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及其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及其启示

作者:李春华卫军帅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06期

古老的犹太文化之所以能奇迹般地保持下来,教育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948年,犹太民族重新建立的国家——以色列建国后,教育继续成为其价值观的基本体现,并被认为是“通往未来的钥匙”。以色列辉煌的建设成就更是深深得益于教育兴国的国策。本文拟就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独特性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一、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理念的独特性

1.热爱知识与提倡创新精神相得益彰

历史上的犹太人四处流浪,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他们深感物质财富随时都可能失去,但唯有知识和智慧永远相伴。他们坚信,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不管流浪到哪里,只要有智慧、有知识,就不怕没有财富。所以犹太民族有着宗教般虔诚的求知精神,将知识当做他们最稳妥的财富。

犹太人热爱知识,更热爱能够自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实践,讲究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他们的一个显著特色。他们重视知识的传承,更重视知识的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得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在许多犹太人家庭里,放学的孩子被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他们坚信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是挖掘智慧、发展能力的过程,知识是为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因此,有人称犹太民族是一个企图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的哲学家民族。

2.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会在日常教育中

犹太民族的历史充满了灾难。历史上的灾难让犹太民族始终不忘惨淡的过去,他们把教育定义为“痛苦教育”,不仅告诉孩子人生有喜悦和幸福,还告诉他们人生会有黑暗和失意,目的是让这些苦难激励孩子永远前进,不断走向坚强。同时,“痛苦教育”使犹太民族具有罕见的勇气和毅力,因而使得他们无论是在资源奇缺、环境恶劣的沙碱地上,还是在战火连绵的时代,都能建立美丽的家园。历史教育的作用在于对人格的启发,这一点犹太人相当认同。所以,犹太人不仅教给孩子历史中的辉煌,更强调历史中的失败、挫折、没落与迫害,要孩子从中进行反省,吸取教训。在教育实践中,老师和家长总是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挫折,以锻炼孩子坚忍的性格和意志。因为他们深信: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和良师。

由于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所遭受的悲惨命运,以色列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以色列的中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参观,通过这些渠道传递给孩子们的不光是知识,还有文化、情感、认同感、价值取向、责任感等。而最直接的历史教育是,所有犹太人都过犹太节日,凡不过犹太节日的犹太人,一般不被犹太社会接纳,正统的犹太人甚至不承认不过犹太节日者是犹太人。犹太人就是通过这样对犹太宗教和历史的具体化而把民族教育具体化了,民族特征因此在一个个具体细微的规定中被强化,民族精神在一次次文化节日中被张扬、熏染和传承。因此,不需教材,甚至不需识字,犹太后人就能牢记自己民族的历史,牢记经典、教规和传统。

3.宗教教育与伦理教育融会贯通

近代以前犹太民族的正规教育主要是宗教教育,犹太人十分详细地规定了宗教教育的内容和步骤。犹太经典《密西那》规定:犹太儿童6岁开始学《圣经》,10岁学《密西那》,13岁学犹太戒律,15岁学《革马拉》。在以色列,宗教课程是每个犹太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宗教教育是对宗教经典的学习,如犹太经典著作《塔木德》就凝聚了学者们对自己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航图,是世代犹太人的精神支柱。这些经典中不乏对人性、人的价值以及学习的重要性等命题的论述,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灵。

二、以色列中小学教育方式及教育层次的多样化

1.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色列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传授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认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是不会变的,变化的只是技术部分,而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也表明,科学中更多地融入了技术。以色列提出中学技术课程要不断追踪技术前沿的进展,自然科学课程也要渗透技术知识。因此,教育部在组织科学教育的课程开发和研究中,极为重视“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

以色列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手工课,使学生对原材料、加工工具和加工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又为学生开设含有材料加工、制图、电力、电子等方面知识的各种技术课程。从八年级起普通学校开设“以色列的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课程,向学生介绍产品的生产、销售。到中学的高级阶段,其劳动教育就具有了明显的职业性质,普通中学从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通过这一教育,学生在中学毕业后走上社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另外,不少学校还建立了自己的学工、学农基地,学生定期到基地上实践课,并被要求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动手制作手工产品。因而在学校的墙壁上、橱窗里、课桌旁随处可见学生的手工作品。正是由于注重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使得以色列教育不仅在挖掘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质量、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与动力。

2.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索相结合

在犹太人眼中,学习不只是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他们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注重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注重启发学生的智力和自学能力,尽可能引导学生不去死记硬背,布置家庭作业也很少,节假日基本不给学生留作业。以色列的课堂是自由轻松的,没有老师严肃的面孔,没有满堂乏味的讲述。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征,提供各种材料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小学生,学校注意寓教于“玩”,老师常带学生去科学公园、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上课,让他们拍照片、写生,老师和孩子们边玩边讲解他们在玩耍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中蕴涵的科学道理。这既让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增长自然、科学、文化、社会知识,也使他们从小学会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尝试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有的学校利用徒步旅行,向学生介绍以色列历史、自然地理及其现状,将本地和外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有的学校减少学时,开展“社会责任”活动,让学生直接帮助社区贫困家庭、老人、残疾人和学习有困难的小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而不是课本知识的获得。为此,教师采取分组式个别教学和异步教学的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学习,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探索者,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起一个辅导的作用。

3.教学模式上,实现课内课外互补

以色列的科学教育,不局限于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而是拓展到了课外学习。以色列建立了许多中小学生“课外学习中心”,有的“课外学习中心”建在一所中学或小学里,供附近的几所学校使用,有的建在师范学院或大学里,还有的建在博物馆或科学馆里。学校要求中小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到“课外学习中心”去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特点、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如学习落后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外学习中心”补课,智力超常学生则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进行自学或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4.重视教育环境的教育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