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afc7a96f121dd36a22d8207.png)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2
![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2](https://img.taocdn.com/s3/m/81d60179168884868762d6d5.png)
2.3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冶金和轧制过程时效冷作硬化温度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复杂应力状态1.化学成分钢的基本元素为铁(Fe),普通碳素钢中占99%,此外还有碳(C)、硅(Si)、锰(Mn)等杂质元素,及硫(S)、磷(P)、氧(O)、氮(N)等有害元素,这些总含量约1%,但对钢材力学性能却有很大影响。
碳:除铁以外最主要的元素。
碳含量增加,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韧性,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下降,同时耐腐蚀性、疲劳强度和冷弯性能也显著下降,恶化钢材可焊性,增加低温脆断的危险性。
一般建筑用钢要求含碳量在0.22%以下,焊接结构中应限制在0.20%以下。
硅:作为脱氧剂加入普通碳素钢。
适量硅可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冲击韧性、冷弯性能及可焊性无显著的不良影响。
一般镇静钢的含硅量为0.10%~0.30%,含量过高(达1%),会降低钢材塑性、冲击韧性、抗锈性和可焊性。
锰:是一种弱脱氧剂。
适量的锰可有效提高钢材强度,消除硫、氧对钢材的热脆影响,改善钢材热加工性能,并改善钢材的冷脆倾向,同时不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冲击韧性。
普通碳素钢中锰的含量约为0.3%~0.8%。
含量过高(达1.0%~1.5%以上)使钢材变脆变硬,并降低钢材的抗锈性和可焊性。
硫:有害元素。
引起钢材热脆,降低钢材的塑性、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抗锈性等。
一般建筑用钢含硫量要求不超过0.055%,在焊接结构中应不超过0.050%。
磷:有害元素。
虽可提高强度、抗锈性,但严重降低塑性、冲击韧性、冷弯性能和可焊性,尤其低温时发生冷脆,含量需严格控制,一般不超过0.050%,焊接结构中不超过0.045%。
氧:有害元素。
引起热脆。
一般要求含量小于0.05%。
氮:能使钢材强化,但显著降低钢材塑性、韧性、可焊性和冷弯性能,增加时效倾向和冷脆性。
一般要求含量小于0.008%。
为改善钢材力学性能,可适量增加锰、硅含量,还可掺入一定数量的铬、镍、铜、钒、钛、铌等合金元素,炼成合金钢。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9aea1e1910ef12d2af9e749.png)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6a74273f01dc281e53af0a4.png)
(4) 温度影响
钢材对温钢材的低温性能更重要。
在正温范围,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强 度降低,变形增大。约在200℃以内钢材性能没有很大变
第二章 建筑结构材料
本章主要内容
1.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1
1.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本节主要讨论化学 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应力集中、残余应力、温度 变化及疲劳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化学成分 碳:形成钢材强度的主要成分。碳含量提高,则钢 材强度提高,但同时钢材的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可焊 性及抗锈蚀能力下降,尤其是低温下的冲击韧性也会降低。
“热脆”:硫能生成易于熔化的硫化铁,当热加工及 焊接使温度达800~1000℃时,使钢材出现裂纹、变脆的 现象。
“冷脆”:在低温时,磷使钢材的冲击韧性大幅度下
降的现象。 氧和氮:钢中的有害杂质。氧能使钢热脆,氮能使钢 冷脆。
(2)冶金缺陷的影响 常见的冶金缺陷有偏析、非金属夹杂、气孔、裂纹、
分层等,都会使钢材性能变差。
(4)冲击韧性 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韧性是钢材强度和
塑性的综合指标。
冲击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其规律是开始下降缓 慢,当达到临界温度时,突然呈脆性,这种性质称为钢材 的冷脆性。钢材的脆性临界温度越低,低温冲击韧性越好。 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而且可能在负温下工作的重要结 构,应有冲击韧性保证。
3.建筑钢材的设计指标 (1)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 材料强度标准值: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小材料
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ffc8ace561252d380eb6ebc.png)
侧面角焊缝在弹性阶段沿长度方向受力不均匀,两端大中间小,故规定了侧面角焊缝的最大计算长度。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材料在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包括弹性和非弹性能)来度量,韧性是钢材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在寒冷地区建造的结构不但要求钢材具有常温( )冲击韧性指标,还要求具有负温( 、 或 )冲击韧性指标。
6.为什么薄钢板的强度比厚钢板的强度高(或钢材的强度按其厚度或直径分组)?
8.对于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的焊接结构,需要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碳含量,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焊接结构由于焊接残余应力δr的存在,往往出现多向拉应力场,因而有发生脆性破坏的较大危险。同时对受拉、受弯的焊接构件与受压(含压弯)构件的受力状态不同,导致对缺陷反映速度不同,受拉,受弯构件反映速度快,对钢材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这类构件要求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破坏形式有:栓杆被剪断;板件被挤坏;板件被拉断;板件冲剪破坏;栓杆受弯破坏。前三种是通过计算避免破坏,最后两种通过构造方法避免破坏。
16.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有哪些影响?
对结构的静力强度不影响,降低结构的刚度,增加钢材在低温下的脆断倾向。
对结构的疲劳强度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17.与其他建筑材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有哪些特点?
普通螺栓受剪时,从受力直至破坏经历四个阶段,由于它允许接触面滑动,以连接达到破坏的极限状态作为设计准则;高强度螺栓在拧紧时,螺杆中产生了很大的预拉力,而被连接板件间则产生很大的预压力。连接受力后,由于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能在相当大的荷载情况下阻止板件间的相对滑移,因而弹性工作阶段较长。当外力超过了板间摩擦力后,板件间即产生相对滑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板件间出现滑动为抗剪承载力极限状态,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5c9d32127284b73f3425038.png)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着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着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钢的化学成分五大元素
![钢的化学成分五大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e87c280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5.png)
钢的化学成分五大元素钢是一种常见的合金材料,由铁和一定比例的其他元素组成。
其中,钢的化学成分主要由五大元素组成,分别是碳、硅、锰、磷和硫。
这五大元素在钢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钢材的性能和用途。
首先是碳,碳是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它可以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使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同时,适量的碳含量还可以提高钢的加工性能。
一般来说,碳含量越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就越高,但同时也会降低钢的可塑性和韧性。
因此,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碳含量。
其次是硅,硅是钢中的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
硅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强度和耐热性能。
硅含量适中的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耐热性能也较好。
然而,过高的硅含量会降低钢的可塑性和冷加工性能。
因此,在不同的工艺和用途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硅含量。
第三是锰,锰是钢中的一种重要合金元素。
锰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抗磨性能。
适量的锰含量可以使钢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塑性,同时还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过高的锰含量会导致钢的脆性增加,影响钢的可加工性能。
因此,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锰含量。
第四是磷,磷是钢中的一种常见杂质元素。
磷的含量对钢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适量的磷含量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但过高的磷含量会降低钢的可塑性和韧性,甚至引起钢的脆性断裂。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磷含量,以保证钢材的性能和质量。
最后是硫,硫是钢中的一种常见杂质元素。
硫的含量对钢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适量的硫含量可以提高钢的切削性能和润滑性能,但过高的硫含量会降低钢的加工性能和韧性。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也需要控制硫含量,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钢的化学成分五大元素分别是碳、硅、锰、磷和硫。
这五大元素在钢材中的含量和比例会对钢的性能和用途产生重要影响。
在钢的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成分,以达到所需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只有合理控制这五大元素的含量,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钢材,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钢筋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筋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2603144ff00bed5b8f31d1c.png)
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材中除了主要化学成分铁(Fe)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O)、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对钢材性能有很大影响:1.碳。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
碳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如图6-3所示: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在 1.0%以上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
图6-3 含碳量对碳素钢性能的影响——抗拉强度;——冲击韧性;——伸长率;——断面收缩率;HB——硬度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量小于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钢,其含碳量小于0.52%。
2.硅。
硅是作为脱氧剂而存在于钢中,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硅含量较低(小于1.0%)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
3.锰。
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存在于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能消除或减轻氧、硫所引起的热脆性,大大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锰是我国低合金结构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4.磷。
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
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屈强比、硬度均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
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
磷也使钢材的可焊性显著降低。
但磷可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故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
5.硫。
硫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
硫的存在会加大钢材的热脆性,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也使钢材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
6.氧。
氧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随着氧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有所提高,但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降低,可焊性变差。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80692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5.png)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一、化学成分的影响碳素结构钢由纯铁、碳及多种杂质元素组成。
其中,纯铁约占99%。
在低合金结构钢中,还可加入合金元素,但总量通常不得超过5%。
钢材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C)(1)碳(C)是形成钢材强度的主要成分。
纯铁较软,而化合物渗碳体(Fe3及渗碳体与纯铁的混合物珠光体则十分坚硬,钢的强度来自渗碳体和珠光体。
碳含量提高,钢材强度就会提高,但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可焊性及抗锈蚀性能下降,因此不能采用碳含量过高的钢材。
含碳量低于0.25%时为低碳钢、0.25%~0.6%时为中碳钢、高于0.6%时为高碳钢,结构用钢材的含碳量一般不高于0.22%,对于焊接结构,以不大于0.2%为宜。
(2)锰(Mn)是有益元素,能显著提高钢材强度但又不会过多降低塑性和韧性。
锰是弱脱氧剂,且能消除硫对钢的热脆影响。
在低合金钢中,锰是合金元素,含量为1.0%~1.7%,因锰过多时会降低可焊性,故对其含量有所限制。
(3)硅(Si)是有益元素,有较强的脱氧作用,同时可使钢材颗粒变细,控制适量时可以提高强度而不显著影响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及可焊性,过量则会恶化可焊性和抗锈蚀性能,碳素镇静钢中一般为0.12%~0.3%,低合金钢中一般为0.2%~0.55%。
(4)钒(V)、铌(Nb)、钛(Ti)的作用都是使钢材晶粒细化。
我国的低合金钢都含有这三种元素,它们作为锰以外的合金元素,既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又可以保持良好的塑性、韧性。
(5)铝(Al)、铬(Cr)、镍(Ni)。
铝不但是强脱氧剂,而且能细化晶粒,低合金钢的C级、D级、E级都规定铝含量不得低于0.015%,以保证必要的低温韧性。
铬和镍是提高钢材强度的合金元素,用于Q390钢和Q420钢。
(6)硫(S)、磷(P)、氧(O)、氮(N)都是有害元素。
硫容易使钢材在高温时出现裂纹(称为热脆),还会降低钢材的韧性、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含量。
磷在低温下会使钢材变脆(称为冷脆),但也有有益的一面,其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抗锈蚀能力,有时也可以作为合金元素。
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b88f7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b.png)
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钢铁是一种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其性能取决于许多因素,化学元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化学元素会对钢铁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1.碳(C):碳是钢铁的主要合金元素,它的存在可以使钢铁变得坚硬和耐磨。
通过控制碳含量,可以调整钢铁的硬度和强度。
碳含量较高的钢铁被称为高碳钢,其硬度较高,但韧性较差。
而碳含量较低的钢铁被称为低碳钢,其韧性较高,但硬度较低。
2.硅(Si):硅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韧性。
适量的硅含量可以改善钢铁的铸造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硅还可以降低钢铁的磁导率,提高其电磁性能。
3.锰(Mn):锰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硬度。
锰含量通常在0.3%~1.5%之间。
锰还可以提高钢铁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延长钢铁的使用寿命。
4.磷(P):磷是一种杂质元素,通常需要控制其含量。
高磷含量会降低钢铁的韧性,并使其易于开裂。
因此,钢铁中的磷含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磷含量可以通过矿石的选择和冶炼过程中的控制来进行调节。
5.硫(S):硫也是一种常见的杂质元素,类似磷,高硫含量会导致钢铁的脆性增加。
此外,硫还会降低钢铁的延展性和焊接性能。
因此,控制钢铁中的硫含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以上所述的元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合金元素也会对钢铁的性能产生影响,如铬、镍、钼等。
铬可以提高钢铁的耐蚀性,镍可以提高钢铁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钼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韧性。
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总之,化学元素对钢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调整钢铁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特性,以满足不同工程中的需求。
因此,在钢铁制造过程中,对化学元素含量和配比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
浅谈各种因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浅谈各种因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c42e4777fd5360cba1adbef.png)
浅谈各种因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姓名:*****系别: *****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浅谈各种因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钢结构具有的强度高、重量轻、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和很好的可重复使用性,使得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确保结构质量和安全,这些钢材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塑形和韧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
因此,了解各种因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成分冶金工艺冷加工热处理温度一、钢中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钢材中除了主要化学成分铁(Fe)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O)、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对钢材性能有很大影响:1、碳(C)碳是钢中的主要元素,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延伸率下降,塑性、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抗拉强度提高减缓,以致于随含C量增加而降低。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碳钢的耐腐蚀性降低,焊接性能和冷加工(冲压、拉拔)性能变坏。
2、锰(Mn)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存在于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锰在碳钢中的含量一般为0.25-0.80%,在具有较高含Mn量的碳钢中,Mn含量可以达到1.2%。
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能消除或减轻氧、硫所引起的热脆性,也可以和S结合形成MnS,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S的有害影响,大大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钢中的Mn,除一部分形成夹杂物(硫化锰及锰的氧化物),其余部分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中。
锰是我国低合金结构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Mn对碳钢的力学性能有良好影响,它能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在Mn含量不高时,可稍提高或不降低钢的面缩率和冲击韧性,在碳钢的Mn含量范围内,每增加0.1%Mn,大约使热轧钢材的抗拉强度增加7.8-12.7兆牛/米2,使屈服点提高7.8-9.8兆牛/米2,伸长率减小0.4%。
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2063aec87c24028905fc35f.png)
5.氧、氮
氧、氮是钢中的有害杂质。 氧多数以FeO的形式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FeO是 一种硬脆的物质,会使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显著 降低硅,酸并盐增水大泥时熟效料敏的感矿性物,组故成钢非中常的复含杂氧,量其一主般要不矿应超 物和过含0.0量5%见。表3-1。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所表现出 的特性见氮表能3提-2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却显著降低钢的塑性 和韧性,增大钢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故含氮量不应 超0.008%。
4. 硫、磷
硫、磷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硫多数以化合物FeS的形式存在于钢中。它是一种 强度较低、性质较脆的夹杂物,受力时容易引起应力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其主要矿 中,降低钢的强度和疲劳强度。此外,FeS还能与Fe形 物和含量见表3-1。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所表现出 成低熔点的物质,在高温下该物质首先熔化造成晶粒脱 的特性见表3-2 开,使钢变脆。这种在高温下使钢变脆开裂的性质叫热 脆性。硫的热脆性大大降低了钢的热加工性和焊接性, 是有害杂质,应严格控制其含量,一般不应超过0.065%。
6.铝、钒、铌、钛
铝、钒、铌、钛都是常用的合金元素,也是炼钢时 的强硅脱酸氧盐剂水,泥适熟量料加的入矿钢物中组可成改非善常钢复的杂组,织其,主细要化矿晶粒 物和,含提量高见钢表的3强-1度。,各改种善矿韧物性单和独可与焊水性作用时所表现出 的特性见表3-2
1. 碳
碳是决定钢性能的重要元素。当含碳量小于0.8%时 ,随硅含酸碳盐量水的泥增熟加料,的钢矿的物屈组服成强非度常、复抗杂拉,强其度主和要硬矿度提 物和高含,量冷见脆表性3和-1时。效各敏种感矿性物增单加独,与而水塑作性用、时韧所性表、现可出焊性 的特、性抗见腐表蚀3性-2下降。
2. 硅
硅是钢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钢中的有益元素,炼钢 时作硅为酸脱盐氧水剂泥而熟加料入的。矿其物能组提成高非钢常的复强杂度,,其而主对要钢矿的塑 物和性含和量韧见性表影3响-1不。大各,种特矿别物是单当独其与含水量作小用于时1所%表时现,出对塑性 的特和性韧见性表基3本-2上无影响。但含硅量超过1%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材的冷脆 性要增加,可焊性变差。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d25e1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1.png)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钢材是建筑、工业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其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1.化学成分:钢材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碳是决定钢材强度和硬度的主要元素,但过高的碳含量会导致钢材脆性增加。
其他元素,如硅、锰、磷、硫等,也会对钢材的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硅和锰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而磷和硫则可能导致钢材韧性下降。
2.冶炼方法:不同的冶炼方法对钢材的性能也有影响。
例如,氧气转炉炼钢(氧气顶吹转炉、平炉炼钢)和电弧炉炼钢等冶炼方法会影响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从而影响其性能。
3.轧制工艺:轧制工艺是钢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改变钢材的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
例如,热轧和冷轧两种工艺会对钢材的晶粒大小、变形抗力、韧性等产生影响。
4.钢材的尺寸和形状:钢材的尺寸和形状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厚度的增加,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通常会增加,而韧性则可能会降低。
此外,扁平钢材的抗弯强度通常比圆形钢材高。
5.热处理:热处理是改变钢材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步骤,可以改变钢材的显微组织,从而提高其强度、硬度以及韧性等性能。
6.环境和气候条件: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会对钢材的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中,钢材容易发生腐蚀,这会降低其强度和韧性。
此外,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钢材的性能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7.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指钢材在受到外部载荷时,其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这种应力集中可能会导致钢材在某些区域产生微裂纹,从而降低其强度和韧性。
8.疲劳:疲劳是指钢材在长时间承受循环载荷时,其性能逐渐下降的现象。
疲劳会导致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结构失效。
9.损伤积累:损伤积累是指钢材在承受外部载荷时,其内部微小损伤逐渐积累的过程。
这种积累可能导致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下降。
10.相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钢材可能会发生相变现象,即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钢结构设计原理考试复习题
![钢结构设计原理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4be6d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9.png)
一、填空题1. 钢结构计算的两种极限状态是承载实力极限状态和正常运用极限状态。
2. 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材质匀整,韧性和塑性良好、装配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密闭性好、耐热不耐火和易锈蚀等特点。
3. 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4.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冶炼,浇注,轧制、钢材硬化、温度、应力集中、残余应力、重复荷载作用和钢材缺陷。
5. 影响钢材乏累的主要因素有应力集中、应力幅(对焊接结构)或应力比(对非焊接结构)、应力循环次数6. 建筑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
7.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
8.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8hf,也不得小于40mm。
侧面角焊缝承受静载时,其计算长度不宜大于60 hf。
9.一般螺栓抗剪连接中,其破坏有五种可能的形式,即螺栓剪坏、孔壁挤压坏、构件被拉断、端部钢板被剪坏和螺栓弯曲破坏。
10. 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和螺栓材质和螺栓有效面积有关。
11. 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1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和残余应力、初弯曲和初偏心和长细比有关。
13. 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受压翼缘和增加侧向支承点。
14. 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荷载类型、荷载作用点位置、梁的截面形式、侧向支承点的位置和距离和梁端支承条件。
15.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接受限制宽厚比的方法来保证,而腹板的局部稳定则常接受设置加劲肋的方法来解决。
二、问答题1.钢结构具有哪些特点?答:钢结构具有的特点:○1钢材强度高,结构重量轻○2钢材内部组织比较匀整,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3钢结构装配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4钢材能制造密闭性要求较高的结构○5钢结构耐热,但不耐火○6钢结构易锈蚀,维护费用大。
2.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是什么?答: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1重型厂房结构○2大跨度房屋的屋盖结构○3高层及多层建筑○4轻型钢结构○5塔桅结构○6板壳结构○7桥梁结构○8移动式结构3.钢结构对材料性能有哪些要求?答:钢结构对材料性能的要求:○1较高的抗拉强度fu和屈服点fy○2较好的塑性、韧性及耐乏累性能○3良好的加工性能4.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什么?各由什么试验得到?答: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冷弯性能。
常见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常见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5481b2c77da26925c5b0a4.png)
普通钢中硅的含量范围在0.17~0.37%。
铬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它形成硬的碳化物Cr7C3和Cr23C6,另一方面还可以与碳形成复合碳化物。
所有这些碳化物都比初始的渗碳体硬。
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铬降低了A4温度并提高A3温度,因此以γ-相为代价稳定了α-相。
如果在纯铁中加入大于11%的铬,那么γ-相会全部消失。
4.铬Cr铬的主要作用:在钢中含足够的碳时铬提高钢的硬度,含1%碳的低铬钢是非常硬的;在低碳钢中加入的铬能够提高强度但延展性有所降低;铬提高钢的高温强度;铬提供中等淬透性;在高碳钢中,铬改善耐磨性能;当加入大量的铬,直到25%时,由于在钢的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物层而改善耐腐蚀能力;与镍元素等配合能提高抗氧化性和钢的热强性,并进一步提高抗腐蚀性;铬促进晶粒长大,导致钢的脆性增加。
铬是结构钢、工具钢、轴承钢、不锈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很广的元素。
铬在一些钢和合金中的含量范围:铬钢0.30~1.60%,奥氏体铬-镍不锈钢15.0~30.0%,马氏体铬钢4.0~18.0%,铁索体铬钢10.5~27.0%,沉淀硬化钢12.2~18.0%,5.钨W钨是非常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它形成非常硬而又稳定的碳化物W2C、WC 和复合碳化物Fe4W2C。
这些碳化物溶解很慢并且只在很高的温度溶解。
因此钨是工具钢的重要成分,尤其是高速工具钢。
在这些钢中,钨显著地提高二次硬化后的硬度。
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钨降低A4温度而提高A3温度。
钨的主要作用:钨抑制晶粒长大并因此有晶粒细化的作用;钨减少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的脱碳;钨提高耐磨性;它提高淬火及回火钢的高温硬度;在一些高温合金中,钨提高蠕变强度;钨对淬透性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钨限制回火软化,含钨的钢加热到600~700℃碳化物仍不会沉淀,从而避免了钢的软化。
是高速工具钢、合金工具钢中应用较多的元素之一。
对钢抗氧化性不利。
钨在一些钢中的含量范围:钨-铬钢1.75%,高速工具钢1.15~21.0%,热作工具钢0~19.0%,冷作工具钢0~2.0%,抗冲击钢0~3.0%.6.钼Mo钼是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f44e78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4f.png)
钢材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材中除了主要化学成分铁(Fe)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O)、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对钢材性能有很大影响:1.碳。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
碳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如图6-3所示: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
图6-3 含碳量对碳素钢性能的影响——抗拉强度;——冲击韧性;——伸长率;——断面收缩率;H B——硬度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量小于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钢,其含碳量小于0.52%。
2.硅。
硅是作为脱氧剂而存在于钢中,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硅含量较低(小于1.0%)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
3.锰。
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存在于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能消除或减轻氧、硫所引起的热脆性,大大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锰是我国低合金结构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4.磷。
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
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屈强比、硬度均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
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
磷也使钢材的可焊性显著降低。
但磷可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故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
5.硫。
硫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
硫的存在会加大钢材的热脆性,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也使钢材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
钢材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钢材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d5f50efb14e852458fb57cd.png)
钢材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钢材中的合金与杂质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一、对钢材一般性能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优点:(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 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
硅的质量分数为15%- 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
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O2 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缺点: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优点:(1)锰提高钢的淬透性。
(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
(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缺点: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
决定和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749e21b964bcf84b9d57b02.png)
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
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一次拉伸试验拉伸试验钢材的一次拉伸试验可分为下列五个阶段:(如图)1 .弹性阶段可得到弹性模量和比例极限2. 弹塑性阶段3 .屈服阶段可得到屈服强度4 .强化阶段 钢材部分恢复了继续承受增长荷载的能力,压力曲线又有上升趋势这一阶段可得到抗拉强度5 .颈缩阶段当试件达到时,在承载力最弱的截面处,截面收缩,局部变细,并且荷载下降直至拉断,本阶段可得到收缩率和伸长率通过上述试验可以得到钢材的三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术语解释屈服强度是根据依次拉伸试验确定的,因为钢材下屈服点受试件的加载速度,截面形状和测量技术的影响较小,对同一种钢材有较稳定的数值,所以以下屈服点作为钢材的屈服强度,由于钢材载非弹性工作阶段时,钢材屈服并暂时失去继续承受荷载的能力,伴随产生很大的变形,因此钢结构设计常吧屈服点作为构件应力可以达到的极限,即把屈服强度作为钢材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
抗拉强度是钢材破坏性能的极限,钢材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服比,它表明设计强度的一种储备,既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又要求经济合理,所以在要求钢材屈服强度的同时,也要求钢材具有适当的抗拉强度。
伸长率表明钢材的塑性变形的发展能力,伸长率较高的钢材对调整结构中局部超屈服高额应力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进行和减少,以及结构脆性破坏的倾向性等有重要意义。
冷弯试验及其性能钢材的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弯曲弯曲加工发生塑性变形时对产生裂纹抵抗能力的一项指标,不仅检验钢材的冷加工能力和显示钢材的内部缺陷状态的一项指标,并且也是考虑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发展裂纹变形能力的一项指标。
冷弯试验冲头在标准试件中部加载,检查记录试件弯曲部位出现裂纹或分层情况时的冷弯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2. (S) ,属 杂质,它会降 钢 击韧 、 劳强度、 锈蚀 能 焊 能等。 , 须严格控 , 得 过0.05%,随 钢 号 质 等级 高, 值 0.05% 降到0.025%。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3. (P) 可 高钢 强度 锈蚀 ,但却严 降 钢 、韧 、 弯 能 焊 能, 别 温度较 时 钢 变 , 称为钢 “ ”。 , 严 格控 ,随 钢 号 质 等级 高, 值 0.045% 降为0.025%。 但 当 炼工艺时, 可 为 种 金 来 金钢, 时 可 达到0.12%~0.1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总 变 趋势 :温度 高,钢 强度降 ,应 大;温度降 ,钢 强度 加, 韧 却会降 , 钢 变 。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8. 氧(O)、氮(N) 氧 氮 , 金属 状态 可 从空气 进 。氧能 钢热 ,其 剧 , 求其 0.05%。氮能 钢 ,与 , 求其 0. 008%。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 1.
、
炼
过
响
国 结构 钢 炉 氧 转炉 炼 ,侧 转炉钢质 较 , 为 结构 钢。 建 钢结构 , 氧气顶 转炉 产 钢 。 炼过 控 钢 学 与 ,并 可 产 金 缺 ,从 响 同钢种、钢号 学 能。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6. 钒(V)、铌(Nb)、钛(Ti) 钒、铌、钛等 钢 细碳 , 适 加 能起细 强 , 从 高钢 强度 韧 , 可 。 国 金钢 都 这 种 , 为锰 金。 强 种 过 均匀 加 硬质 颗 强 段。实质 细 错 运动,从 高 高温 学 能。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7. 铝(Al)、铬(Cr)、镍(Ni) 铝 强氧 剂, 铝进 补 脱氧, 仅能 进 减 钢 氧 能细 , 高钢 强度 温韧 。铬 镍 高钢 强度 金 , Q390 及 号 钢 ,但其 应 到 , 响钢 其 能。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2. 浇铸 • 钢 炼 浇铸 过 可 产 金缺 。 见 金缺 、 金属杂 金属结 质、气孔及 纹等。 学 均匀; 金属杂质 钢 等杂质;气孔 浇铸时 FeO 与 C 产 CO 气 能 滞 钢锭内 空洞。这 缺 都将 响钢 学 能。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3. 轧 • 钢 轧 能 金属 变细, 能 气 、 纹等焊 , 改 钢 学 能。 轧 数多,其强度 高、浇铸时 金属夹杂 轧 能 钢 层, 层 钢 ( 其 ) 拉 种缺 。设计时应尽 况, 层间 。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4. 热处 • 钢 热轧状态交货, 高强度钢 则 轧 经热处 厂。热处 得高强度 同时能够 韧 。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应 响
• 钢构件当 可 孔洞、刻 、 角、 纹 及 度 宽 度 突 改变, 时构 件 应 均 匀 , 区 产 高 应 , 区 则应 降 , 谓应 现 。
钢材
—— 响钢 能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钢 虽 响。 • 1. 碳(C) 碳 各种钢 , 碳 结构 钢 则 铁 。随 碳 高,钢 强度 渐 高, 韧 降, 弯 能、焊 能 锈蚀 能 等 变 。
、 学
铁 碳为
响
金,碳及其 大,但对钢 能却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碳 大 0.25% 0.6% 为 碳钢,大 为高碳钢。钢结构 钢 碳 0.22%,对 焊 结构,为 获得 焊 , 大 0.2%为 。 ,建 构 钢 基 都 碳钢。 0.6% 大 可 钢结 区 , 0.25% 为 碳钢,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4. 锰(Mn) 锰 ,它能显 高钢 强度, 同时 过多 降 击韧 。锰 脱氧 , 脱氧剂,可 对钢 热 响,改 钢 倾 。但 锰可 钢 可焊 降 , 控 。 国 金钢 锰 为0.1%~1.7%。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5. 硅(Si) 硅 , 更强 脱氧 , 强 氧 剂, 与锰共同 氧。适 硅可 细 , 高钢 强度, 对 、韧 、 弯 能 焊 能却没 显 响。 硅 镇静钢 为0.12%~0.30%, 金钢 为0.2%~0.55%。 但过 硅 会对焊 能 锈蚀 能 。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应 钢 , 变 。 •应 处 产 同号拉应 , 钢 开 时 没 显 变 ( 断)。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钢 硬 时 响
• 钢 硬 种 况:时 硬 、 硬 ( 应变硬 ) 应变时 硬 。 • 1.时 硬 : 高温时 铁 氮 碳, 随 时间 长 渐 固 , 氮 碳 , 铁 动 界 ,对 起到 , 从 钢 强度 高, 韧 降, (图2.7(a))这种现 称为时 硬 ( 称 )。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2. 硬 : 加工( 加载) 钢 产 较大 变 况 , 加载,钢 屈 高, 韧 降 现 (图2.7(a))称为 硬 。
影响钢材能的主要因素
• 3.应变时 硬 : 钢 产 数 变 ,铁 固 氮 碳将更 ,从 经 硬 钢 发 时 硬 (图2.7(b)),这种现 称为应变时 硬 。 • 管哪 种硬 ,都会降 钢 韧 ,对钢 。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温度 降
1.T从 温 降时,钢 强度 高, 击韧 ↓ (变 )。 2.温度 降到 数值时,钢 击韧 突 急剧↓↓, 称 温 。 3.T1、T2 区间为温度转变区,钢 T1 。 4.曲线 温度T0 ,为 温 临界温度。 5.钢结构设计应 环境温度高 T1 ,但 求高 2。
T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 、温度
温度 高
响
1.T 温~200℃ 围,钢 强度、 弹 、 、韧 没大 变 ; 2.T 250℃ 时,钢 拉强 度↑, 击韧 ↓,称“蓝 ” ( 蓝 ),应 钢 蓝 温度 围进 热加工; 3.T 过300℃ ,屈 强度、极 强度↓↓。 4.T达到600℃时,强度 , 能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