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3
沉积相图
①下部为泥岩,向上过渡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中含正常海相生物化石,具生物扰动构造。
前三角洲亚洲
碎屑潮坪相
E段—泥岩段:深海沉积或细粒低密度浊流沉积
D段—上平行纹层理段:由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
C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
B段—下平行纹层段:多为细砂和中砂
A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组成,近底部含砾石
冲积相
河流相
三角洲相delta facies
岩性剖面
岩性特征
沉积相分析
③上部以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顶部为煤层。下部为具板状交错层理的中-细粒砂岩,底部为冲刷面,具滞留砾岩。粉砂岩,向上过渡为细砂岩),层理以沙纹层理和小型板状交错层理为主,其内含有植物碎片和海相生物化石。
1地层沉积相
– 水携沉积物(牵引流):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 沉积 – 泥石流(重力流):砾、砂、泥混杂,层理不发育
• 沉积特征:
– 力度粗,磨圆、分选性较差,成熟度低 – 成层性差 – 整个沉积序列为反粒序旋回,每个粗粒段又为正粒序
古地理图
• 对某一特定地质时期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 相类型进行详细研究后,就可以了解当时 的海陆分布、地形和气候特征等,用简明 的图例将这些研究成果表示在一定比例尺 的地理底图上,就构成了一幅古地理图。
• 在古地理图中的沉积区内,用各种符号表 示沉积相类型,就成为岩相古地理图。源自– 含碳和有机质丰富的沉积物
• 氧化环境:灰白色 • 还原环境:灰黑、黑色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沉积构造
• 层理
– 交错层理:单向斜层理(河流);鱼骨状交错层理 (潮汐作用);丘状层理(风暴流) – 水平层理:水体平静 – 平行层理:水浅流急 – 粒序层理:河流相正粒序。冲积扇整体为反粒序
• 层面构造
横向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在垂向 层序上依次进行叠加
(一)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 岩矿标志: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等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岩矿标志
• 原生色:沉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颜色, 原生色与沉积岩中铁、炭、有机质的含量 以及沉积环境的氧化或还原环境有关。
– 含铁质的沉积物
• 氧化环境:红、棕红、紫红等颜色 • 缺氧环境:灰色、灰绿色、蓝色
海相沉积
滨海相:波浪潮汐作用强烈,双向水流
潮坪:陆缘碎屑丰富则沉积砂、泥;反之则以碳酸盐岩为主,可见鸟眼状构 造、 或形成主业状灰岩 潮上带:泥岩发育泥裂、动物足迹,砂岩中可发育波痕、雨痕等 潮间带:发育双向流水波痕、双向交错层理 潮下带:可见浪成波痕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3)
沉积相知识汇总1.朵状三角洲:是指三角洲前缘的指状砂体受到海水的冲刷、改造,再分配而形成席状砂层,使三角洲前缘变得较为圆滑而近似于半圆形的三角洲。
2.鸟嘴状三角洲;是指当海洋的波浪作用大于河流的作用时而形成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的三角洲。
3.建设性三角洲;是指在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堆积的速度远大于波浪所能改造的速度的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
其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沉积厚、面积大,砂/泥比值低。
4.破坏性三角洲;是指在海洋作用增强而超过河流作用时,河口区形成的泥砂堆积被海洋水动力改造,破坏时形成的三角洲。
其特点是形成时间短,分布面积小。
5.港湾型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所堆积的泥砂被潮汐作用破坏和改造,外形受港湾控制的三角洲。
6.扇三角洲;是指从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7.深水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水体深度一百米左右的蓄水盆地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
8.浅水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水体,深度一般几米~几十米的蓄水盆地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
9.三角洲平原;是指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地区,是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
10.三角洲前缘;是指位于三角洲平原向海方向一侧,处于海平面以下的河流与海水剧烈交锋的河口地区。
11.分流间湾;是指分流河道间相对低洼的与海(湖)相连的海湾地区。
12.远砂坝;是指位于河口坝前方较远部位,沉积物较河口坝细的主要为粉砂,并有少量粘土和细砂组成的沉积体。
13.三角洲复合体;由于河流与海洋作用的消长以及河口的往返迁移,三角洲的成长、废弃多次重复出现,形成多个单一的三角洲沉积体交错叠置,称为三角洲复合体。
14.辫状河三角洲;是指由冲积扇前的辫状河注入蓄水盆地所形成的沉积体。
15.曲流河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蓄水盆地形成的沉积体。
16.浅水湖泊三角洲;是指河流注入广阔的滨浅湖区形成的沉积体。
17.澙湖;是指滨浅海地带由于障壁地形的遮挡而形成的与广海呈隔绝或半隔绝的水域。
地质建模系列三:沉积相
渤南油田沉积微相(8 种)空间分布图
渤南油田渗透率空间分布图
13
2011-5-24
渤南油田含油饱和度空间分布图
勃南油田孔隙度空间分布图
2011-5-24
14
2011-5-24
15
姬源地区主力层长213-1的三维建模
• •
2011-5-24
10
因此,随机模拟有以下特点: 因此,随机模拟有以下特点:
1) 模拟算法是依赖于模型的,不同模型要采用不同模拟算法。 模拟算法是依赖于模型的,不同模型要采用不同模拟算法。 2) 随机模拟结果强调结果的整体相关性。 它从整体上对储层属 随机模拟结果强调结果的整体相关性。 性空间分布提供了不确定性的度量。 性空间分布提供了不确定性的度量。克里金方法不能保证条件 化到统计量。如用克里金方法得到的结果, 化到统计量。如用克里金方法得到的结果,其直方图和协方差 与原始数据计算结果会有很大偏差。 与原始数据计算结果会有很大偏差。 克里金方法只给出一个数值结果, 3) 克里金方法只给出一个数值结果,而随机模拟能给出多种数 值结果。 值结果。这些结果的差异正好反映了隐含在概率模型之中的不 确定性。 确定性。
20
沉积相
2011-5-24
沉积相分布图( 剥片)和孔隙度分布图( 剥片); 长 213-1 的 沉积相分布图(第 6 剥片)和孔隙度分布图(第 6 剥片); 21 渗透率分布图( 渗透率分布图(第 6 剥片);含气饱和度分布图(第 6 剥片)的对比。 剥片);含气饱和度分布图( );含气饱和度分布图 剥片)的对比。
201473070436河道加宽与光滑201473071437随机游走模型的应用图77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做出的北一区西区萨3油层第9小层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相图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做出的北一区西区萨3油层第10小层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相图20147307277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做出的北一区西区萨油层第9小层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相图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做出的北一区西区萨3油层第10小层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相图随机游走模型做出的北一区西区萨3油层油层第10小层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相图20147307344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辫状河沉积模式图
河流相
河流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1、岩石组合 1)河流沉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 2)上游偏粗,下游偏细。砾石成分复杂,有比较多的陆源砾石。 3)底部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鉴定标志之一。
2、结构 1)河流沉积的分选差到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 曲线常为双峰,正偏态; 2)粒度概率图上、常表现明显两段性,且以跃移总体为特征。
辫状河微相
河流相
河床滞留沉积特点: 砾石为主,成分复杂,源区砾石居多,也有河床下部基岩砾石,常叠瓦状 定向排列。砾石呈透镜状分布于河床最底部,向上过渡为心滩相和边滩相 的下部。与下部为冲刷接触。无层理构造。
河流相
边滩沉积特点:砂岩为主,成分复杂,长石含量高;由下往上出现由粗至细的粒度 或岩性韵律。
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组合,称之为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另一重要特征:多阶性
在一个地区河流沉积剖面上,若二元结构重复出现,就可形成河流沉积相 的间断性正旋回,岩性上出现间断性粒度正韵律,每一个旋回即由一个二元结 构所组成,通常也称为河流沉积的一个“阶”。 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
①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所造成,称为构造多阶,其特征是分布范围广, 具区域性,韵律和旋回性明显,最底部具明显的冲刷侵蚀界面,韵律间自下而 上无粒度由粗变细的总趋势;
河流相
河漫滩沉积特点:粉砂、粘土沉积为主。波状层理和洪水层理为主,可见水 平层理。具有不对称波痕、干裂、雨痕、植物碎片。 河漫湖泊沉积特点:粘土沉积为主,有粉砂出现是河流相中最细的沉积。 河漫沼泽沉积特点:粘土沉积为主,有粉砂出现,具泥炭沉积。
河漫沉积整体表现出如下特征 1)沉积类型简单:为粉砂岩和粘土
第三节 常见沉积相
第三节常见沉积相、岩相古地理及岩相古地理图一、大陆环境沉积1、山麓及山间盆地沉积类型特征:形成于山间和山前地带。
地势起伏悬殊,高差和坡度大,以快速堆积为特征。
如:洪积扇或冲积扇堆积,以粗砾为主,多呈棱角状,分选和磨圆极差,砾径大小混杂2、河流相分为河床、堤岸、河漫及牛轭湖亚相。
1)河床:可分为河床滞留、心滩或边滩微相。
河床滞留——砾石沉积,与下伏岩层呈冲刷侵蚀接触心滩——辫状河沉积,可见砾石;边滩——曲流河沉积,环流侧向加积。
2)堤岸亚相:主要细砂、粉砂和泥互层3)河漫:垂向加积。
发育层面构造和水平层理。
河漫滩(发育粉砂岩、泥岩)河漫湖(发育泥岩)河漫沼泽(泥炭沉积发育)4)牛轭湖:河流截弯取直留下废弃河道,发育粉砂和富含有机质粘土沉积,有化石河流沉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河床沉积(下);河漫滩沉积(上)。
呈现间断正韵律,韵律底部常有冲刷面。
3、湖泊相湖水深度分为:滨湖、浅湖和深湖。
特点:水体封闭,沉沉积相分布基本上呈环带状分布。
3、沼泽相:发育在潮湿区,水体滞留。
低能环境,暗色泥岩为主,夹煤层或煤线。
4、冰川沉积:寒冷地区,冰碛物多为棱角状,混杂堆积,砾石表面具擦痕。
二、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相以三角洲环境为典型代表。
沉积体由相互连接的三部分组成。
1)、三角洲平原(顶积层):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陆生生物化石丰富;2)、三角洲前缘(前积层)3)、前三角洲(底积层):海(湖)生生物化石增多由于三角洲沉积体不断向海(湖)方向推近,这时则以侧向加积为主,形成反旋回序列反旋回序列:在剖面上,沉积物自下而上呈现出由细到粗,是三角洲沉积的一个主要识别标志。
(三)海洋环境沉积分为滨海(潮汐带)、浅海(陆棚或陆架)、半深海(大陆斜坡)、深海(大洋盆地)1、滨海沉积相类型:也称滨岸沉积环境。
受潮汐和海浪的影响最为强烈a有障壁的海岸:潮坪环境(有沉积作用),无沉积作用的称为潮浦。
以潮汐作用为主。
潮坪可划分为潮上、潮间和潮下(亚浅海),0—50m 三个带。
沉积相
沉积相一、基本概念1、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2、相标志:沉积岩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是相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通常也成为相标志。
3、相序定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4、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
5、洪积扇: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地壳升降运动较强烈地区的风化、剥蚀作用剧烈,其形成的产物被山区的暂时性水流或山区河流带走。
当水流出山口,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水流携带的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
6、泥石流:当水携带的砾石和泥沙沉积物达到足够量时就形成了密度大、粘度高、呈可塑性状态的流体,称为泥石流。
7、弯曲度:指河道长度(l)与河谷长度(L)之比,又称弯度指数。
8、河道分岔参数:指在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砂坝的数目。
9、浪基面:通常把相当于湖浪1/2波长的水深界面称为“波浪基准面”,简称为“浪基面”或“浪底”。
10、三角洲:在河流入海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11、扇三角洲:由相邻高地进积到安静水体中的冲积扇。
12、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成为辫状河三角洲。
13、障壁岛:指海浪造成的长而低的、狭窄的沙岛。
14、潮道:在障壁岛之间,联系障壁岛后泻湖和海洋的通道。
15、澙湖:是为海岸所限制、被障壁岛所遮拦的浅水盆地。
16、淡化潟湖:潮湿气候区,注入潟湖的淡水大大超过潟湖蒸发量,澙湖水面高于海水面,引起上部水体进入海洋,长期如此外流逐渐淡化,形成淡化澙湖。
17、海流:由地球重力场或海水温度、盐度分布不均产生密度梯度而引起的海水流动。
Chapter3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与沉积方法
Chapter3沉积相的研究⽅法与沉积⽅法第三章沉积相的研究⽅法与沉积作⽤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鉴别主要是依据各种相标志;然⽽,这些相标志的获取和确定则主要来⾃三个⽅⾯:①地质;②地震;③测井。
⽆论哪种类型的资料分析与研究,它都离不开讨论这些标志的形成机理或沉积作⽤,因⽽可以说沉积标志是基础,测井和地震标志则是辅助。
第⼀节流体动⼒学的概念与⽔动条件分析⼀、流体动⼒学的概念⼀)⽜顿与⾮⽜顿流体及其搬运⽅式1、⽜顿流体与⾮⽜顿流体从流体⼒学性质来讲,凡是服从⽜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均称做⽜顿流体;否则称为⾮⽜顿流体。
所谓服从⽜顿内摩擦定律是指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随流速梯度的变化,流体动⼒粘度系数始终保持为⼀常数。
牵引流属⽜顿流体,沉积物重⼒流属⾮⽜顿流体。
1)牵引流(Tractional current)定义:“服从⽜顿内摩擦定律使碎屑物质作牵引运动的流体”,如含有少量碎屑物的⽔流(河流、海流、湖流、波浪流、潮汐流、等源流等)和⼤⽓流等;因此,牵引流也有⼈称流体重⼒流(fluid gravityflow)。
2)重⼒流(Gravity current or gravity flow)定义:“在重⼒作⽤下使碎屑物质与流体⾼度混合,不符合⽜顿内摩擦定律的⾼密度流体”,也称沉积物重⼒流(sediment gravity flow),它可进⼀步划分为①碎屑流(泥⽯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流;④浊流。
3)浊流(Turbidity current):属于重⼒流的⼀种,是指由⼤量泥、砂物质和⽔混合,受紊流⽀撑的⼀种⽔下重⼒流。
2、流体的基本搬运⽅式从物理学上来看,有两种最基本的物质搬运类型(或搬运⽅式),即悬浮载荷(悬移质)和床沙载荷(推移质),相对应的有两种搬运形式,悬浮搬运和推移搬运1)悬浮搬运(Suspension transport)空⽓或⽔流把细粒沉积物弥散开来(如粉砂、粘⼟级颗粒以及不同⽐例的砂级颗粒),并使其在流动的内部呈悬浮状进⾏搬运。
沉积相有关概念
沉积相有关概念1. 4.1沉积作用(沉积)从供给区母岩的离解,碎屑物的搬运,到沉积场所的沉积和沉积物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直到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沉积作用,简称沉积。
1.4.2沉积间断在沉积过程中,沉积作用停止期叫沉积间断,或称沉积的不连续性。
1.4.3 沉积环境指沉积物在沉积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流、构造、生物、物源、物理及化学条件等。
1.4.4沉积相指在特定沉积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征的沉积体。
分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大类,每一类中细分为:相、亚相、微相等不同级别。
沉积相的研究对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5 沉积体系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沉积相类型的组合体。
1.4.6 一级相(相组)与二级相(相)一级相(相组)是指按沉积物及其沉积环境所划分的沉积相最大单元,分为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三大类。
二级相(相)是相组中次一级相。
如陆相组可分为残积相、坡积相、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风成相、冰川相、沼泽相等;海相组可分为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等;海陆过渡相组可分为三角洲相、(?)湖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河口湾相等。
1.4.7三级相(亚相)与四级相(微相)三级相(亚相)是二级相的细分。
如河流相可细分为河道亚相、河漫滩亚相、堤岸亚相等;湖泊相可细分为湖泊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是三级相的进一步细分。
如河道亚相细分为边滩微相、心滩微相、滞留微相等;浅湖亚相细分为水下沙洲微相、席状砂微相、生物滩微相及泥坪微相等。
细分沉积相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认识油层非均质性及地下油水运动规律有重要意义。
1.4.8 相序(相层序、沉积层序)亦称相层序或沉积层序,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或环境)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
1.4.9 相变指沉积相在纵向上与横向上的变化。
它反映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特征的改变。
沉积相有关概念
沉积相有关概念1. 4.1沉积作用(沉积)从供给区母岩的离解,碎屑物的搬运,到沉积场所的沉积和沉积物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直到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沉积作用,简称沉积。
1.4.2沉积间断在沉积过程中,沉积作用停止期叫沉积间断,或称沉积的不连续性。
1.4.3 沉积环境指沉积物在沉积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流、构造、生物、物源、物理及化学条件等。
1.4.4沉积相指在特定沉积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征的沉积体。
分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大类,每一类中细分为:相、亚相、微相等不同级别。
沉积相的研究对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5 沉积体系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沉积相类型的组合体。
1.4.6 一级相(相组)与二级相(相)一级相(相组)是指按沉积物及其沉积环境所划分的沉积相最大单元,分为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三大类。
二级相(相)是相组中次一级相。
如陆相组可分为残积相、坡积相、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风成相、冰川相、沼泽相等;海相组可分为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等;海陆过渡相组可分为三角洲相、(?)湖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河口湾相等。
1.4.7三级相(亚相)与四级相(微相)三级相(亚相)是二级相的细分。
如河流相可细分为河道亚相、河漫滩亚相、堤岸亚相等;湖泊相可细分为湖泊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是三级相的进一步细分。
如河道亚相细分为边滩微相、心滩微相、滞留微相等;浅湖亚相细分为水下沙洲微相、席状砂微相、生物滩微相及泥坪微相等。
细分沉积相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认识油层非均质性及地下油水运动规律有重要意义。
1.4.8 相序(相层序、沉积层序)亦称相层序或沉积层序,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或环境)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
1.4.9 相变指沉积相在纵向上与横向上的变化。
它反映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特征的改变。
沉积相东北石油大学精华版
★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相标志:沉积岩的岩性特征(如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古生物特征(如生物的种属和生态)以及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是相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物质记录,通常也成为相标志。
●岩相: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序:指从一种相逐渐过渡到另外一种相的一系列相的关系或相的有序组合。
★相序定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够重叠在一起。
换句话说,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
★洪积扇:在气候干热、地壳升降运动较强烈的地区,风化、剥蚀作用剧烈,其形成的产物被山区的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或山区河流带走。
当水流流出山口,地形坡度急剧变缓(且失去两侧的阻挡),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
●山麓-洪积相随着冲积扇的沉积发育,其范围逐渐扩大,山前的冲积扇彼此逐渐联结起来,并掩埋和填充了山前的坡积和坠积物,形成了环绕山脉的山麓-洪积相。
★漫流(片流)沉积: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形成的宽阔浅水(多<0.3m),流速和水深骤减,使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形成席状砂、砾岩堆积体,称为漫流沉积.●筛状沉积:当洪水携带的沉积物主要为砾石而无或极少细粒物质(砂、粉砂、泥)时,在冲积扇表层便堆积了舌状砾石层。
因其粒粗、且细粒填隙物较少,而具极高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当下次洪水尚未流到扇缘之前,就沿着像滤水筛子一样的砾石层渗滤到扇体中去了,因此不能形成地表水流,从而阻止了粗粒物质的搬运。
扇体表层的舌状砾石层沉积称为筛状沉积。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3
面积大、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
烃源岩方面,找到了大油田,但油气源不清楚
厚40m
厚40-60m
log(TOC)
我国南方碳
0.01
0.1
0.4 0.5 1
10
中
酸盐岩层系发育
T3-J
上
扬
多套优质烃源岩, 但烃源岩、早期
子
中
T1+2
古
生
油藏的演化过程
界 海
及其衍生物对现
地层
P
相
层
今天然气藏的贡 献、动态演化过 程不明。
7、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镶边碳酸盐岩台 地,经修正的 Wilson相模式的 标准相带
相带横向展布的常见类型(镶边台地模式内,相带的分布由 海平面的位置所控制,A.高水位;B.静止水位;C.低水位)
8、陆棚模式
无镶边冷水(温带)陆棚的水动力区以及亚分类, 浪基面的侵蚀范围在30m—70m之间变化,涨水时的 浪基面可达到120m,风暴天气浪基面约在2模式)
陆表海台地和陆表缓坡模式(该模式针对的 是很浅的沉积环境,可以延伸至很广阔的区 域,对于陆表海台地可达上千公里,对于陆 表缓坡可达上百公里。以低能量相为特征)
由海向陆分为X、Y、Z三带X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灰泥及浮游 生物碎屑——有利于生油
Y带----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 的主要作用带,礁、滩 ——良好的储集 相带
4、碳酸盐岩缓坡模式
单斜缓坡的碳酸盐岩缓坡模式(将缓坡分成内缓坡、中缓 坡和外缓坡;晴天浪底、风暴浪底分隔的三个区域能量不 同,缓坡长度在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之间变化)
5、塔克模式
6、威尔逊模式(1969, 1975)
1-盆地相;2-广海陆棚相;3-盆地边缘或深陆棚边缘相;4-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相;5-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6-台地边缘浅滩相;7-开阔台地相;8-局限台地相;9-台地蒸发相。
沉积相——精选推荐
第五章沉积相第一节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沉积相东濮凹陷在构造上是渤海裂谷系的一部分(图5-1)。
是早第三纪的裂谷盆地,盆地堆积的新生界地层厚度达到7000米,其中下第三系厚度达5000余米。
盆地中段被高平集-习城集断层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分成两套内容截然不同的沉积体系。
北部凹陷主要为盐湖,其中发育五套盐膏层,而南部凹陷无盐膏沉积(表5-1)。
东濮盆地地层简表表(5-1)一、主要沉积相类型通过岩芯观察,沉积构造序列分析和钻孔综合录井资料的判识,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的沉积相主要有干盐湖、河流、三角洲、岸、滩(坝)及重力流等五种类型。
1、干盐湖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湖水被蒸干而形成。
其沉积模式如图5-1所示。
沉积序列如图5-2所示。
由湖岸至湖心的沉积顺序为:⑴、紫红色、棕褐色、褐色和灰绿色砂泥岩构成正韵律,韵律厚度一般为0.5-1.5米。
•砂岩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发育小波痕层理。
常见虫孔和炭屑。
泥岩多含粉砂,具干裂,含炭屑和云母片;⑵、瓦灰色白云质泥岩、含石膏团块;⑶、白云岩;⑷、瓦灰色泥膏岩和硬石膏、泥岩薄互层;⑸、盐岩,常夹泥岩。
在浅水泥岩中偶尔见到浅水重力流沉积。
砂岩单层厚几厘米至数十厘米,具递变层理和底面沟模型,跳跃痕和重荷模等。
本区盐湖主要发育于沙二时期。
2、河流⑴、间歇河间歇河沉积主要由紫红色和棕褐色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构成正韵律(图5-3I)。
单个韵律厚度一般不超过1米。
砂岩单层厚0.3-1米。
发育块状和平行层理,小波痕层理。
砾石多为泥砾并常显示出槽状交错层理。
泥岩单层厚0.05-0.2米,个别可达1.2米,泥岩中常含石膏团块与云母片,偶见虫孔。
间歇河主要发育于沙二时期。
⑵、辫状河辫状河的沉积序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图5-3Ⅱ)。
由紫红色、浅综色砂砾岩、含砂砾岩和砂岩构成正韵律。
韵律厚度1-4米,底部具冲刷面,自下而上可见块状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上部为洪泛平原沉积,由紫红色泥岩组成。
泥岩中往往含细粉砂。
沉积相的概念及其分类
相模式和相标志是恢复和再现古代沉积环 境的两个重要手段和钥匙。
Walker(1976)认为,标准相模式应起到四方面的 作用: ①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 ②对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 ③对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 ④对于所代表的环境或系统的水动力学解释来说, 它必须起一个基础的作用
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环境的分类 按照大的自然地理区划,可分出 大陆环境 海陆过渡环境 海洋环境
关于过渡环境有两种解释和划分法:⑴按位置 进行划分,⑵按作用营力进行划分。
从沉积学的角度,当然应强调作用营力。
刘宝珺院士 关于沉积环 境的分类
2、沉积相的分类
⑴第二种学派(物质表
现派)认为无法作出满意的 相的分类,因此他们只提出 环境的分类表,而不对沉积 相进行分类,只是指出典型
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 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 积相的发育的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 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Potter和Pettijohn(1963)认为“沉积模式实质上 是描述了再现的沉积作用的面貌”。
Walker(1978)认为沉积相模式乃是对沉积特征 的一种全面的概括。 刘宝珺等认为这种概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其 特征的概括,二是对其形成机理的概括。因此,模式 是具有解释性的。
他们提出的相分类表实际上还是环境分类。
关于相的命名原则,里丁(H.G.Reading, 1978)等认为,相的名称可根据不同情况,分 别按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或沉积作用来命名。 按环境命名的很多,如“海相”、“河 流相”、“湖泊相”等。 按沉积特征命名,如“交错层砂岩相”、 “笔石页岩相”等。 按沉积作用命名的有“浊积相”、“冲 积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滨带全部处于水下环境,是浅水波浪作用带,沉 积物始终遭受着波浪的冲洗、扰动。根据波浪活动 的特点及地形表现,可将临滨带区分为下临滨、中 临滨和上临滨三个部分
三.滨岸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 1. 岩石特征:纯净、成分成熟度高的砂砾岩
• 2. 结构:成熟度高,跳跃组分常分两组二、亚Fra bibliotek类型与沉积特征
1、海岸沙丘亚相 1)海岸砂丘:风成砂,特大风暴潮最高水位线以上
沉积物:中细砂 结 构:分选磨圆好 构 造: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细层倾角陡 平面形态:长脊形,新月形
1.海岸砂丘亚相
2)海滩砂脊 最大高潮线附近,平行海岸,线状 沉积物:较粗砂、砾、介壳碎片
(冲浪能量高,回流能量弱) 结 构:成熟度高 构 造:底冲刷、平行层理、
一、碳酸盐沉积的海洋环境特点
1)浅:海水太深,阳光不足,氧气不够,对藻类和底栖 无脊椎动物生长不利;位于CCD面之下的深海水域, 水压大,溶解CO2多,CaCO3不饱和
2)清:碎屑沉积物供给不充足
3)暖:主要分布于30°纬度的赤道南北温暖浅海地带, 如加勒比海大巴哈马滩、波斯湾、孟加拉湾、我国南 海诸岛及印度尼西亚巽他陆棚等地
• 盐度变化范围大——障壁岛遮挡, 泻湖水体蒸发,淡水注入
• 广盐性生物最发育—— 生物群种属和数量急剧减少,个
体小,壳变薄
• 三、潮汐通道和潮汐三角洲
• 1、潮汐通道: • 沉积特征: • 1)类似曲流河道,其沉积物主要由侧向加
积而成。 • 2)底部为残留沉积物,通常由贝壳、砾石
及其他粗粒沉积物组成,并具侵蚀底面;下 部由较粗粒砂组成的深潮道沉积,具双向大 型板状交错层理和中型槽状交错层理;上部 为中细砂组成的浅潮道沉积,具双向小型到 中型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及波纹层理。
③生物特征
• 原地生物化石较少。
④砂体形态
• 平行海岸的狭长带状,长一般几公里至 几十公里,宽数百米至数千米,厚数米 至数十米。剖面上呈底平顶凸的透镜状。
• 二.泻湖亚相——为海岸限制,被障 壁岛所遮挡的浅水盆地。以潮汐通 道与广海相通或与广海呈半隔绝状 态。
• 低能环境——沉积物以细粒陆源物 质和化学沉积物为主
• 3 .构造:各种成因交错层理、波痕 前滨:大型冲洗交错层理; 近滨:板状交错层理,向下出现水平层理; 生物扰动强烈
• 4. 生物特征:各门类海相生物碎片
• 5. 砂体形态:平行海岸线,长条状 • 6. 垂向层序:进积型沉积层序,
下细上粗的反旋回
有障壁海岸相
• 障壁海岸相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 ①与海岸近于平行的一系列的障壁岛(堡岛链); • ②障壁岛后的潮坪和泻湖; • ③潮汐水道系统,它连接着岛后泻湖、潮坪与广海,
常分两组;上部分选好于下部 构 造: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冲洗
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不)对 称波痕、菱形波痕、冲刷痕、泡沫 痕、流痕
4.近滨(临滨)亚相:波基面至平均低潮线,经常处于水下, 发育沿岸水下砂坝。
沉积物:中砂为主,上粗下细反粒序。 结 构:分选较前滨差 构 造:上部:砂坝推进形成较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 2、潮汐三角洲 • 潮汐三角洲和潮汐通道密切共生,它是由于
沿潮汐通道出现的进潮流和退潮流在潮汐口 内侧和外侧发生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 3、冲溢(越)扇 • 是在风暴期从障壁岛上侵蚀下来的砂质沉积
物被搬运到泻湖一侧形成的扇状沉积体。
• 4.潮坪亚相
• 平均低潮线和平均高潮线的位 置 —— 潮 坪 分 为 潮 下 、 潮 间 和 潮 上三带。
海相盆地沉积相
• 海相组的环境划分 • 根据海底地形及海水深度,可将海洋沉积环境划分
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
1)滨岸/海岸相:最大风暴潮线至浪基面 2)浅海陆棚相:浪基面以下的陆棚区 3)半深海相:大陆坡、陆隆 4)深海相:洋盆
滨岸环境: 根据海岸环境特征、水动力特征:
• 1)障壁型海岸: 具障壁岛、泻湖、潮坪
其中包括进潮口、潮汐三角洲和潮道。
• 一.障壁岛亚相——平行海岸高出水面 的狭长形砂体,因对海水的遮拦作用而 构成泻湖的屏障。
下部为砂坝或砂嘴,上部由海滩、障壁 坪、砂丘组成
①岩石类型
• 中—细砂岩和粉砂岩,分选和圆度较好
②构造
• 风成厚层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冲洗交 错层理,不对称波痕和冲蚀痕迹,虫孔。
上部双向倾斜的交错层理,陡者倾向陆地
1.海岸砂丘亚相
• 3)“千尼尔砂岗”-——滨海沼泽及泥坪的向海方向, 狭长海滩脊,树木丛生 (红树林)
• 沉积物:细砂及介壳碎片 • 生 物:较高地方常生长有常绿树木 • 规 模:高3~6m,宽数十至数百米,长数十千米 • 产 状:平行于海岸线 • 与一般海滩砂脊的区别:位于滨海沼泽地带的泥炭和粘
2)无障壁型海岸 (1)砂砾质高能海岸: 水下地形坡度大,波浪作用为主;
(2)粉砂淤泥质低能海岸: 地形平缓,潮汐作用为主
无障壁海岸相
• 一、环境特征 • 一)环境划分 • 高能海岸: • 根据海岸地貌特征可划分为海岸沙丘、后滨、前滨、
近滨(临滨)
• 低能海岸:潮坪
二)海岸水动力学特征
• 涨浪--升浪--破浪---碎浪
• 潮间坪
1) 泥坪/高潮坪——潮间坪的高 潮线附近,低能,泥质沉积为 主
2) 砂坪/低潮坪——低潮线附近, 能量高,砂质沉积为主
3) 混合坪/中潮坪——高潮线与 低潮线之间,能量中等,砂泥 质沉积
• 潮上坪——潮坪的潮上部分:沼 泽和盐坪
• 潮下坪——潮坪的潮下部分:潮 汐通道、水下砂坝和砂滩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二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一)欧文(Irwin,1965)模式
陆表海清水模式和能量相带的理想序列,由海向陆,分X、Y、Z三个带
X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沉积缘于Y带灰泥及浮游生物碎屑。——有利 于生油
土中,滨海沼泽可能由这种砂岗与海隔开。
2.后滨亚相(潮上带)——平均高潮线至海岸砂丘 受不同规模的风暴潮冲刷 沉积物:中细砂 结 构:分选、磨圆较好 构 造:平行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
生物介壳—— 风蚀残留沉积
3.前滨亚相(潮间带):平均高潮线至 平均低潮线,频繁的冲浪冲刷为
主 ——冲洗回流带 沉积物:中砂 结 构:成熟度较高,跳跃组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