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石油污染土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石油污染土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c2b51d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b.png)
石油污染土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引言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石油的开采、储运和利用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中包括石油及其衍生物。
石油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降低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微生物在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利用石油为碳源和能源,通过降解石油中的有机物质来减少石油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旨在研究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以期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一、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1.1 采样为了研究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首先需要对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采样。
采样应该尽可能地覆盖到污染源周围的不同地点,以确保获得全面的样品。
采样后的土壤应该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免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1.2 微生物分离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比如土壤稀释法、过滤法、离心法等。
然后将分离出的微生物置于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分离纯化。
二、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鉴定2.1 微生物分类分离出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进行初步鉴定,确定其基本分类和生理特征。
2.2 生物学特性鉴定在初步鉴定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手段,进行微生物的进一步鉴定,确定其属种及亚种。
三、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特性研究3.1 微生物降解能力的测定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微生物培养方法,可以测定微生物对石油成分的降解能力。
例如通过测定微生物对石油中不同组分的降解效率,来评估其降解能力。
3.2 降解代谢产物的分析也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微生物降解石油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以确定微生物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
3.3 现场降解效果的评价可以将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应用于实际的石油污染土壤降解试验中,并通过现场观察和样品分析,评价微生物在实际环境中的降解效果。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af4b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b.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石油开采技术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微生物驱油技术因其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石油开采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概述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是指利用特定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培养,所产生的具有驱油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微生物菌体本身、其分泌物、代谢产物等。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界面活性,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微生物菌体能够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从岩石表面剥离,提高采收率。
2. 生物酶的降解作用:部分微生物菌体含有能够降解原油中大分子有机物的酶,通过酶解作用使原油分子变小,提高其流动性。
3. 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微生物菌体具有吸附在岩石表面的特性,能够减少岩石表面的亲油性,使原油更容易被采出。
四、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1. 代谢产物的界面活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界面活性,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原油的流动。
2. 代谢产物的生物降解作用:部分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生物降解功能,能够降解原油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使其更易被采出。
3. 微生物的群体效应: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时,其代谢产物之间具有协同效应,能够提高驱油效果。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1. 实验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不同种类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同时,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2.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对驱油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某些特定种类的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效果。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的研究,我们发现微生物驱油技术具有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点。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d2db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9.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有效利用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在驱油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为进一步应用这些生物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二、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特点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特点,使其在驱油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菌体生长迅速,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酶、多糖、氨基酸等。
这些物质在驱油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微生物菌体可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助于将附着在岩石表面的原油松动并带走。
2. 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菌体能够分泌酶类物质,对原油中的大分子烃类进行生物降解,使其转化为小分子烃类,从而提高采收率。
3. 微生物粘附作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可附着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有助于将原油从岩石表面剥离。
四、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1. 代谢产物的物理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可改善原油的流动性,使其更容易被采出。
2. 代谢产物的化学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可以与原油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采收率。
五、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有效提高石油采收率,降低原油粘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六、结论通过对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生物降解、粘附作用以及改善原油流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这些特点使得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表明,利用微生物技术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降低原油粘度,为石油开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七、展望与建议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优化微生物培养条件和工艺,提高其在实际油田应用中的效果。
微生物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物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d9231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64.png)
微生物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对微生物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分析总结不同地层因素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标签:微生物采油;影响因素微生物是指体积极小的动物或植物。
微生物中含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酶,不同种类的酶之间可能会发生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中很多都有利于石油的采出。
微生物中不同种类的酶之间的化学反应的总和可以称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微生物的新陳代谢作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有氧环境下进行新陈代谢,如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第二类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新陈代谢,如肠杆菌、脱硫弧菌属等;最后一类无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下都可以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如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而很多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利用的主要能源就是碳氢化合物,也就是原油中所富含的化合物。
微生物采油技术就是指从地面将微生物注入油层,微生物在油层中进行新陈代谢作用,从而促进石油的采出,提高最终采收率的采油技术。
常见的微生物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原生物、藻类、病毒、真菌、细菌。
其中原生物体积过小,藻类只有在光合作用下才能进行新陈代谢作用,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存活,所以都不适用于油层环境。
真菌虽然可以在油层之中存活,但是真菌的新陈代谢会很大程度受到地层渗透率的限制,所以也不适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
而细菌无论生长还是繁殖都适应于油层环境,是目前最适用于提高采收率的微生物。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关键和重点在于微生物新陈代谢后的代谢产物对油层中原油移动的影响。
而油层环境对细菌新陈代谢作用过程在各个方面都有影响,直接关系到代谢产物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所以,使用微生物采油技术来提高采收率首先应该考虑油层环境对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的影响:1. 油层之中的PH 值油层之中的PH 值通常在3-7 之间,细菌繁殖并进行新陈代谢作用最适应的PH 值大约在7 左右,而且这个范围很小。
所以当油层中PH 值在7 左右就非常适合利用细菌的新陈代谢来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a8fd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7.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的石油开采方法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时,往往存在开采效率低、成本高昂等问题。
因此,探索新的石油开采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近年来,微生物驱油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应用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技术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的机理,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概述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是指通过特定培养条件获得的微生物体及其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活性、生物降解等,使其在驱油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研究1. 微生物菌体对油藏的改良作用微生物菌体可以通过分泌酶、酸等物质,对油藏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改善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
同时,微生物菌体的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2. 微生物菌体对石油的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菌体具有生物降解石油的能力,能够通过酶的作用将石油中的大分子烃类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此外,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等物质还能改善油藏的pH值,为石油开采创造有利条件。
四、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能够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能在油藏中形成乳状液,进一步促进石油的开采。
2. 生物聚合物的作用生物聚合物是另一种重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增粘、稳定等作用。
在驱油过程中,生物聚合物能够提高采出液的粘度,使石油更易被采出。
同时,生物聚合物还能稳定油藏中的化学物质,防止其过早失效。
五、结论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改善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降解石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等作用,提高了石油的采收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0b65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f.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有效利用及开采原油已成为重要议题。
传统采油方法如物理和化学驱油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高、环境污染等。
因此,微生物驱油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此技术主要依赖于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对油藏环境的优化和油的采收效率的改善。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以期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1. 微生物菌体与油藏环境的互动微生物菌体在油藏环境中生长繁殖,其与油藏环境的互动关系对驱油效果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菌体可以分解原油中的大分子烃类,产生可溶于水的物质,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菌体还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从储层中释放出来。
2. 微生物菌体促进岩石表面原油的解离微生物菌体可以通过吸附在岩石表面,分泌酶和代谢产物,使岩石表面的原油发生解离。
解离后的原油更容易被微生物菌体分解和利用,从而提高采收率。
三、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的重要产物之一,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
在油藏环境中,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变原油的物理性质,使其更容易从储层中流出。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能吸附在岩石表面,改善岩石润湿性,进一步促进原油的解离和采收。
2. 有机酸和气体的产生在驱油过程中,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和气体等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能改变储层中的化学环境,促进原油的分解和溶解。
同时,产生的气体可以降低储层压力,有助于原油的采收。
四、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前景与挑战随着对微生物驱油机理的深入研究,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降低采油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该技术能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寿命;最后,该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油藏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然而,该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如何优化菌体生长条件等。
微生物来采油啦!
![微生物来采油啦!](https://img.taocdn.com/s3/m/aebb6faeb90d6c85ed3ac64c.png)
微生物来采油啦!■王大锐微生物驱油技术机理研究微生物采油的机理和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微生物代谢产物,如微生物代谢产生气体(CH 4、H 2、CO 2、N 2)降低原油黏度、促进原油流动;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和低分子量脂肪酸溶解碳酸岩,增大孔隙度,提高渗透率;代谢醇类物质、酮类物质等起到乳化剂的作用,溶解原油降低黏度,降解孔喉中大分子长链烃,参与稳定和减少界面张力促进乳化达到提高渗透性的目的;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改变岩石的表面性质,如润湿角或改变原油黏度;以及产生生物大分子、生物质选择性堵塞高渗透地区孔隙、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添加作为增堵剂,改变原油黏度、油断电点以及脱硫等。
微生物堵调作用有两个方面:①细菌大量繁殖,在油藏多孔介质中,细菌个体增加会导致堵塞,因为细菌本身粒径为0.5~5·m;②有些细菌在油藏中可合成高分子多糖,起到深部堵调作用,无论是外源菌还是内源菌,只要条件合适,均可实现该机理的作用。
依靠细菌细胞的堵调作用,一般要求油藏渗透率不宜太高,多数报道的油藏渗透均在0.5×10-3/m 2 以下。
依靠微生物在油藏多孔介质中产生多糖进行封堵在我国吉林油田取得成功,所用的细菌可产生非水溶性纤维素多糖生物聚合物,现场应用时需要提供可溶性糖类作为营养。
成功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该油田油藏温度在30~40℃,正好是细菌生长代谢的最适温度。
这个温度优势也带来杂菌污染的问题。
微生物很难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生物多糖,所以这个机理只合适于低温油藏(20~40℃),同时还必须提供糖类营养底物。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四大类:糖脂类、磷脂类、脂蛋白或缩氨酸和聚合物类,由于具有水溶性好、无毒、安全、驱油效果好等特点,国内外在这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地面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地下原位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
多种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生物气,一般包括H 2、CO 2和CH 4等,无论是什么气体,如果在油藏中产生必然有利于采油。
微生物采油增产机理及应用分析
![微生物采油增产机理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051d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c.png)
微生物采油增产机理及应用分析0 引言在我国,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石油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面对社会日益增加的石油需求,石油工程应当合理使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快速提高石油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 微生物采油技术原理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在石油生产过程中,将微生物从地表注入地下油层内,使用微生物在石油之中的新陈代谢效果,提高石油的流动性,从而可有效提高石油的开采率,实现石油增产。
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时,能够形成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及生物乳化剂,能够有效改善石油的结构,增加石油的流动性,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微生物繁殖速度极高。
因此,当向地下油层注入微生物后,微生物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成千上万倍的数量增长,最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石油分解,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无污染等优点,因此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微生物采油技术就已经被有效应用到石油工程之中。
我国各个领域均开展了有关物生物解剖技术的相关试验工作,研究发现,大面积繁殖的微生物种群所需环境条件比较苛刻,不适合在高温高盐石油层繁殖生长。
微生物石油开采技术属于一种技术性比较强的先进科学技术,该项技术涉及到微生物在石油层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
各种物体在石油层内的转移和石油、空气的相互作用都能对石油结构造成影响。
因此,石油工程企业要想保证石油的有效增产,进行物生物采油技术的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
2 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在石油工程中,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效果还是有所欠缺,在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会出现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在石油工程中,技术人员进行微生物菌种选择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选取出来的微生物并不能够有效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很多石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微生物菌种选择时,只注重其对石油原油的降解效率,忽略了菌种的环境生存能力,从而也无法有效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微生物驱油效果分析
![微生物驱油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423986b84ae45c3a358c3a.png)
微生物驱油效果分析微生物驱油效果分析 28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3卷第8期【2004.8) 微生物驱油效果分析葛立忠(大庆油田采油六厂)I.微生物驱油机理微生物驱油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原油的存在;二是具有降解原油能力的微生物的存在;三是具有适宜该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环境.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微生物细胞的代谢作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两个方面.是一种综合作用效果. (I)微生物细胞本身的代谢作用.许多微生物是以原油中提高原油在油层中烃类为碳源和能源.氧化烃类使原油降解,的流动性能.(2)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微生物在生长繁衍过程中产生代谢产物主要有:?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形成较强的乳状液,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 ?有机溶剂,有机醇类,醛类,醛酮类和低分子量的短链有机脂肪酸,可氏原油粘度,改善其流动性;?生物气,包括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增加了地层的压力,溶解于原油使其膨胀,氏粘度,改变其流动性.现场应用效果 2.2002年1月27日至9月15日期间,对喇嘛甸油田过渡带地区11一丙103井进行了微生物注入,共进行了5个段塞的注入工作,累积注入微生物菌液2271.98m3,注入油层孔隙体积 0.009PV,微生物原液23.9t.在注入微生物45d后.井组内5口油井陆续开始见效,见效井比例达到100%.井组平均月含水由见效前的25%最低下降到7.5%,下降了17.5个百分点.井组产液量由见效前的 24t最高上升到40t,日增液16t.日产油由注微生物前的18t最高上升到37t,日增油19t,目前井组日产油为34t,与见效前相比增油16t.其中10—114井含水由见效前的26.5%下降到最低时的6.O%,最大下降幅度达到20.5个百分点;产液量由6t 上升到12t;日产油由5t上升到11t,已累积增油1066t.目前井组已累积增油2318t.采油速度由见效前的5.12%上升到 6.38%,提高了1.26%,阶段采出程度提高了1.76个百分点. 经多次现场资料检测分析证明,该区块油层流体中的原生菌含量在1OI一1O左右.11一丙103井在注入微生物4J0多天后,5口油井采出液中微生物含量陆续开始明显增加,采出液中微生物含量最高峰达到1.1×100个/mL.与注入微生物前相比,5口井的菌数增加均超过了1O个/mL,增加幅度最大的达到1O'raL.同时,原油粘度降低,碳的轻组分明显增加, 胶,蜡含量下降,使原油的物化性质发生变化,提高了原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性.平均含胶量由注微生物前的31.O%下降到注微生物见效后的21.2%,下降了9.8%;含蜡量由注微生物前的29.7%下降到注微生物见效后的22.9%,下降了 6.8%.采出井原油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在油层发酵过程中,使原油中烃组分分布状况发生明显变化.5口井的全烃谱图中短链饱和烃类明显增加,而长链饱和烃类明显减少. 由于采出液粘度降低,油井热洗周期延长.5口油井在注入微生物前的热洗周期平均为78.8d,注入微生物后延长到 119.8d,延长了40d.另外,菌种在油层发酵过程中具有提高吸水能力,11一丙 103微生物注入井在注入量稳定的条件下,注入微生物30d后, 注入压力开始持续下降,由注微生物前的12.5MPa下降到 11.3MPa,下降了1.2MPa.到2002年1O月,即注微生物9个超声波+电热清蜡技术于小明(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张英(大庆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1.基本原理超声波+电热清蜡技术的清蜡机理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超声波作用下,井内蜡和油管壁之间形成错位而相互剥离,达到清洗油管壁作用,从而阻碍了蜡对油管壁的重新附着.二是超声波能够击碎蜡的高分子链而变成低分子链,从而提高了蜡的流动性和易熔性,同时再辅以电热电缆释放的热能(100~C以上)使蜡熔化,然后随井液一起排出,达到清蜡的目的. 2.试验效果分析2003年,在萨中油田北一区西部过渡带进行了7口井超声波+电热清蜡现场实验.这7口井分布在西部过渡带的三,四条带,其特点是产液量低,含水低,易结蜡,清蜡周期短,且无热洗流程,采用高压热洗车清蜡,洗后恢复产量时间长,油层污染严重.通过对比试验前后生产数据,超声波+电热清蜡效果比较理想.经过超声波+电热清蜡处理后,实验井有三方面发生变化:?产液量平均单井上升2t;?单井功图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差平均下降7kn,处理后功图面积比处理前有所减小;?最大电流平均单井下降6A,最小电流平均下降5A.以上三方面的变化说明.7口实验井经过超声波+电热清蜡处理后,蜡影响消失,效果显着.为进一步确定超声波+电热清蜡效果,对7口实验井的日产液,电流,功图资料进行了连续监测.当日产液下降10%, 上电流上升1.12倍以上,上载荷上升5%以上,下载荷下降 3%以下时,再对实验井进行热洗清蜡,可以确定实验井经过超声波+电热清蜡后的维持正常生产时同.本次试验的7口井有 6口井清蜡后维持正常生产的时间达到并超过了原热洗清蜡周期,平均单井超出热洗周期10d.3.经济效益评价与热洗清蜡相比,超声波+电热清蜡的最大优势在于清蜡时不压油层,不存在恢复含水问题,可以保持油井正常生产, 因而不会影响产量.以实验区井为例,萨中油田北一区西部过渡带区块共有无热洗流程偏心抽油机井52口,目前全部采用高压热洗车进行清蜡.这52口井的平均热洗周期是70d,平均每口井每年要热洗清蜡5井次,所以全年累计需热洗清蜡26O 井次.52口井热洗后恢复正常产量平均需要2d 时间,平均单井一次热洗清蜡影响原油产量8t,所以全年因热洗清蜡累计影响原油产量为260×8=2080t.用超声波+电热清蜡,每口井清蜡时间只需2—3h.对于实验区块全年260井次的清蜡工作量,1台清蜡装置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目前购置一台超声波+电热清蜡车载装置费用为98 万元人民币,如果实验区块采用声波+电热清蜡,以每年增产2080t原油产量,按目前市场油价计算.半年就可收回投资. 所以相对热洗清蜡方式而言,采用超声波+电热清蜡,效益是显着的.月后,该井注入压力仍保持在11.3MPa,与注入微生物前相比下降了1.2MPa.注入井压降曲线PI(9o)值由注入第一段塞后的15.21MPa,下降到注入第四段塞后的13.53MPa,下降了 1.68MPa.(栏日主持杨军)。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54711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c.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传统石油开采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如储层渗透性差、原油粘度高等问题。
因此,寻求新型、环保的石油开采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因其独特的性质和潜力在石油开采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的机理,以期为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特点微生物菌体是一种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其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多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具有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储层渗透性等作用。
因此,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进行驱油具有很大的潜力。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研究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微生物能够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这种物质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从岩石表面剥离并进入井筒。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能改善储层润湿性,提高储层渗透性。
2. 产生生物气:部分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生物气(如甲烷、氢气等),这些气体会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使其更容易流动。
3. 生物降解作用:某些微生物具有降解原油中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使原油变得更轻质,降低其粘度。
四、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1. 酶的作用:微生物分泌的酶能够分解原油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其流动性。
此外,某些酶还能促进储层中其他化学物质的反应,从而改善储层条件。
2. 有机酸的作用:部分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酸等),这些有机酸能够降低储层中岩石的表面张力,提高储层渗透性。
3. 营养物质利用: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得营养和能量,这个过程能够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流动作用,从而推动原油向井筒方向流动。
五、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为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不同类型微生物在驱油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效果;其次,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对实验前后储层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d6ff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09.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石油开采方法往往依赖于物理和化学手段,然而这些方法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石油开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概述微生物菌体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细胞,其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如酶、有机酸、气体等。
这些代谢产物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微生物菌体驱油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菌体的活动,对石油进行开采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通过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酶等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油滴更容易从岩石表面脱离,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还可以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气泡驱动油滴向上移动,从而达到驱油的目的。
四、代谢产物驱油机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利于油滴的聚集和运移。
其次,部分代谢产物如有机酸等可以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有助于石油开采的化学物质。
此外,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氢气等也可以辅助驱油过程。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为了深入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我们进行了系列实验。
首先,通过培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体,观察其在模拟油田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及对石油的降解能力。
其次,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手段、光谱分析等对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和鉴定。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体在模拟油田环境下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能力和石油降解能力。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c89b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0.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传统采油方法面临诸多挑战,如采收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等。
近年来,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技术,因其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的机理,为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1. 微生物菌体生长与分布微生物菌体驱油的核心在于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在地下环境中生长繁殖,通过其生长和分布改变原油的流动状态。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石油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和分解效果。
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菌体能够在油藏条件下存活并生长,从而有效地推动石油流动。
2. 表面活性作用某些微生物能分泌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物质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油水更容易混合和流动。
同时,这些物质还能改变原油的黏度,降低其在储层中的滞留能力,从而有利于驱油。
3. 生物降解作用部分微生物菌体还具有降解原油的能力。
通过分泌特定的酶和代谢产物,将原油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这种生物降解作用能够降低原油的黏度,有助于驱油。
三、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1. 代谢产物的产生与特性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如有机酸、酶、生长因子等。
这些代谢产物对驱油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有机酸能降低储层水的pH值,提高水溶性;酶和生长因子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2. 改变储层物理性质微生物代谢产物能改变储层的物理性质,如降低储层孔隙中的残余油量、提高储层的渗透性等。
这有助于提高采收率,使石油更易于流动和采集。
四、综合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的机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微生物菌体通过生长和分布改变原油的流动状态,其表面活性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有助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原油黏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a243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a.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石油开采方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高成本、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驱油方法,其通过特定的生化过程对石油资源进行生物开采。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为石油开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特性微生物菌体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其通过代谢活动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包括有机酸、酶、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生物降解性和表面活性等特点。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能够与原油中的烃类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石油的生物开采。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生物采油两个方面。
首先,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通过自身的酶系统将原油中的烃类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从而降低原油的黏度,提高其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还能产生一些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被采出。
其次,生物采油是指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产生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形成气泡与原油混合,使原油形成气液混合物,从而提高其采收率。
此外,微生物菌体还能在地下形成生物膜,将原油中的轻质组分吸附到膜上,从而实现对原油的采收。
四、代谢产物驱油机理代谢产物驱油机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和生物聚合物的吸附作用。
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使原油更容易被采出。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能改变原油的润湿性,使油藏表面的润湿性从油湿性转变为水湿性,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生物聚合物如多糖和蛋白质等也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够吸附在原油表面,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其更易于被采出。
此外,生物聚合物还能与地下水中的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有利于采油的胶体体系。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37fb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5.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能源开发的重视日益加深,利用微生物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已成为石油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因其特有的生物活性和适应性,在驱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特点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强、适应性好、无污染等优点,它们能够与油藏中的岩石、流体等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油藏的采收率。
此外,微生物还能在油藏中形成生物膜,有助于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如降低界面张力、增加岩石表面的亲水性等。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微生物能够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如糖脂、脂肽等,这些物质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从岩石表面脱离。
2. 生物酶解作用:微生物分泌的酶能降解原油中的长链烃、环烷酸等组分,从而降低原油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流动。
3. 菌体表面特性:微生物菌体本身具有特定的表面特性,如静电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等,能够使菌体与岩石表面形成牢固的附着关系,进而带动原油一起脱离岩石表面。
四、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1. 酸性代谢产物的腐蚀作用: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如有机酸等,这些物质能够腐蚀岩石表面,从而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2. 生长代谢产生的气体:部分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如氢气、甲烷等,这些气体有助于形成微小的气泡包裹原油,降低其粘度并使其更易被开采。
3. 形成生物膜:微生物在油藏中生长繁殖时,会形成一层生物膜。
这层生物膜可以附着在岩石表面,改善岩石表面的亲水性,从而有利于原油的采收。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油藏环境的方法,通过接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体进行驱油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对驱油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而言,通过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酶解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同时,微生物菌体的生长繁殖及形成的生物膜也能有效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从而提高采收率。
《2024年油藏产气微生物代谢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油藏产气微生物代谢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8cf63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2.png)
《油藏产气微生物代谢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油藏产气微生物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资源,其代谢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油气开采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油藏产气微生物的代谢机理,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油藏产气微生物概述油藏产气微生物主要指在油藏环境中能够产生气体的微生物种类。
这些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不仅有助于提高采收率,还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
油藏产气微生物主要包括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等,其代谢过程受到油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pH值、营养条件等。
三、油藏产气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油藏产气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底物的利用和分解阶段,二是产气阶段。
1. 底物利用和分解阶段在油藏环境中,产气微生物通过利用底物(如烃类、醇类等有机物)进行代谢活动。
这些底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如乙酸、甲醇等。
此外,微生物还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将底物转化为生物大分子和能量。
2. 产气阶段在产气阶段,微生物利用分解后的底物进行合成代谢,产生气体。
对于甲烷菌而言,其主要产物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甲烷的产生是通过乙酸裂解或甲醇氧化等途径实现的。
硫酸盐还原菌则通过硫酸盐还原过程产生硫化氢等气体。
这些气体的产生有助于提高采收率,同时也可作为能源利用。
四、油藏产气微生物的代谢机理研究针对油藏产气微生物的代谢机理,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油藏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了解产气微生物的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产气微生物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揭示其代谢途径和关键酶的编码基因等信息。
五、结论通过对油藏产气微生物的代谢机理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油藏环境中的生存策略和代谢过程。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abe6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c.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采油难度的不断增加,提高采油效率并寻找替代能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在驱油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为提高采油效率和开发新的驱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概述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活性、生物降解等,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驱油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菌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等,它们在油藏环境中能够生长繁殖,并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包括有机酸、酶、表面活性剂等,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油藏渗透率等作用。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研究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微生物菌体能够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如鼠李糖脂、霍霍巴酯等。
这些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油滴更容易从岩石表面脱离,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能改变油藏的润湿性,使岩石表面由亲油性转变为亲水性,进一步促进油的流动。
2. 微生物产生的酶的作用微生物产生的酶能够降解原油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使其成为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此外,某些酶还能破坏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等物质,降低原油的粘度,使其更容易被采出。
四、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1. 有机酸的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如乙酸、丙酸等,能够降低油藏的pH值,从而改变岩石表面的电荷性质。
这有助于减少岩石表面的静电斥力,使油滴更容易附着在岩石表面并随其流动。
2.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生物降解作用,能够降解原油中的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氮化物等。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室内实验主要包括培养微生物菌体、测定其代谢产物的性质及驱油效果等。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db391d14791711cc7917d1.png)
多种 形 式 , 以 由糖 、 酸 、 基 酸 、 肽 或 醇 等 构 可 磷 氨 环
成 。生 物 表 面 活性 剂 能 形 成 较 强 的 乳 状 液 , 变 岩 改
石表 面 的 润 湿 性 , 著 降 低 水 / 油 / 石 体 系 的 界 显 原 岩
摘 要 : 述 了 v 烃 为 碳 源 的 采 油微 生 物 在 模 拟 油 藏 条 件 下 的 主 要 代 谢 产 物 类 型 = 对 油 藏 的 作 用 , 重 介 绍 了 这 些 简 Y , 和 着 代谢 产物 的定性和 定量分析 方 法( 包括 样 品 前 处 理 ) 短 链 有 机 酸 分 析 ( 生 化 法 , 速 电 泳 法 , 种 直 接 分 析 方 : 衍 等 各
境 条 件下 产 生 的 酸 、 物 气 、 物 表 面 活 性 剂 、 机 生 生 有
溶 剂 及生 物 聚 合 物 等 。这 些 研究 皆与 阐 明微 生 物 采 油 机 理 相 关 u ̄ 3。采 油 微 生 物 代 谢 产 物 的 类 型 很 J
多 , 与 采 油机 理 密 切相 关 的 主要 是 酸 油 微 生 物 ; 谢 产 物 ; 析 方 法 ; 述 采 代 分 综 中 图分 类 号 : 3 7 9 Q 3 .9 TE 5 . : 9 9 9 文献标识 码 : A
微 生 物 提 高 原 油 采 收 率 技 术 ( co i mirba l
e h n e irc vr ,ME n a cdol eo ey OR) 用 微 生 物在 油 藏 中 利
法 ) 生 物 表 面 活 性 剂 样 品 的 提 取 = 析 方 法 ( 对 称 液 滴 分 析 法 , 速 液 滴破 裂 实 验 法 , 接 薄 层 色 谱 法 , 色 法 , ; 和分 轴 快 直 比 超 声 波 振 荡 法 ) 生 物 气 分 析 简 介 ; 机 物 ( 、 、 等 ) 析 简介 。 指 出 了代 谢 产 物 分 析 对 微 生 物 采 油 机 理 研 究 = ; 有 醇 醛 酮 分 和
油层法微生物采油代谢产物生成量的理论分析
![油层法微生物采油代谢产物生成量的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aefbe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8.png)
油层法微生物采油代谢产物生成量的理论分析刘保磊;常毓文;杨玲;丁伟;赵丽【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8)002【摘要】为研究油层法微生物采油代谢产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及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储层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与微生物可利用物质含量的数学方程,分析微生物驱油机制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化学组成,揭示微生物在储层中生长代谢有利驱油物质的能力.结果表明:利于驱油的代谢产物成分中氧原子数量较多,而储层流体中可供微生物利用以合成驱油物质的氧原子浓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含氧原子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生物气体等的生成;以烃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采油难以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油层中微生物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消耗速率、流体的注入速度等均制约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量和生成范围.【总页数】7页(P165-170,179)【作者】刘保磊;常毓文;杨玲;丁伟;赵丽【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油气评价中心,陕西西安71007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2;Q939.97【相关文献】1.超声波提高工业微生物代谢产物生成量的研究 [J], 杨海麟;杨胜利;王武2.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南二区东部聚驱后油层中的应用 [J], 刘芳3.淡水钻井液侵入对油层电阻率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J], 李薇;闫伟林;白建平4.β-阻断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Ⅱ.GC/MS法分析卡替洛尔、吲哚洛尔、噻吗洛尔及其代谢产物 [J], 徐友宣;申利;吴筠;王彬;张长久5.子长油田长2油层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 [J], 刘党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过程研究
![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过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6190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d.png)
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过程研究
液体烃是起源于陆地及海洋深层非生物过程演化所形成的有机物质。
由
于其中包含了具有原料价值的烷烃和其他烃,因此得到了油气勘探行业的广
泛应用。
经过精准抽提和提炼,可以制作出完整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商品。
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是一种微生物改型或选择性利用油田中存在的烷烃
的代谢过程,可实现对烷烃的可控分解和利用,从而获得萃取的油气分子。
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是一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可进行油田烷烃生物降
解过程的研究工作。
该过程可分为接种菌、变种、方法验证和投料等四个主
要环节。
具体而言,首先从油田中获取微生物样品,对样品进行系统培养,发现
代谢烷烃的细菌,并识别其特异性产物,从而判断该微生物的优势活性,最
后将其转化为实验室应用的微生物菌株,从而实现烷烃的选择性利用与生物
降解。
总的来说,采油微生物代谢烷烃过程有助于完善油田地质结构,改善开
采效益,保护油田环境,有助于提高油田站成品率,从而提升原油开采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 法( 包 括 样 品 前 处 理 ):短 链 有 机 酸 分 析( 衍 生 化 法,等 速 电 泳 法,各 种 直 接 分 析 方
法);生物表面活性剂样品的提取和分析方法(轴对称液滴分析法,快速液滴破裂实验法,直接薄层色谱法,比色法,
超声波振荡法);生物气分析简介;有机物(醇、醛、酮等)分析简介。指出了代谢产物分析对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和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分析是研究微生物采 油机理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制约 HA,I 室内实 验和矿场应用的开展以及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推广和 最终产业化的进程。
! 采油微生物主要代谢产物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3/5FE%&-5/)的分析研究, 主要针对以烃类为碳源的采油微生物在模拟油藏环
境条件下产生的酸、生物气、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 溶剂及生物聚合物等。这些研究皆与阐明微生物采 油机理相关[!!>]。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类 型 很 多,但与采油机理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酸、生物表面活 性剂、气体等代谢产物。
其它测定有机酸的方法还有比色法、柱色谱法、 纸色谱法等,这几种方法各有缺点,比色法只能测定 单个酸,不能测定混合酸;柱色谱法和纸色谱法分离 时间较长,试剂用量大,准确度低,重现性差。
"#$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析 以烃类为碳源的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生物表
面活性剂有多种类型,如糖脂、脂肽、磷脂等。 !0#0" 生物表面活性剂样品的提取
该方法也是先采用水相蒸发法除去大量的无机 盐和 表 面 活 性 剂 等 物 质,浓 缩 后 直 接 进 行 1" 或 1"/2+分析。该方法较衍生化简单直接,也减少了 有机酸的损失[*3]。
对于微生物发酵液中短链有机酸的定量测定方 法,较为常用的就是传统的酸碱滴定法,也可以采用 色谱峰积分的方法进行含量的测定。
"#! 样品前处理 发酵万结方束数后据,将发酵液静置待油水分层后,先用
双层滤纸粗过滤,再用油剂膜细过滤,最后离心除菌 体。短链有机酸测试水样品可以先加碱固定。表面 活性剂测试样品要经过萃取富集等预处理。得到的 样品最好尽快测定,储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误差。
"#" 短链有机酸分析 以烃类为碳源的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短链有
" 收稿日期:#))!;!#;)>;修改日期:#))#;)+;#!。 作者简介:包木太(!"?!J),男,#))!年?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生物驱油理论,现为青岛海 洋大学与胜利油田合作培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山东省 东营市西三路!==号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微生物研究中心,A;3F-&:E35E&K$3F-&’4&%.’D%3,E35E&K$!*>’D%3。
等速 电 泳 法 测 定 短 链 有 机 酸 的 方 法 已 有 报 道[/]。该法是 基 于 有 机 酸 和 无 机 盐 等 在 有 机 溶 剂 中溶解度的不同,先用水相蒸发法将大量的氯离子 除去,利用两台等速电泳仪在多种电解质体系中对 短链有机酸进行定性定量对照实验测定。 !0!0# 直接进样法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生表面活性剂是其共有的生 物学特性。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集亲水基和亲油 基(憎水基)于一身的两亲化合物。亲油基一般是长 链脂肪酸或";烷基,#;羟基脂肪酸;而亲水基团则有 多种 形 式,可 以 由 糖、磷 酸、氨 基 酸、环 肽 或 醇 等 构 成。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形成较强的乳状液,改变岩 石表面的润湿性,显著降低水/原油/岩石体系的界
表!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对油藏的作用
代谢产物类型
代谢产物对油藏的作用
酸 有 机 酸(甲 酸、 溶解孔喉中碳酸盐岩或其胶结物,提高 乙酸、丙酸等低分子 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酸)
无机酸(%$+#!) 生物表面活性剂
与碳酸盐岩反应产生 "#$ 等气体,增加 油层压力,部 分 气 体 溶 于 原 油 使 原 油 膨 胀,粘度降低
不同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方法不同[**]。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方法不外乎两类[*]:一是
$H8
油田化学
"88"年
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一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得 到。常用的化学方法有硫酸铵沉淀法,丙酮沉淀法,
酸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结晶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
离心法,吸附法,泡沫分离沉淀法,切向流过滤法,过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包木太!,#,牟伯中>,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林!
(!’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所,东营 #+?)));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 #))#>?)
摘要:简述了以烃为碳源的采油微生物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的主要代谢产物类型和对油藏的作用,着重介绍了这些
技术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A>+?’":B">"’""
文献标识码:C
微 生 物 提 高 原 油 采 收 率 技 术(3-D6%E-F& /:2F:D/0%-&6/D%G/67,HA,I)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 的有益活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对原油/ 岩石/水界面性质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提 高采收率。它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迅速的一项提高原 油采 收 率 技 术,也 是 #! 世 纪 一 项 高 新 生 物 技 术。 HA,I 具 有适用 范围广、工 艺简 单、经济 效益 好、无 污染等特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项技 术的关键就是注入的微生物菌种能否在地层条件下 生长繁殖及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代谢产物能否有效 地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和液固界面性质等。
基金项万目方:国数家据自然科学基金(+""?<)!<)“采油微生物代谢作用及产物对采收率影响的研究”,中国石油中青年科技创新基金(中国石油
科技字[!"""]第>号(!+))“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第*/卷第$期
包木太,牟伯中,王修林: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
面张力,有助于原油从岩石表面剥落。生物表面活 性剂具有润湿、分散、乳化、增溶、起泡、消泡、保温、 润湿、洗涤、渗透、杀菌、防腐等功能,因此也广泛应 用于洗涤、医药、食品、农药等各个领域[!]。
机酸主要是 "*!") 的小分子有机酸,这些酸能使储 层中的碳酸盐岩溶解产生大量的次生孔隙。短链有 酸的分 析 已 有 报 道[/]。 下 面 的 论 述 主 要 针 对 微 生 物采油研究领域。 !0!0" 衍生化法
气相色谱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测定方法,短链 有机酸是采油微生物发酵液及油田产出水中最主要 的水溶性有机组分,气相色谱法(1")测定水溶液中 的有机酸,通常是将水样蒸馏浓缩后进行衍生化萃 取。然后进行测试。衍生化方法主要有甲酯化法、 乙酯化法、丁酯化法和苄酯化法等。衍生化方法的 缺点是较为繁琐,而且常常受其他有机组分的干扰。 !0!0! 等速电泳法
降低原油/岩石/水界面张力 乳化原油 改变岩石的润湿性
气体("#$,"%!,%$, &$,%$+)
增加驱动压力 溶解于原 油 中 使 原 油 粘 度 下 降,流 动 性 改善 使原油膨胀,粘度降低
有机 溶 剂(醇 类,酮 类,醛类)
生物聚合物
溶解于原油中降低原油粘度 溶解孔喉中重质组分
提高驱动相粘度,改变流度比 堵塞高渗 透 层,增 大 水 驱 扫 油 效 率 并 降 低水油比
生物体(细胞)
细胞体堵塞高渗透层 细胞体在水/油界面分裂,降低界面张力 细胞体在水/岩石界面生长,改变润湿性
$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采油微生 物 在 合 适 的 培 养 基、,%、温 度 和 通 气 搅拌(或厌氧)等发酵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和合成代 谢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物在发酵液 中浓度往往很低并与许多溶解的和悬浮的杂质夹杂 在一起,必须进行预处理。其目的是改变发酵液的 物理性质,提高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实现 工业规模的过滤,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 的相中(多数是液相),并除去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 以利于后继操作[-,.]。
进行抽 提。另 外,提 取 物 应 在 <8: 下 进 行 浓 缩 干 燥[$"]。
在上述中性条件下,细胞中还存在胞壁结合型
脂类,即使用溶剂反复提取也提取不出。这时应把
中性条件下提取过的样品与酸或碱一起加热,再测
定水解后被提取出来的脂类。这可以在密封的玻璃
管用<(3*/=盐酸于$88:处理"小时后再用乙醚 提取。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酸主要是指产低分子量的短 链有机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这些有机酸可 有效地溶解储油岩层孔隙中沉积的碳酸盐,增大油 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善原油的流动环境。酸与 碳酸盐岩反应产生的 1,# 等气体可增加油层压力, 部分气体溶于原油中使其膨胀,降低原油粘度,改善 其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离’()*+,-(商品名:生 物 乳 化 剂,有 "、#两 种 类 型, 为阴离子型 ;<半乳糖胺聚合物,主要是由乙酸钙不 动杆菌 ./0!$(0#*3(’$%&#’()#&:#$&#(’*#+- ./0!$) 代谢产生)和 12342+5’6+,-(商品名:生物分散剂,主 要是由乙酸钙不动杆菌 0#*3(’$%&#’()#&:#$&#(’*#+代谢产生)[$$]。但对于酵母菌等多数微生物,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