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出版考试经验分享(一):出版专业中级过关记
出版专业考试经验高分通过出版资格考试小小心得和经验备考资料
![出版专业考试经验高分通过出版资格考试小小心得和经验备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fd971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3.png)
出版专业考试经历高分通过出版资格考试小小心得和经历备考资料1、啃书最要紧偶是“十一”才开始正经看书的,逼自己每天细看两章,是按照考纲熟悉、掌握、了解的标法,有重点的看,2、至少啃两遍等过完长假了,我就开始看第二轮。
不过一旦上班,复习效率根本上只有长假期间的一两成了。
还好临考前,领导恩准我们放了三天的温书假,正好利用着啃完第二遍书(说实话,看第二遍时又发现第一遍看的都忘了,毕竟自己都快三十啦,加上生完孩子后记性变好差呢)。
3、真题也要做最后两天,开始重点做真题。
因为啃书啃得还蛮细的,所以真题做下来根本上选择题能拿个八十分上下(当然得刨去那些老版内容的考题),这也让偶心里有了底。
此外还得主攻计算题。
说起计算题,我平时就老是会在计算器上按错数字,于是让LG去买了个正版卡西欧计算器,也算是给自己一点心理暗示。
不过结果也不管用,那天我照样按错数字,真是连自己都看不懂,4、不抛弃不放弃考实务的时候,看到版权页和选题的题目,真是傻了眼。
因为偶是做杂志的,上述两个考点平时压根没有实践过,那时候简直快抓狂了。
但平静下来想想,既然考了,总不能因为这两题就功亏一篑吧。
选题报告还好些,虽说没见过,但毕竟教科书上还有罗列出十几个要素,所以偶拼着劲地回忆着教科书上的内容,按着自己想象中的格式地写了一篇自以为是的报告文章。
至于版权页,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偶平时买书时总喜欢翻书价和出版日期,曾经多少次地扫过那一张版权页的内容。
于是在考场上,在考题图例的提示下,我逼自己快点回忆出来:上面有什么,没什么,大致什么位置?押宝一样地猜答案,心想十六分的题目应该能拿个七八分吧。
就这样,考卷最终被偶涂了个满满当当。
虽然不算圆满,但也真是竭尽所能了。
出版专业根底知识171,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161。
考前一天早休息,睡前千万别做题17号晚上,本来偶11点多就要睡了。
但心血来潮想起来再做一套08年的真题选择题。
没想到,做题只花了十几分钟,但却把人弄得很兴奋,竟然后来就失眠了呀。
学习资料:《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
![学习资料:《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669d37e009581b6bd9ebfa.png)
4.掌握出版物固定成本的特性以及固定成本包括的费用项目。
5.掌握出版物变动成本的特性以及变动成本包括的费用项目。
6.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7.熟悉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
8.了解出版物的定价目标。
9.掌握成本定价法与印张定价法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10.了解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与随行旧市定价法的概念。
10.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与随行旧市定价法的概念。
六、著作权与著作权贸易
内容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著作权的内容、归属、保护期和限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出版单位著作权管理的要点;著作权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
11.关于出版单位岗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知识。
五、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内容包括:出版物成本结构的基本知识;控制出版物成本的途径。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及其在出版物经济效益预测中的应用。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和定价目标。出版物定价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要求
1.熟悉出版物成本的总体构成。
2.了解控制出版物成本的途径。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生产和字体的演变。
2.了解我国早期的文献载体。
3.了解纸的发明以及影响。
4.熟悉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5.熟悉我国古代的刻书业。
6.了解我国古代的图书贸易。
7.了解我国近代出版机构种类。
8.了解我国近代出版物概况。
9.了解我国近现代印刷也的发展概况。
10.熟悉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5.掌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以及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出版资格中级考试笔记整理
![出版资格中级考试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e9344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a.png)
出版资格中级考试笔记整理嗨,考出版资格中级考试的小伙伴们!我呀,就像一个在出版知识海洋里摸爬滚打后上岸的小战士,今天想跟你们唠唠我的考试笔记整理。
这笔记可就像是我的秘籍一样,我觉得要是分享出来,对你们也肯定像及时雨。
我记得刚开始准备这考试的时候,那真叫一个头大。
出版知识就像一个大迷宫,我在里面晕头转向。
就好比你去一个超级大的商场,没有导购图,完全不知道从哪儿逛起。
那些出版的法律法规呀,就像商场里的各种规矩,这个不能做,那个要遵守,让人眼花缭乱。
我就跟我的学习搭子抱怨:“这也太多了,咋记啊?”我那搭子就回我:“慢慢捋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于是我就开始整理笔记了。
我先把出版的基础理论部分整理出来。
这部分内容,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不扎实可不行。
比如说出版的概念,它可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印成书就完事儿了。
它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从作者创作这个“剧本”开始,到编辑的精心编排,再到印刷发行,每个环节都得环环相扣。
我把这些知识点一条一条写下来,还在旁边画上小插图,就像小时候给课本做的笔记一样,让自己记得更牢。
然后就是编辑工作这块儿。
编辑就像是一个厨师,把作者提供的“食材”加工成美味佳肴。
我在笔记里详细地记录了编辑的职责,从选题策划到稿件审读,再到最后的加工整理。
这其中稿件审读可讲究了,就像厨师挑食材,要把那些坏的、不新鲜的东西挑出去。
我就写上了审读要注意的各个要点,什么政治性问题、科学性问题之类的,还举了好多例子,像有的稿件里出现历史事件的错误时间,这就是科学性问题,得给它纠正过来。
校对工作也不能小瞧。
我觉得校对就像是给这个“房子”做最后的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
我在笔记里写了校对的方法,什么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之类的。
我跟我的同学讨论的时候还打趣说:“这校对就像侦探找线索,一个小错误都不能放过。
”同学也笑着说:“那可不,一个标点符号错了都可能影响整个意思呢。
”我就把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标点符号的用法单独列了出来,像“的”“地”“得”的用法,每次看到都得小心谨慎。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年级串讲笔记完整版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年级串讲笔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0d107f4028915f804dc2f0.png)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年级串讲笔记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六章书刊印制夏丽英基本要求与考试内容:☆1.熟悉书刊印制的概念、印刷的要素与书刊印制的工艺过程(新增)。
★2.掌握国家关于书刊印制的管理规定(新增内容较多)。
◇3.了解图书印制常用的纸张、装帧材料和装订材料种类(2002年是熟悉)。
★4.掌握图书印制常用计量单位与纸张用量的计算(新增部分内容)。
★5.掌握印前制作的概念。
☆6.熟悉原稿的要求(为大纲新增)。
☆7.熟悉图文输入与输出的方法。
★8.掌握图文编辑的要求(为大纲新增) 。
◇9.了解印版的制作与打样。
◇10.了解平版印刷的工艺原理。
◇11.了解平版彩色印刷的呈色原理(新增)。
☆12. 熟悉书刊的订书方式(2002年是掌握)。
☆13.熟悉书刊装订工艺流程。
第一节书刊印制概述☆一、书刊印制的概念书刊印制,是指根据作品原稿印刷制作成书刊的整个过程。
就一般纸质书刊而言,印制通常包括三个阶段:1.印前制作阶段:是按照已作整体设计的书刊原稿制作出印版的工艺过程。
为印刷作准备。
2.印刷阶段:是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纸张上的阶段;出版三要素的“复制”,主要在印刷阶段实现。
这个阶段处于中心地位。
3.装订阶段:是将已经印有图文的散页纸张订合成册的阶段。
是对印刷的产物进行整理加工。
本章的印刷是指将图文信息复制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二、印刷的要素(一)原稿原稿是印前制作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一般有三大类:1. 文字原稿。
可以分为书写原稿、打印稿、印刷品原稿以及电子原稿。
2. 线条原稿。
可分为图表、连环画、钢笔画、版画以及电子原稿。
3.图像原稿。
(1)透射稿:反转片、正片、负片;(2)反射稿:素描、水彩画、国画、油画等各类连续调绘画原稿以及照片、印刷品等;(3)数字化图像稿:由扫描仪输入、数字照相机或数字摄像机拍摄以及由图像光盘等直接提供的电子原稿。
出版专业考试答题技巧
![出版专业考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a0f721a32d7375a417809d.png)
出版专业考试通过技巧首先,第一步,是跟随视频里老师的讲解学习教材,就像上课一样,该笔记的笔记,我个人建议以在书上划线为主,这样重点与非重点一目了然,而且节省精力和时间,当然你准备把书转手或者镶在镜框里保存的例外。
没有听明白不要紧呀,可以看第二遍,反正视频里的老师也不收你补习费。
其实,这一遍学习的目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教材的内容过一遍,对每章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考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仅此而已,记住个大概就行,别指望自己过目不忘,要不你也不用上论坛买资料什么的了!接下来进行第二步,跟着视频每上完一节课,就该进行习题练习了。
当然,因为你没有认真学习过教材,答错的题目一定会比较多,没关系,这很正常,要是看看视频就能通过,那考试的合格率也就不会始终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晃荡了。
你可以把做错的题目标记出来,先别忙,不是用纸笔纪录,那太原始了。
我建议的方法是,将做错题目的题号改成红色或者蓝色,反正是越醒目越好!这样保存后你随时可以打开看看自己有那些东西没有掌握了,等你做对了再改成正常的颜色。
什么?担心现在做对的题过一阵子忘了!别急,有办法,那是第四步的任务,你着什么急呀!第三步,是针对你做错的练习题,也就是没有掌握的考点内容来阅读教材,只看你没有掌握的那部分,怎么样,节省了不少时间吧!这个步骤不见得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有可能你要把书上的考点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上二三遍,总之就是看完书做题,做错了,再看书,再做题,直到做对为止。
是有点累人,不过想想今后远大的钱程吧!咬咬牙,就当自己是给陈水扁整理案卷呢!如果你按照上面的三步一章一章把教材内容都复习完了,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进行第四步了。
现在你已经基本掌握了考试所需要的内容,下面进行实战综合演练。
那3套综合练习试卷就是干这个用的,它可以全面系统地对你的复习情况进行测试。
做的时候就当自己真的是在考试,按规定时间答题,然后看标准答案,给自己打分,看看结果如何。
当然,对于做错的题目还是,看书,再做题的过程。
教你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考试法宝.doc
![教你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考试法宝.doc](https://img.taocdn.com/s3/m/86960d873968011ca2009159.png)
教你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考试法宝
:前程() 2010-1-1915:45:59 【前程:】
我是去年一次性通过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的,深知及格的不容易,现将我的考试经验献给大家,请大家参考。
1、学习时要以课本为根本,把课本上的东西都理解好了,尤其是要把课本上的题和历年的考试题做得倒背如流,这样才能应付考试。
出版专业考试要通过并不能,但必须要用心去记一些东西,很多细节性的知识点往往对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2、大家在应考时应该要统筹全局,要把《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两本书的大纲要求都记准记好,如果你的记性不太好,那么就要用心去理解记忆。
其实做题的效果最显著,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做加在教材中找答案,重点复习一下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的内容,这部分要看通全篇。
3、其实考试并不能,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相信所有的坎都不再是坎,它会是很好的台阶,让我们通向更美好的地方。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r选择题难点解析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r选择题难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c608e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6.png)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r选择题难点解析陆嘉琦【摘要】文章按照《考试大纲》划分的若干模块,对考生得分率普遍较低的部分选择题进行解析.同一模块内按照先单选题、后多选题的次序,着重说明那些有错的备选项究竟错在何处,有时也对正确项稍加说明.因为涉及的题目大多数是多选题,只有少量单选题,所以本文只对单选题特意说明,而对多选题不再说明.【期刊名称】《出版与印刷》【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7页(P79-85)【关键词】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选择题【作者】陆嘉琦【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一、出版物选题策划部分第26题本题考核关于选题申报的知识。
选题申报是编辑人员策划了一个选题后报请出版单位领导审核和组织集体论证的必经步骤。
选题的策划,既可由一名编辑进行,也可由数名编辑共同进行。
在前一种情况下,选题报告的撰写和选题申报单的填写是由同一编辑完成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下,选题报告和选题申报单则既可由同一编辑完成,也可由参与策划选题的若干编辑分别完成。
由此可见,C项“选题报告的撰写和选题申报单的填写应由同一编辑独立完成” 的说法,仅仅适用于前一种情况而不适用后一种情况,失之片面,不够准确。
在出版单位内,三级审核的要求不仅仅适用于审稿,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
选题申报也是同样。
编辑人员对选题的策划可以视为“初审”,然后要经过编辑室一级的集体论证,通过后才能报总编室安排进行整个出版单位范围的集体论证。
编辑室主任是编辑室的负责人,但不能完全替代编辑室集体。
这样,即使是编辑室主任策划的选题,也应该首先在编辑室范围内进行论证,通过后再报总编室安排集体论证。
所以,E项“编辑室主任自己策划的选题,可直接报总编辑批准”的说法违反了选题申报的规范,是错误的。
第28题本题要求考生判断编辑在组稿后为当好作者的参谋,需要从哪些方面给予作者一些帮助。
创作作品是在已积累一定精神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智力劳动,所以参考使用一些已有材料是常见的。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知识(第五章)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知识(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65335493b9d528ea81c77995.png)
第五章书刊校对业务第一节校对工作的规范和程序(P220)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了“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制度”。
责任校对制度(按《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1.责任校对须由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2.责校应参与本稿件校对工作,重点是承担稿件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3.责校承担各校次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并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三校一读制度:1.初校、二校、三校和一次通读检查后,书刊才能付印;2.重点书刊、工具书等,应增加校次;3.终校必须由出版社具有中级以上具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一、校对工作的操作工序▲▲▲(一)基本操作工序: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对片各个环节。
1.誊样:是在结束对一种书刊某次校样的校对之前,将几份校样上确认需作的改动誊抄至一份校样上。
一般由责编(或责校)负责誊抄,但责校必须复核检查。
又称“过红”、“并样”。
2.核红:是指检查核对前次校样上色笔批改处在后次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并校正其未改或错改处。
分:校次间核红和付印清样核红两种。
⑴校次间核红:将排版单位改样后打印出来的新校样与退交改样的前校样进行核对;一般由三校核。
⑵付印清样核红:将排版单位根据付印样改样后打出的新校样与付印样进行核对。
一般由专人先核对一次,再由责校复核一次并清点页码,最后交责编、复审者和终审人员审查认定。
付印清样核红注意事项:①除核对前次校样修改之处是否在新校样改正外,还要注意新校样每个页面四周、各行起止文字与前次校样是否一致。
②若付印样存在捅行、捅版情况,不仅要核对改动之处,还要全面核对牵连到的相关字、行、面;③若发现应改未改或不应改而改的地方,必须在上下各三行中检查一遍,以免改错地方;④若页码或版面有变动,应检查目录、书眉、索引中是否已做相应改动;⑤或前次校样无错,新校样却出现新增大段文字和格式变化等情况,此时应作全面检查,以防还有类似差错⑥核红时如发现付印清样中个别页面存在较多差错或重要差错,应改样后重新输出改动页面,重新核红。
出版专业资格真题解析经验分享
![出版专业资格真题解析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422043d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0.png)
出版专业资格真题解析经验分享在出版行业中,持有出版专业资格证书是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扩展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然而,要通过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并非易事,更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解题经验。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真题解析经验,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出版专业资格证书。
一、考试概况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其中笔试是主要的考核方式。
笔试分为两个科目: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
理论知识科目考察考生对出版行业的了解程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出版理论、编辑出版制度、版权管理等内容。
实操能力科目则注重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包括编辑技巧、审校能力、市场营销等。
二、真题解析1. 理论知识科目理论知识科目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考生应注重对出版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了解,例如《传媒法》、《著作权法》以及最新的出版政策等。
同时,还应熟悉出版物的生产流程和行业规范,比如文稿编写、排版印刷流程、目录编制等。
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细致的辨别题干中的关键词,选项中的差异以及排除干扰项的能力。
2. 实操能力科目实操能力科目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部分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题来考察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解答案例题时,考生要注重细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正确认识问题和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操作题中,考生需要熟悉常用的出版软件和工具,包括图书排版软件、图片编辑软件等,同时要注意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三、备考经验分享1. 制定学习计划备考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考生应提前规划学习时间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将重点放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上,同时保证对各个科目都有一定的了解。
2. 多做真题做真题是备考的关键,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了解考试难度和考察重点。
考生可以选择购买专门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辅导书籍,并结合在线资源进行练习。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解析,总结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方法。
出版资格考试过来人经验次通过初级中级
![出版资格考试过来人经验次通过初级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65f925736137ee06eef918ae.png)
出版资格考试过来人经验次通过初级中级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第一阶段浏览教材教材如果有条件可以提前购买,孔夫子网、淘宝网甚至编辑论坛都有教材卖,手里有书心不慌嘛,呵呵。
3月一到,教材就可以闲的时候随便翻翻了,此时要你记你也记不住,翻翻就好了;案例那本书可以当闲书来看,那些小故事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帮助,提早学习了案例,就可以避免考试前手忙脚乱看不进去书的问题,毕竟案例也占至少二十分呢,这个分不能轻易丢。
第二阶段做习题8月以后,书也翻了一两遍了,虽说没能记住,不过多少也有个印象,那就开始按照章节做习题吧,建议大家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练习和参考答案》,里面的习题都自测一下,了解出题的方式。
第三阶段认真看教材转眼到了9月,有了之前几个月的“翻”书,现在再针对大纲理出重点、次重点,按照大纲上注明的掌握、熟悉、了解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自己也可以归纳出每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归纳的相关内容,回头我可以传到编辑网来),大家都是编辑,归纳能力都比较强,书中的某级标题其实就可以作为选择题来出,熟悉了这些标题,那做起选择题来自然轻松。
月底的时候,可以把书中的计算题好好研究一下,公式不用死记硬背,理解了自然就记得住,在编辑网上找些计算题多做做,加深印象。
案例也要再好好熟悉熟悉;法律那本书就不用怎么看了,一来没时间,二来也记不住,可以结合教材中提到的或者案例里提到的相关法律条文来看,这样更有针对性。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有长假,这七天也不需要天天看书,那也太辛苦了,可以抽出几天来做做编辑网上的各年真题,没必要全部做,做近几年的就好了,了解一下试题是怎么个出法,做到心中有数。
长假过后,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这期间可以把教材再大致翻一翻,琐碎的时间就翻翻案例书。
大家都是有工作的人,不可能像学生时代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能利用工作之余来复习,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就一定要有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临考试了,才发现这也没看,那也没看,复习的效率自然就很低。
出版中级考试经验
![出版中级考试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842e2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9.png)
出版中级考试经验
出版中级考试是评价和认定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考试。
在备考和参加考试的过程中,以下是一些经验分享:
1. 了解考试大纲:在开始准备考试之前,详细了解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以及考试要求。
这样可以确保你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要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3. 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择一本适合你的教材,最好是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辅导书籍和在线资源,帮助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出版中级考试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巧的掌握。
在复习时,要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5. 多做真题:做真题是检验自己掌握情况的有效方式。
通过做真题,你可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出题形式,同时也能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而加强复习。
6. 注意时间管理:考试时间有限,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时间管理。
要提高效率,避免浪费时间。
同时,在考试时也要合理分配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答题。
7. 保持积极心态:考试前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是正常的。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
同时,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最后,祝愿你顺利通过出版中级考试!。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知识(第一章)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理论与实务知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5bdb7d28bd63186bcebbc95.png)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编辑在进入审稿阶段之前要经历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和组稿三个环节,选题策划是中心环节,信息采集时为选题策划打基础,组稿时选题策划的具体化。
一、选题与选题策划▲▲(一)选题1.概念:是指经过多方面分析、考量而选中主题后拟实施的出版项目。
2.类型:按规格分: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分:重点和一般选题;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概念:是编辑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1.信息梳理2.选题设计▲▲▲①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②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设想作品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初步设计出版物的形态结构);③拟订出版项目的运作方式(选择作者对象和安排时间进度;考虑资金投入与产出状况、预测生产成本、估算销售价格和数量,设想营销方案)④撰写选题报告3.选题论证(集体论证)4.选题优化第二节选题设计(P8)▲▲▲选题设计:构思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安排选题实施方案——设计出版物营销方案一、构思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构思阶段应注意:①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保证立意上出新②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与选题有多大契合度-——保证社会效应;③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什么,与选题特色是否关联——未来竞争力。
1.明确读者对象2.设计主题和名称:指选择该未来图书中需要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①细分读者群体并分析读者需求,同时根据本出版单位的业务特长,确定图书主题方向;②根据读者需求程度,具体调整纳入图书的信息内容。
3.设计体裁和篇幅①体裁:理论/通俗;文艺/科学;一般读物/工具书;原理/实例;文字/图片;单向/双向②篇幅:主要考虑图书的主题内容和体裁,生产成本、目标读者群体的购买力状况等。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0d2fd05de80d4d8d15a4f8c.png)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一)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二)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3.政治性和思想性4.经济性和产业性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
(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3.对科技发展的影响:(1)发现先进科技成果并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2)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
(3)科技读物使人们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优化文化选择。
(4)促进文化交流。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46764b4e87101f69e3195d3.png)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选题策划的概念审稿前三环节: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
设计阶段的中心环节:选题策划选题要考虑:读者需求、市场前景、自身条件选题规格分: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向性选题选题重要性分:重要性选题、一般选题选题制定时机分: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基础准备、选题设计、选题论证、选题优化选题设计: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构思出版物总体结构选题论证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制度: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内容: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出版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信息采集的方法: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专业市场调查信息采集的要求: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策划选题三方面:出版物内容与形式设计、市场预测、实施方案设计图书内容设计:主题设计、体裁设计形成消费需求形成原因: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职业和专业工作图书的定性:设计图书的主题方向图书的定量:知识信息数量图书主题设计:分析读者状况、出版物市场状况、本出版单位自身状况(人力、物力、财力)体裁设计: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信息的接受程度受: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特点、情感取向、生活经历、职业特征等影响体裁设计分:理论阐释、通俗讲解、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一般读物、工具书、原理阐述、实例分析为辅、实例分析为主、结合实例讲解原理、文字介绍为主、图片表现为辅、图文并重、相互补充、单向讲解、一问一答图书形式设计:书名、篇幅、开本、装订样式、版面形式篇幅设计考虑:主题内容和体裁、生产成本和目标读者群体购买力状况等因素篇幅设计:范围越广、普及性越强、篇幅越大篇幅过大:成本增加、抑制购买力、价格上升、减少发行量篇幅过小:性价比下降、减少购买力、减少发行量篇幅设计涉及图书生产成本测算(直接成本)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设计市场预测:读者需求情况、同类出版物情况、选题特色同类出版物情况:内容、特点、时间、数量、销售和读者反应6方面分析比较选题特色分析:内容、形式、特点、定价、上市时间等因素实施方案设计:作者的落实、时间安排、成本与定价预测、宣传计划、营销策略作者的落实:思想水平、学术能力、行文风格时间安排:交稿时间、审稿时间、退修时间、编辑加工时间、校样处理时间、印刷装订时间、出书时间等宣传计划:宣传方式、联络媒体、不同阶段重点、时段安排、场所安排、费用估算营销策略:图书的内容与形式、目标读者及需求、作者声望及写作特色、产品面世销售契机等选题报告的撰写选题报告的形成:编辑起草、编辑室主任审核、(退编辑处理)、审核后编辑室初步集体论证、出版单位领导审核、(退编辑室修改)、审核后全社性集体论证会论证选题报告内容:选题名称、提出选题的原因及目的、选题价值、选题形成过程、选题内容与形式设想、读者对象、拟请作者、与同类出版物比较、时间安排、效益预测、市场营销情况、其他方面选题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出版价值出版价值: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选题的内容及形式设想:主题类型、特点、范围、重点、体裁、篇幅、成品的物质形态、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框架、套书或多媒体形式的每种名称和结构组成读者对象的目标群体及需求情况:目的是审核策划者内容层次、篇幅、表现形式、发行范围、促销方式是否合适拟请作者: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研究或创作成果、写作能力、写作风格同类出版物比较:内容上、表达方式上时间安排:交稿时间、发稿时间、出版时间效益预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量利分析原理(成本、销量、利润)印数估计分析资金投入产出市场营销建议:宣传要求和方式选题论证:确定选题计划的决定性环节选题论证方式:一级论证、分级论证一级论证:全社范围内、分析选题价值、可行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形成选题计划分级论证:编辑室论证会、编辑室主任汇总交总编室、总编室汇总成全社初步选题计划、全社论证会社长或总编辑主持、编辑销售宣传出版部门主任参与选题论证的内容:精神文化价值判断、市场适应性判断、效益判断、可行性判断精神文化价值判断:弓I导性、独创性市场适应性判断:针对性、前瞻性效益判断:社会效益第一的选题计划的内容:总则、列题总则: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分类统计与分析列题:分类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作者姓名及单位、主要读者对象、估计规模、预约交稿日期等选题计划类型:按主体分国家组织、数家联合、一家制定。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综合题难点解析(中级基础知识)
![2016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综合题难点解析(中级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bbca37cfc789eb172dc8dc.png)
“ 改编 ”也不 属于 编辑工 作 的范畴 ,同样 应
予 以删除 。 复 制是 以各种方 式根 据作 品内容制 成一
等社会 发展要 素对 出版活动 产生决定性影 响;
另一方 面 ,出版活 动对 社会 的政 治 、经 济 的能动作用 ,
份 或多份 与其 内容信 息相 同的物质 产品 的活 动 。复制 的过 程 ,就是 出版物 的商 品生产 过
信 息资 源和物 质 资源。人 才资源 由出版者 队 伍 、作者 队伍 等构 成 ;信 息资源 由出版物 的
精 神文 化 内容 、全社 会 的文化 积 累 、出版 单 位 和 出版物 的品牌 信息 以及市 场的 文化需 求
工 作 ,前 后逻 辑有 误 ,应 将第 四、第 五两 段
调 换位 置。要 特别 注意 的是 ,作 品是 出版 活 动 的前提 , 这里 的 “ 作 品” 是指可 以转化为 “ 出 版 物” 的作品 。7 6 题 第三段 认 为 “ 所 有种 类
第 一个环节 ,应予 以删除 。7 7 题 第三段 中则 认 为编辑 工作 除 了要对 作者创 作 的 已有作 品
进行选择 、 优化外 , 还需要 “ 改编”已有作品 ,
同其他 各类社 会文 化活 动一样 ,出版 活
动与社 会发展 也存 在着 能动性 与决定 性 的辩
证关 系。一 方 面 ,政治 、经 济 、科 技 、文 化
行 的活动 。在我国 ,出版这一概念强调编辑 、
复 制 、发行 三 位一体 ,不可 分割 ,即三个 要
素 缺一 不可 ,共 同构成 了开 展 出版 活动 的必
要条件 , 而非 7 6 题第二段 中认为的充分条件。
作 以及 出版历史 知识 等 内容 ,各设 置了 1 0 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出版考试经验分享(一):出版专业中级过关记
说说我的切身感受吧,要过中级,实际上并不难,无论你追求的不是“高分通过”,还是“正好通过”。
相信你在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哎这题目根本就不难嘛,书上就有答案啊,哎以前也考过啊。
但是就是这样似曾相识的题目,你却未必能将它拿下。
好,下面从我个人的复习经验切入正题。
我的复习计划从年后4
月份开始,因为这个时间正好是年后上班之后的一段时间。
一个年过完进入工作状态,会有许多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心情又还停留在假期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从4月份开始,工作状态渐渐稳定,心情也收了回来,这个时候开始复习,时机恰当。
当然有些小伙伴心情稳定不受影响,是可以提前复习的。
一般来讲,从3月或4月开始复习,时间是非常充足的了。
第一阶段:4月、5月、6月,主攻教材。
这3个月时间我基本上用来主攻教材,也就是《出版专业基础》《出版专业实务》,另有一本《数字出版基础》,学有余力的小伙伴也可以看看,但是我没有看,教材方面,我只啃了前两本。
3个月的时间专啃这两本书,我的习惯是系统的啃两遍。
啃第一遍的时候做笔记,把大纲理出来。
第一遍过书非常重要,相信大多数小伙伴都在出版单位工作,有些出版单位的工作有一个季节性特点,就是七、八、九月特
别忙,因为要赶秋季用书。
然而这几个月又恰巧是复习考试的重要时间段,所以工作与复习的时间一旦安排不妥,会既影响工作又影响复习。
所以在第一遍啃书的过程中,你就不要在心里想着,我还有第二次机会,这一次就大致看一看。
这种想法一定要打消,每一遍啃书你都要当做最后一遍来啃。
那么,第一遍下来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算有效学习咧?要在做题的时候知道每一题是出自基础还是实务,是属于哪一章节的内容,并且心里要清楚基础与实务的内容框架,在核对错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出来这道题的答案应该在哪本书上的哪个地方去找。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咧?我的经验是,看一章内容做一章的笔记,每一天啃书之前先把前一天所啃的内容再嚼一嚼。
如果你工作不是很忙,复习时间充裕的话,我的建议是不定期复习前面的内容,这样记得会牢一些,不容易忘记。
啃第二遍的时候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兼顾每章后面的习题,看完一章就做习题,在心里把答案说出来,有时候在本子上写出答案的关键字,因为这些题目认真做起来很费时间,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心里“默做”,想不出来再从书上找答案。
也可以结合一些其他复习资料来啃第二遍。
第二遍的宗旨依然是熟记书本内容,通过做题来记知识点。
不要觉得用3个月啃两本书很浪费时间,吃透教材是拿分之根本。
我在啃第二遍的时候还结合了群导的每周一讲,每周一讲很详细的把
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给罗列了出来,帮助大家重点记忆,非常有效。
第二阶段:7月、8月,主攻真题。
这一阶段是真题轰炸阶段。
因为有了前3个月对教材知识的积累,接下来就是做真题了。
认真反复地做近8年来的真题,顺序是从最近的一年开始往前做历年的真题。
系统地做下来,你能够感受到出题侧重点的波动、高频出现的知识点以及题型的变化。
这个时候做题就不能偷懒了,要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做题。
做完一份试卷后,一定要及时对答案,检查错题。
如果不及时查错,那么做这份真题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切记要认真分析错题,这样才能知道为什么错了。
刚开始做题的时候你会觉得哎呀我都把书本吃得这么透了,而且题目看起来都不难,怎么还拿不到分。
有这样的感受很正常,不需要担心,更不能灰心。
拿着做错的题去比对教材,你就会发现很多知识没掌握,而这些知识是你在前一阶段纯粹看书的时候,因为思考的盲区被直接遗漏了的。
这些遗漏的知识点非常重要,往往就是拿分点。
所以说历年真题真心要好好做,错了没有关系,就怕不错,不错就找不到盲点。
找到了盲点,你才知道劲儿要往哪里使。
另外,在这个阶段,结合做题,你要开始刻意地去记那些计算题的公式。
我原来以为记公式非常困难,但实际上比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首先书本在首次涉及该公式处,会给出一个相应的题目。
这个题目非常简单,但非常重要。
我的方法是把这些简单的题抄写到
本子上,然后变换数值,把一题变成多题,再一题题做下来,然后这个公式我很快就记得了,复习到最后的时候看一眼题目就知道要用什么公式,非常有成就感。
另外,我把所有类别的公式都写在了卡片上,计算定价写一张,计算印制费写一张,等等。
反正就是分门别类的写在了卡纸上,每天空闲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推一推。
这是对于我这种数学特别不好的人的最蠢的办法,但是效果很好。
到后来拿到题目,根本就不需要回忆公式了,公式就在笔尖,下笔的速度比我的记忆都快。
这也是今年两科最后的大计算题满分拿下的原因。
第三阶段:9月、10月、考前,专题、模拟冲刺。
越是临近考试,心情越容易浮躁。
很多小伙伴到了这个阶段,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好,就渐渐失去信心,最后破罐子破摔,书也不好好看题也不好好做了。
其实,在有了前面几个月的铺垫之后,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这两个月,我主要是做专题,单选、多选、编辑加工、审稿、计算、案例分析等等。
特别要搞清楚类似题型之间的区别,心要细。
做题—对答案—翻书—归类整理—记忆,这一系列是自然发生的。
如果你是从3月或者4月开始坚持复习,那么到了9月,你往往已经有了底气。
非常好。
从9月开始,你只需要做题做题兼顾看书,复习那些冗长易忘的知识,按部就班地来就好了。
但是,如果你之前一直没有启动复习模式,到了9月,你突然觉醒,觉得再不复习就来不及了。
对于这一类同学我
只想说,从9月开始进入复习状态,通过考试也不是没有可能。
曾经我有一个同事,他就是临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的,结果真的通过了。
所以说万事皆有可能,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能放弃。
当然了,你从9月开始复习的话,策略就需要改变了。
我的建议是做题与看书同步进行。
题依然是以真题为主,书还是那两本书。
看书是为了做对题,做题是为了巩固看书的效果。
总结看书—做真题—做专题。
以上各阶段中,我穿插了群导的两种辅导培训资料,一是完全套餐(好像是这个名字),二是考前冲刺。
这两种资料对我的帮助很大,在后来快要考试的时候,书我已经完全看不进去了,每天靠做题度日,好多题目依然是一做就错,每天给群导发私信问问题,群导很耐心的给我讲解,还有群里的小伙伴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中级考试成绩出来是147和150,我其实是非常满意的。
关于经验,还想再说几点:1.无论在复习的哪一个阶段,书本不能丢。
错题时要翻书,集中记知识点的也要翻书,有事没事都要翻书; 2.
单选和多选,得选择题者得天下。
单选相对来说好拿分一些,多选有难度,如果不能确定选项的对错,就选择能确定的,模棱两口的不要选。
反复做反复错和一做就错的题,建议拿本子记下来,好好研究。
在以上3个阶段中,看书(包括教材、大纲、法律法规等)和做题都是穿插着来的,但是每个阶段都有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再多做做群导的资料,相
信你一定能够轻松拿下中级的。
3.心态很重要。
越接近考试调整心态越重要,到了10月,你书还没看完,或者题还没做完,你就慌了。
心想肯定过不了了,这种想法通过大脑传达给你的时候,直接影响就是,题也不好好做了,在心里已经种下“考不过”的种子了,最后真的就过不了了。
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是站在考场外,你都不能有这样的想法,都不能让这种消极思想干扰你的复习节奏。
毫不夸张的说,直到考前,我还在看公式。
尽管那些公式我已经记得很熟了,可是我一看,哟,这公式我熟,心情就好,带着好心情进考场,总比坏心情要强吧。
有同学说,那考前看公式,一看,哎呀,这公式我还没记住,那心情不就糟糕了吗?同学你是不是傻,没记住抓紧时间记啊,万一一会儿考试就考到这个公式,你就赚到了啊,少则一个选择题,多则一个计算题,你想想多少分!最后,希望我写的过关经验能给大家一点启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复习节奏,并坚持下去,这才是重点。
祝大家2017
年顺利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