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荨麻疹
张池金教授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
张池金教授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丁思路,张池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摘要]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病患者的病情可反复发作,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张池金教授长期从事临床皮肤病诊治工作。
他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因多与外感及内生风邪有关,其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及脾失健运。
治疗该病宜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法。
本文主要总结张池金教授采用祛风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并附临床验案两则。
[关键词]张池金;荨麻疹;中医;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6-0155-03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的比较(s x ±)组别例数TNF-α(n g/L)CRP(mg/L)IL-6(n 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五物汤组6043.23±5.2420.62±4.2511.37±1.72 4.22±0.5318.88±3.52 6.64±1.22西替利嗪组6043.58±5.3327.96±4.8811.74±1.807.61±1.2918.74±3.2912.27±2.09t 值0.368.78 1.1518.820.2218.02P 值0.350.000.120.000.410.00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Q 评分的比较治疗前,五物汤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74.28±2.16)分,西替利嗪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74.54±2.11)分;两组患者的GCQ 评分相比,P >0.05。
治疗后,五物汤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106.61±7.32)分,西替利嗪组患者的GCQ 评分为(98.24±5.25)分;五物汤组患者的GCQ 评分高于西替利嗪组患者,P <0.05。
中医荨麻疹
中医荨麻疹中医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作“风团风疹”或“风丸风疹”,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色隆起的疹子,伴有瘙痒和刺痛感。
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体内的风邪和湿邪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在中医荨麻疹的治疗中,通常采用中药治疗和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以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荨麻疹在中医的分类中属于“皮肤病”范畴,其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内伤和情志不畅三个方面。
外感即指病因来自外界,属于感冒、风寒、湿邪等。
内伤是指病因来自体内,主要是由于体质虚弱、气滞、湿热等引起的。
情志不畅则是指长期的情绪波动引起的。
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体内的风邪和湿邪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
风邪能够使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湿邪则会导致皮肤发痒、湿疹、脓疮等。
中医对于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有三个方面:药物治疗、调理体质和情志疗法。
药物治疗方面,中医常采用中药合剂,如“柴胡疏解”、“白芍清逆”、“黄连解毒”等。
这些中药能够清热解毒、疏风散寒,起到镇定皮肤、减轻瘙痒的作用。
调理体质方面,中医强调平衡阴阳,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荨麻疹多属于寒湿体质,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如生冷食物、凉性水果等,同时要适量多喝温热开水,加强体内湿邪的排泄。
此外,适量参与有氧运动,保持适度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
情志疗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使气机升降失调,从而诱发或加重荨麻疹的症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过大的情绪刺激。
除了上述中医治疗方法外,荨麻疹患者还可以进行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理疗。
这些理疗方法能够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活化机能,从而增强体质,改善疾病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中医治疗荨麻疹时,患者应选择合适的中医医师,并且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同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个体化治疗。
总之,中医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注重从根本上调理体质,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唐定书主任医师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经验
皮毛” 的理论 , 用药时还 注意结合 了现代 药理研究的成果, 临床 疗效较好。 中图分类号: 29 1 R 4 .
荨麻疹是 由于 皮肤 、 黏膜小血管反应 性扩张及渗 性
现 因人而治的原则 , 紧扣病机 随症而治 。
收稿 日期: 0 9 1- 6 2 0— 12 作者 简介: 穆迎涛 (9 2 , 硕士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1 8 一) 女, 皮肤
病的中医治疗。
, 荫 伸 ‘ 20 第 3 第 期G slm T , 1V. . - m 盖 0 年 2卷 5 au uofC 20o3 o 1 n l M 0 1 N5 o o 2
… … … … 0 ・o
i 经 验 交 流 ・l ・
c- ・0 … ・(… 一 0 … 0 ・0・ 0 c‘ (>
导致 肺 热 者 , 皮 肤 科 多会 发生 面 部 皮 炎 、 疹 、 在 瘾 风热 疮 、 粉 刺 、 游 风 等 疾 病 , 时应 辨 识 病 机 之 主 次 , 表 里 同 治 或 面 此 或
5I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主要 由外风致病 , 由腠理不密, 多 或 胃肠湿热 , 复感外邪 , 客于肌表, 致营卫失调而 发。 本病可发 于任何年龄、 季节 , 初发多属实证。 风热型荨麻疹多表现 为: 风团鲜红 , 灼热、 剧烈瘙痒, 遇热加重, 得冷则减 , 舌质红 , 苔 薄 白或薄黄, 脉浮数。 导师在 3 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总结 出
一
成 为: 黄芩 1 , 5 防风 1 , 白皮 1 , g 5g 桑 5g 地骨 皮 1 , 0g 牡丹 皮 1 , 5g 赤芍药 3 , 0g 生地黄 2 , 0g 蝉蜕 1 , 蚕 1 , 0g 僵 0g 甘 草 3g 。方 中黄芩、 白皮、 桑 地骨皮, 清宣肺热, 泻肺火 ; 防风 去皮里膜外之风 , 疏散风热 ; 牡丹皮、 生地黄 、 赤芍清 热、 凉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辩证论治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辩证论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06摘要:荨麻疹(CU)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病种,典型皮损为风团-局部隆起的水肿性团块和(或)血管性水肿。
病程大于六周即为慢性荨麻疹,多迁延难愈。
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肤色的形态各异的风团,皮肤表面隆起呈现橘皮样,周围多有红晕,凹凸不平,大小不等,或单独分布,或延绵成片,好发于全身体表上下,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发作无定时,骤起骤退,自觉剧烈瘙痒,影响睡眠及日常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发病率随着时代发展而日益增高。
本病多因皮肤黏膜出现血管扩张通透性以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水肿反应,可伴有心慌烦躁等过敏性休克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受损反应,以及喉头支气管受累的呼吸困难、血管性水肿等相关并发症[[1]]。
与丘疹性荨麻疹相区别,该病病因复杂,多数患者难以明确确诊原因。
本文论述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由中医古籍的历史溯源,总结古现代医家的临床治疗经验,旨在发挥中医药疗法的独特优势,推展中医治法诊疗该疾病。
并提高人们对慢性荨麻疹的重视,同时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
关键词:荨麻疹;病因病机;中医疗法荨麻疹在古籍中记载颇多,记录称作“瘾疹”“赤白游风”“风疹”“鬼饭疙瘩”“风疹块”等。
《素问·四时刺道从论》中首次记载了荨麻疹这一病名,“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隐,时隐时现之斑丘状皮疹即为瘾疹,该病名沿用历史最广;《千金要方》又将㾦癗记载为“坚如麻豆粒,疮痒搔之,皮剥汁出,或遍身头面年年常发者”,㾦癗,外形为坚硬的豆粒,瘙痒难忍,全身好发。
祁坤《外科大成》曰:“游风者,肌肤倏然掀赤肿痛痒感,游走无定”,究其原因认为游风由风热相博,侵袭肌表,奎滞肌肤,营卫不宣而发皮疹,荨麻疹皮损符合风性特征,发无定处游走不定且逐渐消退后不留痕迹。
慢性荨麻疹病因可归纳为禀赋不耐、风邪袭表、肠胃湿热和肝肾不足四个方面[[2]]。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荨麻疹验案2则
按:患者以风团瘙痒9余月就诊,根据其初次发病时间, 2018年属于戊戌之年,司天为太阳寒水,在泉为太阴湿土, 岁运为太火,气化运行先天。1月28日正处于初之气,主气为 厥阴风木,加之少阳相火,司天以太阳寒水为主,患者出现 怕冷、易感冒,为体内阳虚表现,患者胸闷、腹痛、腰痛为寒 湿邪气,持于气交,运化失常而成;素有水饮可致睡眠多梦; 寒湿之气蕴于机体,故而便溏。故选用静顺汤以取之甘温 以平水,酸苦以补火,抑其主运气,扶助其不胜。二诊时患 者荨麻疹仍反复发作,怕冷、多梦症状未改善。根据患者临 床症状,可辨经为太阳、少阳、太阴三经合并证,故选用柴胡 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以解表之寒邪,和少阳,温化水饮 邪气。
1 病例介绍 例1:袁某某,女,43岁。2018年10月06日初诊。 全身风团瘙痒9月余。患者于2018年1月28日首次发作,
间断服用抗过敏药。症见:胸闷,腹痛,腰痛,无关节疼痛, 怕冷,易感冒,饮食可,无口渴,平素睡眠多梦,近期月经提 前,便溏。舌红、苔黄。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 瘾疹,辨证为太阳少阳太阴合病。治以静顺汤,药用:防风、 炮姜、甘草、诃子各6 g,附片、川牛膝各8 g,茯苓、木瓜、地骨 皮各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3次。
荨麻疹以全身皮肤微血管扩张,随后通透性逐渐增加 为 特 征 ,是 一 种 皮 肤 局 限 性 水 肿 过 敏 反 应 ,可 在 1 天 内 迅 速消失,但易反复[1]。中医病名为瘾疹,具体特点:风团瘙 痒,持续性发作,游走性发作,无固定部位,突发突止。观 其病因,可能与患者机体素虚,又感受 (下转第43页)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引言: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色、瘙痒、隆起的疱疹,通常会消失和重新出现。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最新的诊疗方法。
第一部分:定义与病因一、定义荨麻疹是一种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特征为皮肤隆起的红色疱疹,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二、病因1.免疫介导荨麻疹: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包括IgE介导的变态反应、药物过敏等。
2.非免疫介导荨麻疹:与体温变化、运动、应激等因素有关。
3.特发性荨麻疹:病因未知。
第二部分:临床表现一、急性荨麻疹1.全身性瘙痒2.皮肤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3.结局良好,一般数小时至数天会自行消退二、慢性荨麻疹1.持续或反复出现荨麻疹疱疹,持续超过6周2.结局不一,有的会痊愈,有的会持续数年第三部分:诊断一、根据病史和症状1.病史:详细询问发作时间、消失时间、出现诱因等。
2.症状:红色、隆起的疱疹,伴有瘙痒。
二、实验室检查1.皮肤划痕试验:用尖锐器轻轻划破皮肤后观察是否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
2.血清IgE水平测定:可用于判断是否过敏反应引起的。
第四部分:治疗方案一、避免诱因1.避免与过敏源接触2.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等刺激二、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如非那根、氯雷他定等。
2.变应原免疫治疗:适用于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如单克隆抗体药物。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荨麻疹,如环孢素A等。
三、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具体的药方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整。
四、其他治疗1.冷敷或温水浸泡:可以缓解瘙痒、减轻红肿。
2.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对于因精神压力引起的荨麻疹可进行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
结语: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方法。
张晓杰治疗荨麻疹经验
无 明显 诱 因全 身 起 红 色 风 团伴 痒 , 复发 作 , 口服抗 组 反 曾 胺药 见效 , 药 后 又 复 发 , 停 口服 西 替 利 嗪皮 损 不 能控 制 。 发作频 繁 , 热 , 瘙 痒甚 , 灼 伴 口干 , 心烦 躁 , 汗 , 无 无发 热 , 纳
眠可 , 二便调。查皮肤划痕征(一)未见皮损 , , 舌淡红苔薄
Q 壁
实用中 医药杂志 2 1 0 0年 1 第 2 卷 1 2月 6 2期( 总第 2 5期 、 1
Q 丛 ! △ ! 至 Q 旦
S 塾MED C N ‘ 2 1 12 N01 I I E 0 0Vo.6- .2 ’ /
・ 中医经验 ・ 老
张 晓杰 治疗 荨麻 疹 经 验
张冬梅 吕永 波 张 晓杰 ( 导 ) , , 指
(. 东中 医药大 学 20 1山 0 8级硕 士研 究 生 , 东 济 南 20 1 ;. 东即墨 市蓝 村 中心卫 生 院, 山 50 42 山
山 东 即墨 2 6 3 ;. 东 中医药大 学附属 医院皮肤 科 , 东 济 南 2 0 1 ) 6 223 山 山 5 0 4
肝解 郁 、 睥和 营 。 健 例 3 杨 某 , ,3岁 ,0 8年 1月 1 : 女 4 20 9日初 诊 。l 5年来 全身 起 风 团 、 复 发 作 , 次治 疗 后 风 团 、 痒稍 缓 , 反 多 瘙 遂后
又甚 。近 1 月 风 团发作 频 繁 , 畏寒 汗 出 、 个 伴 神疲 乏力 、 失 眠多 梦 , 素体 虚弱 , 感 冒。查全 身 散 在多 处 风 团样红 斑 , 常 皮肤划 痕症 ( , 质 淡胖 苔 薄 白 , +) 舌 脉沉 无 力 。诊 断为 慢 性荨麻 疹 。辨 证 属 卫 阳 虚 弱 。治 宜 温 卫 固表 。方 用桂 枝 加龙骨 牡蛎 汤加 味 。桂 枝 、 白芍 、 附子 各 l g 黄芪 、 龙 制 O, 生
荨麻止痒散 荨麻疹的中药外用疗法.
荨麻止痒散|荨麻疹治疗方法|荨麻疹中医治疗效果风疹瘙痒,忽起如蚊啄烦痒,极者重沓袭起,搔之逐手起。
——《千金方》中医古籍很早就对荨麻疹有所记载,春秋战国时称“风疹”,汉代称“隐疹”,隋唐时代称“风骚隐疹”、“赤疹”,元代称“时疫疙瘩”,明代称“白婆瘼”、“逸风”,明代称“风疹块”、“鬼板疙瘩”等。
《千金方·隐疹篇》有“风疹瘙痒,忽起如蚊啄烦痒,极者重沓袭起,搔之逐手起。
赤疹热时即发,冷即止,白疹天阴即发”等叙述。
可见,中医学对于荨麻疹之症早有研究。
此症多突然发病,疹块大小不等,全身任何地方都可出现片块状、高出皮肤、粉红色或白色的肿块,界限清楚。
发病之时,即使是轻度荨麻疹患者也会因较剧烈的瘙痒而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休息,较重的荨麻疹患者则会伴有明显的全身表现,疹块大片融合,或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无法正常工作、学习。
对于某些重度荨麻疹者或伴有粘膜损害、过敏性休克时,则可危及生命。
由于该症易于反复发作,病程缠绵,使得对其治疗难度加大。
然而就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束手无策之时,传统中医名方荨麻止痒散却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受到众多患者及医家的大力推崇。
荨麻止痒散:荨麻疹治疗,中医中药最可靠中药荨麻止痒散为祖国医学治疗荨麻疹疾病之传统名方,其完全针对荨麻疹病机病理而组方用药,遵循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理念,以中药煎水擦洗之法治疗荨麻疹,效果显著,为中医领域治疗荨麻疹疾病之典范性用药。
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中药在对荨麻疹的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明显优势。
中医论治荨麻疹:内外结合,全面调理,方可彻底治愈!荨麻疹,禀赋不耐,又饮食失节,平素体虚,卫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
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为内、外病因共同作用而发。
荨麻疹内因比外因更为重要。
对此,《内经》早有明确论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而对于调整机体内部免疫功能的失调或紊乱,由于西药的作用单一,顾此失彼,难以达到综合调节的作用,因而西医治疗荨麻疹往往疗效欠佳。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首先,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等病邪侵袭所致,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治疗荨麻疹
首先要解表散寒、清热燥湿,中药常用薄荷、连翘、金银花等具有
解表散寒、清热利湿的药物,以清除体内的病邪,调整体内环境。
其次,中医强调荨麻疹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
施治。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荨麻疹的发病也有所差异,因
此在治疗荨麻疹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比如对
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红花等进
行调理;对于湿热郁结型的患者,可以选用石膏、栀子等清热利湿
的中药进行调理。
此外,中医治疗荨麻疹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在治疗
荨麻疹时,医生会指导患者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
足的睡眠等。
总之,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是综合运用中药调理、辨证施治
和调整饮食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调理人体,改善体质,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独特,疗效确切,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荨麻疹中医研究资料(Water整理)【3】
荨麻疹中医研究资料(Water整理)【3】赵××,男,41岁,西安市三五三八工厂工人。
于一九七零年一月三日就诊。
主诉:身上起红斑,搔痒已三天。
现病史:三天前,食虾米鸡蛋汤,全身突然起红斑,成块成片,好似云朵拱起,搔痒异常。
用指甲抓痒,疹块随手而起。
胃纳不佳。
尿色深黄。
检查:搔痒不安,全身都有红色疹块,有的融合成片,压之退色。
舌象:舌质红,苔黄微腻。
脉象:浮洪而数。
西医诊断:急性荨麻疹。
中医辨证:脾胃湿热,外受风邪。
治则:清热利湿,表里双解。
处方:金银花15克,黄芩12克,连翘20克,蝉蜕9克,胡麻仁15克,芥穗8克,玉米须30克,苍术10克,白术12克,焦三仙30克,甘草6克,云苓15克,防风8克,生石膏20克。
煎服法:开水煎十五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温服一次。
连服三剂。
禁忌:忌食鱼、虾、蛋、肉等。
复诊(一月六日):疹块已退,痒止。
但仍有口干,纳呆现象。
舌质红,苔薄。
脉弦。
拟上方,去蝉蜕、防风、苍术,加浮萍8克,白藓皮10克,紫草9克。
三剂,水煎服。
禁忌如前。
附记: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之瘾疹、㾦㿔、风疹块等。
本例,患者脾胃湿热素盛,外受风邪,加之食虾蛋等异性蛋白,诱发而成。
故以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调理肠胃而治之。
风疹与湿疹有别,两者皆痒甚。
湿疹多有脂水相伴,治当除风邪、清湿热为主;风疹无脂水,其痒彻心,搔破溢出血津其痒乃止。
因其邪在血分,心主血脉故也,治当疏风凉血为主。
刘某,男,46岁。
病风疹,于1983年10月上旬就诊。
脉浮数,舌苔白,疹大如粟,布满周身,面部尤重,瘁彻于心,夜难入睡。
乃用疏风凉血之剂。
荆芥12克,防风10克,苍耳17克,蒺藜17克,蒲公英20克,苦参20克,玄参13克,生地黄13克,牡丹皮12克,白芍12克。
3剂。
每日1剂,水煎服。
3日后复来就诊,脉已不数,知血热之势已缓,痒亦少减。
继服12剂乃愈。
荨麻疹在祖国医学称为“瘾疹”,又称“风疹块”。
其病多因风热和风寒搏于肌表,卫虚,有血热,或对某种食物、药物或肠内寄生虫过敏而发生。
中药荨麻疹治疗的最好方法
中药荨麻疹治疗的最好方法
治疗中药荨麻疹的方法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药物治疗方面:
1.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以缓解症状。
2.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适用于严重病例或急性发作时的短期使用。
3. 异烟肼:对于慢性复发或病情较重的荨麻疹,可选用此药物进行长期治疗。
4. 中药治疗:如黄连、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湿热燥湿的作用。
非药物治疗方面:
1. 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如食物、药物、尘螨、花粉等。
2. 温水浴:用温水浸泡患处,可以缓解瘙痒和肿胀。
3. 局部冷敷:用冷湿毛巾或冷水冲洗患处,可以缓解局部红肿和瘙痒。
4. 避免热刺激:避免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避免食用辛辣食物等。
最好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患者就诊于专业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
何世英 认为荨麻疹多 因有湿热 , 又加 外风侵 袭 , 风湿郁 于 肌肤而发 , 以祛 风化 湿 , 治 清热止痒 。药用 白鲜皮 、 连翘 、 萆薜 、 地 肤子 、 金银花 、 荷梗 、 黄柏 、 生龙骨 、 生牡蛎 等。对 于慢性荨麻疹 常 需在祛风化湿的基础上加用镇静安神药特别是生龙牡镇静 , 对消 除皮疹控 制瘙痒多有奇效。
[ ] 世 英 . 科 医案 . 川 : 4何 儿 银 宁夏 人 民 出版 社 ,9 9 1 . 17 :0
祛风为首 , 善用虫类药物 , 如乌梢 蛇 、 蚕等 。( ) 僵 1 初期 多为 风热
客于营分者 , 当祛风泻热 , 治 凉血活血 。僵蚕长于祛 风散热 , 多用
[] 5 何钟 . 玉屏风散 加味 治 疗慢性 荨麻 疹 2 3例. 东中 医杂志 , 山
4 从 肺 脾 论 治
热, 复感风邪 , 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通达 , 于腠 理而发病 。本 文 致 郁
将 近年来用 中医中药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慢性荨麻 疹综 述如下 。
1 从 血 论 治
周百川 疗荨麻疹 自始 至终 抓住一 个 “ ” , 证 中贯穿 血 字 虚 当归补血汤益气 养血 以熄 风。具体 分为 : 1 血虚 受风 , 以养 () 治
疹、 白疹等称谓 , 最早 见于 《 问 ・四时刺 逆从论 》 医宗 金鉴 素 。《
・
外科心法》 中记载 : 此证俗 名鬼 饭疙 瘩 , “ 由汗 出受 风 , 露卧 或
热相搏 , 郁结不散 , 治以养营 活血清风 之品方 可凑效处 方 以四物
汤方 ( 重用生地黄 3 ) 0g 加减 , 伍入益母草 、 紫草 、 红花 、 白鲜皮 、 白
[] 2 王海鹰. 血论 治荨麻疹 . 疆中医药,0 5 2 ( )8 从 新 2 0 ,3 3 :. [ ] 永 安. 良春 论 治 皮肤 病 经验 举 要. 川 中医,0 3 2 3鄂 朱 四 20 ,1
慢性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在医院皮肤科室中,慢性荨麻疹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之一,其属于一种异质性皮肤病。
慢性荨麻疹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以时隐时现的风团为病症表现的瘙痒性皮肤病。
另外,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皮肤还会同时伴随出现红斑、水肿、过敏等现象,这对患有此病的患者而言,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
通常来讲,如若荨麻疹患者患病超过2个月以上,便可定性为慢性荨麻疹。
在慢性荨麻疹类别中,分类较为广泛,如压力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等等。
诱发此病的原因众多,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这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过程,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只有结合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治疗手段,才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病症表现、缓解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1.如何治疗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医治疗方法。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中,针对慢性荨麻疹可通过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过敏现象的疗法,缓解患者的病症。
增免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是对患者实施辩证,向患者有针对性的提供中药汤,以此来实现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缓解过敏现象的治疗目的。
要想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病症,应尽量在患者患病早期,采取增免脱敏的中医治疗方法,避免患者形成反复发作的现象。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来说,病程越长越容易反复发作,而且还会加重浑身瘙痒的症状。
随着慢性荨麻疹病情的发展,严重的患者还会形成消化道与呼吸道等并发症。
因此,如若患者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应今早采取中医治疗,以此改善病情发展。
西医治疗:在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时,最关键的药物是抗组织胺药,此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慢性荨麻疹的病情发展。
慢性荨麻疹患者在使用抗组织胺药时,此药虽然无法与患者体内的组织胺,进行正面的对抗,甚至无法约束组织胺的释放,但是能起到良好的争夺功能,在患者产生风团时,能做到及时控制。
中药可以治荨麻疹吗 最全的内服、外敷、药浴中药方治荨麻疹!
中药可以治荨麻疹吗最全的内服、外敷、药浴中药方治荨麻疹!很多人说荨麻疹吃西药治疗不能除根,容易反复发作,要考虑中药治疗才好,那中药治疗荨麻疹效果怎样呢?应该如何治疗呢?一、中药可以治荨麻疹吗可以治荨麻疹。
荨麻疹在中医上一般认为是由内蕴湿热、复感风邪,郁于肌表所致;或因食异味而诱发。
临床上有风寒、风热之分,又有血虚、血热之别,通过对症治疗开具相应的药方,可外治荨麻疹瘙痒、红肿,内服以凉血息风或养血祛风。
二、荨麻疹吃中药能治好吗坚持按方服用,能有效治愈荨麻疹,临床治愈率高达90%以上。
《内经》早有明确论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尤其是对于慢性荨麻疹来说,发病的因由可能是患者内部免疫功能的失调或紊乱引起的,虽然西医治疗迅速,控制病情快,但药效单一,无法根治,往往治标不治本,还容易产生多种副作用,但中医则利用多种天然中药,达到调整阴阳、气血,祛除致病因素的目的,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则外邪不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病理病机得到解除,荨麻疹顽疾也就自然得以痊愈。
三、如何用中药治疗荨麻疹1、中药内服组方:荆芥12克,防风、乌梅、五味子、丹参、蝉蜕各9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每天1剂,分2次服用,以红糖或白糖为药引。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
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药方2组方:紫草、刺蒺藜、苦参、茯苓各15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服用。
散风法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
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药方3组方:苍耳子、地肤子各15克,刺猬皮、桑叶、白鲜皮、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服用。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倪海厦关于荨麻疹的用药经验
倪海厦关于荨麻疹的用药经验
倪海厦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以下是一些他关于荨麻疹的用药经验:
1. 祛风止痒:荨麻疹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和红斑风团,因此倪海厦常使用祛风止痒的中药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中药包括防风、荆芥、蝉蜕、白蒺藜等。
2. 清热凉血:部分荨麻疹患者可能伴有血热症状,如皮肤潮红、发热等。
倪海厦可能会使用清热凉血的中药来治疗,如生地、丹皮、赤芍等。
3. 调和营卫:荨麻疹的发生与营卫不和有关,倪海厦可能会使用调和营卫的中药来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
常用的中药包括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等。
4. 健脾祛湿:荨麻疹患者可能存在脾虚湿滞的问题,倪海厦可能会使用健脾祛湿的中药来改善体质。
常用的中药包括白术、茯苓、薏苡仁、泽泻等。
中医治疗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辩证论治,以上用药经验仅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和制定。
荨麻疹的治疗也应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饮食等方面的调整,以及避免触发因素的暴露。
胡希恕治荨麻疹医案
胡希恕治荨麻疹医案
胡希恕治疗荨麻疹的医案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则医案显示,一位患者因为误用安宫牛黄而导致昏迷、发高烧、无汗而喘,被诊断为麻疹重证。
经过会诊,医生们认为需要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
但胡希恕认为这是表实,建议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
服用药物后,病人出汗,疹子透出,病因而愈。
胡希恕强调了辨六经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临床经验教训的规律总结。
•第二则医案显示,胡希恕用桂枝去芍药加生石膏汤加味治疗荨麻疹。
具体药方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因此建议咨询医生获取专业建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
有任何医疗疑问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信息。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6大方法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下:1、汤药疗法(1) 防风乌梅汤(《中医学报》)祛风清热专家意见:治疗荨麻疹,风热犯表,风团色鲜红,灼热,遇热则皮疹加重,瘙痒剧烈。
准备原料:防风9克,乌梅6克,甘草3克。
自己动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温服。
秘诀:方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乌梅收敛生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风有解热、镇痛、镇静和抗惊厥、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乌梅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治疗皮肤过敏。
(2) 桂枝汤(《伤寒论》)疏风散寒专家意见:治疗荨麻疹,风寒束表,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冬重夏轻。
准备原料:桂枝、白芍、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
自己动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温服。
秘诀:方中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生姜散寒解表,大枣补中益气,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
2、药膳疗法(1) 使君猪肉(《皮肤病妙用中药》)消食化积,健脾杀虫专家意见:治疗荨麻疹,虫积伤脾,泛发风团,瘙痒,或兼脐周腹痛。
准备原料:使君子9克,山楂18克,瘦猪肉90克。
自己动手:先将猪肉洗净、切小块,使君子去壳取肉、捣烂;再将山楂加水2 000毫升,煎煮滤取药液1 500毫升;最后将使君子、猪肉放人山楂水中,小火煮至肉熟烂,捞出使君子即可。
每日1剂,1次服完。
秘诀:方中使君子杀虫消积;山楂健脾胃、消食积、散瘀血;瘦猪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磷,钙,铁等,能滋阴、润燥、补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使君子有驱蛔虫、驱蛲虫的作用(2) 姜醋木瓜(《皮肤病妙用中药》)祛风除湿专家意见:治疗荨麻疹,风湿蕴结,风团大小不一,肿胀明显,面部血管性水肿,痒甚。
准备原料: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
自己动手:将木瓜、生姜洗净,与米醋共放入沙锅中,用小火煎煮,待醋干时,取出木瓜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
中医辨证论治: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
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荆防方
【药物组成】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
【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
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麻黄方
【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3)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中药药方: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何任方<荨麻疹>
另外中医疗法:
1、活血祛风法适用病人舌质暗紫,有瘀斑及血瘀症状,并不易分辨风寒及风热症状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荆芥、防风各10克。
根据辨证不同又可分为:
(1)活血辛凉透表法:适于有风热症状者。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辛凉解表药,常用:浮萍30克,地肤子3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浮萍30克、地肤子3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
(2)活血辛湿透表法:适于有风寒症状者。
可用永安止痒汤。
(3)活血湿阳法:并用于湿寒型及大多数皮肤划痕症。
可用血府逐瘀汤加:附子10克,桂皮或肉桂10克;血府逐瘀汤加金匮肾气丸,每日两丸。
(4)活血健脾法:适于有脾虚腹泻者。
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参苓白术散。
(5)活血固表法:适用于易汗出,汗后发生风团,相当于部分胆碱型荨麻疹。
可用血府逐瘀汤加玉屏风散。
2、清热疏风法用凉血消风汤。
3、凉血祛风法用凉血消风汤。
4、祛风通络法适用于兼有风湿症状者,用独活寄生汤。
5、健脾理湿法适用于舌苔白腻,胸脘满闷,或有溏泻者。
可用加减胃苓汤。
6、散寒化饮法兼有慢性气管炎者。
可用加减小青龙汤。
7、其他治法个别是病人根据不同辩证,采用不同方药,且体有五味消毒饮、麻桂各半汤、湿热方、消风散及寒湿方等。
8、针灸等疗法针刺风府,大椎,曲池、足三里、血海与三阴交等根据辨证取穴与不同补泻法治疗。
艾灸疗法,耳针疗法,划耳疗法等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