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落
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英国汽车工业
C roain,17 年利兰公 司被 田和本 田为代表的日本制造商在英 俄罗斯 的嘎斯( A ) o p rt ) 9 5 o G Z。
国有化。但是这些都不成功 ,汽车 国建立 了整车 和发动机 生产 厂 。2 1
产 量大 幅下 降 ,英 国汽 车工业 处于 世纪初 ,一 些英 国著 名汽车 品牌 ,
车 工 业先后 缔造 了 R l — o c 、 oI R y e s
付款赊 销政策 ” ;18 年开始 实行 0 9 的 削减 税 收等政 策并 没能促 进 该行
业 的发展 。
举 行各种 技术研 讨会 …… 不禁令 人 Be te 、 J gua 、 Ason ari、 n ly a r t M t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生疑问:英国的汽车工业到底还 L dRo e M I MG R e an vr NI ov r 有什么优势呢?中国的汽车工业与 A si、Mor 、L ts ut n rs ou 等闻名遐迩 i 他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呢? 汽车工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的了解 ,
结 合 当前 盛 极 而 衰 的 美 国 汽 车 工
表1 英国历年汽车产量统计表 (位= 单 辆)
旗 下 包括 莫里 斯 ( i 、沃 尔斯 业濒临倒闭。 Mo r ) rs  ̄( l l ) T( iy及MG J l s e 、莱] Rl ) Wo e y J I e 等
多次重组的失败迫使英国政府 资金 注入 ,不仅 大 大增 加了英 国乘
数个品牌 ;另一次是在2 世 纪6 调 整战 略 ,把 目光 转 向海 外 ,利用 用车 的产量 ,与此 同时 , 型 商用 0 0 轻
为了使英 国汽 车工业健 康发
的汽车 品牌 。在二十 世纪 2 年代 至 展 ,该 行业 曾经 先后进 行 了几次 重 0 业 大国 的地 位。
英国MG罗孚集团破产及对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启示
罗 四轮驱 动 技 术运 用 到 轿 车 制造 上 的 品 股权保 留在 竞争 对 手所 拥有 的公 司 中 , 解 释 MG 孚 的 破 产 。 牌 。由于制造 业在英 国长期 占据着 举足 因而撤 回了 自己的投 资 。 宝马 公 司先后 1缺乏 规模 竞 争 力 阻碍 了MG罗孚 . 轻重 的地位 ,汽车工业 的兴 盛为参 与其 对 罗孚 汽车 投资 数 十亿美 元 , 是 罗孚 在 庞 大 的 全 球 汽 车 市 场 上 的 发 展 。 于 但 对 品牌 的衰 败使 得 宝 马 公 司 的 任何 努 力 汽车 生产 商来说 , 为重 要 的一 点是 需 最 中的所有 厂商 创造 了强烈 的荣誉感 和丰
的启 示作 用 。
一
、
罗孚成为使用 燃气涡轮 发动机汽 车的第 ( MW ) B 门下 , 出售 给 宝 马 以后 , 在 罗孚 术在 内的资产 之外 ,没有 其他 的选 择 。 家汽车制造 商。同时 , 罗孚也是最早将 与本 田 的技 术合 作被 切 断 , 田不 想将 通过 上面 的分析 , 以得 出三点 原 因以 本 可
英 M罗 焦 破 及 中 汽 企 发 的 示 国6孚 团 产 对 国 车 业 展 启
口 刘梦珊 李 阳
MG 孚集 团( oe ) 罗 MG R vr 作为 英 国 时也是整个英国社会进步的象征。 风 险控股 集 团 。 此之后 凤凰 风险控 股 在 但是 ,随 着制 造业 的进 一 步发 展 , 集 团又 从 宝 马公 司获 得 一笔75 英 镑 .亿 制 造业 的重要 象 征 , 2 世 纪末 已成为 在 0 英 国本 土硕果 仅存 的独 立汽 车制 造 商 。 汽 车产 业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出现 了大 范 围 的 经营款 项 , 孚仍然 不见起 色 。 罗 但是 , 位英 国汽车工 业 的幸存 者 业 已 的技 术进 步浪 潮 。 这 罗孚 汽车作 为英 国最 20 年 , 0 4 上海 汽车工 业公 司 (A C S I)
英国本土汽车现状
英国本土汽车现状作者:BRETT FRASER来源:《汽车与运动》2017年第06期大不列颠王国的汽车制造商不仅数量众多、种类也各种各样,而且各个都能够迷得人们神魂颠倒。
但是,面对凶恶的资本市场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的近况如何呢?尽管在过去几十年的岁月长河里,英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和磨难,但那些豪华车、性能车等无论是产品的设计、工程师的调校以及产品的制造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他们经常成为evo杂志里的座上宾。
事实上,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也有阴暗的另一面,在资本市场的游戏里许多著名的英国品牌几经易主甚至土崩瓦解。
固有的“英国血统”需要通过大量的外来资本进行自我救赎,对于那些投资者而言除了延续品牌的生命周期外,那就是不断地继续在英国的土地上制造汽车。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仔细审视一下这些经常出现在evo杂志中的所谓的“英国”厂商们,他们的日子过得究竟如何?按照我们的初衷,范围可以从去年生产总量高达54.4万辆的捷豹路虎(连续第二年成为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再到2016至今只销售了一辆车的英国剑桥的超级跑车制造商Arash,他的老板Arash Farboud很风趣当然也很诚实。
英国的汽车工业拥有很多充满激情的梦想家,他们不仅从满活力而且非常勇敢。
例如,那些“神一般”存在的厂家——BAC、Noble以及Elemental,这些厂家重金聘请了众多拥有几十年汽车制造经验的人才,并且把他们的高科技思维与英国的顶级赛车相融合。
当然,这种做法也并不是全都奏效,例如2017年Zenos宣布破产,他们的高级管理人才都出身于路特斯、卡特汉姆等中高层。
虽然AC汽车集团等财团曾经为其注入资金,试图挽救其破产的命运,但最终仍旧以失败告终。
不过也有好消息,TVR的回归同样令人振奋。
据新董事长Les Edgar所说,TVR目前已经完成了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完成产品的交付,这一期限被定格在了2018年。
Arash不仅同样看好未来,承诺也是令人兴奋的,“2018年将会迎来AF10全新换代的产品”Farboud热情地说。
二战后英国政府金融政策对其汽车工业的影响
战后英 国政府金融 政策对其泛 车工 业的影 响 = 邓 力 /湖南城 建职 业技 术学院
[ 要 ]二战后 , 摘 作为 国家经济的支柱产 业, 国汽车工业在政府政策 的指导和高度 关注下 , 英 得到 了长足发展 , 但也遇到 了很 多问题 研 究这一 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了解和分析英 国政府 与其 汽车工业兴衰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二战后 英国 金 融政策 汽 车工业 影响
在 11 年 前 的 主 要 汽 车生 产 国 中 ,英 国 是最 后 一 个 建 立 94 起 大 型汽 车工 业 的 国家 ,二 战后英 国一度 成 为世 界第 二 大汽 车 生产 国和 最大 的轿 车 和商 用 车 出 口国。然 而从 2 世 纪 6 O 0年代 中期 开始 ,英 国汽 车工 业 急速 衰落 。与欧 洲大 陆 、美 国和 日本 的英 国 的份 额 在 8 年 O 代 已经 下 降 了一 半 。到 18 年 , 国本 土最 大 的汽车 制造 商一 99 英 英 国利 兰 ( L)也是 被 政 府 出售 了 ;罗 孚 汽 车 公 司 ( oe) B R vr 成 为 了 英 国航 空 公 司 的 子公 司 ,捷 豹 (aur Jga )、 阿斯 顿 ・ 马 丁 ( s nMa i)和莲 花 ( o s A t rn o t Lt )也 卖 给 了美 国福 特公 司 , u 而 劳斯 莱 斯 ( o s oc )的车 间 工 厂被 维 克斯 公 司 ( ikr R H ye R Vce s 军 工 企业 )获 得 ,商 用 车 生 产公 司则 被 荷 兰 公 司 D F获 得 , A 自此 ,曾经 独立 发展 的英 国汽 车工 业完 全 被转 让 了 。英 国汽车 工业 衰 落 的速度 和 影响 程度 是 英 国战后 经 济史 中最 戏剧 性 的经 济 发展之 一 。 影 响英 国 汽车工 业 发展 的 因素 有很 多 ,尤 以政 府 的产业 政 策 思维 的前后 调整 , 对英 国 汽车工 业 的发展 造成 了深远 的影 响 。 这其 中表 现 比较 突 出的是 政府 的金 融政 策对 汽车 工业 的影 响 。 l 、保 卫英镑 政策 ( rtc te a e ftrn poeth vl sel g) uo i 金融 政 策 中的货 币政 策 是指 “ 中央银 行 为实 现宏 观 经济 调 控 目标 而采用 各种 方 式调 节货 币供应 量进 而 影 响宏 观经 济 的方 针 和政策 的总称 ” 。战后 英 国 的货 币政策 主要 是 为 了达 到 国际 收支 平衡 (h a ne f amet)这一 目标 。 te l c py ns ba o 国 际收支 是指 一 个 国家 因开展 进 出 口贸 易和 参 与 国际分 工 等 国际经 济 活动 ,与 其他 国家 发 生 的货 币收支 。国 际收支 的过 度逆 差或 者顺 差 ,对 一 国的社 会 经济 发展 都是 不 利 的。通 过调 整汇 率使 本 国 国际收 支保 持基 本 平衡 ,不 出现 太 大 的逆差 或者 顺 差 ,以维持 本 国经 济 的正常 发展 ,是各 国政 府宏 观 经济 政策 目标 之一 。 英 镑 曾经 是 1—2 9 0世 纪 初 世界 经 济 中的 关 键货 币。 二 战 结 束 后 ,美元 取代 了英 镑 的领 导地 位 ,世 界金 融体 系 形成 了美 元 和 黄金 挂钩 ,其 它 国家货 币 和美 元 挂钩 为特 征 的布 雷顿 森林 体 制 ,这 一体 制要 求各 国货 币 钉住 美元 。英 镑 是仅 次 于美 元 的 国际储 备货 币 。 尽 管 英 国经 济 实 力 虽然 下 降 ,并在 16 年 发 生 了经 济 危 96 机 ,然 而 为了保 持 国 际收支 平衡 ,英 国仍竭 力保 持 英镑 在 国际 市 场 的地 位 。 以 哈罗 德 ・ 尔 逊 为 首 的英 国政府 从 16 年 到 威 94 16 97年 1 月 间 ,采取 了较严 格 的外 汇管 制 、不断 提高 的利 率 、 1 有选 择 地提 高税 率 以及 向 国际货 币基 金 组织 和美 国等 国家政 府 大量 借款 等等 措施 , 图将 英镑 的 汇率 维持 在 28 美元 的水 平 。 试 . 0 但 在 16 年 的英 镑危 机 中 ,工党 政 府 顶 不住 压 力 ,宣布 英 镑 97 贬值 1. , 由每 英镑 兑换 2 0美元 降 至 2 0 元 。 43 % . 8 . 美 4 政府 的这 种 保持 英镑 地 位 的政策 加 大 了出 口的难 度 。 由于
英国三大产业兴衰演化及伦敦
英国工业分布图
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中最大部门。
● 交通运输业: ﹡它是世界上首创铁路运输的国家。 ﹡其远洋航运业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英国公路运输在客运和货运中起重要作用。 ﹡民用航空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进 展比较迅速。 ● 邮电业历史悠。 ● 商业发达 ● 英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
过去25年中 私人小汽车里程增加了25% 货运汽车里程增加了33% 道路里程增加了12%
• 提问:英国三大产业的兴 衰演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 启发。
伦敦
伦敦地理位置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 南部,跨泰晤士河 两岸。泰晤士河河 口宽阔,涨潮时, 海轮可抵达伦敦市 内。
伦敦
泰晤士河
伦敦
城市职能
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也是英国最大的港口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伦敦是英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卫星城 在内,伦敦至2007年大伦敦人口已达750多 万人,通勤人口达1 200多万—1400多万, 是欧洲的第三大都市。 伦敦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那里集中了众 多的金融机构,是世界上黄金、钻石和茶叶 等商品的集中交易场所。伦敦城西是王宫、 首相官邸和议会等政府机构的集中地区。
英国三大产业 的兴衰演化
温海气候纬度更 高,受海洋的影响 更强,全年温和多 雨,热量不足,不 利于谷物的成熟, 而利于多汁牧草的 生长,所以乳畜业 较为发达。
英国第一产业兴衰演化 中世纪可以粮食自给,羊毛等畜产品有剩余供出口。
开始兴盛
衰落出现
再次发展
自16世纪起,大农场 战后英国农业地位再次下 1846年英国国会通过取消 和大牧场开始取代小型 降,但农业产值和劳动生 保护国内农业的谷物条例, 产率却是上升的。至2005 自耕农。“圈地运动” 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农 年英国农业总产值为66亿 是英国现代化农业进程 业开始不断走下坡路。至 英镑,约占GDP总值的 二战时期,由于海运航线 开始的标志。18世纪 1%。但是据统计,英国 被封锁,粮食进口大减, 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 1%的农业劳动力就能生 食品供应困难,英国政府 式已经在农业中占绝对 产全部所需的60%的农产 采取许多重要措施促进农 优势,英国的农业已成 品,每年为本国提供了全 业生产,耕地面积迅速增 为欧洲最先进的农业。 部粮食需求的55%,以及 加。 所需产品的80%。
20世纪英国相对衰落的时代的原因及启示
英国经济从1870以后就出现了衰落迹象,而且这种相对衰落存在于整体绝对优势之中。
实际上,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绝对的落后就是迟早的事。
那么,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丧失了科技的优势。
麦格劳将工业革命分为三段,毫无疑问,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绝对领先者。
同其他依然停留在农业经济的国家来说,英国的变化是无与伦比的。
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从业人口179万人,煤矿业和棉纺织业是当时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有52.7万人和24.6万人;手工业者依然占很大的比例,比如鞋匠就有27.4万人,比棉纺织业的人数还要多。
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古典工业革命。
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指出:英国在1870年以前或许已经一直在快速地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种农业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工业化的进程。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然也有一些发明,如合成染料、贝氏炼钢法、蒸汽涡轮等,但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多是德国人的发明或改造,美国发明了环锭纺纱机、打字机、白炽灯和电话等。
事实表明,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已不是英国;即使英国有一些新技术成果,也因思想保守而没有及时加以利用,墙内开花墙外红。
例如,英国人在70年代末发明了从廉价的铁矿石中提炼钢的方法,但英国却长期沿用旧的炼钢法,1886年和1893年,英国的钢产量分别被采用新办法的美国和德国超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行业,在这些领域英国都未能跟上。
19世纪最后25年里电力和电机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但英国有运行良好的蒸汽机,因此英国人问:“煤价很低廉,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第二,未进行产业更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支柱产业是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它们是保住英国经济优势的几个关键部门。
浅析《莱德报告》及其对英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
17 年 4月 正 式 向 威 尔 逊 政 府 递 交 了 《 德 报 告 》 ( y eS 95 莱 R dr ’
B is e ln rihL ya d:T eN x e a e)。 t h e t c d D
二 、莱 德报 告 的主 要 内容 1 、对公 司 现状 的分 析 。 莱 德报告 认 为 , “ 国利 兰汽 车公 司 的问题 在 于管 理不善 、 英 设备 老化 和 劳资 关系 紧 张 。”报告 引证 了公 司的 “ ”生 产率 、 低 “ 足 ”的 利润 、 “ 不 分散 ”的生 产工 厂 、 “ 重 的 ” 员冗 余 、 严 人 “ 繁发 生 的 ” 资 纠纷 、 “ 害 的”公 司结构 和 “ 品计 划 , 频 劳 有 产 设计 工 艺 ,制造 和行 销 的 整体 性不 足 ” ,认 为现 有 的多部 门联 合 的组 织结 构 和高 层 的 中央集 权 “ 可能 会 阻碍 ”公 司复苏 ; 很 报告 批 评 了公 司对 T会 的 管理 不 力 ,以及 这 种结 果造 成 的劳 资 关 系 的长期 紧 张 。莱德 报 告最 后将 公 司衰 落 的原 因归 结 于低 生 产率 和 长期 缺 乏足 够投 资 所造 成 的后 果 。 同时报 告对 公 司未 来 十年 的发展 相 当乐观 , 认为 在 短期 内不 需要 关 闭工 厂和裁 员 。 2 、对公 司的建 议 。 莱德 报 告建 议将 公 司粗 略按 照生 产线 划 分为 轿 车部 、卡 车 与 巴士 部 、 国际事 务部 和 经 营非 汽车 行业 商 贸 的专业 产 品部 ; 每一 个 部 门都设 置 一个 总 经理 来控 制 生产 和 利润 ;公 司继 续 保 持大 众 市场 0 造商 的角色 ,生 产 大 、中 、小 型 以及 豪华 和 运 制 动型 汽 车 ;公 司减 少 中央 管理 高层 的规模 和 职权 范 围 ,将 公 司 主席 、公 司总 经理 和轿 车部 总经 理 的职位 分 离开 来 ;在 全公 司 以共 同管理 委 员会 的形式 引 入 工业 民主 ;提 供 奖金 来刺 激 生 产力 的提高 。【 6
英国的汽车工业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2.jpg)(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3.jpg)
•
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国内又已基本普及汽车,同 时,汽车出口量显著下降,而进口量显著增多,进口量逐渐超过出口量,致 使英国汽车产量逐渐下降到l984年的113万辆。从这时起,汽车产量又逐渐有 所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汽车产量保持在150~200万辆之间。英国 汽车工业已失去往日的风采。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4.jpg)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5.jpg)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6.jpg)
•
作为老牌制造大国,英国曾经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 色。英国打造了许多世界驰名的汽车品牌,如劳斯莱斯、宾利、捷豹、阿斯 顿·马丁、陆虎、迷你、罗孚等等。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jpg)(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2.jpg)
•
另一方面把美、日汽车企业请来办厂,鼓励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来英 国投资。结果英国汽车工业发展了,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能和竞 争对手平起平坐。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3.jpg)(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4.jpg)
•
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英国汽车产量位次不断后移,直至降至第十位,而 且99%的产量为七家海外集团,即福特、宝马、通用、标致、本田、日产和丰 田所控制。
•
人们熟知的品牌,劳斯莱斯、陆虎、美洲虎、本特利、莲花等,一个个名花 易主,被外国资本收购。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7.jpg)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8.jpg)(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9.jpg)
古城堡中的活剧—英国汽车业现状
一
更 高 。到 2 0 0 1
发 动 机 且 后 轮
款。
维普资讯
OvresS ut n海, 风云 es a i ai t o 卜
4 轿车情 报 J n ay 0 2 6 a u r 2 0
[一C r 干 1 a ) 2月初在 美国迪尔伯恩的亨
利・ 福特故居举行 了揭幕仪式。这是公司推 出的三款全 新林肯车型中的第一款 。 另外两款 中,2 0 0 3款林肯 N vg tr a iao 将于 1 月上旬在 2 0 0 2洛杉矶汽车展览会上 推出。 中型豪 华运动 多 用途 车 一 全 新 的 2 0 款林肯 A ltr 03 va。将于 3 月下旬在 2 0 纽 02 发动机盖 、翼 子板和后侧 围板 做 了重 新设
土 生 土业 、保 险 业 、服 务 业 等 英 国 经 济
本栏 目主持 富 几
自从 1 9 9 9年
倍。 但保守 的英 国人 最关注 的依 旧是 外 关 于 利 兰 发 展 方 向 的 回 答 总 是 “ 低 就 迭 到 5 万 台
利兰:英国人特有的骄傲
英国 航 空航 天集 团 ( A ) B e 曾在上 世 纪 8 0 年 代 收 购 国 营 企 业 利 兰 ( e ln 公 司 .后 由于大 力扩展 经 营 L ya d) 领 域 .到 了 1 9 9 0年 ,因涉 及 范 围过 广 . 核心 业 务受到 威胁 。 19 年 1 3 94 月 1日, 曾 经 从 事 航 空 防 卫 产 业 的 英 国航 空 航 天 集 团 声 明 抛 售 所 有 利 兰 的 股 票 .英 国 最 正 统 的 汽 车 厂 商 利兰 公 司 濒 临 破
英国消失的七大经典汽车品牌
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败一直是汽车界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在英国汽车工业史上,它曾经涌现出大量的经典品牌。
而如今,你甚至都无法找到一个能真正意义上代表英国汽车的品牌。
正因为英国汽车工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准备为大家讲解一下大多英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历史,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已经消失了汽车品牌。
消失的品牌:Rover罗孚(1887-2005年)品牌亮点:曾经的英国皇室座驾/英国最庞大的汽车集团消失的原因:受英国政府政策影响、车厂本身不思进取罗孚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非常熟悉,它是现在上汽荣威的前身,最早由约翰·坎普·斯达雷和威廉姆·苏顿在1887年创立,至今已经有125年的历史。
罗孚品牌创立之初是生产自行车的,直到1904年第一辆汽车才真正诞生。
罗孚81904年,第一辆罗孚8汽车诞生,当时该车采用了一款单缸的1.3L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8马力,这样的动力在当时已经非常强劲了,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第一款罗孚8车型推出后,其销量达到了2200台,并且曾经还有探险家驾驶这辆车完成了从英国的考文垂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长途旅行,正因如此罗孚8也成为了世界上跨越欧洲的第一款汽车。
随着第一款车型的成功推出,罗孚汽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且顺利的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而在二战之后罗孚汽车在受到美国威利斯汽车的启发下还创建了著名的路虎品牌,第一款路虎是在罗孚P3的基础上研发的,当时在罗孚P3轿车的基础上增加了4轮驱动和多功能车身。
1958年诞生的罗孚P5车型把罗孚品牌真正带向辉煌,当时的品牌价值能与劳斯莱斯相比肩,也正是因为这款车型的出现,让罗孚被附上了“皇室血统”的光环,当时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梵蒂冈教皇等都是P5或P5B(P5的延续车型)的用户。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罗孚开始逐步陷入危机,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英国政府一直对本国汽车实行高关税保护,而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高关税政策的取消,使得英国汽车受到了国外汽车的强烈冲击。
英国MG罗孚集团破产及对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启示
英国MG罗孚集团破产及对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启示作者:刘梦珊李阳来源:《现代企业》2009年第01期MG罗孚集团(MG Rover)作为英国制造业的重要象征,在20世纪末已成为英国本土硕果仅存的独立汽车制造商。
但是,这位英国汽车工业的幸存者业已沉沦,MG罗孚集团在2005年4月7日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同年7月罗孚不得不将自己仅以5000万英镑(约合8700万美元)的价格转卖给中国南京汽车集团。
罗孚汽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衰落直至破产,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同时,在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MG罗孚的失败经验对于其他公司,尤其是中国新兴的汽车企业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MG罗孚集团背景简介1904年,罗孚造就了世界上第一辆具有中央底盘的汽车。
到了20世纪中叶,罗孚成为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汽车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商。
同时,罗孚也是最早将四轮驱动技术运用到轿车制造上的品牌。
由于制造业在英国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工业的兴盛为参与其中的所有厂商创造了强烈的荣誉感和丰厚的利润。
罗孚汽车因而成为英国在进入20世纪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整个英国社会进步的象征。
但是,随着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汽车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范围的技术进步浪潮。
罗孚汽车作为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来自同行其他企业快速发展的巨大压力。
时至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本国整个汽车产业所面临到的重大危机,开始着手对包括罗孚在内的数家汽车公司进行整合。
但是几十年后,MG罗孚集团并没有如英国政府所预想的那样重新崛起,与之相反,90年代的罗孚汽车经营又创低谷,并最终退出英国汽车制造商十强之列,彼时的汽车界戏谑其为“英国病人”也丝毫不为过。
1994年初,罗孚几经易主终以800万英镑的价格划归德国宝马公司(BMW)门下,在出售给宝马以后,罗孚与本田的技术合作被切断,本田不想将股权保留在竞争对手所拥有的公司中,因而撤回了自己的投资。
英国三大产业兴衰演化及伦敦
温海气候纬度更 高,受海洋的影响 更强,全年温和多 雨,热量不足,不 利于谷物的成熟, 而利于多汁牧草的 生长,所以乳畜业 较为发达。
英国第一产业兴衰演化 中世纪可以粮食自给,羊毛等畜产品有剩余供出口。
开始兴盛
衰落出现
再次发展
自16世纪起,大农场 战后英国农业地位再次下 1846年英国国会通过取消 和大牧场开始取代小型 降,但农业产值和劳动生 保护国内农业的谷物条例, 产率却是上升的。至2005 自耕农。“圈地运动” 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农 年英国农业总产值为66亿 是英国现代化农业进程 业开始不断走下坡路。至 英镑,约占GDP总值的 二战时期,由于海运航线 开始的标志。18世纪 1%。但是据统计,英国 被封锁,粮食进口大减, 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 1%的农业劳动力就能生 食品供应困难,英国政府 式已经在农业中占绝对 产全部所需的60%的农产 采取许多重要措施促进农 优势,英国的农业已成 品,每年为本国提供了全 业生产,耕地面积迅速增 为欧洲最先进的农业。 部粮食需求的55%,以及 加。 所需产品的80%。
工业的复兴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 英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加上北海石油的发现和开发,使工业增长 加快。 ● 1994—1998年英国经济强劲复苏,工业部 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推动生产增长,并取 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英国现在仍然是世界工业大国,其工业可分为传 统部门、新兴部门和高科技部门三大类。
英国工业分布图
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中最大部门。
● 交通运输业: ﹡它是世界上首创铁路运输的国家。 ﹡其远洋航运业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英国公路运输在客运和货运中起重要作用。 ﹡民用航空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进 展比较迅速。 ● 邮电业历史悠。 ● 商业发达 ● 英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
英国政府将斥资23亿英镑救助汽车工业
20 。 9年 1 1日正式生效 。 月 方案还包括 , 0 年 1 月 在 8 1
5日 一 g 6 3 。 年 月 0日注 册 新 车 的 用 户 根 据 排 放 标 准 免 交 相
造 新 的 销 售 纪 录 .宝 马 在 华 销 量 逆 势 增 两 成 多 ,这 充 分 显 示 了 中国 市 场 对 宝 马集 团在 亚 洲 乃 至全 球 销量 的 重要 性 。 ”
英 国政府将斥资 己 ]亿英镑 赦助汽车工业
英 国 商 务 大 臣曼 德 尔 森 1 月2 7日宣 布 , 国 政 府 将 斥 资 英 2 亿英镑 ( 合 3 亿美元 ) 3 约 5 救 助汽车工业 。 曼 德 尔 森 在 议 会 发 表 讲 演 时 说 救 助 计 划 包 括 解 冻 欧 洲 投 资 银 行 提 供 给 汽 车 厂 和 主 要 供 应 商 的 1 亿 英 镑 , 府 还 将 3 政 保 证 提 供 1 亿 英 镑 的贷 款 . O 资 助研制环保型汽车 。 他 说 .汽 车 工 业 现 正 处 于 衰退的前沿 , 自从 2 0 年 夏 天 08 以来 .该 行 业 下 滑速 度 比 其 他
口 吕年仝球 量降 4] 肖 。% 宝马在华销量逆势士 两成多 曾
不 久 前 , 宝 马 汽 车 公 布 2 0 年 全 球 销 售 业 绩 。在 全 球 08
的 金 融 和 经 济 危 机 影 响 下 ,宝
美 国市 场 销 售 了3 39 辆 汽 车 , 。 1O 与 20 年 同 比销 量 下 降 1 .% 。 。7 2 5 宝 马 集 团 大 中华 区 总 裁 兼 首席 执 行 官史 登科 在全 新B w7 M 系 的上 市 时表 示 ,“O 8 的不 2。 年 利 因素 和 汽 车 市 场 发 展 减 缓 没
如何看待英国破产的历史教训
如何看待英国破产的历史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英国曾经历过破产的困境,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值得深思的教训。
英国的破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英国过度依赖少数几个产业,如传统制造业和金融业。
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受到冲击时,英国的经济就显得十分脆弱。
例如,在工业革命后期,其他国家迅速发展新兴制造业,而英国未能及时跟上这一趋势,导致其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贸易政策的失误也对英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某些时期,英国采取了过于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限制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这不仅导致了贸易伙伴的反感和报复,也使得本国企业失去了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和合作的机会。
相反,那些积极推动自由贸易的国家则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拉大了与英国的经济差距。
财政政策的不当也是导致英国破产的一个因素。
政府的过度开支、高额的债务以及不合理的税收政策,都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例如,在战争时期,英国为了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不断举债,导致债务规模失控。
而在和平时期,又未能有效地调整财政政策,进行债务的削减和财政的整顿,最终陷入了财政困境。
金融监管的缺失同样不容忽视。
英国的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了监管不足的情况,导致金融泡沫的产生和金融风险的积聚。
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利润,进行了过度的投机和冒险行为,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社会福利制度的过度负担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但如果过于慷慨和缺乏可持续性,就会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包袱。
英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福利制度的设计需要兼顾公平与效率,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从英国破产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启示。
首先,经济发展要注重多元化。
不能过度依赖某几个产业,而应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
2012年02月10日 07:39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于尚宏[汽车之家品牌历史] 1904年,位于英国考文垂的工厂驶出了第一辆罗孚汽车。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罗孚经历了丘吉尔将军的赞许;经历了英女王的眷顾;经历了和劳斯莱斯平起平坐的日子;还经历了“铁娘子”撒切尔的肯定。
但随着英国制造工业的衰落,100多岁的罗孚还是倒下消失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百年罗孚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历吧。
●百年罗孚的创立◆1887-1903:罗孚公司的诞生罗孚公司是由约翰•坎普•斯达雷和威廉姆•苏顿合资创立于1877年的,创建初时的罗孚一直生产自行车,并设计出前轮和后轮一样大的安全型自行车,这种样式一直沿用到今日。
1884年,“ROVER”标志第一出现在自行车上。
不久后,苏顿撤资,斯达雷独自掌控公司直到1903年去世。
ROVER这个单词在英语中有流浪者、领航员的意思。
而且罗孚的标志一直都是以维京人和维京船为元素设计的。
也许正因为罗孚以ROVER这个单词命名,所以注定了罗孚的未来会飘忽不定。
◆1904-1905年:车型诞生初期大受追捧1904年,Edimond Lewis为罗孚公司设计了第一辆8马力汽车,这辆车后来被命名为罗孚8。
虽然罗孚的第一辆汽车比戴姆勒1号晚了18年,但罗孚8的起点还是非常高的。
现代汽车的很多特点都在这辆车中出现,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中央骨架底盘。
当时罗孚8非常成熟,这款车采用了单缸1.3升发动机,在当时可算得上是马力强劲,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罗孚8的销量更是达到了2200辆。
曾经还有探险家驾驶过这辆车完成了从英国的考文垂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的壮举,罗孚8则成为了跨越欧洲的第一款汽车。
之后,罗孚并没有像其他汽车厂商一样推出大马力的车型,而是推出设计理念为更轻便的汽车,由此诞生了带齿轮条变速器的6马力车罗孚6诞生了,这款车一共销售了2296辆。
◆1905-1927年:罗孚汽车高速发展在这高速发展的期间,罗孚推出了众多新车,像改款的罗孚8、罗孚9等车型虽然销量尚可,但都不能算是成功。
德英汽车特点对比
德国的汽车都很注重有自身的家族形象,像奔驰、宝马、奥迪等,新老款式都很容易被辨识出来是来自哪一个品牌。
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
英国古典贵族的风格英国汽车一直主要生产高级车型,具有独特的古典风格和贵族气质,例如:劳斯莱斯和宾利。
然而英国人保守的营销理念加上高昂制造成本,使英国汽车市场占有率一直下滑,直接造成了英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英国汽车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各个厂商逐个破产或者被兼并,例如上汽购买罗孚荣威,印度的塔塔购买路虎等等。
但英国汽车造型设计在世界汽车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它保留着早期古典风格的一些特征,一直以经典风格为主,车身线条多为曲线,造型流畅而且优雅,基本看不到任何激进的造型。
环境因素今天,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不顾后果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早就超过了生态环境可以容忍的范围,我们生活的地球由于受到污染而造成了严重后果环境问题从未受到过如此广泛关注而被提上议事口程。
人们己经普遍意识到:既然人类本身也是生物种群之一,就没有理由把自己排除在自然界生物链之外,做出种种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行为。
只有从大自然本身出发找出解决的方法,才能改变长期以来相对渺小的人类力量和巨大的自然环境之间的悬殊差距。
于是,人们开始探讨使用新能源和使用新能源的发动机,例如:使用整合到轮子里的电动机的应用,就很有可能使得一直存在的发动机舱消失,从而打破目前主流的车身总布置,那么汽车的形态和风格也可能会相应的得到改变。
为了提高能源的经济性和提升空气力学表现,新的汽车造型设计很可能会拥有向前的三角形车侧轮廓,更为前倾的A柱线条,从车头至车尾一气呵成的流畅弧线。
而线条通过B柱顶点后,也顺势收落至车尾,展现独具的掀背造型。
车顶线条来到车尾,笔法将会急转直下。
同时采用小型水箱护罩搭配大型保险杠进气口的设计,此举得以降低车头风阻、并提供发动机室更佳的冷却效能。
丰田Pirus(图14)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对于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达到了一个高峰,该车身的布局产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整体的风格设计。
英国的汽车工业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2.jpg)(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13.jpg)
•
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国内又已基本普及汽车,同 时,汽车出口量显著下降,而进口量显著增多,进口量逐渐超过出口量,致 使英国汽车产量逐渐下降到l984年的113万辆。从这时起,汽车产量又逐渐有 所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汽车产量保持在150~200万辆之间。英国 汽车工业已失去往日的风采。
•
为了使英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英国政府一方面出面进行了两次企业“重 组”:一次是20年代将7家小的汽车公司合并建立了罗茨公司,成为当时国内 的第四大公司;一次是60年代建立了利兰公司(后来更名为罗孚集团),把 各自为政的小企业组织成一家大公司,除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外,实现了民 族汽车工业的大一统局面。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5.jpg)
(1_1_2_6_英国的汽车工业_6.jpg)
•
英国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包括福特、大众、丰田、本田的重要研发项目,都 拿到英国来做,沃尔沃、捷豹等都是由英国人在英国开发的。
•
英国的汽车工业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从20年代起直到50年代,一直保 持着世界第二汽车生产大国的地位。
1126英国的汽车工业12jpg1126英国的汽车工业13jpg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国内又已基本普及汽车同时汽车出口量显著下降而进口量显著增多进口量逐渐超过出口量致使英国汽车产量逐渐下降到l984年的113万辆
汽车认识
英国的汽车工业
任务描述
及学习目标
–了解英国的汽车工业
•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工程技术发展很迅速。汽车工业的设计、研发和零部 件,一直是它的两个强项。整车制造以豪华型著称,还有运动车,都是手工 方式生产,因此规模比较小。现代工业强调的是标准化、大规模、流水线, 英国汽车工业不适应了。
英国汽车产业政策状况
英国汽车产业政策状况 (⼀)公路及汽车消费基本情况 据英国交通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统计,2003年,英国公路⽹长度为39.2万公⾥,其中⾼速公路3476公⾥,主⼲公路9340公⾥。
2003年,英国居民乘坐交通⼯具出⾏的平均⾥程数为11000公⾥,⽐1970年提⾼了53%,其中绝⼤多数乘坐⼩汽车、⾯包车和出租车,占⽐85%。
截⾄2003年底,英国私⼈汽车保有量为2499万辆,71%成年⼈拥有汽车驾驶执照,46%的英国家庭拥有⼀辆汽车,26%的家庭拥有两辆以上汽车。
(⼆)汽车业扶持政策 汽车业是英国制造业中的重要部门,英政府倡导增强⾏业合作,⼤⼒⽀持汽车⼯业的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1)贸⼯部企业司有专门⼈员联络汽车⾏业的主要企业,加强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
企业司汽车处成⽴了“汽车产业政策与欧盟规则组”(VIPER, Vehicle Industry Policy and European Regulation group),作为企业代表和政府各部门官员共同讨论⾏业发展相关规则和政策的论坛。
VIPER同时也作为⼀种预警机制,提醒⾏业和股东关注本国及欧盟政策和规则的新动向。
2)汽车⾏业、政府及股东联合成⽴“汽车⾰新与发展⼯作⼩组”(AIGT, Automotive Innovation and Growth Team),专事评估⾏业竞争⼒,并提出应对挑战的建议措施。
3)政府提供资⾦⽀持。
如:贸⼯部拨款4500万英镑⽀持建⽴汽车研究院以及由94个企业参与的10个扩展供应链项⽬;制订“地区选择性援助计划”资助受援地区的就业;⾃1998年4⽉以来,⼀些地区的车辆和部件制造商获得了政府财政1亿多英镑的捐助。
(三)英政府发展公路交通解决拥堵的措施交通拥挤伦敦开收汽车进城费缓解交通拥挤 为缓解汽车数量增长与交通拥堵间的⽭盾,英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是加强公路基本建设,改善交通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落“买日本车,买的是工具;选择德国车,选得是机器;而拥有英国车,拥有的是艺术”,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汽车品牌以一种超物质的精神存在于机械中。
然而在这个最知道如何恪守传统,如何在“凝止的文化中找出韵味”的贵族国家里,守旧一方面造就了英国车无人能及的王者地位,另一方面也终于成为英国汽车工业衰落的最直接原因。
由于其一直固守着传统的手工制作、造型设计以及挑剔的选材等等,在汽车制造日益商业化、流水线化、电子化的今天,无论在生产成本、产量方面,还是在计划的革新上,英国车终于再难以跟上主流市场的步伐,走向了必然的衰落。
极端的“手工+奢华”保守路线,一味追求精尖技术不谙平衡发展之道,和过于感情用事没有长远战略的汽车企业经营模式,也使得英国的汽车工业在工业文明之棒被日本等国家接过之后,迅速地衰落下去。
1955年英国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基数并不低,但到了1968年英国的汽车产量却只达到了222万辆。
反观从废墟起家的日本,从1963年到1968年的5年间产量从100万辆猛增到400万辆。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现在普遍把矛头指向了英国政府。
主要因为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造成了本国的汽车产业无利可图,所以英国的汽车厂在应该大规模提高产量并出口海外扩张的时候,却看不到那样做的任何好处,因而只是想在较小的产能下把车卖个好价钱。
从上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英国政府对本国汽车工业实施高关税保护,远远独立在欧共体之外。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对自己汽车工业实行关税保护,由于这一原因,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努力多次受挫。
最终英国政府对外做出了妥协,取消了关税壁垒。
英国的汽车工业虽然没有面临本质上的动摇,但却开始面临外国产品的竞争。
从1952年起英国开始实行分期付款赊销政策,但英国是个进口国,为了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英国政府经常会采取降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限制国内需求鼓励出口的政策。
让英国汽车工业大束手脚,产能和研发能力停滞不前。
从1952年到1973年,分期付款法案修改了18次,因而造成国内需求起伏不定。
英国的汽车厂家因为摸不准国内需求的脉搏都不敢贸然提高产量。
比如1961年英国汽车厂的生产能力是300万辆,而实际只生产了100万辆。
在英国的汽车转向出口的时候,英国政府却在60年代末出台保英镑的政策,这就使得英国汽车出口无利可图。
在内需和外需都疲软的情况下,英国汽车工业的产量和销量只能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样就影响了英国汽车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英国汽车工业的落伍。
为了应对严峻的形式,英国的汽车厂开始走向联合。
比如,1968年,利兰Leyland汽车集团成立。
在利兰集团中,MG、罗孚、凯旋(参数配置图库)Triumph和捷豹合并,本来是一个不错的态势。
同时,英国政府为了支持国内汽车企业,1980年代开始实行的削减税收拉动消费政策恰恰让外来的日系和美系车商捞足了利润,却使其自有品牌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这一剂补药令已经过了壮年的英国汽车企业无福消受,却让外来的竞争者大受其益。
衰落的英国汽车满足不了消费者猛增的消费需求,价廉物美的日本车乘机蜂拥而入,从此,英国的汽车工业就再也没有了还手的余地。
英国的汽车工业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从20年代起直到50年代,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汽车生产大国的地位。
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英国汽车产量位次不断后移,直至降至第十位,而且99%的产量为七家海外集团,即福特、宝马、通用、标致、本田、日产和丰田所控制。
人们熟知的品牌,劳斯莱斯、陆虎、美洲虎、本特利、莲花等,一个个名花易主,被外国资本收购。
英国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与我国广西相当,人口5940万。
联合国发布的最新发展指数中,列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15位。
英国公路总长近40万公里,是世界上交通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尽管英国拥有10个机场,世界领先的铁路,但公路运输量占内陆货物运输90%以上,英国上年度新车登记225万辆,是历史第二高值。
在英国,70%的家庭拥有1辆以上的轿车,全国保有汽车2750万辆,是中国的2倍。
英国全国有40多家汽车制造商,1245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7000家左右零部件供应商,79万就业人员。
1999年产汽车约197.3万辆,其中轿车178万辆,为197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出口102万辆,是1990年的2倍。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工程技术发展很迅速。
汽车工业的设计、研发和零部件,一直是它的两个强项。
整车制造以豪华型著称,还有运动车,都是手工方式生产,因此规模比较小。
现代工业强调的是标准化、大规模、流水线,英国汽车工业不适应了。
为了使英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英国政府两次出面"重组",一次是20年代建立了罗茨公司,一次是60年代建立了利兰公司,都是把各自为政的小企业组织成一家大公司。
重组不成功,英国政府反思:把美、日汽车企业请来办厂,是否更有效?于是不断鼓励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来英国投资。
结果英国汽车工业发展了,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能和竞争对手平起平坐。
政府就是创造最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
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英国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包括福特、大众、丰田、本田的重要研发项目,都拿到英国来做,沃尔沃、捷豹等都是由英国人在英国开发的。
作为老牌制造大国,英国曾经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英国打造了许多世界驰名的汽车品牌,如劳斯莱斯、宾利、捷豹、阿斯顿·马丁、陆虎、迷你、罗孚等等。
目前,这些汽车品牌除了劳斯莱斯还属于英国,其余都被其他国家的汽车跨国公司所收购。
宾利被德国大众收购,迷你被宝马收购,捷豹、阿斯顿·马丁和陆虎成了福特旗下的品牌。
罗孚汽车几经周折,最终宣布破产,硬件被中国的南汽收购,软件则被上汽收购。
最近去英国,参观了主要由原罗孚工程师组建的上汽汽车欧洲研发中心。
上汽除了买回全部软件,还把罗孚的技术精英网罗旗下,在英国组建了专为上汽汽车自主品牌服务的欧洲研发中心。
而南汽则把罗孚的机器设备全拉了回去。
导游告诉我们,为了把罗孚的设备搬回中国,南汽派了几百个人在罗孚的工厂里忙活了一个多月,当时到处都是中国人。
英国的汽车工人原来有50万,据说目前连万人都不到。
英国本土生产的汽车,除了劳斯莱斯还掌握在英国人手里,一年也就生产一两千辆。
其余的汽车整车厂,大多是通用、福特、雷诺等国外汽车巨头在英国的组装厂。
已有百年历史的英国汽车制造业,可以说已经完全沦陷。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成本太高,产品没有竞争力。
虽然在英国造车没有优势,但是上百年汽车制造的积累和经验,英国的汽车研发还是很有优势。
东方不亮西方亮,英国从造车迅速转型为研发。
许多国家的汽车厂家都来到英国,和当地的汽车研发机构合作,或引进技术,或委托开发新产品。
在伦敦,我们参观了英国最大的汽车研发机构也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工程服务咨询提供商里卡多的总部。
里卡多执行总裁谢曼斯先生介绍说,里卡多是欧洲唯一有能力开发从汽车零部件到整车的研发机构,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
开发过捷豹、迷你等车型,也曾经为福特、通用开发过整车新车型,还为宝马、雷诺等国际汽车巨头开发过发动机等重要汽车部件。
他说,最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和西方汽车制造者的竞争越来越直接,中国汽车企业和里卡多的合作越来越多。
目前里卡多的研发业务约有15%来自中国。
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中。
在里卡多总部院子里,我们看到一款中国制造的轿车样车。
为了替客户保密,汽车标志都被贴住,但从方向盘上还是可以看出来这辆车是国内某自主品牌轿车。
据了解,目前国内汽车厂家与里卡多的合作主要是技术转让和合作研发。
在英国和上海,里卡多和中国的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开发团队正在进行着一系列重要的合作项目,包括自主品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
已有60年历史的英国汽车工业研究协会——MIRA(米拉),是面向全球汽车工业基地的产品工程、研究、测试、信息、认证的独立供应商,仅试验室就有30多个,可以进行包括碰撞、风阻、气候、不同路面等汽车测试和试验。
其负责人介绍说,最近几年,已有许多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在这里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测试。
为了扩大中国的业务,米拉专门在中国上海建立了办事处,为中国的汽车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联系。
通过参观里卡多和米拉,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英国的汽车制造业在走下坡路,但其汽车研发业务却越来越红火,就连自身具有强大研发能力、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研发资金的福特、通用、丰田等汽车巨头,也要借助于英国的研发力量。
为什么?因为这些研发机构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并且和世界上一流的汽车汽车都有过合作,其专业水准非常高,可以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主创新。
我们说到汽车业时,一般就指汽车和主要部件的制造。
英国汽车制造中心位于英格兰中西部,占英国汽车业的40%,其它分布于英格兰西北部、东北部以及威尔士。
据英官方统计,2003年英国轿车产量共165万辆轿车(见附表二)和商用车辆18.9万辆。
汽车制造业年增值约87亿英镑,占整个GDP的1.1%以及制造业增值的6.1%。
24.6万人就业于数千家汽车及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企业,另有54.4万人从事汽车供应、服务和维修等业务。
目前英国汽车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3%和欧洲总量9%,在世界和欧洲各国汽车生产量排名中名列第九和第四。
英国现有8个轿车生产厂家和5个商用车辆(如卡车、货车和公共汽车等)生产厂家以及众多主要部件供应商。
在欧洲范围内,英国汽车业仍拥有雄厚实力,几乎包罗世界所有大型汽车集团,这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
公路车辆中以轿车为例,世界所有知名品牌厂家都在英国设厂生产整车,如宝马、福特、本田、MG罗孚(英国硕果仅存的著名品牌)、尼桑、标致、丰田和通用汽车(见附表一)。
其中在桑德兰(Sunderland)的尼桑和在伯纳斯顿(Burnaston)的丰田轿车工厂,其生产率引领欧洲先锋。
通常人们熟知的英国著名品牌如劳斯莱斯(Rolls-Royce)和宾利(Bentley)其实分别由宝马集团和大众集团生产。
英国的商用车辆生产也很发达,全国有5个轻中型货车生产基地,例如设在Luton的IBC Vehicles 2003年生产了74000辆欧宝、雷诺和尼桑货车,其中80%用于出口。
其它主要厂家还有福特、LDV、通用等。
设在兰开郡的利兰德(Leyland)则是DAF和Foden卡车的主要生产厂家,2003年生产13000辆,占英国市场的22%。
英国的专门车辆如运动赛车、古典复制车、出租车以及水陆两用车也有相当的市场。
其它特种车辆如农用车辆、施工车辆、码头和机场车辆等除满足本土需要,也大量出口海外。
除整车生产外,英国尚有众多顶级的汽车部件和零配件生产企业。
世界排名前20位的主要部件生产厂家(Tier-One Suppliers)中有17家在英国设厂生产,诸如TRW、Lear Corporation、Magnetti Marelli、Robert Bosch、 Delphi和Vist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