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6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5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优秀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优秀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教学内容】数学课本p11智慧广场及自主练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2、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1、主动经历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如何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若干彩色小棒【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吗?男、女生按性别自然分成两组,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更强!(课件出示:男:123123123123 女:162536496481)师:老师给你们8秒钟,快速记忆,开始!(学生记忆。

)师:时间到。

谁能复述刚才所看卡片上的数字?(男、女生分别汇报。

)师:好,我宣布男生获胜!(观察女生表情)师:有疑问吗?生:不公平,男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23,然后重复4次就行了。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其实,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赛,男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他们记的数字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

生活中按规律排列的现象无处不在,里面还包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

(出示课题:找规律)【设计意图:通过“记数字”的游戏,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期待心理。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我想用彩旗鼓励大家,大家看“红、黄、绿”,这些彩旗是怎么排列的呢?师:(1)仔细观察图中彩旗的颜色有什么特点?生:彩旗是按红黄绿三个一组的顺序出现的。

第一单元智慧广场《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第一单元智慧广场《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第一单元智慧广场《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属于第一单元“智慧广场”中的《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纸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月亮的圆缺,四季的变化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周期现象的存在。

2.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教材中的典型例题,通过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3.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对周期现象中排列规律的理解。

4. 应用拓展: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的排列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班级的学生座位安排,商店商品的摆放等。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列出了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排列规律,设计一个周期现象的排列图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我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周期现象的初步认识,还能够让他们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题讲解的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环节中,我细致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旨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找规律)》-教案1.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找规律)》-教案1.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教案智慧广场《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找规律 )》·设计说明教学内容数学课本p11 智慧广场及自主练习教材分析“智慧广场”信息窗要研究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发展数感和符号感,获得应用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2、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二)能力训练要求1、主动经历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如何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棋子、数字卡片、图片学具准备棋子·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口算11÷2=22÷4=50÷7=二、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吗?男、女生按性别自然分成两组,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更强!(出示两张卡片:162536496481, 123412341234 )师:老师给你们8 秒钟,快速记忆,开始!(学生记忆。

)师:时间到。

谁能复述刚才所看卡片上的数字?(男、女生分别汇报。

)师:好,我宣布女生获胜!(观察男生表情)师:有疑问吗?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234,然后重复 3 次就行了。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其实,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赛,女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她们记的数字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

生活中按规律排列的现象无处不在,里面还包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青岛版二年级下)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青岛版二年级下)
一些现象 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周而复始,不断 重复出现。比如:一年有12个月, 从一月开始到十二月;一星期 有7天,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 六结束等等。我们把这种特殊的 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那么,亲爱的同学 们,你们还能找到生 活中其它的周期问题 吗?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
引导小结
•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第17面小旗在第几组?第几面? 第17面小旗是第6组的第2面,每组的第2面都 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试一试,谁最棒!
杆子上有三种颜色的气球,按一定的规律挂起来。
第14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第2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杆子上还是这三种颜色的气球,按另一种规律挂起来。
第 23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第4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智慧广场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智慧广场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彩旗的颜色,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二 个呢?第三个呢?
第17面小旗是什 么颜色的?
每3面一组,就看看17 里面有几个3呀?
怎么列式计算呢?
第17面小旗是什 么颜色的?
根据排列规律列算式解决 怎么列式计算呢? 问题,真方便!
17÷3=5(组)… …2(面)

小学数学_图形排列的周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图形排列的周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领悟数学的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练习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魔术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箱,猜猜看,魔术箱里有什么?学生猜测。

师演示。

依次从魔术箱里抽出苹果、香蕉、苹果、香蕉。

谈话:同学们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水果?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追问:为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总结,这些水果是按苹果、香蕉的排列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不断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谈话:课前同学们通过查资料,了解了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我们一起欣赏。

播放乐教乐学活动视频。

看了视频相信大家对周期现象有所了解,今天一起学习图形排列的周期。

(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设计了一个魔术箱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学生对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通过魔术箱彩旗的出示,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引入对周期现象的学习,并为后面学习并运用规律作好铺垫。

】二、你说我讲1.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老师的魔术箱还有物品,拉彩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按照红黄绿每3面一组排列的。

谈话:猜一猜左起第17面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猜一猜。

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纸上。

可以画一画、数一数、圈一圈、算一算。

2. 小组交流。

谈话: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长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问题|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问题|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问题|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的方法,会借助工具进行排列组合,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

2.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排列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的排列组合工具(如数字卡片、字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排列组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排列组合的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排列组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问题2.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排列组合现象,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案及作业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和第12页,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彩旗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魔术入手:看老师给大家变魔术(教师慢慢地从魔术箱中扯出一串按“红、黄、绿”规律排列的彩旗。

彩旗有一部分在箱内没扯出来。

)2、仔细观察,彩旗的颜色有什么特点?生:彩旗是按“红、黄、绿”的顺序排列的。

生:它们的排放是有规律的,“红、黄、绿”3个一组,重复出现。

3、总结:这些彩旗是按每3个一组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设计意图:以老师变小魔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在老师缓慢扯出彩旗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彩旗颜色的排列规律,引入对周期现象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周期现象?生:1星期有7天,7天一周期。

生:1年有12个月,12个月是一年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学生交流,互相评价)2、孩子们都是生活的细心者,下面我们一起看几组图形(课件展示)生:生:生:+-×÷+-×÷+-×÷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

认识周期现象后,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结合现实生活,学生再次感受周期现象,通过对几组周期现象的交流活动,加深对周期排列现象排列规律的认识。

3、生活中或图形中都存在周期规律,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彩旗中的周期规律,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4、小组活动,独立探索小组内采用圈一圈、算一算、数一数的方法一起研究一下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究问题,教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5、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1)画一画红,黄,绿,红,黄,绿……(2)数一数 1红2黄3绿4红5黄6绿……(3)算一算 17÷3=5(组)……2(面)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材分析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材分析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结合时间的周期现象,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事物的周期规律,并能根据这些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个日历牌,上写着“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的字样,通过解决“12月5日是我的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这一问题,学习关于时间的周期问题的推算方法。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教材解读本“智慧广场”体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是学生在学习了年、月、日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利用周期规律进行推算日期的方法。

其编写有以下特点:1.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日日期为切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日历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过生日也是学生很喜欢的活动,本“智慧广场”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

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

教材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引领学生逐步进入探索状态,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教材呈现了三种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列举的方法,找到答案;第二种是根据一周7天,用图示的方法进行推算;第三种方法根据每周7天可以看作一个周期,通过计算推出结论。

前两种策略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第三种策略较为抽象,但更具实际应用价值,而且有利于让学生把握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本质规律。

这样编排,容易激活学生的潜能,便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独特的体验,发展创新意识。

(二)学与教建议1.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推算一下自己今年或者明年的生日是星期几。

学生对于涉及自身的此类问题会非常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智慧广场 图形排列的周期》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智慧广场    图形排列的周期》教案

智慧广场——找规律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11—1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领悟数学的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魔术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箱,猜猜看,魔术箱里有什么?学生猜测。

师操作课件,依次从魔术箱里抽出红旗、黄旗、绿旗、红旗、黄旗、绿旗。

师:同学们猜一猜,下面会是一个什么颜色的旗呢?学生回答,教师操作课件抽出红旗。

追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总结:这些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按照红黄绿、红黄绿的规律重复排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设计了魔术箱的情境,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彩旗中有规律的排列,通过魔术箱彩旗的出示,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为后面学习并运用规律作好铺垫二、你问我说。

(一)探究方法:1.自主探究师:同学们想一想,彩旗按照红黄绿、红黄绿的规律排下去,左起第17面是什么颜色的?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纸上。

2. 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注意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小组长做好记录。

好,开始吧。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3. 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下面的想法:(1)画一画。

学生展示方法,并说一说。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1----17面彩旗。

师:同学们认真看,画图真是个不错的方法,先按照红黄绿红黄绿的顺序画下来,再从第一个开始,数到17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就可以了。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青岛版二年级下)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青岛版二年级下)

例一:观察下面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
探求新知
(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第15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第25,40个呢? 总结1: 2、总数÷周期数=组数 整除时,为周期中的最后一个。
1、按照一定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是周期问题。
例二:观察下面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第18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第27,36呢?
智慧广场
周期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现象 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周而复始,不断 重复出现。比如:一年有12个月, 从一月开始到十二月;一星期 有7天,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 六结束等等。我们把这种特殊的 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那么,亲爱的同学 们,你们还能找到生 活中其它的周期问题 吗?
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

总结2: 总数÷周期数=组数……余数 有余数时,余几就在周期数中数几。
开动小脑筋
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周期问题?
答案: 生肖,季节,月份,星期……
动笔练一练
1、今天是周五,过2天之后是周几?过17天 呢? 2、有一列数,1,3,6,8,23,1,3,6,8,23,…… 第34个数是多少? 3、课外活动上,有4个同学在进行报数游戏, 他们围成一圈,甲报“1”,乙报“2”,丙 报“3”,丁报“4”,每人报的数总比前一 个人多1,问45 是谁报的?
智慧广场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智慧广场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彩旗的颜色,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二 个呢?第三个呢?
第17面小旗是什 么颜色的?
每3面一组,就看看17 里面有几个3呀?
怎么列式计算呢?
第17面小旗是什 么颜色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简单的排列|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智慧广场中关于简单的排列的知识。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排列的意义,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和排列物体。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排列的概念,并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排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排列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排列。

难点: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智慧广场教材、PPT、实物模型等。

学具: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排队、摆放物品的情况,这些都是排列的一种形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排列的知识。

2. 新课讲解:a. 通过PPT展示不同的排列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排列的形式。

b.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排列的特点,发现排列的规律。

c. 介绍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排列,如文字、数字、图片等。

3. 实践操作:b. 学生互相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排列模型,分享排列的规律和发现。

4.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的排列知识,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题目。

b.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排列的定义和形式2. 排列的表示方法:文字、数字、图片等3. 排列的规律和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和剪刀,制作一个你喜欢的排列模型,并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你的排列模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观察能力。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对排列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发现排列的规律。

但是,有些学生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6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学反思

青岛版6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学反思

2020年青岛版6年制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在探究问题环节,先放手让学生结合图形的排列规律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出现了数一数、圈一圈、算一算3中不同的策略。

组织交流时,先呈现前两种策略,借助学具操作和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体会排列规律,为计算策略的理解做好铺垫。

在交流计算策略的时候,我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除以3?商是5表示什么?余数是2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第17面是一定是黄色?重点明确:每3个为一组,17面小旗里面一共有完整的5组,余数是2说明第17面是第6组的第2面。

因为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彩旗一定是黄色的。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4.引导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在学生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对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突出图形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5.布置具有思考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布置具有思考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注重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我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我对他们在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良好,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图形排列的周期性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青岛版(2014秋)(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青岛版(2014秋)(2)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摆一摆、圈一圈、数一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

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周期的特点,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周期排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除法解决周期排列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磁性小彩旗若干、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创设情境,引出周期。

创设六一熊大、熊二正准备用小彩旗布置他们的大树幼儿园的场景,引导学生们帮他们布置。

出示熊大、熊二的布置要求:(1)给大树幼儿园的大门上面设计一排小彩旗。

(2)小彩旗的颜色排列设计师自己设定,个数自己定。

(3)小组内先商议出设计方案,快速摆出来。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计算能力,每组彩旗个数准备20面,每组的彩旗颜色不完全相同。

)学生完成后,教师将六个小组的设计拍照上传。

先让学生们欣赏设计的作品,然后分别让每个小组的一名小设计师上来介绍本组设计方案。

预设:六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有按照周期规律排列的,也有不按照周期规律排列的,通过介绍,大家发现某几个小组的设计特点存在共性(都是以几个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的排列),引出周期现象。

小结:同学们,像这种以几个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的排列现象,我们就说是周期现象。

这一组就叫做一个周期,有几组就是几个周期(边说边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简单的周期问题。

(板书课题)借机引导:教师借助其中一个有周期规律的小组设计,通过移动,将每组小彩旗对应摆放成一列,让学生们发现每组的小彩旗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颜色都相同,为突破重难点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去设计小彩旗的排列,大部分学生在设计中无形的利用了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为学生学习周期现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青岛版(2014秋) (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排列的周期(有余数)青岛版(2014秋) (1)

《图形排列的周期》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课名《图形排列的周期》教师姓名王进生学科(版本)青岛版章节第十单元学时第一课时年级二年级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利用iPad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课堂反馈、练习,从而来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学习者分析周期规律学生在生活中也见过一些,因而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在计算方面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过间隔排列的规律,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

所以,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解决措施:1.利用“电子书包”的可操作性以及“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圈画中发现规律;2.利用自主探究、交流等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发现规律;3.通过多种情景中规律的展示(如:校园中、数学符号中、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不断去感悟、去总结,然后又通过学生的自找规律、设计周期排列序列,进一步反思发现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周期规律的排列特点,能正确使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有关问题。

解决措施:1.利用“电子书包”的操作功能,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在操作中感悟除法方法的合理性。

2.利用“电子书包”的习题统计功能,找出学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进一步学习。

3.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功能,随时将孩子的思考过程投到大屏幕上,方便大家共同交流。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周期问题》优秀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周期问题》优秀教案

《周期问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智慧广场"----周期问题。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对图形排列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并且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发现图形排列的周期规律,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智慧广场”信息窗呈现的是从魔术箱中扯出的一段按“红黄绿”规律排列的彩旗,通过解决“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这一问题,展开对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的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体会周期排列的规律,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数一数、圈一圈、算一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领悟数学的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谈话: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小小魔术师从魔术箱里魔术箱变出了什么?课件展示:依次从魔术箱里抽出红旗、黄旗、绿旗,红旗、黄旗、绿旗......提问,仔细观察这串小旗,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三面小旗为一组。

预设2:是按照“红、黄、绿”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3:每组的第1面都是红色;第二面都是黄色......提问: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第4组的小旗是怎样排列的?第5组呢?......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总结:这些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按照“红黄绿、红黄绿”3面为一组,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数学上称为“周期现象”。

交流:生活中有哪些周期现象呢?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

《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

观评记录褚鹏: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

比如在探索第17面彩旗是什么颜色,郭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并且充分地进行交流,学生思维也很活跃,有用文字表示的、用画图数数的、用序号表示的、用除法计算的等等。

不论是探索还是交流,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李勤莉:郭老师重视比较,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种方法后,又利用试一试练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究第65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这时计算的便利性立刻体现出来。

教师追问“你喜欢用哪一种”,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选择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

范秀琴:郭老师能针对难点,巧设题目。

在学生都感觉到用计算来解决较为简单后,郭老师逐层深入,设计的练习体现了层次性、趣味性、真实性。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追问:为什么都是求第36个图形,却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计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关键。

徐丽颖:习题是本着加深周期问题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的,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使数学实践活动由课外走进了课内。

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实践活动是指结合教育内容和学生活动实际,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

它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

这种新的学习形式,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发展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强调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从教学方法上提供了保证,使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有表达自己想法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和第12页,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

⏹教学提示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对图形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并且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设计意图是通过发现图形排列的周期规律,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教材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些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无论是寻找周期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引出利用算式解决简单周期现象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彩旗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魔术入手:看老师给大家变魔术(教师慢慢地从魔术箱中扯出一串按“红、黄、绿”规律排列的彩旗。

彩旗有一部分在箱内没扯出来。

)2、仔细观察,彩旗的颜色有什么特点?生:彩旗是按“红、黄、绿”的顺序排列的。

生:它们的排放是有规律的,“红、黄、绿”3个一组,重复出现。

3、总结:这些彩旗是按每3个一组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设计意图:以老师变小魔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在老师缓慢扯出彩旗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彩旗颜色的排列规律,引入对周期现象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周期现象?生:1星期有7天,7天一周期。

生:1年有12个月,12个月是一年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学生交流,互相评价)2、孩子们都是生活的细心者,下面我们一起看几组图形(课件展示)生:生:生:+-×÷+-×÷+-×÷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

认识周期现象后,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结合现实生活,学生再次感受周期现象,通过对几组周期现象的交流活动,加深对周期排列现象排列规律的认识。

3、生活中或图形中都存在周期规律,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彩旗中的周期规律,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4、小组活动,独立探索小组内采用圈一圈、算一算、数一数的方法一起研究一下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究问题,教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5、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1)画一画红,黄,绿,红,黄,绿……(2)数一数1红2黄3绿4红5黄6绿……(3)算一算17÷3=5(组)……2(面)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6、下面我们听一听算一算同学的想法生:每3个一组,就是3个3个分一分,能分这样的5组,还剩下2面17÷3=5(组)……2(面)生:按照周期规律,余下的第一面是红色,第2面是黄色的。

生:我圈一圈时,就是这样的7、观察比较: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最简单的是谁?(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8、总结:周期规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算一算,你学会了吗?设计意图: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小组交流,引发思维的;碰撞,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或课件演示的方式,体会排列规律,在初步发现图形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探索精神,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问题。

(三)巩固新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究一下第2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生:数一数,第26面小旗是黄色的。

生:我画一画、圈一圈,第26面小旗是黄色的。

生:我算一算26÷3=8(组)……2(面),余数是2,每组的第2个都是黄色的。

设计意图:继续研究彩旗,再一次巩固学生对这个周期规律的理解,重点强调有余数的除法能帮助我们解决周期规律。

(四)达标反馈动动手,动动脑1、照这样摆下去,第24个是什么?2、照这样摆下去,第28个是什么?3、有一组图形,排列顺序如下:○△☆○△☆○△☆……第26个图形是什么?答案:1、24÷3=8(组),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第24个是每组的最后一个,红色的圆圈。

2、28÷3=9(组)……1(个)因为余数是1,所以就是每组的第一个圆圈。

3、△(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会找规律生:我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规律问题生:在数一数、画一画和摆一摆中,我都操作非常快。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1、照样子穿下去,第33粒珠子是什么颜色?2、按照规律在()里画出每组的第26个图形。

3.照这样摆下去,第37个图形是什么?●▼▼▲●▼▼▲●▼▼▲……4.有一首儿歌,每5个字一句,一共有20个字。

如果不停地循环来唱吟,第43个字是什么?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饭,专吃大坏蛋。

答案:1题:33÷4=8(组)……1个答第33粒珠子是红色的。

2题第1个题是26÷7=3(组)……5(个)是正方形。

第2个题26÷4=6(组)……2(个)是正方形。

3、●4.三⏹板书设计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1)画一画红,黄,绿,红,黄,绿……(2)数一数1红2黄3绿4红5黄6绿……(3)算一算17÷3=5(组)……2(面)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

⏹教学资料包试一下:如果3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3月18日是星期几?3月29日呢?答案:18-1=17天,17÷7=2(个)……3(天)答:3月18日是星期五。

29-1=28天,28÷7=4(个)答:3月29日是星期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教学精彩片段师:刚才同学们运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都能找到第17面小旗的颜色,除了数一数、画一画,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我是这样想的:每3个一组,就可以理解为3个3个分一分生:每3个一组,就是3个3个分一分,能分这样的5组,还剩下2面17÷3=5(组)……2(面)生:按照周期规律,余下的第一面是红色,第2面是黄色的。

生:我圈一圈时,就是这样的师:原来我们的找规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找到答案,你学会了吗?生:我学会了,找到规律,看余几个,就知道答案了师:那没有余数呢?生: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答案就是规律中的最后一个。

说课设计(一)新课导入:1、导入,通过询问学生野营情况导入今天的学习,问了三个问题(1)我们班参加过野营活动的请举手?(孩子们纷纷举手)(2)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

(高兴,好玩,有意义,……)(3)野营时需要注意什么?(带好吃的,注意安全,不乱扔垃圾……)最后以研究野营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况下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地。

(二)探究新知:教学不是简单给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所以我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探索和体验过程,所以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来感知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摆一摆: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拿出9个,平均分给4人,有的同学不知从何摆起,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可以一个一个给4人,还可以2个2个给4人,就这样一提醒,学生有了思路,教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一定让孩子们认真完成第一次操作。

之后全班交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再次演示,体会自己的操作,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

2、画一画:学生小组内把刚才我们摆学具的过程,简单的画一画我们分的过程,再一次体验有剩余的含义,然后结合摆、画的过程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义,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式子读作:九除以四商二余一。

这个一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在此基础上引出今天要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虽然这个环节上时间用的比较长,但是我认为计算教学就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三)巩固新知:在这一部分我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分完物品,学生积极动手,能得到很多有余数的除法算式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12÷4=3(个)14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14÷4=3(根)……2(根)15瓶酸奶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15÷4=3(瓶)……3(瓶)16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16÷4=4(个)17根香蕉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17÷4=4(根)……1(根)18片饼干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18÷4=4(片)……2(片)19个红枣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19÷4=4(个)……3(个)这样安排既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达标反馈在这样环节中我安排的题目是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这三个题目是学生动手操作的继续,是刚才学生活动的缩影,学生有了活动的体验,就能想象到分玉米、分橡皮和分小鸭的过程,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业。

(五)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从两个问题入手(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2)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既和学生一起总结了知识,学生自己也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题目(1)小括号里最大能填几(2)看图填算式和(3)计算,不同形式的练习在一次巩固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效果本节课由于要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所以一定要留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弱些,在孩子们进行汇报时,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一定会很成功。

六、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9÷4=2(个)……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余数12÷4=3(个)13÷4=3(根)……1(根)14÷4=3(根)……2(根)15÷4=3(根)……3(根)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让学生学好本节课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