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标解读]

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球的圈层结构”部分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且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由此看来,对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布、划分依据、各层特点和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都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要重点突出“地球圈层”和“结构特点”两个核心概念,围绕这两个概念,逐步将地球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圈层特点等知识点顺序展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丰富的图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分析和理解各圈层的结构特点。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分布。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举例说明主要的地球圈层结构特点。利用图解,由学生分析判断划分的依据。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教多,建议用2个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着重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分析入手,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记忆。

第二课时:通过内部和外部圈层的划分,让学生对地球的圈层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讲授地球外部圈层知识过程中,对大气圈、水圈进行简洁而又清晰的介绍。在新课程中,没有像老教材将各圈层分成小节单独分析,而是重在基本了解和理解的程度。所以,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最好是突出大气圈的三层大气层特点的讲解对比,其它内容尽量高度概括。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通过读图,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层次关系。

2、在有了基本的结构认知后,着重讲授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但教师不要过于拘泥于概念的讲授和分析,尤其是地震波、纵波、横波等概念,他们并非是该节内容的核心知识,只要学生了解了内部的几个圈层及层次关系即可。

3、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掌握的主要内部圈层的结构后,可以将岩石圈的概念有意识地强调。因为岩石圈是内外部圈层的结合部,与外部圈层的联系也最紧密。学生了解了岩石圈的概念后,对后面的学习就有了知识铺垫。

4、随堂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更深的理解记忆。

例1: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50

高度(km )

A

B

C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____________,B l 和B2____________, F 是____________

(2) A 和B l 的分界面是__________面,D 和E 的分界面是______面

(3)C 是____________层,这里可能是_____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岩石圈的范围是指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外部圈层的结构和层次关系,尤其是外部圈层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更是要交代清楚。

2、本课时对大气圈、水圈两个圈层的介绍是重点,特别是大气圈的垂直分层(以对流层为例)而生物圈和岩石圈并没有深入下去。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的用描述性的语言简洁地概括他们的关系。在讲解大气圈时,对于它的大气成分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这样培养学生从课本中归纳知识,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能力。

例2: 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有哪些?各组成部分有什么作用? 大气圈早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几层?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各层大气有哪些特点?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例3:补充知识点——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变化(画图讲解) 例4: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

(2)A 层是__ __层,

B 层是__ __层,

(3)A 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 ___ ____ _____,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 __ 。 (4)B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 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3、结合实际案例“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课后对生物圈进行自主学习,是教材设计的一个创意。教师完全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案例,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探究,学生对生物圈的了解会更加直接。但是,这个环节到底能有多少同学落实呢?如果不强制的话,我敢肯定几乎没有同学下去看的,所以我采取下节课前5分钟时间,抽查部分同学做自我学习的汇报,这样既落实了知识点,又调动了高中学生善于表现自我的积极性。

课后反思

(1)、案例研究是新课改教学中的关键,但是不管哪个探究活动,我们必须考虑落实的问题,否则,一点效果都没有的。

(2)、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国情知识渗透进每节课堂,比如水资源的危机,水污染等问题,呼吁所有人真正做到节约水,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3)、利用图表知识进行绘图分析的练习,体现了能力训练的课堂化。设计适当的课堂练习,应该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从教人员备课中要用心准备的一项工作。往往很多知识点,学生看、老师讲,好象并不难,但到了学生进行实际分析时,效果却不理想,其实就是没有很好地进行随堂巩固训练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