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1 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在假期期间到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家里及县教育局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
据抽样调查,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0。
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现特将假期中的调查报告整理如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
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
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
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
2016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2016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成为一衷煺遍的社会现象。
而这一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从此缺失亲情的抚慰,形成了情感的空缺。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1.2亿农民工常年于城市工作,由此产生近xx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
而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统计,我国现有农民工已增至1.5亿,随着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更多的农村盈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数据也将与日俱增。
调查时间:xx年7月16日-xx年8月16日调查对象:广东省**县中小学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以及关联对象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当地参考数据社会实践调查经过一、“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该县在中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共8839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数(人)的14.9%。
其中,在中学就读的占全县中小学学生数(人)的12.96%,共有2663人;在小学就读的占全县小学学生数(人)的15.95%,共有6176人。
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的留守儿童占绝大部分,占90%;而由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0%。
留守儿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这是由于留守儿童缺少正常家庭教育,这一现象有待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在读未成年人中,留守儿童占很大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收展,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难以满足村民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村民将目光瞄向城市,涌向城市,希望创造更好的生活。
因此,在该县读书的同学中随机抽取了50名同学进行调查,其中有21名是留守儿童,占42%。
这说明留守儿童占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此外,“隔代监护”,也就是由(外)祖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占13人,占61.90%。
2016最新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2016最新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
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
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导的现场办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
因此,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篇4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4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调查发现集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当地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对此,我有以下建议:一、家庭方面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
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
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
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
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
2016年6月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2016年6月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阅读!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xx年6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xx镇摩多小学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2008年8月底到2009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
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7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7篇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篇一由于是第一次参与社会实践,能够参与由大二的师兄、师姐组队的实践小分队,我感到很兴奋。
活动时间为x天,在这x天里,全部队员共同合作明确分工顺当完成这次实践。
在这次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我们农业院校同学吃苦的精神,同学们团结协作、相互关心,较好地反映了我们同学干部的整体素养;遇到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使我一再思考,颇有所获。
今日,我将自己此行的心得体会写下来,盼望对于自己、对于我们这个群体能有些许的关心。
xx镇中心学校是xx市第一家留守儿童之家,这是一块急需社会赐予关注的年轻的土地。
随着经济的进展,父母渐渐地从农村走进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而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在这样的训练背景下产生了隔代的问题,小孩子们就简单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性格孤僻等问题。
有句话叫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么儿童作为祖国将来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我们这次实践主要就是盼望能带给他们欢乐,尽可能的同他们放开心扉地沟通,享受到大哥哥大姐姐带来的爱,实践证明我们是胜利的。
从走进校内看着孩子们微笑的那一刻,我知道这次实践将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次实践。
进入学校我就支配队友将他们行旅搬到教室支配住宿,由于我负责搞后勤,支配完住宿的事我就去联系学校的老师帮我们预备厨房做饭用的用具。
第一天晚上大家开了个会,争论其次天的教学任务。
感觉真的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由于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师范专业的,如何备课成了一大难题,想到以前老师上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楚,其实老师他们也是很仔细地做好备课工作的。
还好有一个从xx师大过来的师姐帮拿办法才弄好明天的上课内容,以后几天我们的'备课工作很顺当。
由于是以暑期夏令营的形式开展我们的活动,上课时就没像平常老师上课那样严厉,就上课时间而言主要是给他们讲英语,让他们提前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此外还叙述一般物理小试验,培育他们对科学的喜爱;也有剪纸课,让他们学会动手,训练自己动手的力量,这都是教学上的事儿了。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务工或其他原因,将子女留在农村的一类特殊群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0份,回收率为93%。
三、调查结果1.家庭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由祖父母或亲戚照顾,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家庭结构不稳定,缺乏正常的亲子关系。
不足1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住在一起。
2.学习情况: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差。
超过50%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缺乏家长的指导和鼓励;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在学习成绩方面,只有不到20%的留守儿童能达到优秀水平。
3.心理状况: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较为脆弱。
超过60%的留守儿童表示感到寂寞和孤独,约40%的留守儿童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关心和陪伴,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4.社交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较差。
由于长期缺乏同龄人的互动,留守儿童往往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很难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5.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体质较差,营养不良问题普遍存在。
超过50%的留守儿童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超过30%的留守儿童存在视力问题。
此外,约20%的留守儿童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缺乏得到及时的治疗。
四、结论与建议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农村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三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三篇(篇一)农村留守二童调研报告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员:**学院学生会“三下乡”团队调查目的: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共献爱心。
调查地点:**市**区**镇调查方法:走访、访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院学生会“三下乡”团队在**镇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谈一些初浅的感受。
一、基本情况**镇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
就我们团队的走访调研情况来看,**镇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71%,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
二、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1、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很少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98%,有20%的留守儿童一年只与父母见一次,25%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见两次,20%的留守儿童一月与父母见一次,25%的留守儿童偶尔与父母见面,只有10%的留守儿童可以经常与父母见面。
2、留守儿童大都理解父母不在身边并且不觉得孤单留守儿童虽然父母不在身边照顾,得到的关爱并不多,但是他们都非常懂事。
他们知道父母不在身边是因为挣钱养家,非常理解父母在外的辛苦。
随着通讯工具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与父母联系变得越来越容易,孩子们也很少因为父母不在家而感到孤单。
3、少数留守儿童不喜欢上课,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据调查显示,20%的留守儿童不喜欢上课,15%的留守儿童没什么朋友,极少数留守儿童觉得朋友不喜欢自己。
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2016年6月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2016年6月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XX为大家整理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选,阅读!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x区xx镇x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
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同时,积极参与本镇08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
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据统计,xx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3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1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
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
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
并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与研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一、农村儿童成长与教育调查统计表问题调查选项比例父母外出打工比例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31%父亲单方外出打工60%母亲单独外出打工9%父母探亲时间一年一次74%两年一次17%三年一次9%监护人状况与母亲居住51%与父亲居住5%与祖父母居住30%与外祖父母居住11%独居3%感到孤独烦躁时找朋友倾诉64%看电视14%玩耍16%无法解脱5%学习态度对学习感兴趣51%一般37%学不进去9%旷课逃学3%遵守纪律情况遵守纪律85%经常迟到15%课外活动与娱乐做家务56%干农活29%玩3%遇到困难时靠家人45%靠朋友20%靠自己17%靠老师18%生病时母亲照顾56%父亲照顾29%祖父母照顾5%亲戚或其他人10%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
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
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
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欠缺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
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是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一项调查结果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数据和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社交问题以及健康问题。
最后,本报告提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增加农村教育资源、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加强农村医疗服务等。
一、引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本次调查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社交和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调研。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问卷,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农村地区选取了10个样本村,分别抽取了200个家庭进行调查,其中包括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留守儿童本人。
2. 实地访谈在农村地区选取了4个样本村,对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访谈。
通过与留守儿童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和需求。
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我们将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据统计,约70%的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就读于村小,教师和教学条件都十分欠缺。
而在某些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甚至无法接受基本教育。
此外,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督和指导,学习动力和兴趣也较低。
2. 心理问题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此外,一些留守儿童还可能受到亲戚或其他人的虐待和侵害,导致心理创伤。
3. 社交问题由于与主要的社交群体分离,留守儿童往往无法与同龄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他们缺乏社交技巧,较难适应社会环境。
此外,缺少父母的关怀和照顾,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较为脆弱。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有效的援助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三种方法进行,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查内容1.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就读学校、父母迁徙情况等。
2.家庭状况调查对象家庭的经济状况、住房条件、家庭成员是否有稳定职业等情况。
3.学习情况调查对象的学习机会、学校条件、学习成绩等情况。
4.生活状况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生活安全等。
5.心理状况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情感需求等。
6.社会关系调查对象与亲属、邻居、老师等社会关系情况。
7.其他问题调查对象的自愿参与程度、对现状的感受等情况。
四、调查结果经过对200名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儿童基本情况:参与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男性占比60%,女性占比40%。
年龄分布主要在6岁到16岁之间。
大多数儿童就读于乡村小学,少数在乡镇中学就读。
超过80%的儿童有一方或两方父母迁徙打工。
2.家庭状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中,家庭成员大多从事农村劳动工作,收入不稳定。
3.学习情况: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机会较少,学校条件欠佳。
超过50%的儿童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
4.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较差,生活安全也存在隐患。
5.心理状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影响,有一部分儿童出现了自卑、孤独等问题。
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家庭的温暖有较强的需求。
6.社会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乡仍保有较好的亲属关系,并且在学校、邻居中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
五、调查意义通过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条件不良、生活安全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
2016年6月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2016年6月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
为大家整理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阅读!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
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
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1.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
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
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
6月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6月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导读:在现实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缺少阳光、雨露,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以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严峻地挑战。
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阅读!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
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
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1.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
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
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
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
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
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2016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16年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2016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16年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有一种眼神叫期盼。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渴望亲人的疼爱,却很少有时间与父母相依相伴;他们渴望家的温暖,却经常承受孤独的煎熬;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2016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更多2016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2016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一】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
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
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
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
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3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1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是指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经商创业。
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为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年市妇联通过县、镇、村妇联组织网络,对全市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通过“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的形式,走访基层妇联干部、镇村干部、留守家庭等,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思路。
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对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粗浅分析,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根据妇联系统20xx年3月的调查摸底显示,我市17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10万多人,占儿童总数的12%。
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有9万多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7%。
阳山县、英德市所占比重最大,阳山县有3。
9万多人,英德市有2。
6万多人,两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了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70%。
(一)基本现状。
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境普遍不宽裕,生活依靠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外打工维持。
据统计,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15909人。
有的家中有病人,因病致贫情形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打工收入较微薄。
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网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一】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欢迎来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一)一、基本情况:xxxx市xxxx乡中心小学共有496名学生,其中有32名学生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这些孩子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监护的。
由于老人没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劳作疏于照顾孩子,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有限,留守儿童的安全及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二、“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活方面: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下降。
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甚至有的监护人放任自流这些孩子,最终使这些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
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的小学阶段入学率相对高一点,初中阶段则呈下降趋势,更有孩子产生只想读完初中的想法。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6月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XX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阅读!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xx年6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xx镇摩多小学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
2008年8月底到2009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
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 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
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
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
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
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
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
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
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
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
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
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
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
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
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
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
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
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
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
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
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
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
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
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
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
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
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
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
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
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
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
一是责任意识不强。
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
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
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
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
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
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
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
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
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这些都是他们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更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4、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
因此,网络游戏、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当成白的,把对的当成错的,进而使他们在自己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
比如,抽烟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们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谈情说爱老婆老公成必须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
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
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三思考与建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