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二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
有资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乡村,如果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活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虽然没有理由把人口数量增长完全等同于生产活动扩大的原因,但人口数量增长应该说是生产活动增加的推动力之一。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产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
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
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
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控制人口的增长。
2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前一章已经讲过,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人口的过分增长会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由而增多。
3 人口对能源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在短时期内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
这些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城市化进程、气候变化等。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1. 土地利用人类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利用的改变。
大规模的农田开垦、森林砍伐以及工业区的建设,都对土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土地的过度开垦使得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城市拓展,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气候变化等问题。
2. 水资源管理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人类对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过度使用以及不合理的管理,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水源的枯竭和水质的污染,威胁到了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此外,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水坝建设,不仅改变了水流的路径和速度,还对鱼类等生物的迁徙和繁殖带来了威胁。
3. 城市化进程随着人口的集中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环境面临着种种挑战。
城市的发展给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交通排放的尾气和工业废气导致了空气质量的下降,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而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则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4.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还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
这一现象引发了全球变暖趋势,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气候变化还引起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水、暴风雨等,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和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保护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这包括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处。
高中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因素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中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影响人口数量与分布经济发展是人口数量与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对富裕的地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聚居,形成人口密集的城市。
一方面,富裕地区提供了更好的生计条件、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前往谋求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现象,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
二、自然环境影响人口数量与分布自然环境也是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的重要因素。
地理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如沿海地区、温暖湿润的地区等,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
这些地区通常有更好的气候、土壤和水源条件,提供了良好的农业和渔业资源,因此更适合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相比之下,地理条件较差的地区,如高海拔地区、沙漠地区等,由于缺乏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数量较少。
三、政策和社会因素影响人口数量与分布政策和社会因素也对人口数量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的政策措施直接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例如,一些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以应对过快的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同时,政府也会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和引导措施,吸引人口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社会因素也会对人口数量和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会导致人口向城市集中。
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和医疗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往学习和就业。
同时,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安全问题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
一些地区的社会福利较好,人们更愿意在这些地区居住和生活。
四、文化和历史因素影响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数量和分布还受到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留问题会导致人口的聚集或分散。
初一下半年地理知识点
初一下半年地理知识点(一)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5、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0、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初一下半年地理知识点(二)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4、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5、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7、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8、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7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知识点
7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知识点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7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知识点(一)1.人种主要分布图:白种人:非洲北部,欧洲,亚州西部,大洋洲的东南部,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
第2 / 3页黄种人:亚州东部,北美洲的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
黑种人:非洲的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
2.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黄种人:分布在气温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白种人:多分布于较为寒冷的地区。
黑种人: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13.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他们最早的祖先是黄种人;黑种人最早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后来被殖民主义者贩运到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
生活在格林兰岛的爱斯基摩人是黄种人。
3.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1)短时间内人口增长过快,使得人均水资源减少,用地面积增加,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气候环境,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水资源危机。
(2)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际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7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知识点(二)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如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
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7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知识点(三)1. 天气的定义: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雨、雪、冷、热等大气状况。
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
•六国单位面积人口数
国 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国土面积(
万平方千米 1710
997
960 936 851
768
)
人口(万人 )
14556
3049 125360 27313 16537 1897
•
人口专家预测60岁以上老人比重
时间
2000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年
百分 9.8% 11.8% 15.5% 21.9% 25.1% 27.4% 比
•30年后你家里的人口年龄结构 •。那时你要养活你家里的几个人?
•
•人口警钟长鸣
•人口数量大 •人口素质低 •人口老龄化
单位面积人 口数(人/ 平方千米)
8.51
3.06 130.58 29.18 19.43 2.47
•
•变少的人均资源
• 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许多资源数量大,居世
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
总量在世界位次
土地面积
3
矿产资源储量
3
河流年径流量
6
森林总面积
6
耕地总面积
4
人均占有量相当 于世界人均值
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 境问题
2020年5月27日星期三
• 透视我国的人口国情
•人口数量大 •人口素质低 •人口老龄化
•我国的 •人口国
情?
•
•
•人口国情之1:人口数量大
•人口数量大
• 在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中 就有1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 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 赤道40多圈。在世界上,人口 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 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 5000万的省就有9个。
高考地理中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分析
高考地理中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分析在高考地理中,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一个重要且常考的知识点。
理解这一关系对于我们深入把握地理学科的本质、解决相关问题以及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都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人口的数量和增长对城市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时,往往会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
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大的消费需求,从而刺激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比如,随着人口增多,城市中的超市、商场数量会增加,服务的种类也会更加丰富。
同时,人口的增长也为城市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
但人口过快增长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比如,过多的人口可能超过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导致资源短缺,如水、土地等。
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城市病”。
人口的年龄结构同样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以年轻人为主,那么这个城市往往充满活力,创新能力较强,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力。
因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和创新,有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反,如果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那么可能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挑战。
人口的素质也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素质的人口能够为城市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思维,促进城市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例如,在一些高科技产业集中的城市,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汇聚,推动了城市在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创新。
相反,低素质的人口可能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从而制约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人口的迁移角度来看,人口的流入和流出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
人口流入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劳动力和人才,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例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人口流出可能导致城市劳动力不足,消费市场萎缩,影响城市的发展活力。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培优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填图绘图】·在图一人口曲线上分别描出代表1750年、1950年、2011年世界人口数量的点。
·在图二中圈出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将人口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涂上阴影。
1.人口数量:(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
(2)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亚洲,其次是非洲和欧洲,除南极洲外,大洋洲人口最少。
2.人口增长:(1)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现在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2)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非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欧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低。
3.人口自然增长率:(1)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2)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1)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2.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
(2)人口稀疏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高原、山区。
三、人口问题1.产生原因: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人口问题。
2.问题及措施:原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问题影响环境和社会经济,如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措施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而人口停止增长或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四、不同的人种【填图绘图】·在图中人物横线中填出人种名称。
·将图中字母代表的人种与图中人物代表的人种对应连线。
1.划分依据: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人种和人口》说课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人种和人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人种和人口》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情况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不同人种的外貌特征、分布区域以及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人种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区域和特点,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关注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区域和特点,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种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种和人口的分布情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种的分布区域,引发学生对人口分布问题的思考。
2.讲授新课:介绍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特点,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讲解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
2019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0.5第一讲 人口与环境1.人口分布及特点(1)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2)区域分布:⎩⎨⎧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无人长期定居:南极洲以及一些荒凉海岛2.人口分布的规律(1)纬度分布:⎩⎨⎧集中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稀疏区⎩⎨⎧ 南北纬60°以上的寒冷地带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干热地带赤道两侧的湿热地带(2)海陆位置: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沿海地带人口稠密:世界人口约有一半分布在距离海 岸 200千米以内的地区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人口稀疏(3)地形: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平原地区分布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多在高原和山地南美洲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间谷地则形成一些 人口稠密的大城市(4)城乡分布: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在农业社会,绝大部分人口散居在乡村地区随着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集聚3.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1)气候:主要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
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
(2)地形:地形条件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一般来说,人类活动大多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高山和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甚至无人定居。
(3)水资源:稳定的淡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
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能够为人类提供生活水源、便利的水运等,沿岸地区往往人口较为稠密。
在干旱地区,人口集聚区多依水源地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
(4)土壤:不同土壤由于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例如,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往往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5)森林、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也影响到人口分布。
4.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练习题(含答案)+教案
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4.1 人口与人种(同步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南美洲西部D.非洲北部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A.劳动力缺乏B.就业困难C.人口老龄化D.国防兵源不足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km范围内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4.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读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上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图,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6.丁国最可能位于()A.欧洲B.亚洲C.南美洲D.非洲7.上图为人口总数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示意图。
下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A.①-砍伐森林B.②-草场退化C.③-人口快速增长D.④-水土流失世界人口学家根据相关资料绘制了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读图,完成8-10小题。
8.据图分析得知,世界人口总数变化趋势是()A.不断减少B.保持平衡C.不断增多D.先减少后增多9.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B.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少C.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好,不存在人口问题D.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远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数10.从1992年以来,俄罗斯人口已经减少了670万,总人数已降至1.43亿,与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地位相去甚远。
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是()A.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B.鼓励提前退休,减少就业压力C.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D.鼓励移民国外,减少环境压力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
湘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专项训练 专题07 世界的人口(解析版)
专题07 世界的人口知识讲解1.现在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4.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临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的平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5.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7.典型的“干渴”大陆是:非洲8.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人口数量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要同人口基数相适应B.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C.要同国家的面积相适应D.要同风俗习惯相适应【分析】从古至今,人口是构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最基本要素。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
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以及结构不尽合理等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认识。
人口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解答】解: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带来很大压力,会带来诸如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供应紧张、教育医疗条件差等问题;但如果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不好,增长过慢也不好,所以,人类要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合理容量(高考题精选,答案详解)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的自然增长及人口问题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1000‰年平均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意义:反映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程度,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
影响因素:国家政策、社会经济条件、生育观念、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等(1)总趋势:不断增长。
(增长快慢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工业革命前: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增长加快,近100年来:迅猛增长。
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出生率高,就业困难等问题。
发达国家: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出现老龄化等问题。
(2)时间差异(3)地区差异(如下表)2、世界人口增长二、重要考点: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如下面图、表所示)增长模式三率类型三率特征增长特点形成原因主要分布区原始型高高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低、缓增长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及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
个别落后国家传统型高低高(过渡)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高速增长阶段和高速增长下降阶段工业革命完成,生产力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发展中国家为主,非洲大部分及亚洲部分国家现代型低低低(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低、速增长阶段科技水平发达。
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待遇好,婚育观念转变。
发达国家(西欧、北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即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说明人口的增长具有阶段性特点。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如下:重要考点:2、人口问题:所谓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和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高中二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化的影响
高中二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化的影响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都有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中二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化的影响,重点关注人口增长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 就业机会增加:人口的增长会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增加了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民等其他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形成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
2. 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消费需求和市场规模。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住房、道路、医疗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促使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1. 自然资源消耗: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在城市导致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特别是水资源、能源以及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
2. 生态环境破坏:城市扩张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并且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会破坏一些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3. 污染排放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工业企业的增多和交通运输的增加会导致污染物的排放增加。
空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三、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1. 教育与医疗资源: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集中了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人口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但同时也会造成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2. 社会结构变化: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集中和流动,从而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家庭结构的改变、亲密关系的减弱等因素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 文化融合与冲击:城市化加速了不同地区人口的流动与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第3版--课后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第3版)--课后答案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个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自己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沿海地区兴建了大量工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更多地劳动力,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城建等面积不断增加,人地关系呈现紧张趋势,特别是在资源、劳动力等密集的工业化初级阶段,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耕地减少等环境生态问题严峻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人地关系的不和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大量基础工业迁往中西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过渡,缓和了长期处于农业发展的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也会吸引大批劳动力返回西部地区在家乡就业,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当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这样人地关系将会有好的发展态势。
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作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P20:总结:云南师范大学所在地:云贵地区)中国云贵地区峰丛岩溶贫困山区,水土资源贫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力低下,人口增长快、素质差。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人们不停的毁林开荒种粮,致使这些地区步入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粮食减产→再毁林开荒的恶性循环中,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
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P26——P28)(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高中一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
高中一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城市也是人口集聚的地方。
在地理学中,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一年级地理课程的人口与城市方面的内容,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讨论这个话题。
一、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地方,而人口数量和分布则会受到城市的影响。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徙。
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二、人口增长与城市规模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的规模也会扩大。
人口增长可能导致城市土地的开发和扩建,以满足居民的居住和工作需求。
城市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三、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地区的过程。
这种人口流动会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而城市地区的人口增加。
城市化可以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住房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
四、城市人口密度与资源利用城市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居民的数量。
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往往面临着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合理利用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以确保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徙。
人口流动可以带来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也会带来文化的融合和社会的多样化。
但人口流动也可能导致城市的社会问题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六、人口老龄化与城市规划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老年人口的需求。
养老设施、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需要得到更好的规划和布局,以适应老年人口的增加。
同时,也需要推动社会养老保险和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
七、人口地理分布与区域发展人口地理分布是指人口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状况。
人口的地理分布会影响到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首先,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
人口剧增所需的住房、农田、工业用地等,导致原本自然资源的利用过度,使得地下水剧减、土地退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例如,为了满足巨大的需求,农民大片砍伐森林开辟农田,导致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碳排放的增加。
此外,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剧增。
许多国家将不得不依赖于燃煤发电等不环保的能源,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问题。
其次,人口增长过快也会引发城市扩张的问题。
大量的人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超载,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需求。
城市扩张导致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垦,破坏了原本的生态系统。
此外,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化和机动化还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和噪音污染等问题。
城市化还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供水设施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导致用水短缺,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情况。
再者,人口增长过快还引发了食品安全和粮食供应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剧增,对食物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然而,农田的扩张往往意味着原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也损害了土地的肥力和水体的健康。
此外,随着农田的大规模开垦,许多原本生产粮食的耕地被转变为城市或工业用地。
这导致了全球粮食供应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食品危机。
最后,人口增长过快还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问题。
人口的剧增带来了更多的能源需求,而大部分能源仍然是来自化石燃料,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幅增加。
这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问题,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
此外,人口的增长还导致了森林砍伐,进一步加剧了碳排放,因此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和严重性。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影响,包括资源开发过度、城市扩张、食品安全和粮食供应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等。
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政府和国际社会需要采取措施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并鼓励人口控制和资源合理利用。
地理问答题
世界地理总论1.地势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势特征: 海拔、地势变化(东高西低)、地表起伏状况(地形崎岖) 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②(多种地形下)主要地形分布(东部平原,西部山地)③(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④典型地质地貌(如断层、海岸线特征)2.世界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原因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利用,保护不够②人们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耕地破坏(生态破坏)③住房和各种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自然灾害农业结构调整3.河口涨大潮、赤潮、咸潮原因大潮:①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②受风的影响,风助潮势③降水量大,河口径流量大,水位高④入海口河水受到海水顶托作用⑤天文涨潮的影响赤潮:①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海水富营养化②夏季水温高,赤潮生物大量繁殖③海域较封闭,海水自净能力差④海水养殖业的扩大。
咸潮:自然原因①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气候)③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地形)④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天文)人为原因: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4.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①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②生产结构单一③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变化④经济重心转移到新兴工业区⑤新技术的冲击5.冬季温暖的因素(越冬条件好)①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②临近海洋,冬季气温受海洋增温调节作用影响③周围受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受寒潮(冷空气)影响小④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产生增温⑤地形相对封闭,热量不易散失⑥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6.中国、日本等国在外租地发展种植业原因①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②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市场需求量大⑤地广人稀,大片耕地闲置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⑦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7.风能、水能开发条件风能:自然条件: ①大气环流②海陆与水体③地形④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⑤属于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社会经济: ①经济基础②科技实力③市场需求④地价不利条件: ①能源分散,不集中②占地面积大③科技水平低,开发成本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二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
有资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乡村,如果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活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虽然没有理由把人口数量增长完全等同于生产活动扩大的原因,但人口数量增长应该说是生产活动增加的推动力之一。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产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
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
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
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控制人口的增长。
2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前一章已经讲过,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人口的过分增长会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由而增多。
3 人口对能源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在短时期内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
4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家用燃烧以及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
同时,城市绿地面积的缩小使城市环境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
5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不利于在企业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与设备来减少职工人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阻碍工业的持续发展。
6人口对气候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得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酸雨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
1970年梅托斯提出,人口激增会导致下列三种危机同时发生:1)土地利用过度,因而不能加以使用,粮食产量下降;2)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稠密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也随之下降;3)环境污染严重,破坏惊人,从而使粮食加速减产,人类大量死亡,人口增长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