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训练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一)(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6466ddd3383c4ba4cd25d.png)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一)阅读(一)登泰山观日出(节选)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
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
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
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
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
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
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
(____)(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
(____)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二)巫峡赏雾巫山多雾。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4a43effd5bbfd0a7956739a.png)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一.阅读专项训练十里画廊,这里实在是美.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峰高耸,绿树如云.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色,一座有一座的姿态.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的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枚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①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就是一幅绝妙的好画,一首优美的好诗.③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④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⑤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1.读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圈出作者用来比喻青峰的事物或人物形象,并继续联想,补充下列句子.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是要去深山寻找灵芝草吗?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是吗?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是吗?有的像一枚长长的火箭,是吗?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在第①句中,作者联想到了,说明这样的美景只能是神来之笔;在第②③句中,作者把青峰比作 . ,说明青峰的自然之美中蕴含着诗情画意;在第④句中,作者又让青峰变成亲切的人,向人们 . . .这样富有神韵又清新怡人的美景怎能不让人喜爱呢?所以在第⑤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之情3.请你结合从《山中访友》《山雨》以及本文中学到的方法,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自己在公园.家乡或旅游风景区看到美丽景色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二.阅读综合训练.山林之晨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悄然停了.就在这迷蒙的早晨,我信步踏上了家乡的小路.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芳香,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的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炼.走不多远,我的衣襟已湿漉漉的了.真可谓“”呀!山林中的小歌唱家——小鸟,倏地一下,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上抖落了身上的颗颗“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那歌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使人为之陶醉.或许是因为“”的缘故吧,此时的山林愈发清幽了.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诗.如画.如幻.山披着雾,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如同挂着白霜的绿葡萄,又好似一幅典雅清秀的山水画.渐渐地,群山就像一个娇美的维吾尔族少女,揭开脸上白色的轻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脱去白色的纱裙,换上了橘黄色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有的地方是亮晶晶的一片,折射着一抹阳光闪动着美丽的光泽.我不由自主地注目凝望,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霞光围绕着她美丽的身躯,为她镀上一圈金色的光晕……露珠也似乎惊诧于眼前的景色,悄悄地溜到别处游玩去了,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痕迹,湿湿的,润润的.透过枝叶的间隙,霞光执拗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薄薄的一层,长长的一缕,浓浓的一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陶醉了.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滴起一种压严.圣洁的感觉.恍惚之中,我似乎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深远的空中自由飞翔.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之中,我感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些呢?只要深深地吸一口这新鲜的空气并在心里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就足够了!1.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A.鸟鸣山更幽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C.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2.作者在这迷蒙的早晨欣赏了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本文语言优美,联想和想象也是一大特色,阅读第6自然段,把作者联想和想象的句子画上“”,并写一写这样表达的好处.4.作者主要采用了 . 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山林之晨的景物,全文洋溢着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真情实感.5.“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之中,我感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作者想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简单地写一写.三.阅读芳草园.天子山一日(节选)山雨,来得快,也煞.得快.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云收雨散,天朗气清了.这时候,再看看那碧沉沉的山谷,不禁惊叫了起来:只见在那深邃的山谷之中,在那郁郁葱葱的绿莽之中,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在向上升腾,升腾,不断地升腾,它升腾得那么快,扩展得那么迅速.我不禁想起了有一年我和我的那时是五岁的女儿丹薇,在黄山的紫云峰下,坐在岩石上观看对面那雨后的山坡,只见在那绿莽深处,一朵朵乳白色的烟雾,升腾而出,一朵接着一朵,不断地升腾起来,扩散开去.小丹薇高兴地拍着手说:“爸爸,对面山坡的树林里,有一个老爷爷在抽烟,你看,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吸喷)烟呢.”我真惊讶于这孩子想象力的丰富.可不是吗,眼前这神堂湾深谷里的景象,活像是一个巨人在抽着他那巨大的烟管,喷吐出一朵朵乳白色的烟团.这烟团,在迅速地扩散着,扩散着,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涌充)满了大半个山谷.这时,这广阔幽深的山谷,立刻就变成了云雾(迷惘迷蒙)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那白茫茫的云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顶,宛如那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随着那云雾的不断飘动,峰林的影子,也不断地时隐时现,时淡时浓,迷离飘忽,捉摸不定,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儿,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景象,美极了.1.“煞”字有两个读音,即“shā”和“shà”,在选文中应该读作 .“煞”字在第一自然段中的意思是 .2.用“”在选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3.有人说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些哆唆,如果我们将它改成“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在向上快速地升腾,快速地扩散”好不好?为什么?4.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五岁的丹薇把云雾想象成;而“我”把云雾中的山峰想象成,把云雾中的景色想象成,都很生动形象.5.选文描写了神堂湾深谷里的云雾,表达了作者之情.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参考答案一.阅读专项训练十里画廊,这里实在是美.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峰高耸,绿树如云.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色,一座有一座的姿态.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的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枚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①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就是一幅绝妙的好画,一首优美的好诗.③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④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⑤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1.读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圈出作者用来比喻青峰的事物或人物形象,并继续联想,补充下列句子.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是要去深山寻找灵芝草吗?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是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吗?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是想鼓鼓劲进行拔高比赛吗?有的像一枚长长的火箭,是想飞到太空中看风景吗?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在第①句中,作者联想到了天公,说明这样的美景只能是神来之笔;在第②③句中,作者把青峰比作好画 . 好诗,说明青峰的自然之美中蕴含着诗情画意;在第④句中,作者又让青峰变成亲切的人,向人们拥抱 . 微笑 . 絮絮低语 .这样富有神韵又清新怡人的美景怎能不让人喜爱呢?所以在第⑤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请你结合从《山中访友》《山雨》以及本文中学到的方法,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自己在公园.家乡或旅游风景区看到美丽景色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沿着石子铺的小路,我来到了一片银杏树林.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树叶翩翩起舞,多么像一把把精巧可爱的小扇子在快速地扇动着,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更有趣的是,树叶的边缘呈金黄色,仿佛镶了一层金边,这都是秋的杰作.那片枫树林尤其吸引我.远远望去,它如同一片熊熊燃烧的烈火,那么红,那么艳.那一片片树叶,似乎是一群摇摇晃晃的从空中降落的小伞兵.一阵秋风吹过几片枫叶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我急忙捡起一片夹进书中,将这美好的一刻珍藏起来.二.阅读综合训练.山林之晨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悄然停了.就在这迷蒙的早晨,我信步踏上了家乡的小路.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芳香,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的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炼.走不多远,我的衣襟已湿漉漉的了.真可谓“ C ”呀!山林中的小歌唱家——小鸟,倏地一下,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上抖落了身上的颗颗“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那歌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使人为之陶醉.或许是因为“ A ”的缘故吧,此时的山林愈发清幽了.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诗.如画.如幻.山披着雾,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如同挂着白霜的绿葡萄,又好似一幅典雅清秀的山水画.渐渐地,群山就像一个娇美的维吾尔族少女,揭开脸上白色的轻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脱去白色的纱裙,换上了橘黄色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有的地方是亮晶晶的一片,折射着一抹阳光闪动着美丽的光泽.我不由自主地注目凝望,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霞光围绕着她美丽的身躯,为她镀上一圈金色的光晕……露珠也似乎惊诧于眼前的景色,悄悄地溜到别处游玩去了,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痕迹,湿湿的,润润的.透过枝叶的间隙,霞光执拗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薄薄的一层,长长的一缕,浓浓的一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陶醉了.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滴起一种压严.圣洁的感觉.恍惚之中,我似乎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深远的空中自由飞翔.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之中,我感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些呢?只要深深地吸一口这新鲜的空气并在心里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就足够了!1.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A.鸟鸣山更幽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C.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2.作者在这迷蒙的早晨欣赏了露珠 . 小鸟 . 晨雾 . 群山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无比喜爱的感情.3.本文语言优美,联想和想象也是一大特色,阅读第6自然段,把作者联想和想象的句子画上“”,并写一写这样表达的好处.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把“庄严.圣洁的感觉”具体化了,写出了作者陶醉其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赞美之情.4.作者主要采用了拟人 . 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山林之晨的景物,全文洋溢着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真情实感.5.“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之中,我感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作者想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简单地写一写.示例:在这如梦如幻的仙境中,我陶醉了,我就是一位仙人,我是这里的主人,我爱你,山林之晨. 三.阅读芳草园.天子山一日(节选)山雨,来得快,也煞.得快.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云收雨散,天朗气清了.这时候,再看看那碧沉沉的山谷,不禁惊叫了起来:只见在那深邃的山谷之中,在那郁郁葱葱的绿莽之中,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在向上升腾,升腾,不断地升腾,它升腾得那么快,扩展得那么迅速.我不禁想起了有一年我和我的那时是五岁的女儿丹薇,在黄山的紫云峰下,坐在岩石上观看对面那雨后的山坡,只见在那绿莽深处,一朵朵乳白色的烟雾,升腾而出,一朵接着一朵,不断地升腾起来,扩散开去.小丹薇高兴地拍着手说:“爸爸,对面山坡的树林里,有一个老爷爷在抽烟,你看,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吸喷)烟呢.”我真惊讶于这孩子想象力的丰富.可不是吗,眼前这神堂湾深谷里的景象,活像是一个巨人在抽着他那巨大的烟管,喷吐出一朵朵乳白色的烟团.这烟团,在迅速地扩散着,扩散着,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涌充)满了大半个山谷.这时,这广阔幽深的山谷,立刻就变成了云雾(迷惘迷蒙)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那白茫茫的云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顶,宛如那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随着那云雾的不断飘动,峰林的影子,也不断地时隐时现,时淡时浓,迷离飘忽,捉摸不定,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儿,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景象,美极了.1.“煞”字有两个读音,即“shā”和“shà”,在选文中应该读作shā .“煞”字在第一自然段中的意思是结束 .2.用“”在选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3.有人说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些哆唆,如果我们将它改成“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在向上快速地升腾,快速地扩散”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原句连续使用四个“升腾”,既表现了烟雾上升之快,又表达了此景带给作者的震撼之大.4.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五岁的丹薇把云雾想象成老爷爷喷的烟;而“我”把云雾中的山峰想象成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把云雾中的景色想象成淡雅的水墨画,都很生动形象.5.选文描写了神堂湾深谷里的云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
1《劝学》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劝学》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55390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c.png)
1《劝学》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劝学》课外阅读训练一、课外阅读Ⅰ阅读下面三段节选自《荀子·劝学》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rú)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千、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释:①端而言,蝡而动:极细微的言行。
端,微言。
蝡,微动。
②禽犊:家禽和小牛,古时用来做馈赠礼物。
③兰槐:一种香料。
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乎动静形:形状,形体。
B.其渐之滫渐:浸泡。
C.游必就士就:接近。
D.长而异俗长:长大成人。
3.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甲][乙][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2)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二、课外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甲]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刘向《说苑》)[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第1套》(16篇,共6套)附答案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第1套》(16篇,共6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f964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6.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第1套(16篇,共6套)学校:班级:条码区姓名:第1篇:新叶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
“啊!你好,新叶!”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
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
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
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
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
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深根自养,忘我自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
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⑦也许是因为“绿叶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⑧新叶青青,我忽然想起: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a67c1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0.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一)———————————————————————————————清晨,小溪多美啊。
溪水映照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绸带。
我喜欢在溪边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琅读书声。
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
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鱼鳞波纹。
倒映在溪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又聚拢,又散开……等到水波平静时,树儿、草儿的倒影更绿更新了。
晚上,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水底眨着眼睛,XXX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
XXX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里。
1.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
2.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朝霞()的空气()地躺()地跑3.从文中找出下拉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干燥——()散开——()减少——()4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清晨“我”喜欢在小溪边(做什么),中午“我”也要。
5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有关词语用“▲”标出。
————————————————————————————————————————————————————————————————————————————————————6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水底眨着眼睛,XXX 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
(仿写句子)————————————————————————————————————————————————————————————————————————————————————〖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仔细阅读短文,可以找出关键词小溪。
〖参考答案〗可爱的小溪美丽的小溪2.【解题思路】仔细阅读短文,可以找出相应的词语。
〖参考答案〗灿烂清新湿润静静地高兴地3【解题思路】仔细阅读短文,可以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参考答案〗喜爱湿润聚拢添加4【解题思路】通过阅读短文的前两段,可以知道清晨我在溪边读书,中午也要到溪边站一会儿。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16967cc5da50e2524d7fa6.png)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一)燕子筑巢阳春三月,柳树吐出了新芽,桃树开出了花,可爱的燕子从南方回来了。
我7 岁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春天,曾燕子在舅舅家房檐下筑巢。
那天,我在舅舅家玩,看见两只燕子在屋前转了几圈,叽叽喳喳地叫着,然后落在一棵柳树上,东张西望的。
它们穿着黑外衣,露出白衬衫,小眼睛黑亮黑亮的,真惹人喜爱。
过了一阵子,它们飞走了。
可不一会儿,又地衔着泥回来了。
我,因为我知道它们要筑巢了。
只见一只燕子把嘴里的泥团按在屋檐下,另一只却飞出去了。
一会儿,那只又衔着泥飞回来了,这只又飞出去⋯⋯不知过了多久,它们终于筑成一个半圆,然后在原有的半圆上加了一圈又一圈⋯⋯几天以后,巢了。
它们又衔来许多稻草、羽毛,把巢铺好。
过了几天,我看见两只燕子把头从巢里伸出来,愉快而兴奋地叫着。
我真为它们的成功感到开心。
燕子的巢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暖的,却是它们心血的结晶,是它们坚持不懈的结果。
我爱燕子,爱它那活泼可爱的样子,更爱它那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想,燕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是靠辛勤劳动获得的。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填序号)① 大功告成② 喜出望外③ 亲眼见过④ 出人意料2. 照样子,写词语。
(1)例:叽叽喳喳(AABB 式写声音)(2)例:黑亮黑亮(ABAB式写颜色)3. 燕子筑巢是它们的结晶,是它们的结果,是靠它们获得的。
4. 短文第3 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5. 用“ ”画出文中描写燕子筑巢经过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丑菊我去年种了盆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倒要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怎样。
可是(心想事成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的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
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 ,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后悔)没把它拔掉。
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的小球,仿佛夹了颗小绿豆。
四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 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 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efd7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5.png)
四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课外阅读训练题(一)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
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
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
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
”老人说:“谢谢了。
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
”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
”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
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
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
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
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文中对一对父女进行了哪些描写?( )(多选)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2.姑娘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神情发生一连串的变化是:( )——( )——( )。
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题训练
![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fbbc8d60c22590102029dd4.png)
课外阅读(一)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
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
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
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
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
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
“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
”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
”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
”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
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
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
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
“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ɡ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
(3分)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分)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4分)近义词:珍贵()秘诀()反义词:否定()丰衣足食()4、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二)对手,你好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347574a0722192e4536f6bb.png)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 1.课外阅读。
芦苇地下和田边的草丛,是萤火虫的“发祥地”。
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飞起来,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
最有趣的是这些白光()乱窜,()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突然隐没了,或者飞到水面上,与水中的星光混杂了,或者飞入芦苇或稻田里,给那些枝叶遮住了,于是追逐者失去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有时反给别的萤火虫作为目标了。
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
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1)在文中的()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描写萤火虫最有趣的句子。
(3)你认为把萤火虫比作“天上的繁星”恰当吗?为什么?。
(4)短文主要写萤火虫________的景象。
【答案】(1)虽然、但(2)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
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3)恰当。
它们也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特点。
(4)在夜间飞舞、追逐【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虽然……但……”。
(2)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句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句意。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积累知识。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第1套》(16篇,共5套)附答案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第1套》(16篇,共5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47cf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a.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专项第1套(16篇共5套)学校:班级:条码区姓名:第1篇: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突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着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
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合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精致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是句,这句话的作用是。
3.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4.你如何理解“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这句话?5.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美丽的周庄B.周庄水韵C.我爱周庄第2篇:儿子的礼物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
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
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
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ec93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8.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月夜的松泉①我沿着XXX的曲径往前走,不一会儿就走出了讳莫如深的松林,来到隐逸在松林中间一片狭窄(zǎizhǎi)山坡的松泉。
这泉没有悬崖挂瀑和起伏跌宕的雄姿,却显一派.朴拙静穆、XXX的风度。
泉眼被水泥砌成的圆形泉井围护起来,泉水在山体深层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推动下,无休止地从石缝(féngfèng)涌出来,经过千万重沙石.的过滤,清澈得无一点儿杂质和尘屑。
泉水夏日清凉,冬天温热,就是大旱年景也“咕嘟咕嘟”地往外冒,无穷无尽。
圆圆的泉井象一块明镜,映着月和树的影子。
偶尔,一颗小小的松果被风吹落下来,打碎了XXX黄色的月影和婆娑的松影,细细碎碎地波动了一阵,又恢复了原形,泉更孤寂了。
②沁凉而XXX的泉水是多情的。
它在夜幕下悄悄地汇成淙淙(cóngzōng)的细流..往山下淌,却曲曲折折地迂回着不肯直流而下,让更多的水渗(sènshèn)入山体和植.被,滋润着溪边的松树、野蒿草和紫的、黄的、白的小山花。
我觉得它的自然神韵里隐着一种灵性,泛出精诚的爱,闪着温柔的光。
③我在泉旁站得累了,就坐在一块阴凉的岩石上,洗浴着墨色的夜光,呼吸着树与花卉融混在一起的芳香空气,用宁静淡泊的心欣赏着夜空上的悬月和斑斑点点的银星,欣赏着朝朝暮暮奏鸣流韵的一池清纯泉水,人沉在澄明如水的氛围中,心也在泉水的活动中,将尘世的万般积垢和一切烦扰洗濯得干洁净净。
此刻,我已溶入大自然中,产生了一种物我两忘的超脱之感。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局促——()明澈——()偶尔——()宁静——()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第一句属于______态描写,第二句属于______态描述,妙趣横生。
4.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e87839677232f60dccca1b0.png)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
他最撞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
我初次经此打击。
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
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
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
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变,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杜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衰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在这刚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
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
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
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
”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
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
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话。
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比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疑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
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下来。
()--()2.第二自然段中"果然"一词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用"__"画出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把它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先生教了"我"哪些写作文的技巧?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柔软的父亲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1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1](https://img.taocdn.com/s3/m/ddc91a1c55270722192ef7dd.png)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李子核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
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zhuǎn zhuàn),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
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zhuàn zhuàn)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sāi sè)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shǔ shù)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大家说:“没有!”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
可是李子有壳,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
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1.在正确的读音上面打勾。
2.第二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说明瓦尼亚。
3.第三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说明瓦尼亚。
4.用“曲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它把 _______ 比作 ________________。
它用 _______ 来比喻 _____。
5.妈妈说吞食李子会送命,是为了。
6.“一家人都笑了”是因为,“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
7.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大年初一的早晨,妈妈笑着问我:“贞贞,新年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我调皮地朝她笑一笑,依偎在她的怀里,说:“我要的东西只是三粒淘气的小小的树种子……”“种子?你想把它们种在哪里?”妈妈疑惑地说。
“我会把第一粒种子种在那遥远的澳门。
我要把它种在澳门最高的山坡上。
在雨露的滋润下,种子抽出新芽,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的眼睛:我要看看风景幽雅的妈祖阁;看看凌空飞架的澳菡大桥;看看新崛起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看看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的珠海;更要看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自豪地升起。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五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bd1965336c1eb91a375df3.png)
课外阅读训练题:班级:姓名:(一)学溜冰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
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果然,此法甚妙。
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
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
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
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是不是?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
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1、读拼音写词语。
(4分)nuò ruò jué jiàng zǔ náo kǒng bù()()()()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
(3分)第一段:第二段:3、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3分)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3分)5、你怎样理解故事中“椅子”的含义?(2分)6、文章结尾“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7、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简要地写在下面。
(3分)课外阅读训练题:班级:姓名:(二)种瓜小唱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惑人。
春天,孩子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65cc630975f46526d3e185.png)
一. 快乐与感触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
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
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哦———” 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
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
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
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
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
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
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
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
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
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优秀4篇)
![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6d0e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a.png)
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优秀4篇)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篇一(1)在一台省级卫视举办的家庭娱乐节目中,来自五个家庭的五对志愿者做了一个游戏——摸手认父。
五位孩子被黑纱蒙住眼睛,面前是一个屏风,上面有五个恰好能穿过手的洞。
五位父分别从屏风后面伸出一只手。
节目充满了欢乐,在主持人“你确定吗?”的迷惑中,前四个孩子无所适从,换来换去,笑话百出。
唯独最后一个小女孩,摸到第二只手就毫不犹豫地指定这是他的父亲。
主持人试图误导她:“还是把五双手摸过一遍再下结论吧”。
小女孩自信地摇摇头,黑纱摘下,父女拥抱在一起幸福地对视。
(2)为搞清楚小女孩师是不是侥幸获胜,女主持人又进行了三次测试。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小女孩居然每次都准确无误地找到父亲。
那位父亲举起手,翻来覆去让大家仔细观看。
大家失望了,那是一双平凡的手,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特别之处。
主持人证实小女孩的手在每只手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秒钟,所以小女孩与父亲的手接触时也没有作弊的可能。
一位观众戴上小女孩蒙眼的黑纱试了试,结果什么也看不到。
(3)那么,小女孩为什么能准确的找到她的父亲呢?她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知道哪只手是爸爸的,但是我知道哪种气味来自爸爸”。
真是太神奇了,隔着一道屏风,还能分辨出不同人的体味,莫非小女孩有特异功能?在主持人连声追问下,小女孩才揭开了谜底,原来他爸爸喜欢抽烟,手上和身上总带着烟味,一闻到那股熟悉的烟味,她就知道哪位是爸爸。
她还告诉大家,她妈妈下岗了,爸爸是位自由撰稿人,为了多赚些钱补贴家用,一天到晚坐在电脑面前,一边不停地敲啊敲啊,一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妈妈说烟吸多了会死人的,可爸爸总是不听。
爸爸说他知道吸烟的危害,可是一旦戒烟,就要因为不能适应而写好长一段时间不出文章。
虽然爸爸答应她写出一本畅销书以后就戒烟,但是她还是很害怕爸爸会突然死掉,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帮助爸爸快点出书,快点戒烟。
小女孩的话还没说完,他父亲就一下把她抱在怀里。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f45a01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4.png)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2017年9月一、阅读专项训练十里画廊,这里实在是美。
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峰高耸,绿树如云。
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
它们是则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色,一座有一座的姿态。
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的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枚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
①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就是一幅绝妙的好画,一首优美的好诗。
③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
④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
⑤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1、读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圈出作者用来比喻青峰的事物或人物形象,并继续联想,补充下列句子。
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是要去深山寻找灵芝草吗?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是吗?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是吗?有的像一枚长长的火箭,是吗?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在第①句中,作者联想到了,说明这样的美景只能是神来之笔;在第②③句中,作者把青峰比作、,说明青峰的自然之美中蕴含着诗情画意;在第④句中,作者又让青峰变成亲切的人,向人们、、。
这样富有神韵又清新怡人的美景怎能不让人喜爱呢?所以在第⑤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之情3、请你结合从《山中访友》《山雨》以及本文中学到的方法,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自己在公园、家乡或旅游风景区看到美丽景色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二、阅读综合训练。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五篇及答案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五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0381b0102de2bd96058896.png)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五篇)(一)大地裂口了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则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奶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
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
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
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
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
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
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
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
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
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
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住了;井别冻住了;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一夜,早晨起来,一推们,竟推不开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训练1 校园的早晨校园的早晨是绿色的。
一切都欣欣然,睁开了眼。
瞧!小草伸伸腰,看着沉睡着的校园;树们也醒了,交谈着昨夜的美梦;花朵张开笑脸,看着往来的同学……然而最动人的绿色在教室里。
那里有一株株小苗,绿莹莹的,正在吮吸知识的泉水,接受园丁的抚爱。
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里才时时弥漫着绿的芬芳。
校园的早晨是宁静的。
薄薄的晨雾,笼罩着校园,教学楼若隐若现,隐没在淡淡的晨雾之中。
远处,雾蒙蒙的,好一派迷人的景色,就好像有位仙女在云雾中播撒温暖。
校园的早晨是富有希望的。
清晨,金色的阳光破窗而入时,教室里已是书声朗朗了。
个个教室窗明几净,桌椅整齐。
课堂上,老师那娓娓动听的讲课声为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教我们打开科学的大门。
教室是我们理想的天地,也是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校园的早晨多美啊!1、联系上下文,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弥漫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吮吸充满,布满。
娓娓动听用嘴唇吸取东西。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阳光()的晨雾()的教室()的早晨()的景色()的桌椅3、照样子写词。
书声朗朗娓娓动听4、填空。
校园的早晨是();校园的早晨是();校园的早晨是();校园的早晨()啊!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抄下来。
2 庐山的云雾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是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根据词义,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里。
(3分)(1)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2)江河水流迅速,形容文笔奔放。
()(3)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2.用横线画出文章中所有的四字词,体会一下这篇文章用词之美。
(3分)3.读文填空。
(6分)(1)从题目看,这篇短文主要描写的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第二自然段写的庐山云雾的,像,像,像,又像。
(3)第二自然段中的“茫茫的大海”指的是_______,“巨大的天幕”指的是。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分)(1)第二段中扣住“茫茫的大海”这个词语,就能理解“弥漫”是_______的意思。
(2)理解第3段中“瞬息万变”这个词,抓住__ _______ 等几个词语能够理解“瞬息”的意思,“万变”的意思可以从________ ____等几个词语看得出来。
“瞬息万变”的意思是说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让你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短文,你能说说短文包含着什么感情吗?(2分)3 王老师,我和您说......王老师,几年不见了,您好吗?您的学生已经上六年级了,我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的作文在全国“春蕾杯”作文大赛中夺魁,校长还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我呢。
那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您,想和您说......那次语文课上,您在为我们读范文时,其中的一个字“奇迹”的“迹”,您念的是“jì”,可有的同学提出应该念“jī”。
于是,您和我们就展开了一场讨论。
过了一会儿,您说:“大家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非常好。
至于这个字究竟念什么,希望你们课下继续寻找答案。
我也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天,您翻遍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终于找到了答案“迹”只能读“jì”这个音。
同学们知道结果后,对您就更佩服了。
还有一件事,我一想起来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您还记得吗?那天中午,我吃完饭又去向您请教问题,当我敲开办公室的门,轻轻进去时,我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
您正在评卷子,是为了赶出时间下午给我们讲卷子。
您一边评卷一边啃着里边只夹着几块咸菜的馒头。
桌子上除了一杯热水和一些胃药外,其余的全是学生的作业和一些有关教学的书籍。
当我知道您是因为上午开会回来晚了没有赶上午饭时,就说:“您赶快吃饭吧,我不打扰您了。
”您却说:“没事,还是先解决你的问题吧。
”您给我讲完了题,我要走了,您又说:“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来问呀!”说着,您又拿起了钢笔和馒头。
王老师,当我把您的件件往事讲给我现在的作文指导老师时,他沉默良久,才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老师是用心血把学生送进成功的辉煌殿堂,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学生的梦想的。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味道—()很久—()2、联系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划“____”的词语造句。
夺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耐人寻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讲了王老师的________件事。
用“____”画出连接写王老师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的句子,并分别概括出回忆王老师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件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抄写“我”的作文指导教师说的话,并联系全文的内容,写下自己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喜欢王老师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司马光砸核桃有一天,客人送给司马光家一篮核桃。
小小年纪的司马光从没有吃过核桃。
嘴一馋,他拿起一个核桃就咬了起来。
可是,咬了半天,怎么也咬不破那硬梆梆的核桃壳。
他捂着胀疼的腮帮子正在生气,客人进屋来了,瞧见司马光那难堪的样子,笑了。
“来,我教你吃。
”他转身找来个小铁锤,教司马光慢慢地捣开硬壳,抠出核桃仁后又去做别的事情了。
一会儿,司马光的父母回来了。
他们见儿子坐在地上一面砸着核桃,一面吃着核桃仁,十分(惊讶、惊喜、惊慌),忙上前问:“小光,你怎么知道核桃应该这样的吃法?”司马光转动着黑溜溜的眼珠,撒娇地说:“我自己想出来的。
”二老听了,喜上眉梢,连夸司马光“聪明”。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
没过几天,父亲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喊来了司马光(严肃、严格、严酷)地说说假话可是不老实的行为啊顿时,司马光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1、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真相”一词:(1分)文中的真相是指:。
3、将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空白处填上标点。
(2分)4、司马光知道自己错了么?从哪句可以看出来?(2分)5、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分)6、读了这篇短文,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5 一千棵樱桃树乔治·华盛顿是美国人,他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者之一,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深受美国人民爱(戴带)。
为了纪(恋念)他的功绩,美国首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华盛顿出生在大庄园主家庭,家中有许多果园,果园里长满了果树。
每到收获的季节,一只只硕大的苹果、一簇簇红色的樱桃垂挂在绿叶丛中,真是惹人喜爱。
一天,小乔治在家里发现了一柄爸爸新买来的斧子。
很快,他就成了这把斧子的“主人”。
带着它跑进果园,用它削小草、砍树枝,玩得可开心啦!玩着玩着,他突然想到:“父亲能抡起斧子砍倒大树,我能不能抡起斧子砍倒小树呢?”正巧,在他的前面不远处有一棵小樱桃树,于是小乔治跑上前,抡起小斧子向小樱桃树砍了下去,一下,两下……刚砍了七下,小樱桃树就倒下了。
黄昏时分,当父亲发现果园被弄得乱七八糟,他十分喜爱的那棵小樱桃树也被人砍倒了,非常生气。
他怒气冲冲地走进屋里,(厉历)声问道:“谁把我的樱桃树砍倒了?”小乔治这时明白自己闯了祸。
但他仅仅犹豫了片刻,然后突然抬起头看着爸爸,态度诚(恳垦)地说:“爸爸,我不能说谎,是我用斧子把树砍坏了,我愿再栽上一棵,以后再也不砍了。
”小乔治的话音刚落,他父亲满脸怒气顿时烟消云散,并称赞小乔治“那诚实的行为胜过一千棵樱桃树的价值。
”后来,小樱桃树的故事传开了,“我不能说谎”也成了小乔治为人的写照。
1、把括号中不正确的字划掉。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1)形容混乱,乱糟糟的。
(2)形容十分愤怒,无法控制。
(3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诚恳()硕大()称赞()明白()顿时()4、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下来。
5、你怎样理解“诚实的行为胜过一千棵樱桃树的价值”这句话的意思?6 生命之网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哪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植物还为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掩蔽的地方;动物也会帮助植物传授花粉,播撒种子,啄除害虫。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英国乡村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凡是猫养得多的地方,那里的红三叶草就长得特别茂盛。
猫和红三叶草,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细心钻研的达尔文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原来,红三叶草是专门靠土蜂来传粉的;而土蜂酿的蜜,常常被田鼠偷吃,还破坏了蜂巢。
这样,田鼠多了,土蜂就少了,红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少了。
鼠的天敌是猫,猫多了,鼠少了,土蜂就多了;红三叶草传粉多了,自然就长得繁茂了。
猫和红三叶草之间,似乎毫不相干,可是加上土蜂和田鼠两个环节,就联成了一根相互连接的链条——食物链。
自然界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各个环节,纵横交错,复杂多样。
草被羊吃,羊被虎吞;鼠吃禾谷,猫头鹰捕鼠……一种植物往往被多种动物所吃:羊吃草,牛、马也吃草;一种动物往往吃几种食物:麻雀吃禾谷,也吃虫子;一种动物常常被多种动物所吃:狼和豹也像虎那样,吃牛、羊。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藻。
”江河湖海里,这些更是常见的事儿。
在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就这样组成了一条条“食物链”。
动植物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生命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