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观测资料及SWAN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的运用
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摘要:农业生产需要在自然环境中热量、水分以及光照等气候资源的支撑下进行,农业对气候条件非常敏感。
多年实践经验表明,适宜的气候条件能够为农业生产创建安全的环境。
随着气象事业的迅猛发展,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而且在农业气象服务中逐渐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
对此,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报工作,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信息。
鉴于此,本文围绕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服务项目1.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价值(1)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做出合理的灌溉计划。
根据天气预报的信息,农民可以判断何时进行灌溉以避免干旱或水浸。
这样可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制定合适的施肥计划。
根据天气预报的信息,农民可以知道何时施肥以及施肥的剂量。
例如,在降雨前施肥可以确保肥料充分被农作物吸收,并防止肥料的流失。
(3)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安排收获时间。
根据天气预报的信息,农民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收获工作[1]。
例如,在降雨前预计有一段晴朗的天气,农民可以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进行收获工作,避免农作物受到降雨的影响。
(4)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做出防灾减灾的决策。
当预测到可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时,农民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作物损失和经济损失。
2.短时临近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2.1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计划中的应用(1)作物管理。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提供农民们所种植的作物的相关信息,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民们做出适当的决策,比如何时进行灌溉、施肥或者收获。
通过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农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作物,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
(2)病虫害防治。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还可以提供关于病虫害传播的信息。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广东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检验分析
预报和观测绘制在图上 。该 方法 是可以从总体上评 估预 报强度偏差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检验方 法。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气象 保障 服务工 作 , 深圳市 气象局 采
用“ 一数据格式 、 一产 品标准 、 一评 分方法 ” 将 自 统 统 统 ,
回波强度及范 围的对 比检 验 以定性 为 主, 只对 广东 境 内回波进行检验。从 0 0 0:0开始 , 对 1 时次进行 共 6个
对 比检 验 。
由表1 可知 , 10  ̄ 0 :0, 0 :0 1 2 0 强度预报 S F 更接 近 1 WI T
表 1 各时刻 T A E S F R C R、WIT雷 达 回 波强 度 、 围 对 比 范
2 2日0 :0 地 面 冷锋 已经 到达 广 东 中部 ( 1 ) 8 0 80 , 图 a ,5 h a 变线 也南 压 到福 建 一广 东 中部 ~广 西 中部 一 线 P切
基金项 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 目( 编号 :0 9 1 ) 华南区域气象中心气象科技攻关项 目( 20 0 4 ; 编号 : R 2 1B 1 联合 资助 G MC 0 0 0 ) 作者简介 : 陈元昭(9 1 17 年生 ) 男 ,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短期及短时天气预报研究工作 。
行检验 , 依此类推 , 只对 整点且雷达 回波强 度大于 2 B 5d z
的进 行 检 验 。
3 1 雷 达 回波 强 度 及 范 围 .
强度 偏 强 , 围偏 大 ( 4 0 WI 没 有 资料 ) 1 :0 范 1 :0 S F T ; 5 O TAE R C R和实况接近 , S F 而 WIT强度偏强 , 围偏大 。应 范 该说对本次西风带 天气过程 ,R C R和 S F TAE WIT都很 好 预报 了回波强度和范 围变化 , 但对 回波强 度和 范 围的预 报 T AC R稍 好 于 S F 。而大 部分 时 间 T A E R E WI T R C R预 报强度稍偏 弱 , 围偏 小 , WI 强 度偏 强 , 围偏 大 。 范 S F T 范 回波减弱 阶段 T C R和 S F 预报都偏强 。 A R E WI T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主要针对一些灾害性的天气进行预报,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够满足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提前对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和了解,需要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运用到农业气象服务中,从而更好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我国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使我国的天气非常不稳定,多数的农业生产区域存在干旱、洪涝、强降水和暴风雨天气,严重的威胁到农业生产质量,这也使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尤为重要。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警示性作用。
由于短时临近天气所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强度比较大,因此对这种特殊天气的准确预报尤为重要,需要提高短时临近天气的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更好的为农业气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顺利展开一定要对天气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解,从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生产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天气预报过程中,我们虽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的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报,但是对一些短时临近天气确很难掌握,因此在天气预报中更需要时刻关注某段时间内天气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作出合理的安排,让农业种植符合自然条件生长规律,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措施,使自然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最大的发挥,避免因为自然条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有效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由于短时临近天气持续的时间短、强度大、变化快、危险系数大,单独依靠长期的天气预报无法更好的避免气象的波动现象的影响,因此短时临近天气情况的分析对农业生产十分的重要,为农业生产提供预警和保障。
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1、应用于短时气候预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备受关注,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能够给农业生产带来特别大的帮助,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广西凌云县气象局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气象局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理解力逐渐加深。
短期天气预报和天气预报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因此,有必要扩大对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减少突发性灾害的影响,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用引言自然天气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只能借助于观测仪器实现对其未来趋势的一种预测。
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则是当前现代化气象观测技术的产物,能够对气象灾害更为精确实效、更有针对性的预报,从而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数据上的支持,能及时地开展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减少突发性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害。
1短时天气预报随着中国工业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包括短期天气预报在内的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防灾减灾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中国天气预报分析表明,短期天气预报的天气信息必须准确及时。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天气预报信息的传播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短期天气预报信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短期天气预报主要是预报3小时内的天气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手表进行具体的计算,天气预报的实际内容往往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
短期天气预报中没有空白阶段,气象学家无法在传输前对其进行记录,因此短期天气预报非常及时。
我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分析灾害发生的时间,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好防灾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此外,还有更长的时间间隔,因为短期天气预报可以收集准确的信息,而长期天气预报的记录无法及时更改。
短期天气预报可以弥补这一差距,并为我们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努力提供适当的响应。
2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2.1针对性强与过去传统的天气预报所不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应用领域与范围上要更广,除了能够对自然天气的变化进行预测以外,还能根据不同的地形状况,满足不同群体的气象预报需求。
SWAN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
SWAN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近年来,随着气象预报技术的飞速发展,短时临近预报成为了一种非常关键的气象预报手段。
为了提高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性,许多新的预报方法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SWAN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物理波浪模型,尤其是用于分析和预报海浪和涌浪的特性。
SWAN是Spectral Wave Analysis for Nearshore模型的缩写,其最初是由荷兰Delft水文研究所开发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SWAN发展成为了一种相对完整并且成熟的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海岸防护、海上作业等领域,也为海洋预报和气象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SWAN方法基于谱分析理论,可以使预报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解析不同频率、不同方向的波浪。
SWAN可以同时处理海浪的传播、衰减、反射、折射以及干涉等复杂过程。
SWAN还可以预测海浪能谱和波高时间序列等重要参数,帮助预报人员更加准确地了解海面环境的变化。
SWAN的应用广泛,尤其是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预报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水平。
SWAN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较短时间内海浪和涌浪的预报。
利用SWAN,预报人员可以对海浪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对海洋环境变化做出及时响应。
此外,SWAN还可以被应用于海洋工程、海岸防护等领域,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设计、规划和实施相关工程。
为了验证SWAN方法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可靠性,需要进行检验和验证。
在SWAN方法的检验和验证中,通常会使用一些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误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
通过比较预报结果和实测数据,可以验证预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方法进行不断改进。
总之,SWA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短时临近预报中的物理波浪模型,可以帮助预报人员更加准确地预测海浪和涌浪等重要参数,提高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性。
同时,SWAN还可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为海洋工程、海岸防护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服务策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服务策略发布时间:2021-08-09T15:04:15.670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7月13期作者:王燕[导读]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我国近几年在气象系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一项高质量高时效的特殊天气预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预测重大灾害性特殊天气方面效果显著,在基层气象业务中应用广泛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川甘孜泸定县气象局王燕 626100摘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我国近几年在气象系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一项高质量高时效的特殊天气预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预测重大灾害性特殊天气方面效果显著,在基层气象业务中应用广泛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最近几年,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基层气象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水平。
基于此,本文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做探讨,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基层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为有效促进基层气象业务服务的进步奠定基础,并提出以下几点服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基层气象服务引言: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导致许多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它能够准确及时预测极端天气可能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给气象部门及时准确的传递预报信息减少因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的经济损失和影响,提供有力支撑。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以其准确高效等主要特点,在天气预报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自己的明显优势。
特别是在基层气象服务灾害性天气预报中,伴随着基层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发展,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已经发展成为基层气象部门防灾减灾最重要的新技术影响因子,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出来。
基层部门都开始重视短时临近天气预测能力的提升,并积极地为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层气象部门开展短时天气预报的应用,其意义显而易见。
1.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简述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利用天气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等现代气象监测的手段,可以准确的预报短时间内突发的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强降水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这些天气往往具有突发性,而且来势猛、时间短,致灾性强的特点;临近预报是短时天气预报中的特定内容, 专指当时的天气监测和 0~2 小时的外推预报。
SWAN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
SWAN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近年来,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短时临近预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短时临近预报是指对未来数小时内天气、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行预测和预警,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而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模型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近岸波浪的数值模型,同时也可以辅助短时临近预报工作。
那么,SWAN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有哪些呢?本文将重点对此进行探讨。
1. SWAN模型简介SWAN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波浪研究领域的数值模型,它是由荷兰国家水利部(Rijkswaterstaat)和达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联合开发的,旨在模拟近岸波浪的变化和传播过程。
SWAN模型采用谱方法和随机斜率均衡方程,可以对各种条件下的波浪场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和预报。
基于其良好的模拟效果和广泛的应用价值,SWAN模型在海洋工程、海岸工程、气象预报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短时临近预报中,波浪是一个重要的气象要素,特别是对于海上作业、海上交通以及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来说,准确的波浪预报至关重要。
SWAN模型可以提供对未来数小时内波浪场的预测,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具体来说,SWAN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上作业支持:钻井平台、海洋风电、船舶等海上作业需要关注未来数小时内的波浪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SWAN模型可以提供准确的短时波浪预报,帮助相关单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地点,降低风险。
(2)海上交通安全:对于船舶来说,短时波浪预报可以帮助船员选择最佳航线和航行时间,避开恶劣的海况,保障航行安全。
对于港口和海域管理部门来说,短时波浪预报也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他们合理安排船舶靠泊和作业。
(3)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对于沿海地区而言,短时波浪预报对于防洪防涝和海岸防护至关重要。
SWAN系统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雷暴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SWAN系统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雷暴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作者:王泽斌李建庭于红伟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5期摘要:选取 2016年7月24日发生在西安咸阳机场的强雷暴天气个例,综合分析 SWAN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输出的雷达资料及其衍生产品,对该临近预报产品结果检验表明,利用SWAN系统能够丰富咸阳机场短临预报参考资料,预报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业务应用价值。
关键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SWAN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强雷暴天气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地处丝绸之路起点,是西北航空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枢纽,近年来航班量增长显著,日均航班吞吐量达到800架次以上,小时航班吞吐量突破50余架次。
强对流天气对于航班正常运行产生了巨大影响。
尤其在夏季,频繁的雷雨天气导致数小时内进出港航班大面积延误,对气象服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预报精确度和保障压力。
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是指对未来几小时之内(一般指0-2小时)的对流天气系统及其所伴随的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和消亡的预报[ 1 ]。
SWAN 系统是一套国家级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利用雷达、自动站、卫星和数值预报模式等资料,重点对短时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进行有效监测、报警和短时临近预报[ 2-5 ]。
因此,应用 SWAN系统资料及其衍生产品,对进一步分析本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及消散情况,建立预警、预报产品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2016年7月24日强雷雨袭击咸阳机场过程为例,介绍一下SWAN系统在本场雷暴天气下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使用经验,以期为日后强天气过程寻找一些参考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民航运输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
1 过程概述2016年7月24日陕西区域处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西南暖湿气流控制之下,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不稳定能量充足,在低层有切变系统伴随弱冷空气自西向东划过区域。
这个背景条件有利于该日出现雷雨天气。
回顾整个过程,陕西大部地区均出现强雷雨大风天气,西安市区出现明显内涝。
SWAN在黑龙江省短时临近预报中应用及产品检验
修 改 参 数 的模 块 , 右 侧 表 框 中 出现 可 以修 改 的 参 数 内容 , 在 根 据 本 地 的 情 况 进 行 修 改 。黑 龙 江气 温 出现 3 5℃ 以上 的 概率 不
S N 所 需 数 据 主 要 是 新 一 代 天 气 雷 达基 数 据 、 中 尺 度 大 , 此 将 高 温 温 度 的 阈值 设 定 为 (0 3 ,7 , 应 的 自动 站 WA 因 3 ,3 3 )对 观 测 资 料 和 常 规 天 气 资 料 。 雷 达 基 数 据 使 用 的 是 新 一 代 天 气 和 加 密 站 站 点 个 数 可 以设 置 为 ( , ,)具 体 的 数 值 可 以根 据 531 ,
示 S WAN 产 品 的 电脑 I P加 入 点 对 点 I P列 表 中 .当 S WAN实
20 0 9年 引 进 该 平 台 以 来 , 行 了本 地 化 改 造 及 运 行 。 文 时 运 行 时 有 新 的 产 品 生 成 则 会 自动 发 送 到 配 置好 的 客 户 端 显 进 本
警 、 况 监 视 和 分 析 、 暴 追 踪 、 达 三 维 拼 图 、 维 显 示 和 分 221 系 统 运 行 模 式 配 置 实 风 雷 三 _.
析 、 量 降 水 估 测 ( P 、 量 降 水 预 报 ( P )反 射 率 因 子 预 定 Q E)定 Q F、
实时检验 、 预警 信 息制 作 等 功能 。
S N在黑龙江省短时临近预报中应用及 WA
壶口 验 I :检 i 口
唐 凯 。 兴权 李
( 龙江省 气象台 , 黑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 3 ) 5 0 0
SWAN定量降水预报在几次降水过程中的应用检验
SWAN定量降水预报在几次降水过程中的应用检验摘要:应用白城地区2012年出现的四次降水过程,检验分析了临近预报系统(swan)中定量降水产品对晴雨及不同类型降水的预报效果。
结果表明:swan系统中定量降水预报产品漏报率比较小;对于间歇性降水或是时段较分散的降水过程空报率较大,而对于稳定性降水或是降水时段较集中的降水过程,晴雨预报效果很好。
进一步检验了swan对弱降水、一般性降水和较强降水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弱降水的预报效果要好于一般性降水好于较强降水。
关键词:临近预报;降水;检验中图分类号:p4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33-10 引言近年来,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定量降水预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于临近(0~2h)定量降水预报而言,利用雷达回波外推技术和自动站雨量订正技术的临近预报方案具有高精度的时空分辨率,且准确率也较高。
本文利用白城地区2012年出现的四次降水过程,对swan系统中提供的不同预报时效的定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检验,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工作提供依据。
1 临近预报系统swan及其定量降水预报产品swan系统在micaps平台基础上,融合了数值模式产品和雷达、卫星、自动站等探测资料,提供了大量的临近预报产品,如三维雷达拼图、组合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cotrec (改进的交叉相关法)矢量场、反射率因子预报产品、风暴识别与追踪、titan(风暴识别、追踪、分析和临近预报系统、对流云识别产品)等,并具有强天气综合自动报警、预报产品实时检验、灾害天气预报制作和发布等功能。
swan系统在现有业务中提供1h定量降水预报产品。
该产品使用了3kmcappi拼图数据、cotrec矢量场和自动站雨量等资料。
首先,在对z-i关系做统计时,考虑了将不同强度的回波按照一定的等级进行分类;其次,利用cotrec矢量场外推,获得雷达反射率因子预报场;最后,在使用自动站雨量订正雷达定量降水预报时,采取最优插值法。
T639资料在一次单站短时暴雨预报中的释用_徐玥
收稿日期:2013-10-1第一作者简介:徐玥(1982-),女,黑龙江省鸡西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工程师.文章编号:1002-252X(2013)04-0003-04T639资料在一次单站短时暴雨预报中的释用徐玥1,2,孙琪1,2(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2012年7月1日08时-2日08时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出现多站暴雨,其中绥化市青冈县的永丰乡,在18-19时1h 降水量达到84mm 。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的T639资料对此次短时强降水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639资料中预报要素丰富,预报要素分辨率较高,对短时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物理量的快速变化或物理量梯度大处对强对流发生发展的预报意义更大,而动态地考虑集合区发生时段前后物理量的变化,则更有利加强短时强对流预报的精细化。
关键词:T639资料;短时暴雨;物理量中图分类号:P458.1+21文献标识码:A1引言2012年6月以来,黑龙江省多次出现单站24h降水量达到暴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而这些暴雨过程的主要特点是降水时段集中,多数过程1h 降水超过50mm ,远远超过了短时暴雨的预警范围。
对于单站短时暴雨的预报一直是短时临近预报的重点和难点,日常业务中主要依靠雷达回波的发展演变对临近时段的降水进行估测,起到了重要的预警作用,但Application of T639data to short-time rainstorm at a single station XU Yue 1,2,SUN Qi 1,2(1.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Lanzhou University,Gansu Lanzhou 730000;2.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eilongjiang Harbin 150030)Abstract:A multi-station rainstorm occurred in the south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July 108-208,2012.The rainfall of Yongfeng Town in Suihua city reached 84mm at 18-19on July 1st.By using high resolu -tion T639data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short-time heavy rainfall,the results show that:T639data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undant forecast elements and higher forecast resolution,providing great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e convection;The rapid changes of physical quantities or big physical quantities gradients are greater significance to the prediction of severe convection development.And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f phys -ical quantities in the most beneficial physical quantity collection area continuously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strengthen the refinement of short-term severe convective forecast.Key words :T639data;short-time rainstorm;physical quantity 第30卷第4期2013年12月黑龙江气象HEILONGJIANG METEOROLOGY Vol.30No.4Dec.2013图1T639预报7月1日17时500hPa形势提前做出短时强降水预报的精确度还不够,这要求形势预报和物理量预报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要有一定的精确度和准确率。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省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于09年正式投入使用,容纳了有利于短时临近预报的各种信息和方法,涵盖地面自动资料、雷达拼图预报指标、风暴信息、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警示信息等,充分利用了本市上下游的自动站和乡镇雨量站资料,对其适时收集、处理和显示,用于制作短时临近预报。
1、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灾害性短时临近预报的**要素信息预警,上游临近测站的**要素变化为雷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提供短时临近预报的预警信息和预报指标,通过对个例的分析,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提供服务。
(2)风暴信息的应用,准确风暴强度,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及冰雹尺度,及强冰雹概率,根据上游台站相关信息,周边台站关注其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3)雷达拼图是短时临近预报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暴雨、雷暴、冰雹的短时临近预报,从单部多普勒雷达可以得到重要用于短时临近预报的资料,通过观测员对图像的检测,比较容易实现对龙卷和锋面的识别,此外,通过计算机还可以得到关于强风切变、降水率等重要的资料。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能把降水、危险天气信息、闪电信息、雷达拼图在计算机屏幕上组合合拼高分辨率显示,便于比较、归纳和综合分析。
2、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预报中发挥作用在临近预报中,降水预报可能是人们最关心的。
此外降水与其他各种参与的预报之间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降水预报理所当然的在短时临近预报中首先得到重视。
对雷达和卫星图像作客观外推是降水短时临近预报的主要方法,可以借助系统,给天气回波图像规定一些统计参数,从而做出预报,比较适用于那些回波移动有一定相关方向。
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客观方法以外推法为主,可以通过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中的报警信息和预警发布平台识别单体,然后对其跟踪。
另外一种跟踪方法为区域跟踪,即跟踪发射因子超过一定阈值的区域,并通过外推给出区域未来的位置。
例如针对今年“三夏”,由于受前期低温、阴雨、寡照等多种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夏收作物收割期推迟约一周左右。
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的思路与方法
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的思路与方法俞小鼎【期刊名称】《暴雨灾害》【年(卷),期】2013(032)003【摘要】对短时强降水主观临近预报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进行综述.(1)短时强降水(flash heavy rain)是指lh雨量在20 mm或3h雨量在50 mm以上的降水事件.短时强降水事件的识别主要由雨强和降水持续时间两个要素确定.(2)雨强临近估计的主要根据是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雨强之间的经验关系,即Z-R关系.对流性雨强的估计,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对流性降水分为大陆强对流型和热带海洋型两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Z-R关系.雨强估计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不适当的Z-R关系、地形对雷达波束阻挡、冰雹“污染”、强降水和冰雹对雷达波束的衰减、硬件定标偏差、被大雨淋湿的天线罩导致的衰减等.(3)判断是否出现强降水的另一要素是降水的持续时间.沿着回波移动方向高降水率的区域尺度越大,降水系统移动越慢,则持续时间越长.对于导致强降水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其雷达回波的移动矢量是平流矢量和传播矢量的合成.如果平均风方向(平流方向)与回波传播方向交角大于90°,称为后向传播,此时回波移速小于平均风速,移动较慢,易导致强降水.在有利于强降水的环境条件下,含有中气旋或更大尺度涡旋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会明显增大强降水的可能.【总页数】8页(P202-209)【作者】俞小鼎【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6【相关文献】1.廊坊市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临近预报指标研究 [J], 许敏;丛波;张瑜;周贺玲2.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相对准确率的探讨 [J], 张蕾;王明洁;李辉3.黑河市短时强降水与临近预报 [J], 陈颖;张秋烨;吴金玉4.黑河市短时强降水与临近预报 [J], 陈颖;张秋烨;吴金玉5.短时强降水智能临近预报的一种新型众创机制 [J], 魏晓琳;陈训来;江崟;李辉;毛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近预报系统(SWAN)产品特征及在2010年5月7日广州强对流过程中的应用
中 国气 象 局 业 务 建 设 项 目“ 害 天 气 短 时 临 近 预 报 灾
子外推预报产 品 , 在预报 时效 为 3 i、 0r n 反射率 因子等 级为 3 4 B a 0~ 5d Z时 , 中率 ( O 、 命 P D) 空报率 ( A F R)
和临界成功指数 ( S ) C I 分别 为 07 、.0和 0 6 在 6 n时 ,O F R和 C 1 .7 0 2 .4; 0mi P D、 A S 分别 为 0 6 、. 0和 .5 03
系统)。 、 。 对流 云识 别产 品等 , 具有 强天 气综合 自动 并
报警 、 预报产 品实 时检 验 、 灾害 天气 预报制作 和发布等 功 能。 目前 ,WA S N系统 已经在 全 国绝 大多 数 的省级 气象
台 投入 了业 务 应 用 。
量降水预报 、 h内反射率因子预报场 、 1 风暴识 别与追 踪、 TT N算 法等 ; 3类 为数 值模式 与 雷达探 测 等资料 的 IA 第 融合产品 , 3— 如 6h定量降水预报 ( 利用模式 风场 与 C - O
法 的本 地 化 和改 进 。 1 1 S N 产 品 分 类 及 功 能 . WA
t ) e 的开 发 。S N 系统 在 MIA S平 台基 础 上 , 合 n r WA CP 融
了数值模式产 品和雷达 、 星 、 卫 自动站 等探测 资料 , 供 提 了大量 的临近预报产 品 , 如三维雷达 拼图… 、 组合反 射率 因子 、 直剖面、 量降水 估测 和预报 、 O R C 改进 的 垂 定 CTE (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1. 引言1.1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是一种针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短暂时间内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提醒的气象服务。
这种预报能够及时预警降水、风暴、雾霾等极端天气现象,帮助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好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
与传统的长期天气预报相比,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更加精准、可靠,因为它们关注的是近期将会发生的天气变化,能够更快地捕捉到天气的变化趋势。
短时天气预报通常涵盖未来数小时至数天内的天气信息,主要用于提示强对流天气、雷暴、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强度,为人们提供及时防范和准备。
临近天气预报则更加注重未来数小时内的天气情况,能够准确预测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帮助人们及时应对突发天气事件。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核心目的在于提供准确的、实时的天气信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
这种精准的天气预报服务对于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支撑。
1.2 灾害防范的重要性灾害防范的重要性在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灾害是自然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其破坏力极大,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科学的灾害防范可以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应急救援效率。
在现代社会,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如台风、地震、洪水等,给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加强灾害防范至关重要。
通过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充分认识到灾害防范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才能更好地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提前通知和预警提前通知和预警是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优势之一。
通过及时更新的天气信息和预警通知,政府部门和民众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受到灾害的影响。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中的应用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252摘 要:现阶段我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防灾工作的高效开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气象防灾过程中,为了丰富其中的技术内涵,减少经济损失,则需要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进行深入思考,落实好相应的研究工作予以应对。
基于此,本文就气象防灾中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应用结合气象防灾要求及实际情况,注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方面的深入探讨,可增加相应防灾工作开展中的技术优势,保持良好的气象防灾状况,实现其防灾目标。
因此,在对气象防灾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更多关注,促使气象防灾效果更加显著,满足相应生产活动高效开展要求。
一、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概述作为一种重要的气象监测手段,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潜在应用价值大。
在运用这种气象监测手段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天气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等设备的引入及作用发挥,进而实现对短时期内突发性的雷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强降水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等气象灾害的准确预报,促使与之相关的防灾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丰富我国气象事业长效发展中所需的技术手段。
同时,由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中具有时效性强、准确性良好及针对性强的特点,使得其在气象防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需要在具体的防灾工作开展中重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引入及高效利用,全面提高其预报精度。
二、气象防灾中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应用探讨在了解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功能特性及利用价值的基础上,可将其应用于气象防灾中,促使相应的防灾活动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在此期间,相关的应用要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农业灾害预防方面的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开展及长效发展过程中,深入思考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可为其预防灾害效果增强及目标实现等提供专业支持。
具体表现为:(1)由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中的时效性强,且具有良好的预报精度,能够为致灾性强的农业灾害预防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像强降雨、冰雹等灾害,因此,可将这种气象监测手段应用于农业预报灾害方面,避免农户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满足防灾工作计划高效实施要求;(2)基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农业灾害预防研究,可从预防工作方式优化、防灾效果增强及精度提高等方面入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农业灾害预防工作,且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方式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实现对极端天气的科学应对;(3)农业灾害预防中使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方法时,需要相关人员对其特点、应用成效等进行充分考虑,促使该气象灾害预报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农业灾害预报水平提升、防灾工作状况改善及目标实现的目的。
浅谈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234 2018, V ol.38, No.10农业与技术※气象科学浅谈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王璐王莹(阜阳市气象局,安徽阜阳 236000)摘 要: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近年来在气象现代化基础上,依据用户需求的一项高时效性的天气预报,短时天气预报在特别是在提前预测灾害性天气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对此,本文以概念为基础,从短时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其灵活变动的形式出发,探究短时天气预报及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以更好更有效地利用短时天气预报。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防灾减灾;优势中图分类号:P45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4208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天气预报被人们广泛应用,短时天气预报和和临近天气预报也应运而生,短时天气预报以准确性及高效性等特点在天气预报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别还在防灾减害过程中,短时天气预报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提前提醒人们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成为人们防灾减害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对短时天气预报及临近天气预报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概念天气预报一般可以分为10d以上的长期预报、3~10d 的中期预报、3d以内的短期预报、以及12h以内的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作为宏观预测,主要向地方政府部门提供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的趋势变化预测分析,使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
短期天气预报是由气象台制作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大众传播的气象信息,短期天气预报一般会存在3h的空白期,对临近几个小时的天气突发状况无法解决。
短时天气预报解决了短期天气预报的时间空白问题。
临近天气预报与短时天气预报相似,但临近天气预报对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一般会要求在灾害来临2.5h之前给出,给人们预留出足够的灾害反应时间。
2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优势2.1 较强的时效性与针对性与短期天气预报相比,短时天气预报可以依据用户需求,将有可能造成灾害的天气信息进行发布,气象部门可以依据最新获得的气象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将预测信息及时发布给用户,填补短期预报的空白时间,对即将到来的灾害性气象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和灾害性气象天气预报一并通过相应平台传递给用户,使得相关人员可以快速反应,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浅析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浅析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浅析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灾害防范中的应用、技术手段及其不足之处。
结尾部分总结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还揭示了当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范、技术手段、作用、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工具。
通过及时准确地预测短时天气变化,农民可以合理安排种植、施肥、灌溉等农事活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也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灾减损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应用、技术手段以及不足之处,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农业领域中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准确、更实用的气象服务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农业生产和灾害防范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技术手段和不足之处,为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效果和准确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气象保障,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定义、技术手段和不足之处,为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效果和准确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气象保障,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doc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省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于09年正式投入使用,容纳了有利于短时临近预报的各种信息和方法,涵盖地面自动资料、雷达拼图预报指标、风暴信息、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警示信息等,充分利用了本市上下游的自动站和乡镇雨量站资料,对其适时收集、处理和显示,用于制作短时临近预报。
1、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灾害性短时临近预报的**要素信息预警,上游临近测站的**要素变化为雷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提供短时临近预报的预警信息和预报指标,通过对个例的分析,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提供服务。
(2)风暴信息的应用,准确风暴强度,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及冰雹尺度,及强冰雹概率,根据上游台站相关信息,周边台站关注其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3)雷达拼图是短时临近预报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暴雨、雷暴、冰雹的短时临近预报,从单部多普勒雷达可以得到重要用于短时临近预报的资料,通过观测员对图像的检测,比较容易实现对龙卷和锋面的识别,此外,通过计算机还可以得到关于强风切变、降水率等重要的资料。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能把降水、危险天气信息、闪电信息、雷达拼图在计算机屏幕上组合合拼高分辨率显示,便于比较、归纳和综合分析。
2、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预报中发挥作用在临近预报中,降水预报可能是人们最关心的。
此外降水与其他各种参与的预报之间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降水预报理所当然的在短时临近预报中首先得到重视。
对雷达和卫星图像作客观外推是降水短时临近预报的主要方法,可以借助系统,给天气回波图像规定一些统计参数,从而做出预报,比较适用于那些回波移动有一定相关方向。
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客观方法以外推法为主,可以通过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中的报警信息和预警发布平台识别单体,然后对其跟踪。
另外一种跟踪方法为区域跟踪,即跟踪发射因子超过一定阈值的区域,并通过外推给出区域未来的位置。
例如针对今年“三夏”,由于受前期低温、阴雨、寡照等多种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夏收作物收割期推迟约一周左右。
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修订版)
附件: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管理,进一步做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依据《气象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气象业务管理文件,制定本业务规定。
第二条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监测预警台风和短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及其引发的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
第三条临近预报是指未来0-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短时预报是指未来3-1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
第二章业务分工第四条国家气象中心负责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技术指导,开展全国区域的强对流天气的跟踪监视业务,制作和发布全国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指导产品,组织强对流天气全国会商。
第五条省级气象台负责本省(区、市)短时和临近预报的业务技术指导,跟踪监测本行政区内强对流天气,制作、发布强对流天气的短时和临近预报产品。
第六条市级气象台负责本行政区内强对流天气的监测、短时和临近预报及服务业务。
第七条县级气象台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服务,并视情况对上级短时临近预报指导产品进行订正。
第八条各省、市级气象台均应承担并开展强对流天气的区域联防工作。
第九条省级及以下气象业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情报、灾情的收集上报工作。
第三章责任区第十条本规定所指的责任区为强对流天气监测责任区。
第十一条天气雷达站所在地气象台的责任区为天气雷达扫描半径200公里范围内地形遮挡角较小的区域,或在雷达3公里等高度射束图的有效探测区域;次责任区为天气雷达可探测范围内责任区以外的区域。
第十二条没有天气雷达站的气象台责任区为其所在地行政区。
第十三条天气雷达站所在地气象台的责任区由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划分,并报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备案。
各省(区、市)气象局应根据天气雷达的探测范围,明确天气雷达站所在地气象台的责任区,要求所有气象台的责任区既不重复,又可覆盖全省,天气雷达站不足的省(区、市)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观测资料及SWAN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在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的应用
江华群1骆云峰2李卫萍1
(1余干县气象局江西上饶 335100 2江西德兴市气象局江西上饶 334200)
摘要:本文利用SWAN系统提供的组合反射率、垂直液态含水量、闪电、回波顶高和雷达报警产品,结合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地面温度、地面风场和本站气压资料对发生在2011年9月9日午后到夜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对于不稳定区域持续较低气压值,可能有较强对流发生;(2)强降水天气发生前,地面出现温度中心,有较明显的温度对比,有利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形成、发展与维持;(3)雷达反射率因子增强、停留,速度图中辐合辐散、逆风区的出现以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发展与维持与强降水的形成、维持、减弱关系密切;(4)最强核心发展高度较低、接地,表明强回波以强降水天气为主。
关键词:地面观测资料 SWAN 短时强降水
1 引言
江西省上饶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地形复杂,以丘陵山地为主。
其东邻浙江,南连武夷山脉,天气时常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是江西暴雨中心之一。
2011年9月9日下午到晚上,上饶南部的玉山、广丰、横峰、弋阳等地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局地强降水过程,从下午17-23时,玉山3站4点、广丰6站5点、上饶县6站6点先后出现短时强降水,其中玉山国家基准站小时内出现2次强降水。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物理量诊断以及多普勒雷达产品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揭示了主要的物理量变化及雷达回波特征与短时强降水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县级台站预报业务有所帮助。
玉山广丰横峰弋阳上饶县三清山
图1 9月9日15~03时12小时单站最大降水量(单位:毫米)
2 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综合分析
从08时、20时天气图上看,对流层中高层为副高控制区(图略),低层850hpa以下有冷空
气侵入,其中上饶受暖舌控制,西侧则受较强冷平流影响,低层冷空气强烈抬升其前方暖空气,而发生强对流天气,期间,地面中尺度涡旋一直维持,动力抬升条件较好。
同时,低层水汽充足。
CAPE 显示该地区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积累,在500J/kg 以上。
图2 9月9日08时(左)、20时(右)850hpa 高度场
(蓝色实线为高度场、红色虚线为温度场,绿色点区为湿区)
2.1 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
2.11 地面温度分析
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逐小时地面温度资料,对比短时强降水发生前后地表温度变化场,从而找出强降水落区与地面温度分布特征和规中律。
2011年9月9日上午,赣东北上空多云,受东风扰动及地形、地面非均匀加热影响,在上饶市形成一地面温度中心,11时地面温度中心位于玉山县境内,中心地面温度进一步升高,而赣西北地面受冷空气南下影响,为一致偏北风,地面温度对比明显。
由于地面温度场水平不均匀分布及东风扰动的影响而产生了偏北和偏东气流的地面辐合。
强降水发生后,地面温度中心消失,但仍存在弱的温度对比,地面辐合维持,并与中尺度辐合区相对应。
图3 9月9日08时(左)、11时(右)地面温度场分布特征
2.12 地面自动站风场特征
2011年9月9日10时,上饶境内出现气流的辐合,13时地面辐合有所北抬。
强降水发生前,
上饶南部地面西南风速进一步增强,北部则以偏北气流为主,17时地面风速增强,玉山横街出现一小时34.6mm 强降水,18-19时玉山站小时内连续出现二次短时强降水,从18时自动站地面风场可以看到,冷暖气流交汇于此(图3),此时玉山四股桥乡舒村、广丰下溪镇、吴村镇、排山、大南分别出现55.6mm 、37.3mm 、32.0mm 、42.1mm 、42.6mm ,19时广丰的丰溪街道出现35.2mm ,20时上饶县的石人、玉山的樟村、广丰的横山分别出现了42.3mm 、30.4mm 、37.1mm 强降水,21时上饶县的湖村、煌固、汪村、横峰的姚源又出现了31.5mm 、47.2mm 、45.6mm 、 38.3mm 的强降水,22时上饶县的汪村一小时强降水达68.9mm ,23时弋阳的清湖乡、信州区的秦峰、上饶县的汪村又出现发40.9mm 、37.0mm 、32.7mm 强降水。
上述自动站地面风变化场特征表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及中尺度涡旋与强降水落区一致,辐合的维持、加强导致降水强度的加大。
从最先出现地面中尺度辐合的区域发现,上饶站、玉山站本站气压降至1000hpa 以下(图略),直至该站强降水过程结束,另强降水发生前与发生时,上述区域低于1000hpa 的气压值始终维持,表明该区域有较强辐合抬升力,对判别对流强度有一定指示意义。
图4 9月9日13时(a )、15时(b )、17时(c )、18时(d )、20时(e )、22时(f )地面自动站风场特征(双
实线表示中尺度辐合,圈实线表示中尺度涡旋,实线箭头表示风速辐合)
3 SWAN 产品分析应用
2011年9月9日,受东风扰动、地面增温以及低层冷空气侵入影响,15时玉山境内地面出现偏北—偏东向中尺度辐合(图4),对应SWAN 雷达监测表明,9日15时(图5a ~d ),玉山境内负闪开始频密,15时42分对流降水回波迅速发展,强度40dbz ,最强反射率因子达55dbz ,剖面图上最强反射率强度在6km 以下,强核心接地,垂直液态含水量VIL 达15~25kg.cm -3
,回波顶高ET 达10~14km ,表明以强降水为主。
16时18分雷达发出1级报警,17时06分(图5e ~f ),强回波范围迅速增大,入流槽口加深(黑实箭头所示),表明回波发展旺盛,雷电负闪更加密集,最大回波顶高达到15km ,0.5仰角径向速度场上表现为一辐合带(图略),此时玉山的横街出现a b
d e
一小时34.6mm 强降水。
18时12分回波强度进一步增强,径向速度场出现逆风区,对应同时次闪电产品可以看到,负闪更加密集,范围扩大,18~19时玉山出现3站4点、广丰出现4站4点一小强降水。
20~23时地面中尺辐合带维持,且稳定少动,雷达持续发出1级报警,该时段内广丰、玉山、上饶县先后再次出现强降水,其中20~22时,上饶县境内又形成一中γ尺度涡旋(图4e ~f ),造成上饶县的汪村一小时强降水达68.9mm ,综合上述强降水发生区域的冰雹指数、垂直液态含水量及密度,均达到判别发生强降水的指标条件。
23时后,上述强降水区域中尺度辐合明显减弱或消失,降水强度趋于减弱,地面气压升高,偏北风控制上述区域。
图5 9月9日15时42分CR (a )、VIL (b )、闪电产品(c )、ET (d )
9月9日17时06分CR (e )、VIL (f )、闪电产品(g )、ET (h )、强回波剖面(n )
9月9日18时12分CR (i )、VIL (j )、闪电产品(k )、ET (m )
4 结语
4.1 强降水发生前,对流层中高层为副高控制的辐散场,低层850hpa 以下有冷空气侵入,地面图上中尺度辐合维持,动力抬升条件较好,同时低层水汽充足,且上述地区湿有效位能在500J/kg 以上,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积累,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4.2 强降水发生前,上饶市、玉山站出现地面温度中心,温度对比较明显。
受地面冷空气侵入和东风扰动的影响出现了偏北和偏东气流的地面中尺度辐合,而温度梯度的存在有利于地面中尺度辐合的发展和维持,且辐合区稳定少动,造成上述地区强降水天气的连续发生。
4.3 强降水发生区域地面气压值低于1000hpa ,表明地面辐合抬升较强,对判断对流强度有一定a b c d e f h g i j k m
n
指示意义。
4.4 SWAN提供的雷达报警产品对判别不稳定区域有很好帮助。
当出现报警时,一般小时降水量在20mm上下,应加密监测报警区域,同时结合其它观测资料和产品(如:VIL、ET、HI等)进行综合判别有无灾害性天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张培昌,杜秉义,戴铁丕.雷达气象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2]许爱华,应冬梅,黄祖辉.江西两种典型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气象与减灾研究.
[3]郭艳,彭义峰.江西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特征.气象与减灾研究.
[4]丁一汇.高等天气学. 北京:气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