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初探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而当代幼儿正是这知识瞬息万变、科技迅猛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今天培养的幼儿要想在新世纪成为强者,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支柱,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和标志。因此,围绕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身为基础教育的幼教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

前人研究发现,幼儿的自我价值观是在幼儿与以成人为主体的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形成和影响自我价值观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个体的自身的能力和个体周围主要人物对个体的评价与态度。由于受人类认识规律的约束以及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人对幼儿的态度、行为在幼儿自我价值观的确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马斯洛曾作的精辟论述:“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的。”因此,周围人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自我价值观。例如教师、家长经常夸奖的幼儿往往自我感觉不错,同时如果幼儿从成人那里感知到自己备受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成人认可与鼓励,而且自己能够担负一些责任,这些也在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自我价值观,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和必不可少的。那么这将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获得积极的自我情感,为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一、帮助幼儿获得并尊重他们的能力,是形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首要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很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说明了他们的能力在其自我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应当并且能掌握的知识、技能,其中包括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操作及社交能力等。当幼儿每次成功地完成了某件事情,无论是小班幼儿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中班幼儿掌握了连续快速拍球方法;还是大班哥哥姐姐第一次鼓足勇气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电的小实验……那种成功和喜悦都会油然而生,孩子们感到自己“真棒”“真行”,久而久之,幼儿良好的自我感觉逐渐形成。

我认为,学前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的发展依赖其自身的活动。因此我们注重了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生活气氛和精神氛围,同时还提供了丰富、适宜的认知环境,让孩子们在这样的小天地里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反之,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分保护,形成了孩子在生活、学习、社交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依赖性与不成熟性,就会挫伤其自尊心,打消其自信心。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班幼儿刚入园是已经掌握了独立行走的技能,因此往往会到处乱跑,这既是孩子的好奇心所驱使,又是他想自如运用手脚的表现,因此我们不但不能怕麻烦、出事故而取消或减少户外活动,反而应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频繁地组织幼儿到户外去游戏。又如如果教师偏要帮助中班幼儿去穿衣服、穿鞋子或叠被子,这样做同样是有损幼儿的自尊心的。因为孩子不一定想把事情干的多么好或认为自己能干的多么好,他只是想通过这个过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尊的需要,体验独立感和成功感。因此过多的干涉只会对幼儿发出信号“你不行”“你需要帮

助”“我不信任你,你做不好!”从而限制了幼儿自我价值观的发展与提高。

二、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选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是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目前,虽然“传统”的教育活动仍然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教育活动形式之一,其实在工作中我们更充分认识到:自选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在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的优越性。因为自选活动能使每个幼儿证实自己的能力,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创造性活动又是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过程中玩出花样、玩出智慧,更好地发挥创造潜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开放的教养方式。能力感及成功感是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法宝。因此我们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创造自选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并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

三、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影响和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关键。

在形成和影响幼儿自我价值观水平的两大因素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他人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这是因为幼儿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成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比如,幼儿认为自己是好孩子往往是因为爸爸、妈妈说他是好孩子,老师经常发他奖品或者老师经常请他组织和小朋友玩游戏等。正因为作为每天面对幼儿的老师,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几乎左右着幼儿自我评价感水平的高低,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1.无条件地积极接纳每一名幼儿。

著名人体主义心理学家罗杰司斯提出,教师应该“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儿童”。所谓无条件,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接纳,完全不依赖于幼儿是否聪明、漂亮,是否符合教师制定的规则等,而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这就是说每个幼儿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他自身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背景。教师对幼儿从内心的接纳,就是一种爱的力量和体现,而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对幼儿有着无形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一声亲切的呼唤,一个善意、肯定的微笑,还是一缕赞许的目光,都会对幼儿树立自尊、确立自信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应。

2.对幼儿行为进行积极评价——鼓励、表扬。

众所周知,鼓励、表扬是教育的一种积极的有效手段,它在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观方面作用尤为突出,因为幼儿需要积极的评价和态度。表扬是针对行为的成果的,但是当幼儿没有取得成功时,赏识他们所做的努力,即运用鼓励也是相当重要的。如王江小朋友性格内向,能力较差,活动中常常充当“旁观者”,失去了许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于是我有意识地给他提供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不断鼓励他:“王江,试试看,你一定拍得好!”“我知道你一定能画好这张画!”“这次没系好鞋带没关系,下次再练练你一定行!”……在这种充满鼓励、尊重的良好气氛中,他的性格开朗了,活动变多了,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

对幼儿被鼓励、被赞扬、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增强自尊、自信——这是我的教养实践体验。

3.尊重幼儿是幼儿心理健康、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

前面谈到过,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在讲话尤其是当涉及到幼儿的行为做评价时,要格外小心谨慎。有一次,我发现几个小朋友在盥洗室里认真地观看着什么,水弄了一地。看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