2 — 一 3 颗健康牙作为支抗牙 , 将0 . 6 a r m钢 丝 弯至牙唇面吻合作为牵引 弓, 直接粘同。采用 0 4 5 mm钢丝制作唇 弓, 在患 牙位置弯 制特殊曲, 确保患牙长轴与牵引方向一致 , 牵引唇 弓和牵 引桩间 采用结扎 丝牵引 , 牵引 力为 2 O一 3 0 g , 牵 引过程 中注意保持牙 弓间隙。每隔一周复诊 1 次, 观察加力装 置, 并及 时调整。患牙牵 引达到牙冠修复要求后 固定保 持 8 ~1 0周 , 防止牙根 回缩。择 期进行 牙冠延长术 , 修整牙龈外形。桩核 一烤瓷冠修 复后 , 检查咬合关系 , 减轻矫正 牙负担 _ 2 J 。 治疗后 随访 3 年, 观察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 、 患者对美观满意度。 1 3评价 指 标 成功 : 治疗后患牙修复体完好 , 无 叩击痛 、 松 动, 切缘与 同名牙切缘齐 , 牙龈健康 , 无 附着丧失, 龈缘与正常同名牙龈缘位置对称 , 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根尖周组织 正常 。 改善 : 治疗后患牙修复体完好 , 无 叩击痛 、 松动, 切缘 比同名牙切缘短 0 5~ 1 . 5 a r m, 牙龈健康或轻度炎症 , 龈缘与正 常同名牙龈缘位置对 称或略偏 向冠 方; X线片检 查结果 提示根尖周组织 正常。 失败 : 治疗后患牙修复体出现 叩击痛 、 松动 , 切缘 比同名牙切缘 短 2 a r m 以上 , 牙龈 有 炎症 , x线 片检查结果提示根尖周病变有牙根外吸收 l 3。 总有效 率 =( 成功 + 改善 ) 例数/ 总例数 × 1 0 0 %。 1 . 4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 中所涉及数据采 用 S P S S I 8 0软件进行 统计 学分析 , 计 数资料 以率 ( %) 表示 。 , 2 . 结果 随访 3 年, 2 5 例患者中成功 1 5 例, 占6 0 . o 0 %; 改善 9 例, 占3 6 . 0 0 %, 失败 1 例, 占 4 . 0 0 %, 修复 总有效率为 9 6 . o o %。患者对修复美观表示非常满意 l 6例 , 占6 4 . 0 0 %, 比 较满 意 7 例, 占2 8 . o o %, 不满意 2例 , 占8 o o %, 满意率为 9 2 . 0 0 %。 3 . 讨论 置和形态 , 确保良好 的生物学宽度 , 以保证美观效果。 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保持患牙牙周组织与相邻 牙协调 , 保 留龈乳头 , 使美观效果更好 。牵引正畸延长牙冠使 冠根 比更趋合理 , 确保 修复体 的质量 。保 留残 根可保护牙周膜敏感 的本体感受器 , 防止发生 牙敏感 , 并能 避免牙槽 骨萎缩 , 维持 口腔 的 固有 生 理 功 能 。 引起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效果 不佳 的原因 比较 复杂 , 治疗时 机 、 配 合程度 、 口腔卫生等均可影响正畸修复治疗效果 。在正畸过 程中应 注意饮食 和 口腔维 护 , 避免 进食过硬 、 过粘 的食物 , 治疗期间应尽量 减少甜食 的摄人 , 少 喝碳酸饮料 。每次进食 后 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彻底清洁 口腔 , 必要时辅 以牙线等 口腔清 洁用品 , 以避免牙齿釉 质 脱矿 、 龋齿 、 牙龈炎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不当的饮食习惯和 口腔维 护方法可影 响治疗 的最终效果。近年来 , 随着人们 自我意识 的提高 , 对牙齿美观 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 。牙体 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费用较高 , 使得患者对修复治疗效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 , 成功 1 5例 、 改善 9例 、 失败 1 例, 修复总有效率为 9 6 . o o % 。修 复治疗失败 的 1例患者是 由于咬食 坚果所致 。患者 对修复美观表示非常满意 1 6 例、 比较满意 7例 、 不 满意 2例 , 满意率 为 9 2 . 0 0 % 。这 一 结果提示 , 恒 上前 牙龈下 牙折牙体 牙髓 正畸联合 修复 治疗效 果非常 满意 , 可将 其推 广 应用 。 、 参考文献 [ 1 ] 李崇娟 , 元坤. 残根的牙体牙髓 一正畸联合治疗[ j ] .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3 , 1 l ( 6 ) :
年轻乳腺癌特征、新辅助治疗及预后
三阴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三阴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较高,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获得较高的PCR,紫杉 联合蒽环类是目前常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其中剂量密集方案有可能进一步增加疗效。 紫杉类方案中加入铂类有可能进一步提高PCR,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一种可 选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治疗的研究中,三阴性乳腺 癌的一些重要分子特征被大家广泛关注。治疗研究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分子靶向药物上,包括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西妥昔单抗)类、小分子单靶点及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抗血管 生成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贝伐单抗)]以及作用于细胞增殖和DNA修复的关键酶[如多聚 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的药物。
临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
乳腺钼靶照相和超声检查虽能发现密度增高影,但常易受年轻女性乳 腺腺 体密度高及纤维腺瘤等良性疾病的干扰,造成影像诊断上的困难。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适应症
(二) 术前新辅助治疗适应证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选择术前新辅助药物治疗。 ( 1 ) 肿块较大(>5cm); ( 2 ) 腋窝淋巴结转移 ; ( 3 ) HER-2阳性; ( 4 ) 三阴性; ( 5 ) 有保乳意愿, 但肿瘤大小与孔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 注释: 1.术前药物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术前靶向治疗及术前内分泌治疗 , 详见本部分相 关章节。 2 如肿物>3cm , 可综合其他危险因素选择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3.大部分中国专家认同, 以仅有HER-2阳性或三阴性作为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选 择的标准时,肿瘤应大于2cm, 或可以加入临床研究。
Valachis等的一篇芸萃分析包括了NOAH等5项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 患者,新辅助化疗方案中增加曲妥珠单抗可显著增加PCR率。因此,Her-2阳性乳腺癌患 者新辅助治疗中应加入曲妥珠单抗治疗。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86 期2019 Vol.6 No.8651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刘梦依,毛大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前临床对于乳腺癌强调早筛查、早诊断、早发现与早治疗,早期治疗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因而临床关于青年乳腺癌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
本文主要探讨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问题,全文主要从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子分型以及青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预后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6.51.01结合临床乳腺癌统计数据分析,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以15~45岁的上升幅度最大,并在55岁左右达到发病率的高峰,此后随年龄的上升又呈现出下降趋势[1]。
青年乳腺癌属于乳腺癌中的主要群体,加强对青年乳腺癌的相关研究可为青年乳腺癌的早期有效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临床依据乳腺癌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低龄青年乳腺癌(年龄≤30岁)、青年乳腺癌(31~35岁)以及中老年乳腺(>35岁)。
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型主要包括浸润性导管癌、粘液癌以及浸润性小叶癌,不同年龄段乳腺癌分型中主要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而浸润性小叶癌发病率最低。
青年乳腺癌患者病灶直径多集中在3-5cm ,而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灶直径多<2 cm 。
总体而言,青年乳腺癌与老年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基本一致。
伍颖君等学者分析了青年乳腺癌与老年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认为青年组乳腺癌患者在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方面稍有不同,青年组肿瘤直径超过2 cm 的所占比例较高,其临床分期晚,病理分级高,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该学者认为青年乳腺癌较老年乳腺癌更具有侵袭性,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2]。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摘要:目的:综合探析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上半年(1月-6月)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并对其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数字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建制100例。
通过对2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实施过程的回顾分析,探究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
结果:首先从预后的角度分析,200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以及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通过两组患者的分子分型、临床分期、HER-2阳性率、复发或转移率以及ER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影响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主要因素有ER阳性率、分子分型、肿瘤体积(>5cm)、复发或转移率。
由此可见,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对复杂,同时存在预后较差的缺陷,为保障预后的改善质量,建议青年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尽早接受治疗。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预后改善前言:乳腺癌,英文名称breast cancer,主要就诊于医院的肿瘤科、乳腺外科,通常情况下多发群体为乳腺癌家族史者、未生育者以及生育期较晚者,当前乳腺癌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
随着有关乳腺癌的相关概念的不断精进,肿瘤科临床对乳腺癌的界定越来越清晰。
众所周知,乳腺对于女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以及脂肪组成,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体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乳腺癌临床上表明,99%的乳腺癌患者显示为女性,而男性患者仅占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上半年(1月~6月)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并对其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数字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建制100例。
通过对2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实施过程的回顾分析,探究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秦颖;张同先;张巍;吕淑华;牛昀【摘要】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molecular phenotypes, and prognosis of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Data from 133 low-age (age≤30 years)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117 young (31 years≤age≤35 years)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between January 2002 and December 2009 were reviewed. Cases of the middle and old-age elderly (age>35 years)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uring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matched controls.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molecular phenotypes, and progn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The low-age young and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from the elderly patients in terms of tumor size, lymph node metastasis, histological grading, molecular phenotype, and relapse (P<0.05). The low-age young patient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hav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P<0.001). Moreover, the low-age young patients have lower overall surviva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than the other groups (P<0.05). Conclusion: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have poor prognosis compared with the elderly. Ear-ly screening and prompt treatment are necessary for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情况。
≤3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3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吕淑华;牛昀【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年(卷),期】2004(11)6【摘要】目的探讨≤ 30岁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及统计学分析的方法 ,研究 1988年 1月 1日~ 2 0 0 2年12月 31日间 16 9例 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30岁女性乳腺癌总的 3,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 .4 %、5 5 .9%和 5 3.4 % ,平均生存时间为(110 .39± 9.2 2 )个月。
单因素分析显示 ,其预后与患者是否结婚、是否处于妊娠哺乳期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相关性。
结论患者是否结婚、是否处于妊娠哺乳期及肿瘤的病理分期是影响 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总页数】4页(P509-511)【关键词】乳腺肿瘤;年龄;预后【作者】吕淑华;牛昀【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730.2【相关文献】1.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 [J], 吴俊东;黄文河;陈明;魏晓龙;马长春;张国君2.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J], 刘庆伟3.年轻乳腺癌患者与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对比研究及预后分析 [J], 任云; 张晋丹; 徐建忠; 杨海波4.男性乳腺癌患者与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 [J], 吴颖;柔倩;成芳5.不同远处转移部位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 余幼林;杨峰;余军林;崔抗;胡超华;沈雄山;韩运涛;卢婷;杨青青;刘程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周春阳;李伟华【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诊断时的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78例、中老年组(≥36岁)75例,比较2组患者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结果青年组患者TNM分期、Her2阳性比例、p53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癌症家族史、病理类型、ER受体表达、PR受体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患者5年无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以及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初诊临床分期、Her2阳性比例以及P53阳性比例均较中老年患者更高,且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术后局部复发风险更高,但不同年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无差异,因此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仍可建议采取保乳手术治疗.【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8(038)002【总页数】4页(P175-177,181)【关键词】年龄;乳腺癌;病理特征;预后【作者】周春阳;李伟华【作者单位】宁海县第一医院病理科,浙江宁海315600;瑞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浙江瑞安32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早期乳腺癌治疗方案,首选手术治疗;保乳治疗术由于其具有着保留乳房形态美感以及手术切口小等临床优点,成为了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1]。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而年轻女性对保乳治疗的要求较老年患者更为强烈,但是关于不同年龄患者保乳治疗预后,仍有着较大争议[2]。
本研究回顾153例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分析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3月—2012年3月宁海县第一医院收治的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153例,均在我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诊断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炎性乳腺癌、初治时已经发现远处转移、男性乳腺癌患者、诊断为乳腺癌5年内死于其他疾病或意外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云南省肿瘤医院 2005 年 6 月 2010 年 6 月 30 周 岁以下 a 病理确诊并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的女性乳腺 癌患者 64 例 O 分析其病理类型 \ 淋巴结转移情况 \ 免疫组 化 雌 激 素 受 体 (ER >\ 孕 激 素 受 体 (PR >\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2 (C-erbB-2 >a 并随访 2 年 a 观察其预后 O
值 值
体重
值 值
雌激素受体
值 值
孕激素受体
值 值
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 -2
值 值
体重指 数
值 值
淋巴结 转移 数
值 值
1.3 兔疫组化判定标准
阳 性 结 果 呈 棕 黄 色 或 棕 褐 色 C-elbB-2 蛋 白 阳 性 物 质 主 要 定 位 于 细 胞 膜 ER ~ PR 阳 性 物 质 主 要 定 位 于 细 胞 核 根 据 切 片 中 阳 性 细 胞 的 比 例 将 其 分 为 [2] : 阳 性 细 胞 数 5% 为 阴 性 ( - > 阳 性 细 胞 数 6% 25% 为 阳 性 ( + > 阳 性 细胞数 26%75%为 (++> 阳性细胞数75%为强阳性 ( +++ >O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 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 应用 多元 相关分析及生存分析计算指标间相关系数以及预后 O 以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类型结果 64 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 53 例 占 82.8% ; 导 管 内 癌 5 例 占 7.81% ; 载 液 腺 癌 2 例 占 3.12% ; 大 汗 腺 癌 2 例 占 3.12% ;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癌 1 例 占 1.56% ; 浸 润 性 微 乳 头 状癌 1 例 占 1.56% O 2.2 淋巴结转移数结果 64 例患 者 中 无 淋 巴 结 转 移 33 例 占 51.6% ;1 3 个 淋 巴 结 转 移 16 例 占 25% ;4 9 个 淋 巴 结 转 移 7 例 占 10.9% ;10 个以上淋巴结转移 8 例 占 12.5% 2.3 ER 结果 64 例患 者 中 ER 表 达 +15 例 占 23.4% ; 表 达 ++13 例 占 20.3% ; 表达 +++8 例 占 12.5% ; 表达 -28 例 占 43.8% O 2.4 PR 结果 64 例 患 者 中 PR 表 达 +24 例 占 37.5% ; 表 达 ++6 例 占 9.4% ; 表达 +++6 例 占 9.4% ; 表达 -28 例 占 43.8% O
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 标 a 可以为临床 制 定乳腺癌的 综合治疗方案提供 重要 依 据 O
[关键词 ] 牟轻乳腺癌 病理类型 预后 [中图分类号 ] R737.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7210 2013 02 b -0067-03
Pathologic type, clinical analysis and prognosis of young breast cancer be low 30 years old
2013 年 2 月第 10 卷第 5 期
体重指 数
淋巴结 转移 数
值 值
身高
1.000 0.208 0.099 0.198 0.117 -0.037 0.774 0.019 0.884 -0.043 0.737 0.131 0.300 0.154 0.223
0.208 0.099 1.000 0.271 0.030 -0.295 0.018 -0.157 0.216 -0.068 0.594 -0.065 0.612 0.051 0.686
0.019 0.884 -0.157 0.216 0.074 0.563 0.704 0 1.000 0.371 0.003 0.130 0.307 0.222 0.078
-0.043 0.737 -0.068 0.594 0.099 0.435 0.376 0.002 0.371 0.003 1.000 0.122 0.337 0.258 0.039
2013 年 2 月第 10 第 5 期
临床研究
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
张卓呢 陈文林 刘德权 程思俊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科 a 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 ] 目的 分析 30 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 \ 临床分析及预后 O 方法 选择 2005 年 6 月 2010 年 6 月 30 岁 以下经病理确诊并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64 例进行分析 a 免疫组化法检测 ER ( 雌激素受 体 >\PR ( 孕激素受体 >\C-erbB-2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 表达情况 a 探讨其临床意义 a 并进行 2 年随访 O 结果 浸 润性导管癌 53 例 a 占 82.8% ; 导管内癌 5 例 a 占 7.81% ; 载 液 腺癌 2 例 a 占 3.12% ; 大 汗 腺癌 2 例 a 占 3.12% ; 导 管 内乳头状癌 1 例 a 占 1.56% ;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1 例 a 占 1.56% O 患者发病年龄与 ER \PR \C-erbB-2 \ 淋巴结转移 无相关性 (P > 0.05 >;ER 与身高有负相关性 (P < 0.05 >; 淋巴结转移数与 ER 及 C-erbB-2 正相关 a 与体重负相关 ( 均 P < 0.05 >;ER \PR \C-erbB-2 互为正相关性 ( 均 P < 0.05 >O 随访 2 年 a64 例患者均存活 a4 例复发及重要 器官 发生转移 O 结论 年轻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 aC-erbB-2 \ER \PR 表达与年轻乳腺癌的预后相关 a 是 判断
乳腺癌是乳腺组织恶性肿瘤 a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 一 a 据 统 计 a 其 发 病 率 占 全 身 各 种 恶 性 肿 瘤 的 7% 10% O 它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a 以 4060 岁之间 \ 绝经期 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O 年轻患者仅占乳腺癌患者的小部 分 a但 是 有 关 这 一 群 体 的 研 究 资 料 非 常 少 a大 多 数 为 小 样 本研究 a 而且对于年轻的定义存在分歧 a 不同的作者把 30\
35\40\45 岁甚至 50 岁定义为年轻[1]O 本文研究的是 30周岁
以下的年轻乳腺癌 O
[ 作者简 介 ] 张 卓呢 (1987- >a 女 a 浙江 台州 人 a 昆 明 医 科 大 学 2010 级 在
读硕士研究生 ; 专业 Z 肿瘤学 O
病例特征
患者均为确诊乳腺癌且年龄为 30 周岁以下的年轻 女 性 a 平均年龄 28.2 岁 a 平均身高 1.58 m a 平 均 体 重 54.4 kg a 平均体重指数 21.66 kg/m2O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 67
[ 通 讯 作 者 ] 刘 德 权 (1966- >a 男 a 云 南 腾 冲 人 a 主 任 医 师 a 硕 士 生 导 师 a
主要从事乳腺肿瘤相关临床工作 O
万方数据
临床研究
表1 指标 年龄 年龄 身高 体重 鲁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64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表皮生 长因子 受体 -2
0.198 0.117 0.271 0.030 1.000 0.082 0.521 0.074 0.563 0.099 0.435 0.942 0 0.435 0
-0.037 0.774 -0.295 0.018 0.082 0.521 1.000 0.704 0 0.376 0.002 0.186 0.141 0.315 0.011
ZHANC Zhuoni CHEN Wenlin LIU Deguan CHENC Sijun Breast Disease Center, the Third AffiIiated HospitaI of Kunming MedicaI University,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11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Iyze the pathoIogic type, cIinicaI anaIysis and prognosis of young breast cancer beIow 30 years oId. Methods 64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eIow 30 years oId from June 2005 to June 2010 were seIected, cIinicaI pathoIogic features and the immunohistochemicaI expression of ER, PR, C-erbB-2 were anaIyzed, cIinicaI significance was investigated; aII the patients were foIIowed -up for 2 years. Results 53 cases of invasive ductaI carcinoma were found, which accounted for 82.8%; 5 cases of ductaI carcinoma were found, which accounted for 7.81% ; 2 cases of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were found, which accounted for 3.12%; 2 cases of apocrine carcinoma were found, which accounted for 3.12%; 1 case of intraductaI papiIIary carcinoma was found, which accounted for 1.56%; 1 case of inva sive micropapiIIary carcinoma was found, which accounted for 1.56%. No reIation was found among the Patients' age and ER, PR, C-erbB-2, Iymph node metastasis (P > 0.05). Negative corre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ER and height (P < 0.05). Positive reIation was found among the number of Iymph nodes metastasis and ER, C-erbB-2 (P < 0.05), but negative re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Iymph nodes metastasis with weight (P < 0.05). Positive reIation was found among ER, PR and C-erbB-2 (P < 0.05). 64 patients were found survived, 4 cases were found reIapsed and vitaI organ metastasized after a 2-year foIIow-up visit. Conclusion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ostIy are invasive ductaI carcinoma. C-erbB-2, ER, PR expression have reIationship with prognosis, which can estimate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and formuIate for the cIinicaI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Young breast cancer; PathoIogicaI type; Pro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