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气象条件分析与评价
陕西省环境气象条件评估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沙漠与绿洲气象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第18卷第2期2024年4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雾霾天气频发,大气环境污染等环境气象问题凸显。
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出现多次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1-4],PM 2.5大范围严重超标,对城市交通和人民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大气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相关学者关注的焦点[5-7],迫切需要对颗粒物污染的复杂形成机制和气象影响进行深入探究[8-11]。
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利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影响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Seinfeld 等[12]研究了大气气溶胶和空气污染及其之间的关系,Flocas 等[13]、Pope 等[14]研究表明天气环流在污染事件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Wang 等[15]认为气候因子也会影响雾—霾的形成。
张小曳等[16]指出我国现今雾—霾问题的主因是严重的气溶胶污染,但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分布、维持与变化的作用显著,通过对比排放和气象条件对区域霾形成的贡献,发现一次排放的气溶胶与排放强度关系密切,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与变化受气象条件影响大。
陈镭等[17]研究发现槽后西北气流、垂直层结稳定及地面气压场较弱的条件有利于上海地区污染物积聚和维持。
马学款等[18]发现一定的大气扩散能力和强有力的减排措施,是形成“APEC 蓝”的主要原因。
也有学者[19-21]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陕西省环境气象条件评估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苏静1,孙娴2*,胡琳2,林杨3,王琦2(1.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陕西西安710014;2.陕西省气候中心,陕西西安710014;3.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6)摘要:基于陕西省10地市2015—2020年PM 2.5浓度实况监测数据和气象条件评估指数EMI ,统计分析EMI 和PM 2.5相关性及近年EMI 的时空分布特征,定量评估气象条件变化及综合治理措施对陕西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对影响沿海海域主航道通航环境因素的评估
( 航 道 弯 曲 角 度 , ) 道 交 叉 角度 , ) 航 物 距 7 ) (航 8 (碍 9
离 ,C q9 密度 , ) 交通 q 助航 标志 完善率 l 。 J _ 3 ]
2 层 次单排 序 法
层次单 排 序就 是 计 算 出各 要 素 的重 要 程 度 。
航 环 境 的 主要 影 响 因素 。 关 键 词 通 航 环 境 ; 航 道 ; 次 单 排 序 法 主 层
中 图分 类 号 U6 1 文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8 0 ( 0 1 0 —0 2 —0 6 1 1 0 2 1 )4 0 2 4
通航环 境 是指 船 舶 运 动所 处 的空 间 与条 件 ,
究, 因此 确定 如下各 评价 指标 : ) 见度 , ) 速 , (能 1 (风 2 ( 风舷 角 , ) 速 , ) 3 ) (流 4 ( 流舷 角 , ) 长/ 道 宽 度 , 5 (船 6 航
因素 ; 另外 , 主航 道 中通航船 舶 的类型 、 大小 、 密度 也直 接制 约和影 响着 船 舶 的航 行 安 全 , 反 映 了 也 主航 道水域 通航 环 境 的危 险程 度 , 应 作 为评 价 也 因素 加 以考 虑 ; 再者 , 助航 标志 的完善 程度 也对 船
武 汉船 舶职业 技术 学 院学 报
21 0 1年第 4期
对 影 响 沿 海海 域 主 航 道通 航环 境 因素 的评 估
刘 天喜 黄秋 赢
( 武汉理 工 大学航运 学 院 , 北武汉 湖
摘 要
4 0 6) 3 0 3
进 港 主 航 道 的通 航 环 境 主 要 包 括 自然 环 境 和 交 通 环 境 。 自然 环 境 主 要 包 括 水 文 、 象 等 因素 。各 因 素 下 面 又 气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2015版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2015版1总则1.0.1为规范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实施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
1.0.3本规范适用于公路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交工阶段和后评价。
1.0.4安全性评价代表车型应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规定的设计车辆,并应考虑公路项目的实际交通组成情况。
1.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highwaysafetyaudit从公路使用者的角度,按一定的评价程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公路交通安全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在公路交通行业也称为公路安全性评价、交通安全评价、行车安全评价,或简称为安全性评价、安全评价、安全评估。
2.0.2运行速度协调性consistencyofoperatingspeed评价线形设计一致性的指标,采川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以及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值进行评价。
2.0.3安全检查清单safetyauditchecklist根据事故预防原理、设计标准以及公路安全工程经验等编制的安全检查表。
3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3.1一般规定3.1.1本阶段评价重点应为走廊带及工程方案对交通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1.2新建公路应针对同深度比选的走廊带方案进行评价。
3.1.3改扩建公路应分析既有公路交通安全特点,评价改扩建方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2评价方法3.2.1本阶段宜采用经验分析法或安全检查清单进行评价。
3.2.2改扩建公路对既冇公路进行交通安全特点分析时,应符合本规范第7.3节和第7.4节的有关规定。
3.3评价内容3.3.1工程方案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地形条件、交通组成等,评价工程建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改扩建公路应评价改扩建后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分析
国统 计 出版 社 ,0 5 20 . [] 刘晓利 , 树胜 , 桂秋 , . 计学原理[ . 京 : 4 曹 马 等 统 M] 北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 国林 业 出版 社 , 0 7 中 20.
全距 离 、 他操 作 不 当应 当重 点 整治 ; 属 于 中 ( 其 对 c 级) 的违章 变更 车道 、 章 掉头 、 章超 车 也要 重 点 违 违 预 防 。通过 分析 , 出重 点 , 找 以便 “ 症 下 药 ” 防范 对 ,
2 0-2 0 0 0 0 5年公安 部全 国道路 交通 事 故统 计 数据 , 每年约 有 3 %的高速公 路交通 事故 与 不利 天气 ( 6 包
1 不 同季 节气 候 特 点 对 交 通 安 全 的影 响
气象 学 上 以 3 5月 为 春 季 , —8月 为 夏 季 , — 6 9 1 — 1月为秋季 ,2月一 次年 2月为冬 季 , 同季节 1 不 气 候特 点对 交 通 安 全 的 影 响不 同 。图 1为 2 0 — O5 20 0 9年全 国道 路 交 通事 故 统 计 年平 均数 据 不 同季
() 3.
应 用 灰色聚 类评价 方法进行 道路交 通事故 影响 因素分 析 时 , 评价 指标 的选 取非 常重要 , 既要保证 评 价 指标是 主要分 析 因素 , 要尽 量保 证 评 价 指标 数 又 据 的采集 与整理 能 实现 , 要 遵循 实 用性 、 正 性 、 还 公 科学性 和 可靠 性 原则 。 参 考文献 :
死 亡人 数 也 较 多 ; 出 了不 利 天 气条 件 下行 车 安 全 的 对 策 措施 。 提 关 键 词 : 路 交通 ;交通 安 全 ;气 象条 件 ; 全 对 策 公 安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1、工程建设内容多 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工程、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连接线、三场 (取土场、弃土场、采石场)、施工便 道便桥、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区等。 环评应包括全部工程内容(主体工程、 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连带 工程)、工程的全过程活动(设计期、 施工期、运营期)、全部工程活动方式 (施工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 并且主要工程(点、线)清楚。
土壤: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情况
(2)生态环境概况 ①野生植物调查: 项目区所属植物区系情况;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和
分布情况,主要植物物种。 公路沿线两侧(不同区段)植被类型描述。根据导
则要求,1级项目要进行评价区生物量实测,物种 多样性调查和生物群落异质状况调查,2、3级项目 可以依据已有信息判断,或实测3~5个点位予以验 证。 沿线古树及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调查。对于涉及 自然保护区的项目,要对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和重 点保护植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评价因子筛选:从前面识别出的主要环境影响 要素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因子中, 筛选出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现状评价和影 响预测。
3、评价工作等级
按照《导则》规范要求,确定本评价的声、 生态和水专题等级,根据工作等级确定专 题工作内容和评价深度。
4、评价范围
根据《导则》规定和工程实际影响范围, 确定各专题的评价范围(生态、声、水、 气或其他专题)。
9、服务区及管理设施
主要功能(包含哪些服务功能)、占地、 人员编制、客流量、采暖方式、废水和 废气及垃圾的污染源强等。
10、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和拌合场位置及占 地情况。
要特别注意施工便道的组织方式和长度、 位置等情况。灰土拌合站、沥青拌合站 的情况。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129珠江水运2024年02月学术 ·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雅慧 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深入探讨,发现主要问题包括缺乏通航历史数据、通航条件变化难以准确评估、未考虑的外部影响因素、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其他相关数据代替、采用量化方法评估、注意可能忽略的因素、选择不同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利用情景分析等方法。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提高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常见问题;对策分析;通航历史数据1.引言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是航道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评估航道条件变化对船舶通航的影响,为航道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1]。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或不确定性,进而影响航道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决策。
2.常见问题2.1缺乏通航历史数据在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中,由于航道通航条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流速度、水深、航道宽度、船舶流量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缺乏通航历史数据会导致无法准确地了解这些因素在过去的情况,也无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缺乏通航历史数据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或遗漏重要信息。
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评估航道的通航条件,可能无法准确地判断航道的通行能力、船舶的安全通行条件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2]。
这可能会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或偏差。
另一方面,如果遗漏了重要的信息,例如某些特定的船舶类型或特定的航行条件,可能会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完整或偏颇。
2.2通航条件变化难以准确评估首先,水文条件的变化是影响航道通航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
行车中的路况判断
行车中的路况判断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道路的不断改善,行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道路上行驶时,我们常常面临着不同的路况问题。
因此,准确地判断行车中的路况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气象和道路状况,并介绍如何准确判断行车中的路况。
一、雨天行车雨天行车是许多司机面临的常见情况之一。
不正确的路况判断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雨天行车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降低速度:雨天路面湿滑,减速行驶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弯道和坡道处,以确保安全。
2. 注意制动距离:湿滑的路面刹车距离会增加,及时刹车以避免与前车相撞时,需要提前预计刹车距离。
3. 观察前方车辆:注意观察前方车辆的行动,提前做出反应。
如果前车变道或刹车,我们需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车速和方向。
4. 注意行车灯光:在雨天行驶时,打开前后灯光可以有效提醒其他车辆,增加自己的能见度。
二、夜间行车夜间行车时,由于能见度降低,正确判断路况更是关键。
以下是夜间行车的注意事项:1. 使用大灯:夜间行车需打开前大灯,同时要保证大灯清洁并调整合适的照射角度,以保证能够看清前方道路。
2. 注意路标和标线:夜间路标和标线经常使用反光材料,通过车灯照射可以更容易地看到它们,以帮助判断行车方向。
3. 避免眩光:夜间行车时,尽量避免盲目直视来车的大灯,可以适度调整后视镜以减少对眩光的接受,确保自身的视线清晰。
4. 谨慎超车:夜间行车能见度较差,超车时要更加小心,确保能够看清超越车辆和后方来车。
三、不同道路状况的判断除了恶劣的天气条件,不同道路状况也需要我们进行准确的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道路状况的判断方法:1. 路面潮湿:在下雨后或洗路之后,路面会变得湿滑。
如果能听到车辆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发出“吱吱”声或观察到水花飞溅,则路面很可能处于潮湿状态。
2. 冰雪路面:若路面上有结冰或积雪,车辆行驶时将感觉到车辆不稳定,容易打滑。
此时应降低速度,保持车辆行驶的稳定,并保持足够的制动距离。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2015版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2015版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2015版1 总则1.1 本规范旨在规范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
1.2 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交工阶段和后评价。
1.3 安全性评价代表车型应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规定的设计车辆,并应考虑公路项目的实际交通组成情况。
1.4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和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是从公路使用者的角度,按一定的评价程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公路交通安全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在公路交通行业也称为公路安全性评价、交通安全评价、行车安全评价,或简称为安全性评价、安全评价、安全评估。
2.2 运行速度协调性是评价线形设计一致性的指标,采用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以及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值进行评价。
2.3 安全检查清单是根据事故预防原理、设计标准以及公路安全工程经验等编制的安全检查表。
3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3.1 一般规定3.1.1 本阶段评价重点应为走廊带及工程方案对交通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1.2 新建公路应针对同深度比选的走廊带方案进行评价。
3.1.3 改扩建公路应分析既有公路交通安全特点,评价改扩建方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2 评价方法3.2.1 本阶段宜采用经验分析法或安全检查清单进行评价。
3.2.2 改扩建公路对既有公路进行交通安全特点分析时,应符合本规范第7.3节和第7.4节的有关规定。
3.3 评价内容3.3.1 工程方案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地形条件、交通组成等,评价工程建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改扩建公路应评价改扩建后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根据预测交通量,评价路线起点和终点与其他公路的连接方式、交通组织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评价急弯陡坡、连续上坡、连续长陡下坡,路侧有悬崖、深谷、深沟、江河湖泊等危险路段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某地铁车站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及建议
某地铁车站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及建议摘要:对武汉市某地铁车站所处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进而为施工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议中图分类号:u4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工程概况车站位于十字口,近南北方向设置。
根据设计方案,车站拟采用明挖施工,基坑长约187m,标准段基坑宽度19.2m,基坑开挖深度约16.2m,基坑坑底标高约6.37m。
2 自然概况(1)自然地理: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平原边缘隆起带。
区内总体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最高点为南部武昌境内的顶冠峰,高程197.70m。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ⅰ级阶地河流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地表建筑物较少,局部存在沟塘。
地面高程介于19~22m。
(2)气象特征:地处江汉平原东缘,属亚热带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炎冬寒,具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
(3)水文特征:地表水系发育,河湖密布,沟渠纵横,长江、汉水为区内主要干流,在区内流经长度分别为51km和19km。
区内湖泊密布,塘、堰尤如繁星点缀。
3 地层岩性在地层分区上属下扬子分区的大冶小区。
地层从志留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其中第四系分布最广;志留系、泥盆系裸露地表,多形成低山丘陵;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下第三系仅见零星露头。
工程场区大部位于ⅰ级阶地河流堆积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及下更新统(q1);基岩为白垩系~第三系东湖群泥质粉砂岩。
4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介质和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可将场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
上层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供、排水管道渗漏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有限。
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多在0.5~4.7m。
该层孔隙水对拟建基坑开挖施工影响较小。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分析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分析【摘要】航道通航条件对于船舶的安全航行至关重要,而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航道通航条件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审核管理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管理存在不足之处,为此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
在总结中对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进行了概括,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和管理策略,为提升航行安全性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航道,通航条件,概念分析,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案例分析,优化方案,结论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航道通航条件是指影响船舶安全、顺利通航的各种因素,包括水深、水文条件、气象条件、水域状况等。
航道通航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效率。
随着我国水上运输的快速发展,航道通航条件的评估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的航道通航条件审核管理策略可能较为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适应水上运输的需求变化。
本文旨在对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优化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旨在为改善航道通航条件的评价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是航道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航道通航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和审核管理,有助于保障航道的安全性和畅通性,提高航道利用率,促进航运业的发展。
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可以减少航道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为航运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洋运输日益繁荣发展,航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航道通航条件是保障海洋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
对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完善航道管理体系、提升航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简介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简介柳艳香;李巧媛;潘进军;田华;吴昊;李蔼恂;戴至修;杨静;宋建洋;王志【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选取了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低能见度、降雨、冰冻雨雪和大风,通过模糊数学法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的客观计算,以及AHP的主观打分等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行致灾的气象因子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防灾减灾能力等要素,基于GIS技术将各指标栅格成10 km×10 km的基本单元进行拓扑处理,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5个等级,用不同颜色表示,最终得到了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结果.【期刊名称】《气象科技进展》【年(卷),期】2017(007)006【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GIS【作者】柳艳香;李巧媛;潘进军;田华;吴昊;李蔼恂;戴至修;杨静;宋建洋;王志【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湖南省气象台,长沙410007;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导致气象灾害风险越来越严重[1],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2005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未来计划(IFP)就明确将交通运输作为21世纪必须关注的重大风险之一[2]。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km,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2.35万km,高居世界第一[3],高速公路交通的物理暴露性和脆弱性相应增大,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的灾害风险也随之加大[4-5]。
高速公路危险辨识与评价指导手册
高速公路危险辨识与评价指导手册为提升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根据公司安委会决定,深入开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工作,为帮助和指导各单位危险辨识与评价工作特编制了高速公路危险辨识与评价工作手册。
一、工作内容及辨识范围(一)工作内容。
1、公司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项目、作业班组和岗位员工;2、依据《指导手册》开展危险源辨识,查找、分析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危险源)分析其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制定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登记建档,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3、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部位)、关键环节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4、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
同时,明确防范责任部门、责任岗位和责任人,做到“一岗位一清单”,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辨识范围:公司所涉及运营、经营业务、建设施工项目、承包方、相关方等。
二、专家评审要求专家评审主要是评审辨识是否结合业务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是否全面到位无遗漏、操作规程是否科学合理符合标准规范、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应急处置措施是否及时有效。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指导手册一、目的和意义本手册旨在指导员工更加规范、统一、高效地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活动,培养员工三思后行的良好安全习惯,早期发现系统潜在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和防范,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损失。
拓宽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渠道,扩大安全风险认知,架起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信息沟通的桥梁。
形成危险源辨识清单,是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司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体现。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运营、经营项目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
对生产作业活动进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进行作业分析时,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1.新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安全风险或安全风险难以预料;2.不经常进行的作业,由于从事不熟悉作业而可能有较高的安全风险;3.变更的作业,新项目开工或产品生产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安全风险;4.日常重复工作程序审查条件发生变化的;5.事故频率和后果,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导致灾难性后果的。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分析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分析一、前言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道通航条件对船舶航行安全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审核管理,更是航路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1. 定义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是指对航道周边环境、水文气象条件、水深、航标、航道水域浮物及潜在危险物等因素进行系统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航行或通航的程度和方式。
2. 评价内容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应涵盖以下内容:a. 航道状态评估:包括航道水深、水文气象条件、潮汐、流速等因素;b. 航标评估:包括航标的设置、维护情况等;c. 航道水域浮物评估:包括水域内的浮筏、漂浮物等;d. 潜在危险物评估:包括水域内的化学品、废弃物等;e. 其他相关条件的评估。
3. 方法和标准评价方法应以科学、客观、全面为原则,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应符合国际惯例,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影响评价审核管理1. 目的影响评价审核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航道通航条件的安全和畅通,减少因通航条件不良而导致的船舶事故和航道堵塞。
评价审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依据评价报告和相关法规法规,进行逐项审核,确保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管理措施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的问题,航路管理单位应及时建立改进措施,并进行管理,如采取及时疏浚、航标增设、浮物清理等,以确保航道通航条件的安全和畅通。
四、分析与建议1. 分析目前,影响评价审核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a. 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和客观,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b. 缺乏专业人员进行评价审核,审核结果不够可靠;c. 管理措施不够及时和有效,不能有效改善航道通航条件。
2. 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a. 完善评价方法,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b.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评价审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制造和使用各种技术设施已经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气环境的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还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至关重要。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是指利用现有的气象、地理、工程等数据和方法,预测特定规模工程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
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评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便提前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
预测大气环境影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程项目的类型、地理位置、使用的技术、运营方式等。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
通过建立大气污染物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污染物的扩散和浓度分布。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污染源排放和传输特性等因素进行参数化建模。
通过模拟和分析污染物的传输行为,可以预测影响范围、浓度和持续时间等。
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气象学家、环境科学家、工程师和政策制定者等都需要参与其中。
气象学家需要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和预测,以帮助模型建立和参数化。
环境科学家需要提供有关污染物排放和传输特性的数据和知识,以适应模型的需求。
工程师需要提供有关工程项目的技术和操作细节,以便更好地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预测的结果评估和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标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预测结果的评估和解释。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评价通常需要考虑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以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
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在不同的环境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工业园区、交通设施和能源项目等,预测和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提前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可以在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工作流程
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工作流程一、引言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是指对某一航道的通航条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船舶通航安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而实施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工作,不仅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优化航道资源配置,提高航道通航条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
二、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工作流程1. 确定评价范围对于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评价,首先需要确定评价范围,包括评价的航道段、通航条件等内容。
评价范围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航道的区域特点、通航频率、船舶类型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因素。
2. 数据收集在确定评价范围后,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工作。
数据收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航道地理信息、水文气象数据、历史通航记录、船舶类型和数量、通航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的充分收集将为后续评价提供可靠的基础。
3. 通航条件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通航条件分析,包括水深、航道宽度、潮汐、流速等因素的分析。
还需要针对航道的地理环境、水文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航道通航条件的客观状况。
4. 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将通航条件的分析结果与通航安全、通航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通航条件对船舶通航的影响程度。
评价内容应包括通航安全风险、通航效率、航道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等方面。
5.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结果,为提高通航条件的安全性、效率性和环保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应当具体、可行,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确保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6. 编制评价报告将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过程、结果以及改进措施等内容整理成评价报告,为航道管理部门、船舶运营企业等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评价报告应当客观、全面、可操作,便于相关部门进行后续工作。
三、工作流程的优化为了确保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1. 引入先进技术,如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初二地理课程中天气预报教案的实施与评价
初二地理课程中天气预报教案的实施与评价天气预报是气象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重要决策的依据,还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初二的地理课程中,天气预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制定一份实用可行的天气预报教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天气预报教案的实施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气象条件、测量气象数据及掌握气象预报知识,正确地制定天气预报。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掌握气象预报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进行天气预报。
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复杂天气条件下的预报技巧,以及预报结果的判断和评价。
4. 教学内容(1)气象预报的概述;(2)常用的气象仪器及测量方法;(3)气象预报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4)复杂天气条件下的预报技巧;(5)预报结果的判断和评价。
5.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结合当日的气象数据和气象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帮助其制定出准确有效的天气预报。
二、天气预报教案的评价教案制定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期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对于本节课的天气预报教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基本的气象预报技巧,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准确有效的天气预报。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实地观察和分析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是否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3. 教学资源本节课需要用到气象数据和天气仪器等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是否充足,并且能否有效地支持本节课的教学。
4.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天气预报教案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公路项目工可阶段安全性评价(知识点学习)
知识点学习
一、一般规定
1、本阶段评价重点应为走廊带及工程方案对交通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新建公路应针对同深度比选的走廊带方案进行评价。
3、改扩建公路应分析既有公路交通安全特点,评价改扩建方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二、评价方法
本阶段宜采用经验分析法或安全检查清单进行评价。
三、评价内容
(5)应根据路网条件、出入交通量及沿线城镇布局等,评价互通式立体交叉选址、形式,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互通式立体交叉与隧道等大型构造物以及管理、服务设施之间关系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互通式立体交叉)
(6)应根据地形条件、主线技术指标、相交公路状况、预测交通量等,评价平面交叉的选址、形式、交通组织及交叉口间距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平面交叉)
评价内容包括工程方案评价、气象条件、应急救援和紧急疏散的能力、设置隔离栅或动物通道等四个方面。
1、工程方案评价
工程方案评价包括工程建设,与其他公路的连接,危险路段,大型结构物,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交叉或临近的其他线路、管道,路测干扰,改扩建公路交通组织等九个方面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地形条件、交通组成等,评价工程建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改扩建公路应评价改扩建后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工程建设)
(改扩建公路交通组织)
2、气象条件评价
应根据降雨、冰冻、积雪、雾、侧风等自然气象条件,评价气象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应急救援和紧急疏散的能力评价
应评价在发生自然灾害或严重交通事故而造成交通中断时,路线方案与相关路网配合进行应急救援和紧急疏散的能力。
4、设置隔离栅或动物通道评价
应根据动物活动区及动物迁徙路线,评价设置隔离栅或动物通道的必要性。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水库的作用: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用5.具有发电价值6.具有灌溉功能7.提高航运价值☆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隧道的选址条件:1.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气象条件评分
气象条件评分1. 引言气象条件评分是指对某一地区的气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打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象条件评分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2. 气象条件评分的意义气象条件评分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制定种植计划,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灌溉计划。
其次,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了解天气状况可以做好交通组织和路况预警工作,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此外,对于建筑工程、旅游业等领域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气象条件评分的方法在进行气象条件评分时,通常会采用多种指标来综合考虑不同因素。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3.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有效的气象条件评分方法。
它通过收集历史天气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气象条件的概率分布。
然后根据需求,将不同气象条件赋予相应的权重,计算出综合评分。
3.2 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更加科学和精确的气象条件评分方法。
它通过建立气象数学模型,将各种气象因素纳入考虑,并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出综合评分。
常见的数学模型包括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3.3 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是指根据专家经验和判断进行气象条件评分的方法。
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对天气规律的了解,对不同因素进行主观判断,并给出相应的评分。
这种方法在没有足够数据或者无法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4. 气象条件评分的应用气象条件评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4.1 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了解天气状况对于制定种植计划和灌溉安排至关重要。
通过气象条件评分,农业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合理安排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灌溉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2 交通运输天气状况对于交通运输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气象条件评分,交通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根据评分结果做好交通组织和路况预警工作。
这样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气象条件分析与评价
一、影响交通的基本气象条件分析
1 暴雨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
气象部门为做好暴雨分析和服务,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50—100毫米(含50毫米)为暴雨,100—200毫米(含100毫米)为大暴雨,200毫米及以上为特大暴雨。
产生暴雨的重要条件是空气中要含有大量水汽,并有较强的上升对流运动。
暴雨的发生和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引起我国的暴雨天气系统主要有低涡、切变线、气旋、热带气旋、锋面、东风波、飑线等。
2 雾
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
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
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
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的原因不外两个。
一是由于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另一是由于空气自身的冷却。
对于雾来说冷却更重要。
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冷却,便会发生凝结。
凝结的水滴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
另外,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不利于雾的生成。
因此,凡是在有利于空气低层冷却的地区,如果水汽充分,风力微和,大气层结稳定,并有大量的凝结核存在,就容易生成雾。
3 积雪
积雪是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
又称雪被或雪盖。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雪掩盖的面积达到该地可见面积一半以上的称积雪。
按积雪保持的时间分为长年存在的永久积雪和冬季形成夏季消融的季节积雪。
地球每年被雪覆盖过的面积有115×106~126×106平方
千米,占地表面积的23%积雪对交通的影响很大。
二、各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评价
1 铁路运输
1.1 暴雨影响铁路运输
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因水害中断铁路运输平均每年达100次以上,居各不利气象条件之首。
最严重的1981年超过了200次。
因水害造成的列车脱轨颠覆重大事故,统计的8年中共47次,最多的1981年达到了14次。
其中1975年8月河南省发生特大暴雨,3天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面积达到1460平方千米,造成两个大水库跨坝,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京广线被毁达102千米,中断16天后才恢复单线通车。
水害所遗留下来的整治工程,直到1984年底才全部完成。
在我国西南山区,由于山高坡陡,暴雨还能引发泥石流。
例如1981年7月9日,成昆铁路段降暴雨造成突发性泥石流,把成昆线下游某大桥冲毁。
一列游客列车的两台机车及一节行李邮政车、一节客车落入桥下被泥石流冲走,另有两节客车翻在桥台下的山坡上,旅客伤亡270人。
1.2 积雪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在高山上或冬季寒冷多雪地区,积雪封锁铁路交通的事也常发生,雪深超过40厘米。
行车速度就被迫降低,70厘米以上就不能行驶了。
1984年1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降大雪,沪宁铁路被雪覆盖,南京及附近地区雪深超过30厘米,铁路运输被迫中断36小时之久。
其实有些情况下也非火车不能在轨道上行驶,主要是湿雪冻雨倾倒电线杆、拉断电线,使铁路指挥系统失灵所致。
1983年4月底,黑龙江齐齐哈尔滨地区连降大雪,3天降水量达80毫米—90毫米(折合新雪厚度为80厘米—90厘米),是80年来当地春季最大的雨雪天,导致铁路沿线电线杆被折断、压倒共3000余根,造成停电,通讯中断,铁路一度陷于瘫痪。
2 公路运输
2.1 积雪对公路运输的影响
冬季中,一般积雪厚度达到20—30厘米,行车就很困难,超过30厘米一般都要停驶。
此外,冬季雪面路滑,特别是白天在阳光下稍稍融化后重又结起的冰更是行车大敌。
例如1986年1月北京市下了一场雪,雪后一昼夜内发生交通事故103起,伤47人、死5人,再如1983年1月乌鲁木齐市共发生交通事故123起,其中49%是因为路面冰雪造成汽车侧滑,侧滑伤人数占总伤人数的64% 之多。
在山区中,当雪层积到一定厚度时,坡上便会发生规模不等的雪崩,严重阻塞交通。
2.2 大雾对公路运输的影响
浓雾不像风雨雷电那样惊心动魄,而是以“温柔杀手”的形式危害人民生命财产。
1996年11月24日,因雾造成沪宁高速公路44辆汽车追围相撞。
1997年12月17日上午,京津唐高速公路进京路段因雾能见度极低,连续发生40多辆汽车追尾相撞事故,造成9人死亡,14人受伤;1999年2月7日上午,沪宁高速公路丹阳段因浓雾有50多辆驶往上海的汽车三五成群的撞在一起,最多的一处十几辆车前后追尾相撞,相撞车辆排成约3公里长,其中一辆载货汽车撞到前车后起火,驾驶员被烧死。
国外一些国家的高速公路上,大雾中数十辆甚至二三百辆汽车相撞事故时有所闻。
例如英国伯明翰地区1977年3月11日清晨,因大雾,90多辆小汽车在一条公路干线上发生追尾等相撞事故,共造成30多人受伤、3人死亡。
汽车然油的大量外泄燃烧还常严重阻碍救援工作的进行。
浓雾引发交通灾害的事例不胜枚举,而随着交通的发达,高速公路的增加,因雾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为此国家公安部也在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的管理。
2.3 降水对公路运输的影响
大雨中看不远、路又滑,刹车不及时,也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例如1985年7月初北京大暴雨一昼夜,共发生交通事故40起,伤19人、死3人。
1986年5月23日索马里总统西亚德的座车在距首都摩加迪沙市13千米处和公共汽车迎面相撞,总统身受重伤。
其原
因主要就是当时正在下暴雨。
这场暴雨还使摩加迪沙市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共死亡3人。
三、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由于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很多,在雨、雾中车辆追尾,相撞的重大事故不断发生,造成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我国有些省市公安局已把了解天气列入给汽车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的必要内容之一。
例如上海市公安局的《三不五知》中就有“知气候变化”,要求驾驶员知道四季天气特点,冰雪天、雾天、风雨天的驾驶注意事项。
某市公安部交管局在雨季提示:雨中行车,应注意观察车、人的动态,并与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必要时打开防雾灯;夜间下雨行车时,为防止开前大灯而形成旋目的光幕,应关闭大灯使用防雾灯,同时,车速应进一步降低;雨中跟车、超车、会车时,与车辆及道路边缘适当加大安全距离;在傍山路,堤坝路或沿河路上,不宜沿路边缘行驶;久雨天气或大雨中行车,要注意路基是否疏松和可能出现的坍塌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怀下,各省市将逐步建立交通气象综合服务系统,气象事业和交通事业将会和谐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